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张霜  张育新  马克明 《植物生态学报》2010,34(11):1344-1353
蚂蚁-植物互利关系是生态和进化研究中的模式系统之一。该文分析总结了近年来有关蚂蚁对植物的保护作用及其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植物通过给蚂蚁提供食物体、蚁菌穴和蜜露吸引蚂蚁, 通过自身的物理、化学方式调节与蚂蚁的互利关系, 使蚂蚁能有效地保护自已, 防止欺骗和寄生的发生。反过来, 蚂蚁可以减少植食性动物对植物的伤害和取食, 减少叶片损伤, 提高种子产量和质量, 提高植物的竞争优势等。虽然蚂蚁对植物的保护作用的强度受到多种生物与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变异性较大, 但在大多数情况下, 蚂蚁-植物之间仍呈显著的正相互作用。同时, 蚂蚁-植物的相互作用还具有广泛的生态影响, 尤其会大大降低林冠上节肢动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多度。未来的研究需要加强蚂蚁-植物互利关系的起源与维持机制、对蚂蚁自身的影响、与生物入侵的关系, 以及进化生态学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82.
Zhang J  Gao G  Chen JJ  Taylor G  Cui KM  He XQ 《The New phytologist》2011,192(4):869-884
Regeneration is a common strategy for plants to repair damage to their tissue after attacks from other organisms or physical assaults. However, how differentiating cells acquire regenerative competence and rebuild the pattern of new tissues remains largely unknown. Using anatomical observation and microarray analysis, we investigated the morphological process and molecular features of secondary vascular tissue regeneration after bark girdling in trees. After bark girdling, new phloem and cambium regenerate from differentiating xylem cells and rebuild secondary vascular tissue pattern within 1 month. Differentiating xylem cells acquire regenerative competence through epigenetic regulation and cell cycle re-entry. The xylem developmental program was blocked, whereas the phloem or cambium program was activated, resulting in the secondary vascular tissue pattern re-establishment. Phytohormones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vascular tissue regeneration. We propose a model describing the molecular features of secondary vascular tissue regeneration after bark girdling in trees. It provides information for understanding mechanisms of tissue regeneration and pattern formation of the secondary vascular tissues in plants.  相似文献   
83.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海参精囊提取物对环磷酰胺诱导的生殖系统受损小鼠生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昆明小白鼠随机分组,除正常组用生理盐水外其他各组均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P,28mg/kg),每天1次,连续5天,复制生殖系统受损、雄激素部分缺乏模型;同时治疗组每天灌胃不同剂量的药物1次,连续4周,记录小鼠的体重并观察其精神状态。计算精子总数、运动率、畸形率及睾丸组织中T-S0D酶活力,并与模型组进行比较。结果:相较于模型组小鼠,虽海参精囊提取物高低剂量间无明显差异(P〉0.05),但治疗组小鼠的精子总数、运动率、畸形率和T-SOD酶活力均有明显的改善(P〈0.01),甚至接近或高于正常水平。结论:海参精囊提取物对环磷酰胺导致的生殖系统受损小鼠的生精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4.
张蓉  冷允法  朱猛蒙  王芳 《应用生态学报》2007,18(11):2580-2585
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地统计学方法对宁夏南部固原市原州区不同时期苜蓿斑蚜(Therioaphis trifolii)种群的空间结构进行了分析,并采用普通克立格插值法模拟了苜蓿斑蚜种群空间分布.结果表明:不同时期苜蓿斑蚜种群存在空间相关性,其半变异函数曲线均为指数型,空间格局呈聚集分布,空间变异成分的变化范围为34.13%~48.77%,空间相关范围为8.751~12.049km,聚集程度和方向有从西南向东北方向聚集的趋势.空间分布模拟图能较好地从时间、空间两个角度直观地分析不同时期苜蓿斑蚜种群的动态变化,易于确定同一时期苜蓿斑蚜的发生位置和发生程度.  相似文献   
85.
该文在东北地区多年平均的年均温、年降水分布图,海拔高程图、坡度图、坡向图和植被图的基础上,使用地理信息系统和Logistic回归模型的结合,预测3种落叶松(Larix sp.)的“气候-地形”潜在分布区。预测精度用敏感性、指定度和总正确率进行评价,3个树种的敏感性为61%~88%,指定度为80%~99.8%,总正确率为80%~99.8%。年均温、年降水和海拔是控制3种落叶松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采用5种气温变化方案(+1 ℃、+2 ℃、+3 ℃、+4 ℃和+5 ℃)和6种降水变化方案(-30%、-20%、-10%、+10%、+20%和+30%),预测气候变化对各个树种潜在分布的影响,探索不同的树种对气候因子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气温每上升1 ℃,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将减少12%;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 var. changpaiensis)将增加23%;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ntii)将增加500%。降水每增加10%,兴安落叶松将减少12.5%;长白落叶松将增加64%;华北落叶松将减少15%;随气候的“暖干化"(+5 ℃,-30%),兴安落叶松将向西北方退缩100 km左右;长白落叶松向西北方扩展100 km左右;华北落叶松将向东北方扩展800 km左右。随气候的“暖湿化"(+5 ℃,+30%),兴安落叶松将向西北退缩400 km左右;长白落叶松将向西北方扩展550 km;华北落叶松将向东北方扩展320 km左右。  相似文献   
86.
棉铃虫幼虫加单氧酶活性的组织分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邱星辉  冷欣夫 《生态学报》2000,20(2):299-303
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6龄幼虫不同组织的加单氧酶活性的测定结果显示,对-硝基苯甲醚O-脱甲基酶主要分由于外来物质的入口部位,以中肠和脂肪体的活性较高,在前肠、后肠和马氏管等组织中有相对较低的活性,而在体壁和精巢中未检测到O- 甲基作用。体壁表现一定的艾氏剂环氧化作用,但其活性不及中肠的10%,内源性制剂被证明并非体壁低加单氧酶活性的主要原因。不同组织生物量的差异及其动态  相似文献   
87.
细胞色素P450与癌症基因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细胞色素P45 0基因与癌症化疗潜药(该类潜药可通过P45 0催化的加单氧酶反应而活化 )结合的癌症基因疗法引人注意[1]一些抗癌药物可被P45 0酶系代谢 (表1 )。环磷酰胺 (CPA )、异环磷酰胺 (ifos famide)、甲基苄肼、甲苄肼 ( procarbazine)和氮烯咪胺 (dacarbazine) ,经特定P45 0酶系的代谢所产生的中间物具有抗癌活性。硫代TEPA、阿霉素、依托泊甙 (etoposide)和三苯氧胺 (tamoxifen)本身具有抗癌活性 ,但通过P45 0代谢形成的具有细胞毒性的代谢物 ,抗癌活性可得到加强。还…  相似文献   
88.
将编码人 94个氨基酸的前列腺分泌蛋白 ( PSP94) c DNA与酵母整合载体 p PICZαA重组 ,构建的重组质粒线性化后转染酵母细胞 GS1 1 5,获得了 PSP94在酵母细胞中遗传性稳定表达酵母工程细胞 .诱导后的培养物中 ,rh PSP94表达量约为 0 .9mg/L,分子量约 1 6.5k D.培养上清经离子交换层析纯化后 ,目的蛋白的纯度为 92 % .体外在人前列腺癌细胞上活性分析表明 ,rh PSP94以1 0 0μg/L ,对该细胞的抑制率 2 0 .4% ;单纯新型 TNF,以 1 0 3 U/ml,抑制率 2 9.8% ;rh PSP94和新型 TNF以上述同样剂量联合应用 ,抑制率为 86.3% .提示 PSP94在体外对抗前列腺癌细胞有杀伤作用 ,但不明显 ;PSP94与新型 TNF联合应用 ,可使抑制率明显提高 ,可能 PSP94与新型 TNF有协同抗前列腺癌的作用 .  相似文献   
89.
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方式研究了乙酰胆碱对蚕豆保卫细胞原生质体内向钾电流的作用与机理。发现乙酰胆碱的协同剂———烟碱和毒蕈碱分别促进内向钾电流 30 %~ 40 %。EGTA处理能有效减弱毒蕈碱对内向钾电流的促进效应 ,但不影响烟碱对内向电流的促进效应。这些结果提示 ,乙酰胆碱促进气孔开放的作用可能是通过受体直接或间接调节内向钾电流实现的  相似文献   
90.
木材(次生木质部)是树木形成层细胞分化的产物,形成层的活动方式不仅影响木材的产量,而且影响木材的结构和性质.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生长在北京地区的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 Carr.)枝条形成层带细胞一个完整活动周期的超微结构变化.在木质部母细胞完全恢复活动之前,形成层纺锤状原始细胞的分裂和韧皮部细胞的分化已经开始.枝条上芽的展开和幼叶的生长可能决定了形成层带细胞的这种活动方式.透射电镜观察更清楚地揭示了树木形成层细胞在活动初期的分化特点.活动期形成层细胞中的大液泡在进入休眠期后逐渐分成许多小液泡分散在细胞质中.随着液泡融合逐渐消失的深色蛋白类物质又重新充满了大部分液泡.油滴和淀粉颗粒的年变化情况同液泡中的蛋白类物质基本相似.无论在活动期还是休眠期,形成层纺锤形细胞的质膜上都发现有许多可能与物质运输有关的小泡状内折.由核膜、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及其分泌小泡组成的细胞内膜系统,在形成层活动周期的不同阶段,其形态和分布明显不同,尤其在形成层细胞的恢复活动及其衍生木质部细胞次生壁的沉积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整个活动周期中,形成层纺锤形细胞的径向壁都比弦向壁厚,处在休眠期的形成层带细胞,其径向壁与弦向壁的差别则更明显.形成层恢复活动时,径向壁上特别是与弦向壁相连的角隅处出现部分自溶现象.细胞壁特别是径向壁的变薄是形成层细胞恢复活动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