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39篇
  免费   4107篇
  国内免费   15348篇
  2024年   173篇
  2023年   992篇
  2022年   1597篇
  2021年   1853篇
  2020年   1795篇
  2019年   2075篇
  2018年   1415篇
  2017年   1377篇
  2016年   1452篇
  2015年   1972篇
  2014年   2665篇
  2013年   2375篇
  2012年   3195篇
  2011年   3130篇
  2010年   2445篇
  2009年   2529篇
  2008年   2770篇
  2007年   2534篇
  2006年   2321篇
  2005年   1868篇
  2004年   1567篇
  2003年   1254篇
  2002年   1107篇
  2001年   1007篇
  2000年   936篇
  1999年   612篇
  1998年   341篇
  1997年   201篇
  1996年   229篇
  1995年   165篇
  1994年   147篇
  1993年   119篇
  1992年   101篇
  1991年   68篇
  1990年   82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75篇
  1987年   46篇
  1986年   51篇
  1985年   57篇
  1984年   37篇
  1983年   31篇
  1982年   57篇
  1981年   27篇
  1980年   14篇
  1964年   13篇
  1963年   12篇
  1957年   14篇
  1953年   13篇
  1950年   1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大仓鼠肥满度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李晓晨  王廷正 《兽类学报》1992,12(4):275-279
本文依公式K=100W/L~3计算了大仓鼠肥满度。统计结果表明,雌性肥满度大于雄性肥满度。肥满度随年龄增长而减小。不同作物类型样地中大仓鼠的肥满度变化不明显。不同季节肥满度有一定的变化,主要与繁殖和气候有关。肥满度与种群密度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52.
用马来酰亚胺自旋标记研究库存血红细胞膜蛋白质构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两种马来酰亚胺自旋标记物—马来酰亚胺Ⅰ和马来酰亚胺Ⅴ研究了红细胞膜蛋白质构象及巯基结合位点性质在ACD-B方库存血保存期间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在35天的血液保存期间,马来酰亚胺Ⅰ所标记红细胞膜的S/w值很快下降到一低水平,而马来酰亚胺Ⅴ所标记红细胞膜的旋转相关时间则呈现迅速下降后缓慢升高的双相性变化。作者结合膜蛋白构象及其周围微观环境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3.
枝跗瘿蜂科(Ibahidae)是个小科,所有种类均寄生蛀干害虫树蜂科(Siricidae)的幼虫。我国大陆的本科种类由杨忠岐1991年首次作了报道。现记述采自祁连山林区的另1新种。该种寄生于为害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 Kom.)的黄肩长尾树蜂(Xeris spec-trum spectrum)等树蜂的幼虫。新种的模式标本保存于西北林学院天敌昆虫研究室。至此,我国大陆共有本科种类3种,加上台湾的1个种,我国共有4种:  相似文献   
54.
环螽属Letana Walker,1869(=Pyrrhicia Stal,1873)迄今已知22种,分布中国、越南、泰国、缅甸、尼泊尔、印度和斯里兰卡等国。作者在整理这个属的标本时发现2新种和1新纪录种,分别采自中国(西藏)和尼泊尔,现记述于后。模式标本均保存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研究所。  相似文献   
55.
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神经营养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研究了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haFGF)的体外神经营养作用。结果表明,haFGF在体外能明显促进鸡胚(E-8)脊髓组织神经突起的生长,并能明显改变新生大鼠脑星形胶质细胞的形态,使扁平、多角形紧密联接的细胞转化为具有纤维样突起的胶质细胞,同时对胶质细胞DNA合成也有一定促进作用。实验还证明,haFGF可增加体外培养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存活,且大大增加神经元胞体体积及突起长度。  相似文献   
56.
人参根系发育形态学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参(Panax qinseng C. A. Meyer)属于直根系植物,有次生构造。一年生苗只具有主根和侧根。二年以上的人参常在根状茎上长出不定根,即人参根系包括主根和不定根及其各级分枝。主根初生木质部为三原型,侧根和不定根及其分枝多为二原型,偶见三原型。根系随参龄的增加而增大。每年末级分枝自基部于休眠前萎缩、脱落,并在萎缩部分的上一级支根内部产生越冬根原基,越冬根原基是翌年形成全部吸收根的基础。一年生人参由中柱鞘产生一圈初生树脂道,由形成层产生一圈(或二圈)次生树脂道,以后次生树脂道的圈数随参龄的增加而每年增加一圈,自第五年开始渐缓。根内淀粉粒含量随发育时期的变化而相应变化,其积累高峰出现在果后期。研究人参根系发育形态学不仅对全面正确认识人参根系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对改进人参栽培管理和评价人参质量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7.
58.
神经节苷脂对6-OHDA损毁交感神经末梢的对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次6-OHDA (15mg/kg.i.p.)注射后24h,可使雌性成年小鼠颌下腺内儿茶酚胺荧光神经末梢几乎完全消失;同时用 HPLC 测得腺体内去甲肾上腺素(NA)和多巴胺(DA)的含量下降至正常值的3—4%以下。随着受损交感神经末梢再生过程,NA 和 DA 水平有缓慢的恢复。在损毁2周时 NA 和 DA 含量分别达到正常水平的50%和28%,且在4周时完全恢复。在注射6-OHDA 的同时,和在损伤后12h 内给动物注射4次神经节苷脂(每次50mg/kg.i.p.)并在其后的一周內每天注射一次,可使颌下腺内 NA 含量维持在正常水平;在损毁后4h 及损毁前4d 开始施用神经节苷脂,也可不同程度地对抗交感神经末梢损伤,但作用强度不如前者。实验结果提示:(1)神经节苷脂通过减弱6-OHDA 及其代谢产物的损伤效应能够保护交感神经末梢膜,它可能还有促损伤末梢再生性长芽的作用;(2)损伤后神经节苷脂处理得越早,其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59.
在用 PMSG 和 hUG 诱导猕猴排卵过程中,我们研究了 pA 和它的抑制因子 PAI-1与排卵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由促性腺激素所诱导出的卵巢 tPA 活性的增加与排卵密切相关,在排卵前达到高峰,而排卵后明显下降;uPA 只在排卵后的颗粒细胞大量出现;PAI-1分泌高峰比 tPA 峰值早出现12—24小时;排卵来临时,tPA 的明显上升导致 PAl-1的空然下降。上述实验结果说明,卵巢中 tPA 和 PAI-1活性的这种平衡性的变化可能在排卵机制和维持卵巢的正常生理功能中起重要作用,而 uPA 或许与黄体形成的调节有某些关系。  相似文献   
60.
用6、12与31个月的雄性Wistar大鼠的大脑Krieg 2、3区皮质,对其V层大锥体细胞的五段50μm长度内的树突棘做形态学定量研究。在Golgi法的切片中共计数了三个年龄组的151个细胞的725段树突的棘密度。结果表明,老年大鼠比成年和青年大鼠的棘密度普遍下降。其中以基树突与侧树突棘度下降最显著(减少24%左右),顶树突只中段有明显减少。老年大鼠锥体细胞还常出现胞体、树突及其分支的明显形态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