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6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5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为了探明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 (Guenée)不同地理种群对暗期干扰的滞育反应, 本文在研究了亚洲玉米螟南昌种群(28°41′N, 115°53′E)和哈尔滨种群(44°56′N, 127°10′E)光周期反应的基础上, 在室内分别测试了25℃和28℃温度下1 h的光脉冲干扰光周期L9∶D15和L12∶D12对这两个不同地理种群幼虫滞育抑制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25℃和28℃下, 哈尔滨种群的临界日长分别比南昌种群延长了1 h 40 min和2 h; 在所有测试的暗期干扰实验中, 除了极少数光脉冲干扰点外, 南昌种群幼虫滞育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哈尔滨种群; 1 h光脉冲干扰光周期L9∶D15的滞育发生率明显低于干扰光周期L12∶D12, 且前者表现了暗期的中间对光脉冲最敏感, 而后者显示了暗期的初期对光脉冲最敏感; 28℃下光脉冲对滞育的抑制效果强于25℃。这些结果进一步提示, 即使在同种昆虫中, 如果地理种群和实验条件不同, 暗期干扰对滞育抑制的效果也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   
102.
亚洲玉米螟体重和体型的地理变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明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体重和体型地理变异,我们详细比较了来自4个不同地理种群(海南乐东18.8°N, 109.2°E),广西阳朔24.8°N, 110.5°E),江西南昌28.8°N, 115.9°E)和河北廊坊39.5°N, 116.7°E))亚洲玉米螟的体重、体型大小及其与采集地纬度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地理种群的亚洲玉米螟卵重随纬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符合贝格曼法则(Bergmann’s law), 而雌雄蛹重及成虫体长、后足腿节长和前翅长均随纬度的升高而逐渐减小, 符合反贝格曼法则(Converse Bergmann’s law)。雌虫的前翅显著长于雄虫, 其性体型二型性符合任希法则(Rensch’s rule),即在雌虫体型较大的种群中,雄虫前翅比雌虫前翅增长幅度相对较大。本文结果进一步揭示了即使在同一种类昆虫中,其各个虫态体重和体型的地理变异也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   
103.
温周期对不同地理种群棉铃虫幼虫发育及蛹滞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元生  陈超  涂小云  匡先钜  薛芳森 《昆虫学报》2011,54(11):1288-1296
为了探明不同地理种群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iibner)对温周期的反应,本研究系统调查了棉铃虫广东广州种群(23.08°N,113.14°E)、江西水修种群(29.04°N,115.82°E)、山东泰安种群(36.15°N,116.59°E)和辽宁喀佐种群(41.34°N,120.27°E...  相似文献   
104.
段明  方艳  匡琴  聂晚年  贾维迪 《生物磁学》2014,(9):1734-1736,1715
目的:探究并分析肾穿刺术后患者血肿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自2012年2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200例行肾穿刺活检术的肾脏病患者,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上半年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穿刺术期间采取常规护理预防血肿感染的发生;将下半年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组采取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较少,尿潴留、肉眼血尿及轻度腰疼的发生率两组较为相近,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血肿、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3.00%、4.0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血肿直径及穿刺点渗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重度血肿及重度感染的人数分别占25.00%、24.00%,明显高于观察组,血肿及感染的严重程度较观察组重(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肾穿刺患者术后血肿感染的预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术血肿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食管静脉曲张(EV)采用内镜下套扎术(EVL)和硬化剂(EVS)治疗对患者近远期并发胃底静脉曲张(GV)以及门脉高压性胃病(PHG)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抽选我院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后接受内镜下治疗的患者97例为研究对象,其中19例予以内镜下EVS治疗,78例行内镜下EVL治疗,随访1年,观察治疗3个月、6个月、1年后并发GV、PHG的近远期概率。结果:治疗3个月后,本组患者GV、PHG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7.5%(17/97)、39.2%(38/97),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6个月后,本组患者GV、PHG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2%(31/97)、70.1%(68/97),与治疗前相比,并发人数显著增加(P0.05);治疗1年后,GV、PHG的发生率为42.3%(41/97)、88.7%(86/97),并发人数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内镜下EVS、EVL治疗在消退食管曲张静脉和良好地控制出血的同时,还可增加PHG、GV的并发几率,值得临床重视预防。  相似文献   
106.
黏蛋白1(MUC1)属黏蛋白家族成员,分布于上皮细胞膜表面,由于在免疫炎症反应以及肿瘤发生中的重要作用而日益受到重视.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MUC1的生物学功能,构建了Muc1基因敲除小鼠模型.首先,根据小鼠Muc1基因组序列设计基因剔除策略,将2个loxP位点分别插在外显子2和3两侧,构建基因剔除载体Muc1-ABRLFn-pBR322.以电穿孔方法将载体导入胚胎干细胞(ES细胞),用G418和更昔洛韦进行正负筛选获得4个同源重组的ES细胞克隆.挑选其中一个阳性ES克隆行囊胚显微注射,获得16只嵌合率大于50%的雄鼠;其次,利用嵌合雄鼠与C57BL/6J野生型雌鼠交配后获得11只floxP杂合子小鼠(10雄1雌),通过杂合子小鼠回交,并进一步与EⅡa-Cre小鼠交配,最终成功得到Muc1全身敲除小鼠,其中纯合子小鼠未出现胚胎致死现象.初步表型观察未发现Muc1基因敲除相关器官组织结构的异常改变.本研究为MUC1的生物学功能的挖掘,尤其是MUC1在肿瘤发生转移中的作用机制的揭示提供了实验平台.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树鼩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BM-MSCs)的体外分离、传代及定向诱导为脂肪细和成骨细胞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密度梯度离心联合贴壁培养法对树鼩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体外分离、扩增、纯化,倒置相差显微镜进行形态学观察。用成脂诱导液( DMEM/F12+10%FBS+100 U/mL青霉素+100μg/mL链霉素+1.0μmol/L地塞米松+0.2 mmol/L吲哚美辛+0.01 mg/mL胰岛素+0.5 mmol/L IBMX)和成骨诱导液(高糖DMEM+10%FBS+100 U/mL青霉素+100μg/mL链霉素+50 ng/mL BMP-2)对分离的树鼩BM-MSCs分别定向诱导为脂肪细胞和成骨细胞。结果原代和传代细胞为梭形或三角形,可增殖形成克隆。 BM-MSCs成脂诱导后油红O染色细胞内出现红色脂滴,成骨诱导后茜素红染色可观察到矿化结节。结论密度梯度离心联合贴壁培养法分离培养树鼩BM-MSCs简便可行,获得的BM-MSCs可体外诱导分化为脂肪细胞和成骨细胞。  相似文献   
108.
为探讨粉美人蕉(Canna glauca‘Erebus’)缺失雄蕊的去向和唇瓣的属性,对粉美人蕉花部维管束系统进行了解剖学观察分析。结果表明,粉美人蕉花梗横切面呈椭圆形,中心区的维管束聚集成6束大的维管束,形成心皮背束和隔膜束。在子房区顶部,3个隔膜束各分成3束,外方分支分别进入相应的花瓣,成为花瓣的中束。近轴面隔膜束内方的2束分支进入功能雄蕊。远轴面右侧的隔膜束内方2分支进入唇瓣,发育为唇瓣的部分维管束。远轴面左侧隔膜束内方分支进入内轮退化雄蕊。在花瓣形成时,近轴面左侧心皮背束分成2束,外侧分支进入近轴面外轮退化雄蕊,内侧分支进入功能雄蕊。近轴面右侧心皮背束外方分支进入侧生退化雄蕊。远轴面心皮背束分为2束,1束进入远轴面外轮退化雄蕊并迅速消失,另1束进入唇瓣,继续发育。从维管束来源角度证明了粉美人蕉退化雄蕊的同源异形现象。  相似文献   
109.
铅胁迫对黄瓜幼苗抗氧化酶活性及同工酶的影响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3  
采用水培法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研究铅胁迫对黄瓜幼苗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同工酶的影响.结果表明,铅胁迫下黄瓜幼苗地上部POD活性除第5天外均随铅浓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POD同工酶谱带和表达量减少.在0~500 mg·L-1铅浓度范围内,SOD活性随铅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第7天达到最大值后急剧下降,低于同期对照值,900 mg·L-1铅处理SOD活性随时间的延长逐步降低,SOD酶谱带和表达量与铅浓度呈负相关.CAT酶谱带无明显变化,而表达量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10.
鼎湖山异龄马尾松针叶长度序列元素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植物体元素化学分析结果来诊断环境污染对森林健康影响和监测环境污染程度已成为诸多生态学家和环境学者广为采用的方法之一。该研究选择广东肇庆鼎湖山健康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前年生针叶和当年生针叶为研究对象, 将相同年龄针叶分为叶尖、叶中、叶基等长3段, 分析了两种针叶全S、全P、K、Mg、Na、Ca、Al、Mn、Zn、Cu、Fe、Pb、Cr、Cd和Ni15种元素及相应Ca/Al值在叶尖、叶中部、叶基部和叶鞘的分布模式。结果表明: 前年生针叶元素平均值除全S、全P、K和Cd外, 其它元素浓度都高于当年生针叶, Ca/Al值则是当年生针叶小于前年生针叶, 表明当年生针叶受Al毒大于前年生针叶; 在针叶长度序列不同部位间, 元素分布不均匀, 全S、Na、Ca、Al和Mn在两种针叶长度序列上没有显著性差异, K、Mg、Zn、Fe、Cr、Cd、Ni和Ca/Al值差异均达显著水平, 而全P、Cu、Cd和Pb仅在前年生针叶不同部位间差异显著; 针叶Al浓度和Ca/Al值都表明马尾松已经处于严重Al毒胁迫下; 两种针叶各部位Fe、Zn和Cu浓度远超出该地区马尾松元素的背景值, 暗示马尾松针叶已受到严重重金属毒害; 马尾松叶鞘Fe、Cu、Zn、Pb、Cd、Ni和Cr含量显著高于针叶其它部位, 表明叶鞘能累积环境重金属, 可以作为马尾松在污染环境下遭受重金属危害指标加以利用, 是一种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生物指示物。该研究所采用的技术和方法对环境监测, 尤其是对利用生物化学方法评价环境污染对森林健康影响评价体系的完善和生物监测指标的利用具有指导意义, 可为今后评估相似环境污染地区森林健康和树木正常生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