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9篇
  免费   287篇
  国内免费   118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108篇
  2020年   106篇
  2019年   112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132篇
  2014年   151篇
  2013年   145篇
  2012年   186篇
  2011年   187篇
  2010年   164篇
  2009年   185篇
  2008年   200篇
  2007年   182篇
  2006年   196篇
  2005年   164篇
  2004年   147篇
  2003年   119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110篇
  2000年   96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3篇
  1976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4篇
  195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研究细胞自噬对酒精诱导的人肝细胞系(CL-1)的保护作用。方法:培养正常肝细胞系CL-1细胞,80mmol/L酒精常规处理24小时,采用CCK-8法观察酒精对细胞活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技术观察酒精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免疫蛋白印迹及转染GFP-LC3法检测细胞自噬水平;选用rapamycin和3-MA调节细胞自噬,观察酒精处理后细胞活力及凋亡的变化。结果:酒精处理体外培养的CL-1细胞,实验组较对照组细胞活力下降(P〈0.05);实验组细胞46.2%发生凋亡,显著高于对照组8.4%;LC3II及Beclin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GFP-LC3荧光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调节细胞自噬水平,rapamycin组细胞活性增加(P〈0.01),31.1%(46.2%)细胞发生凋亡;3-MA组细胞活性降低(P〈0.05),54.1%(46.2%)细胞发生凋亡。结论:酒精处理降低CL-1细胞活性,促进凋亡,提高自噬水平;提高或降低细胞自噬水平,细胞凋亡及活力随之降低和增加;细胞自噬能够对抗酒精诱导的肝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92.
2010-2011年对安徽鹞落坪自然保护区的蜻蜓目昆虫区系及多样性进行了抽样调查研究.通过标本采集、制作和鉴定,分析了该地区蜻蜓目昆虫的区系特点、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和均匀度系数.共采集蜻蜓标本18941号,12科53种,其中以蜻科Liberllulidea最多共13属26种,优势种为黄蜻Pantala flavesens flavesens Fabricius.区系分析结果支持研究地属于东洋界和古北交界过渡地带.结合不同生境物种数、多样性和均匀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蜻蜓分布受环境中水域和植被的分布特点影响.研究结果还表明蜻蜓物种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与周边地区蜻蜓研究的相关结果对比,鹞落坪地区蜻蜓具有物种数多,多样性、均匀度偏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993.
目的:表达纯化KPC-2型碳青霉烯酶,并研究其催化抗生素水解的酶动力学活性。方法:将KPC-2基因与pET-22b(+)原核表达载体连接后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FF镍柱纯化后,SDS-PAGE检测蛋白的纯度;用BioTek酶联仪进一步检测其抗生素水解范围及动力学特性。结果:构建了高效表达KPC-2的工程菌,得到了纯度在90%以上的KPC-2蛋白,该蛋白能水解几乎所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其水解美罗培南等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能力较强,最适温度约为40℃,最适pH值约为6.5。结论:为进一步了解最常见的KPC功能与活性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994.
沈文静  刘来盘  方志翔  张莉  刘标 《昆虫学报》2021,64(10):1187-1195
【目的】转Bt基因棉花和转Bt基因杨树在我国已推广使用。本研究的目的是调查和分析不同转基因杨棉复合系统内地上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变化,为转基因杨树大规模应用提供生态安全方面的数据。【方法】2019年4-10月,在河北任丘采取欧洲黑杨Populus nigra林下种植转基因棉花Gossypium hirsutum的模式,设置转基因杨树 转基因棉花(复合生态系统1)和非转基因杨树-转基因棉花(复合生态系统2)两种杨棉复合系统,调查杨树和棉花地上部植株节肢动物种类和个体数量,比较节肢动物各功能群的物种数量和个体数量以及香农指数、优势集中性指数、均匀度指数等群落多样性指数,并测定了转基因杨树和棉花叶片Bt蛋白含量。【结果】复合生态系统1中转基因杨树和棉花各自植株上鳞翅目种群累计个体数均显著低于复合生态系统2相应植株上的个体数量。转基因杨树上叶甲类累计个体数量显著高于非转基因杨树上的,寄生蜂类累计个体数量则显著低于非转基因杨树上的。在6月5日、6月21日和9月7日的调查中,转基因杨树上的节肢动物群落香农指数显著高于非转基因杨树上的。除鳞翅目害虫外,2个复合系统中棉株上节肢动物各功能群累计个体数量无显著性差异,香农指数、优势集中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基本一致且同一调查时间无显著性差异,仅在8月17调查中复合生态系统1中棉株上节肢动物香农指数显著高于复合生态系统2棉株上的。将杨树和棉花上节肢动物各类群累计数量相加作为系统整体,复合生态系统1和复合生态系统2在香农指数、优势集中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数值上无显著差异。在调查后期,2个复合系统中节肢动物种群均向杨树叶片聚集。转基因棉花叶片Bt蛋白含量在各调查期均显著高于转基因杨树叶片的。【结论】转基因杨树对靶标害虫种群数量有较好的控制作用,对同系统内棉花上鳞翅目害虫数量亦有协同控制作用。转基因杨棉复合系统中地上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稳定,对系统内棉花地上部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无显著影响。靶标害虫对转Bt基因杨树的抗性发展需持续监测。  相似文献   
995.
张丽芳  方创琳  高倩 《生态学报》2021,41(4):1267-1279
城市群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探究天山北坡城市群城市景观扩张变化对边疆城市群的区域经济发展、城市规划、生态安全等有重要意义。研究借助GIS、Fragstats、Dyna-CLUE等软件,基于1990、2000、2005、2010、2015年空间分辨率30 m土地利用数据,采用景观扩张指数(LEI)、扩展强度指数(UEⅡ)、重心转移、多情景模拟等方法揭示天山北坡城市群的景观扩张模式及演变规律。主要结论为:①从景观指数来看,近25年来天山北坡城市群城市景观变化表现为破碎度增大、异质性增强、斑块形状趋于复杂;②从扩张模式来看,1990-2015年,天山北坡城市群的城市扩张模式以飞地式为主,其次为边缘式扩张,不同时期内扩张模式占比有所差异;③从扩张轨迹来看,城市群城市扩张重心总体由城市群的中心-乌鲁木齐的西侧向东、南移动;④从多情景模拟来看,Dyna-CLUE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不同情景状态下的城市扩张与土地利用变化特征,2025年城市群扩张模式将以飞地式、边缘式为主。研究结果可为天山北坡城市群城市的未来发展和布局规划提供参考,为国土空间的管理与调控、生态环境的布局优化等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96.
方钰文  徐文娇  胡巧  朱奎 《微生物学通报》2021,48(11):4275-4281
关于“Bacterial translocation”的研究虽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但是国内文献对将“Bacterial Translocation”翻译为“细菌移位”还是“细菌易位”还一直存在广泛争议。为对“Bacterial Translocation”的准确翻译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阐明了其研究背景及定义、发生机制及生物学意义;系统总结了国内文献中“细菌移位”和“细菌易位”的使用现状,从中文词义和生物学过程2个角度探讨了“Bacterial Translocation”对应的中文翻译;最终认定翻译为“细菌移位”更准确、认可度更高、更有利于推进相关研究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997.
细菌定植/殖(Bacterial Colonization),是指来自不同环境的细菌接触到机体,并在特定部位黏附、生长和繁殖的现象。无论是共生菌对肠道的保护作用,还是致病菌引起的感染,往往都要依赖细菌定植/殖。目前,教材与期刊等对于"细菌定植"和"细菌定殖"这2个科技名词的使用不一,并存在两者混用的现象,尚未有明确的定论指出哪种使用正确。为了避免以上问题,并对"Bacterial Colonization"的正确翻译提供参考,本文对细菌定植/殖的条件和过程、意义、使用现状进行了分析与讨论,最终认为"细菌定殖"更适用于"Bacterial Colonization"的翻译。  相似文献   
998.
王超  方舟 《动物学杂志》2021,56(5):756-769
几何形态测量学是头足类角质颚形态分析的重要研究方法,其中包括地标点法和轮廓线法。虽然地标点类型被划分为三种,但基于地标点法的角质颚形态研究对于地标点的选取与建立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因此探究可以更好地展示角质颚形态变异程度所需要的地标点以及样本数是十分必要的。为探究不同地标点和样本数对角质颚形态分析的影响,本研究利用2018和2019年捕捞的剑尖枪乌贼(Uroteuthis edulis)角质颚样本,使用R语言LaMBDA包LaSEC函数,对300对角质颚样本分别使用10、20、28个地标点和50、80、100、200、300对样本组合,以探讨不同地标点和样本数方案时表示形态变异的平稳度。研究结果表明,地标点数量会使质心大小结果产生误差;为了更好地展示角质颚的形态变异程度,最终确定研究样本在50对以内时,上颚和下颚采用26个地标点;研究样本为50~300对时采用27个地标点。研究分析认为,基于LaSEC的头足类角质颚地标点和样本定量分析可以拟定表示角质颚形态变异的最佳地标点数量,并通过角质颚形态变异箭头图来明确表示角质颚形态变异的最佳地标点方案,为后续基于地标点法的头足类角质颚形态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9.
本研究通过观察丁酸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以及肠道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探讨丁酸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效应及可能机制。选取8周龄雄性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lipoprotein E-knockout,ApoE-/-)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高脂高胆固醇饲料+饮水中给予200 mmol/L氯化钠,n=10)和丁酸组(高脂高胆固醇饲料+饮水中给予200 mmol/L丁酸钠,n=10),喂养12周。干预结束后麻醉处死小鼠并分离主动脉、心脏,油红O染色定量分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取新鲜的小鼠肠道组织检测肠道组织长度、结构和通透性。定量PCR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丁酸组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显著减少(P<0.01),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也明显降低(P<0.05),主动脉、肠道组织以及血液循环中炎症因子表达水平显著下降。同时,丁酸干预后小鼠肠道结构更加致密,肠道通透性降低,血液内毒素脂多糖水平也明显降低,肠道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和ZO-1基因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体外人小肠上皮细胞Caco-2实验结果显示,丁酸可以剂量依赖性地上调Occludin和ZO-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这一效应可以被G蛋白耦联受体41小干扰RNA所阻断。以上结果提示,丁酸显著抑制小鼠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降低肠道通透性、减少血液脂多糖和炎症因子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000.
方宗杰 《古生物学报》2021,60(4):530-537
对Nuculoidea resupina Guo, 1985、Pseudonuculana zhaoi Pojeta, Zhang and Yang, 1986和Skyphoconcha beichuanensis Liu and Gu, 1988这3个种进行比较后, 确定了它们的同物异名关系, 确认船形蛤属(Skyphoconcha Liu and Gu)是假似栗蛤属(Pseudonuculana Pojeta, Zhang and Yang)的次异名。澄清了此属的韧带性质, 并对其属征进行修订。鉴于其无弹体窝, 外套线完整, 现将它改归至小帽蛤亚科(Cucullellinae)。根据“国际动物命名法规”第四版, 作为首异名的Nuculoidea resupina Guo, 虽享有优先权, 却不可以被引证为本属的模式种; 原始指定的模式种Pseudonuculana zhaoi仍保持其模式种携名者的地位不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