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7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热带植物物候观测资料和气候资料,通过对热带植物株高生长偏差、生长抽梢期和气候因子的分析,探讨了三者的关系。结果表明,热带植物生长抽梢期变长不一定影响株高生长,而且与株高生长偏差的关系也小于气候因子与株高生长偏差的关系。同时,热带植物生长抽梢期对气候因子和株高生长偏差之间关系的贡献很小。因此,可以认为热带植物的生长期对植被生产力的促进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2.
西双版纳傣族村寨对湿地植物的传统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用半结构访谈与关键人物访谈相结合,并佐以证据标本采集的民族植物学研究方法,对云南省西双版纳3个自然环境和经济社会条件差异较大的典型傣族村寨(曼降,曼安,曼伞)居民的湿地植物知识,以及不同性别、年龄人群掌握湿地植物知识的差异作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西双版纳傣族村寨利用的湿地植物种类丰富,经鉴定的有46科102种,以湿生植物为主;利用类型有食用类、药用、代茶类和宗教类等,以食用类为主。(2)三个村寨中以曼伞调查和采集到的植物种类最多,曼安次之,曼降最低。3个村寨利用的湿地植物种类的相似性低。这与村寨周围的自然植被类型及其干扰程度密切相关。(3)统计分析显示,村寨的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状况对该村村民传统湿地知识的掌握有重要的影响。食用和药用、代茶植物知识在3个村寨都表现为年长组(>45岁)明显高于年轻组(≤45岁,P<0.05),而男性和女性对不同知识的掌握则因村寨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同而各不相同。植物多样性和民族传统文化多样性的关系显示出传统知识的传承对植物多样性保护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龙脑香科植物受胁状况及迁地群落保护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广义的龙脑香科植物是泛热带分布,中国有5属13种,其中1种为引种栽培,仅分布于云南、广西、海南和西藏。许多龙脑香科植物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由于近年来各地森林遭受强度破坏,加之其自身特殊的生物生态学特征和种子生物学特性,大多数种类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该文主要介绍中国龙脑香科植物目前的受威胁状况、具体保护研究工作及其不足,并提出了进行迁地群落建设的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4.
低于最小存活种群(Minimum Viable Population,简称:MVP)界线而濒临灭绝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是需要最优先保护的物种。“近地保护”是云南省林业厅在近年提出的对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进行保护的一种新方法,它已成为国家林业局的野生植物六大拯救措施之一。根据近年来云南省对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近地保护的实践和所取得的成果,以及经笔者对若干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在迁地保护与就地保护条件下的生长与适应性的比较研究,认为对包括极小种群在内的受严重威胁植物的近地保护的有效性远高于对它们的迁地保护。因而,笔者建议,应该尽快建立和完善野生植物近地保护体系,进一步加强极小种群野生植物高风险灭绝机制的研究,才能有的放矢地选择恰当的保护方法和科学的措施,以及在近地保护的实践中还必须遵循气候相似、生境相似和群落相似的生态学原则,以减少投入和提高其保护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龙脑香科植物望天树的居群遗传结构及分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李巧明  许再富 《云南植物研究》2001,23(3):313-320,T001
运用“水平切片淀粉凝胶是泳等分析”方法,对国家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望天树(Parashorea chinensis)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居群分化的研究,通过对分布于滇南,滇东南和桂西南的9个天然居群(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引种载培的2个人工居群作为对照),11个酶系统16个等位酶位点的研究表明,望天树群体内遗传变异水平极低,多态位点比率P为6.25%-12.50%(平均为6.82%),等位基因平均数A为1.06-1.13(平均为1.07),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032-0.054(平均为0.035),平均观测杂合度Ho为0.063,所有居群Pgm-1位点的基因型均为杂合体,其余位点的基因型均为纯合体,居群间存在低水平的遗传分化,GST值为0.030,结果表明不同于其它热带植物的报道,望天树群体的遗传结构单一,一方面反映了群体内存在大量的内繁育(无融合生殖,近交),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在进化过程中该种曾经历了严重的瓶颈效应,遗传变异大量丧失。  相似文献   
6.
西双版纳植物区系的特点与亲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西双版纳植物区系经初步资料整理统计有种子植物 3336种 ,隶属于 1 1 4 0个属 ,大约 1 97个科。植物区系成分构成是热带分布的科和属分别占总科和属数的 60 .1 %和 83.5% ,在热带分布属中 ,又以热带亚洲成分占优势 (占 32 .8% )。通过植物区系组成和地理成分分析 ,认为该植物区系是热带性质的 ,属于热带亚洲区系的一部分 ,并带有明显热带边缘性质和几种地理成分交汇的特点。西双版纳植物区系与广西热带植物区系和海南热带植物区系在发生上同源 ,主要来自于古南大陆与古北大陆区系成分的融合 ,在发展上受热带亚洲植物区系的渗透和强烈影响。  相似文献   
7.
8.
西双版纳傣族利用野生蔬菜种类变化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民族植物学的方法,选择西双版纳自然及社会经济发展不同的三个傣族村寨曼安、曼伞和曼广囡为研究对象,调查当地村民利用野生蔬菜情况,并探讨利用种类变化的原因。三个傣族村寨村民利用的野生蔬菜有228种,分属于75个科,其中曼安村寨147种,曼伞村寨144种,曼广囡村寨105种。通过Multivariate方差分析(P<0.05)表明:不同村寨的村民平均每人提及的野生蔬菜物种数存在显著差异;年轻组平均每人提及的野生蔬菜物种数明显低于年长组,不同性别之间差异不显著;野生蔬菜知识的流失在男性之间比女性更为严重。最后对影响野生蔬菜利用的因素,野生蔬菜利用变化的原因以及传统野生蔬菜知识的流失进行了分析,就如何保护传统知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植物园”是由英文Botanic gardens一词翻译而来.意为“植物学园地”。它最早起源于欧洲.主要是收集、栽培当地的药用植物,至今已有约500年的历史。而建于约2800年前的我国。神农本草园“则被认为是世界植物园的最早雏形。由于药用植物及其医药文化是世界各国、各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植物目的产生与发展就必然与金榜的民族文化有着千丝成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西双版纳石灰岩森林的植物区系地理研究   总被引:20,自引:7,他引:13  
朱华  王洪  李保贵  许再富   《广西植物》1996,16(4):317-330
西双版纳石灰岩森林植物区系经调查有维管束植物153科,640属,1394种及变种,其中,种子植物占129科558属1269种及变种。种子植物的分布区类型组成是热带和主产热带的科占总科数的71.3%;热带分布属占总属数的90.1%;热带分布种超过总种数的90%。热带分布属中又以热带亚洲分布属最多,占总数的35.3%;热带分布种中则以热带亚洲分布及其变型的种类占总种数的64.5%为特点。这表明该石灰岩森林植物区系是热带性质的植物区系,属于热带亚洲区系的一部分。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西双版纳地区是许多典型热带植物的分布北界,同时又是几种地理成分的交汇地带,这又使该石灰岩区系带有明显热带边缘性质和多种地理成分交汇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