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九届国际细胞壁会议 (9thInternationalCellWallMeeting)于 2 0 0 1年 9月 2日~ 9月 7日在法国南部城市图卢兹 (Toulouse)召开。本届会议的目的是总结自 1 998年第八届国际细胞壁会议 (JohnInnesCentre,England)以来本领域所取得的最新研究进展 ,并展望新世纪中细胞壁研究的发展方向。来自法国、英国、美国、日本、德国、西班牙、澳大利亚、瑞典和中国等 2 8个国家的 40 0多名代表参加了本届学术会议。本次会议沿袭了历届细胞壁会议的特点 ,即不安排分组会议、不做特别邀请…  相似文献   
2.
木材(次生木质部)是树木形成层细胞分化的产物,形成层的活动方式不仅影响木材的产量,而且影响木材的结构和性质.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生长在北京地区的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 Carr.)枝条形成层带细胞一个完整活动周期的超微结构变化.在木质部母细胞完全恢复活动之前,形成层纺锤状原始细胞的分裂和韧皮部细胞的分化已经开始.枝条上芽的展开和幼叶的生长可能决定了形成层带细胞的这种活动方式.透射电镜观察更清楚地揭示了树木形成层细胞在活动初期的分化特点.活动期形成层细胞中的大液泡在进入休眠期后逐渐分成许多小液泡分散在细胞质中.随着液泡融合逐渐消失的深色蛋白类物质又重新充满了大部分液泡.油滴和淀粉颗粒的年变化情况同液泡中的蛋白类物质基本相似.无论在活动期还是休眠期,形成层纺锤形细胞的质膜上都发现有许多可能与物质运输有关的小泡状内折.由核膜、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及其分泌小泡组成的细胞内膜系统,在形成层活动周期的不同阶段,其形态和分布明显不同,尤其在形成层细胞的恢复活动及其衍生木质部细胞次生壁的沉积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整个活动周期中,形成层纺锤形细胞的径向壁都比弦向壁厚,处在休眠期的形成层带细胞,其径向壁与弦向壁的差别则更明显.形成层恢复活动时,径向壁上特别是与弦向壁相连的角隅处出现部分自溶现象.细胞壁特别是径向壁的变薄是形成层细胞恢复活动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3.
利用紫外光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结合免疫胶体金标记,研究了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次生木质部分化过程中木质素与半纤维素组分(木葡聚糖和木聚糖)在细胞壁分布的动态变化。在形成层及细胞伸展区域,细胞壁具有木葡聚糖的分布,而没有木聚糖和木质素沉积,随着次生壁S1层的形成,木质素出现在细胞角隅和胞间层,木聚糖开始出现在S1层中,此时木葡聚糖则分布在初生壁和胞间层;随着次生,壁S2层及S3层的形成和加厚,木质逐逐步由细胞角隅和胞间层扩展到S1、S2和S3层,其沉积呈现出不均匀的块状或片状沉积模式,在次生壁各层形成与其木质化的同时,木聚糖逐渐分布于整个次生壁中,而木糖聚糖仍局限分布于初生壁和胞间层。结果表明,随着细胞次生壁的形成与木质化,细胞壁结构发生较大变化。细胞壁的不同区域,如细胞角隅、胞间层、初生壁和次生壁各层,具有不同的半纤维素组成,其与木质等细胞壁组分结构构成不同的细胞壁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从研究木质部细胞分化常用的实验系统、木质部分化的诱导、木质部细胞的编程性死亡以及次生壁的构建4个方面阐述了木质部细胞分化的研究进展。并对目前研究的热点也是难点问题进行了展望,希望引起同行的兴趣。  相似文献   
5.
对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一年生枝条休眠中的芽和维管形成层的结构和蛋白质含量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杜仲不同休眠期转化的生理生化机理.结果证实了杜仲树的休眠期包括2个被动休眠期和一个生理休眠期.在生理休眠期,无论用外源IAA处理,还是给予适当的温度和光照,形成层都不能恢复活动.而且,雌株进入各个休眠阶段的时间都比雄株早.树皮中的蛋白质含量在第一被动休眠期间(Q1)显著地逐步增高(P<0.01),进入生理休眠期(R)后,急剧降低,但第二被动休眠期(Q2)开始后又显著升高(P<0.01).杜仲雌雄株树皮中的蛋白质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雄株发生变化的时间比雌株早.SDS-PAGE电泳结果表明,在Q1-R-Q2的转变期出现一11.8 kD的特异蛋白条带.此特异蛋白条带可能与形成层休眠期中各阶段的转变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6.
7.
植物细胞分化的启动控制和分化过程的阶段性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崔克明 《生命科学》1997,9(2):49-54
位置效应决定着细胞分化的方向,不同部位位置效应的确切内涵不同。细胞分化过程由不同阶段组成,其间有一个阶段为临界期,此期前的过程是可逆的,即可脱分化,临界期一过就成为不可逆的了。无论是细胞的分化过程;还是脱分化过程,都是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有序通过,中间过程不可逾越。程序性死亡是细胞分化的最后阶段,此程序的开启就是临界期的结束。细胞分化过程中还可能存在一种临界状态,在此状态下最容易改变细胞分化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9.
杜仲除去树冠对剥皮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描述了杜仲剥皮后除去树冠,再生新皮中的组织分化和淀粉动态。剥皮去顶后的树木,只能形成一种不完全的新皮,而且在两个月以后,全株死亡。原来木质郎中贮藏有大量的淀粉,在新皮中也有少量淀粉,到死亡时,产生新皮的木质部部分的淀粉和新皮中的少量淀粉全部消失。  相似文献   
10.
采用磷酸铅沉淀技术,对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次生木质部细胞分和脱化过程进行了ATPase的超微细胞化学定位。随着分化过程中细胞程序性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程度的加深,ATPase在细胞核上的分布由少变多,而在各种细胞器上的分布由有到无,并且随着细胞质的解体,ATPase在细胞壁内侧和纹孔处的分布也由少到多,说明它们的变化是由核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