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29篇
  免费   1698篇
  国内免费   1676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263篇
  2022年   406篇
  2021年   1129篇
  2020年   763篇
  2019年   973篇
  2018年   911篇
  2017年   614篇
  2016年   911篇
  2015年   1339篇
  2014年   1517篇
  2013年   1579篇
  2012年   1934篇
  2011年   1698篇
  2010年   996篇
  2009年   922篇
  2008年   1088篇
  2007年   904篇
  2006年   828篇
  2005年   649篇
  2004年   508篇
  2003年   448篇
  2002年   371篇
  2001年   323篇
  2000年   321篇
  1999年   324篇
  1998年   209篇
  1997年   242篇
  1996年   191篇
  1995年   189篇
  1994年   163篇
  1993年   129篇
  1992年   181篇
  1991年   143篇
  1990年   146篇
  1989年   98篇
  1988年   90篇
  1987年   87篇
  1986年   63篇
  1985年   65篇
  1984年   43篇
  1983年   47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10篇
  1969年   9篇
  1968年   8篇
  1965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湖北绿球藻目新植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采自湖北省绿球藻目的5个新种,即粗角四棘藻、六锥四角藻、钝尖月形藻、湖北胸甲藻和三角空心藻。  相似文献   
162.
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陕西省境内30种常见蜜源植物的花粉粒进行了观察研究,描述了花粉粒的大小、萌发孔类型及其表面纹饰等形态特征。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种的蜜源植物,其花粉粒的形态特征明显不同。本文还就花粉粒形态特征,在鉴定蜜源植物花粉的属种,确定蜂蜜的产地、评价蜂蜜的品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3.
油松鳞叶中细胞核穿壁现象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薄切片和超薄切片技术对油松衰老鳞叶中细胞核穿壁运动进行了观察研究。首次,细胞核内的染色质逐渐收缩集中,形成染色深的球状体,以后,细胞核逐渐与细胞壁接近。接着紧贴细胞壁的细胞核通过细胞壁上的通道或胞间连丝转移到相邻的细胞内,此外,还发现有多种其它的转移方式存在。研究结果表明细胞核的穿壁运动现象同时存在于连子植物和裸植物中,电镜观察进一步证明细胞壁道在细胞核穿壁之前已形成。  相似文献   
164.
卡氏膜球藻(Hymenomonascarterae)是一种单细胞海藻,细胞圆球形,表面覆盖一层球形石(Coccoliths)。两条鞭毛稍不等长,着生于细胞前端,鞭毛长约为细胞直径的1.5倍。在25±℃,光照强度2000lx,光暗时间比14:10小时条件下,用MESⅢ培养基培养卡氏膜球藻,发现细胞在光照条件下伸出鞭毛,活跃游动;在黑暗条件下缩回鞭毛,沉于培养瓶底。进一步试验证明:1.光刺激细胞伸出鞭毛,黑暗刺激细胞缩回鞭毛。2.鞭毛的伸缩与培养中的光暗周期变化严格对应,即光周期开始后20分钟,细胞开始伸出鞭毛;暗周期一开始,鞭毛就向细胞内收缩。3.在连续光照条件下,鞭毛的周期性伸缩现象消失。所以,卡氏膜球藻鞭毛周期性伸缩是一种受光暗周期调节的外源节律。这种鞭毛伸缩的节律现象在藻类是第一次报道。  相似文献   
165.
鲑鱼生长激素基因分泌型表达质粒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长激素(GH)是动物垂体前叶分泌的一种多肽类激素.应用分子重组及PCR等技术,构建了一种鲑鱼生长激素基因分泌型表达质粒pOsGH153,使编码鲑鱼生长激素成熟肽的序列克隆在大肠杆菌分泌型表达载体PIN-Ⅲ-ompA内,直接位于编码大肠杆菌外膜蛋白A信号肽序列的下游,在Lpp-Lac杂合启动子控制下,经IPTG诱导,分子量约23 000的鲑鱼生长激素在大肠杆菌中获得高效表达,该产物具有天然鲑鱼生长激素的免疫活性,直接分泌到细胞周质,而信号肽被自动剪除.  相似文献   
166.
通过对两种肥力条件下的“8455”小麦植株化学成分与麦长管蚜和麦二叉蚜种群消长关系的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可溶性糖、含钾量、含水量是影响麦二叉蚜种群消长的主要因子,胱氨酸是影响麦长管蚜种群消长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67.
pCMBS对完整红细胞膜阴离子通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等渗NH4Cl溶血动力学,探讨了pCMBS(对氯汞苯磺酸)对完整红细胞膜阴离子通透性的影响.0.05mmol/LpCMBS使阴离子通透系数Pcl下降为对照的86.5%;1.0mmol/L以上浓度时Pcl值反而变大。pCMBS浓度高于0.3mmol/L时,细胞悬浮液在10s之前光密度下降过快,偏离理论拟合方程且不受DIDS抑制.半胱氨酸对pCMBS引起的效应有恢复作用。结果表明pCMBS和股骨架蛋白上特殊-SH基相互作用,导致band3构象改变,致使改变膜时阴离子的通透性。  相似文献   
168.
Two novel 46-chromosome doubled haploid lines, W66 and M17, derived from separate hexaploid triticale x bread wheat crosses, were characterised using cyt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markers. Both lines were shown to be relatively stable cytologically, over 11 and 8 generations of selfing, respectively. By examining mitotic and meiotic chromosomes, the stabilities of the two lines were shown to be similar with frequencies of 2n=46 in 74.2–85.5% of cells. However, over selfed generations, the rye chromosomes were shown to have lost some of their heterochromatin, which made it difficult to establish their continued presence using cytological techniques, such as C-banding alone. Cytological evidence from pairing studies, C-banding, and fluorescence in-situ hybridization, showed that both M17 and W66 are wheat/rye multi-addition lines with rye chromosome constitutions of 1R+6R, and 1R+4R, respectively. These conclusions were confirmed by isozyme and storage-protein analysis.  相似文献   
169.
本文对于长白山南坡高山半寒漠植被中大面积匍匐生长在地表的粗皮松萝群体从形态学、生态学、化学及分类学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在分类学上将这一地生群体命名为匍匐变种;在种群落结构方面进行了样方调查;从生物系统学角度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70.
2个小麦-黑麦-中间偃麦草三属杂种F1的减数分裂方为复杂,中期Ⅰ染色体平均每细胞构型为19.53Ⅰ+13.47Ⅱ+0.70Ⅲ+0.06Ⅳ和19.99Ⅰ+13.42Ⅱ+0.65Ⅲ+0.04Ⅳ+0.01Ⅴ,后期Ⅰ染色体分配不平衡,单价体并不一定排列在赤道板上,产生各种类型的异常四分体。18株花粉植株染色体组成类型多样,在2个花粉植株中分别观察到端体和等臂染色体。单倍体花粉植株中期Ⅰ染色体配对频率较高,交叉值为1.51-3.85。本文还讨论了三属杂种和花药培养的结合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