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3篇
  免费   291篇
  国内免费   1541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126篇
  2021年   131篇
  2020年   132篇
  2019年   117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118篇
  2015年   118篇
  2014年   171篇
  2013年   179篇
  2012年   289篇
  2011年   260篇
  2010年   218篇
  2009年   235篇
  2008年   303篇
  2007年   256篇
  2006年   230篇
  2005年   232篇
  2004年   141篇
  2003年   143篇
  2002年   130篇
  2001年   103篇
  2000年   110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设计制造自动控制的长期间断低氧大鼠饲养舱,以建立符合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特征的大鼠模型。方法①由单片机自动控制,通过电磁阀控制供应各气体的流量,使饲养舱内的氧浓度能够在9%~21%的范围内快速地变化。②50只SD大鼠均分为五组,即间断低氧2周组(2H)和4周组(4H)、空气对照2周组(2C)和4周组(4C)及正常对照组(NC)。间断低氧组在密闭的舱中间断性地呼吸低氧气体,90s一次循环,每天8h,每周7d。对照组呼吸空气。结果通过单片机能自动调节医用氮气与氧气的输入,使舱内低氧时氧浓度在9.0%±1.5%,复氧时氧浓度在21.0%±0.5%。大鼠平均肺动脉压:2H组较2C组高18.71%,4H组较4C组高16.87%(P均〈0.05);右心室收缩末期压及最大变化速率RVESP、RV+dp/dt和RV-dp/dt:4H组较4C组分别高36.36%、56.35%和55.43%(P均〈0.01),4H组比2H组分别高88.85%、19.49%和80.97%(P均〈0.01);而2C组、4C组与NC组上述指标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该大鼠饲养舱能自动、精确控制舱内氧浓度、循环时间,能复制出比较符合SAS病理生理变化特征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992.
目的创建一种操作简单、经济实用的动脉粥样硬化(AS)破裂斑块及血栓动物模型。方法21只雄性纯种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两组:液氮冻伤+高脂喂养组(A组=11只)和高脂喂养组(B组=10只)。A组实施右颈总动脉内膜液氮冻伤术结合高脂饲料喂养,B组单纯给予高脂饲料喂养。8周末以液氮激发斑块破裂,激发前后分别采血检测血脂、hsC-RP、MMP-9及PAI-1水平;激发48h后处死所有动物,取出右颈总动脉作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等,光镜及电镜观察破裂斑块及血栓形成情况。结果8周后兔血脂水平明显升高;激发后血浆hsC-RP、MMP-9及PAI-1均明显升高;所有A组兔子的右颈总动脉均可见AS破裂斑块及血栓形成,而B组兔子未见斑块或血栓形成;所建立的破裂斑块在组织结构、细胞构成、生长特征和脂质沉积方面与人类斑块相似。结论液氮冻伤术能简便、快速、高效地建立AS破裂斑块及血栓模型,从而为研究人类AS破裂斑块及血栓形成的机理和药物干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型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993.
在磷浓度不同的基质中种植密度对野菱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3种不同磷浓度(低浓度27.56±0.78μg·g-1,中浓度52.85±1.30 μg·g-1,高浓度115.61±2.72μg·g-1)基质中,不同种植密度(11和32株·m-2)对野菱(Trapa incisa Sieb.et Zucc.)生长和不同部位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磷浓度不同的基质中,野菱单株的根、茎和叶干质量及总干质量都随种植密度的提高而增加.种植密度的高低对野菱茎直径和叶数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在3种基质中,种植密度高的野菱植株的叶数都高于种植密度低的野菱植株.种植密度埘野菱各部位干物质分配以及磷含量的影响因基质中磷浓度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规律性;种植密度高的野菱植株的茎和叶片中的磷含量高于种植密度低的野菱植株,种植密度低的野菱植株的茎生物量比和根中的磷含量均高于种植密度高的野菱植株.研究结果显示,提高种植密度不仪能促进野菱个体的生长,且能促进磷在野菱体内的运输.  相似文献   
994.
DNA-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的方法及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NA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参与生命体内的许多生物学过程,关于二者相互作用的研究是人们了解基因表达机制、揭开生命奥秘的关键所在.该文简要阐述了传统研究DNA-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常用方法及其优缺点,并综述了近年来该领域所采用的新技术及其新进展.  相似文献   
995.
目的研究抗血管生成治疗肿瘤主要药物之一的血管生成抑制素ES(Endostatin)对肿瘤血液灌注的影响。方法在数值生成ES作删下肿瘤血管的基础上.设血液为不可压缩牛顿流体,用扩展的Poiseuille定律和Starling定律分别计算管内流量和跨壁流量,肿瘤内间质流动遵循Darcy定律,肿瘤微血管渗透率受Endostatin的影响,用差分法数值模拟在ES作用下肿瘤血管网络的血液灌注。结果在ES作用下,肿瘤微血管生成减少,间质压力下降,压力梯度增大。结论ES药物在减少肿瘤血管生成数量的同时,改变肿瘤血管渗透性,改善肿瘤血液动力学环境,有利于其他治疗肿瘤药物的输运。  相似文献   
996.
目的考察天麻生长地局部微生物群落的生态特征,探索可能会影响天麻品质的土壤微生态因素。方法选择天麻采收期采集不同产地的野生和栽培天麻生长地土壤样本,主要采用平板稀释法检测土壤中真菌、细菌、放线菌总数及优势菌的构成状况,初步分析天麻生长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组成状况。结果所采集天麻生长地土壤样本中,来自不同产地的野生天麻细菌总数和细菌/真菌比值明显低于栽培天麻(P〈0.05),其他指标基本一致;野生天麻生长地局部土壤中优势菌的种类比栽培天麻复杂,且许多种类为非共有。结论不同产地野生和栽培天麻生长地土壤微生物的组成存在差异,可能是影响天麻品质的重要生态因子。  相似文献   
997.
酵母多糖对S_(180)荷瘤小鼠抗氧化作用和免疫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酵母多糖(zymosan)对S180荷瘤小鼠抗氧化状态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昆明小鼠70只随机分为7组,第1组作为正常组,另6组将S180瘤细胞悬液接种于小鼠右前肢腋皮下制备荷瘤小鼠动物模型,分为zymosan低、中、高剂量组和环磷酰胺(Cy)组、肿瘤对照组及zymosan联合Cy治疗组,灌胃第7 d接种S180瘤,第19 d后测定小鼠肝匀浆中丙二醛(MDA)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评价zymosan对小鼠抗氧化能力的作用。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IL-2、TNF-α、TGF-β1mRNA的表达,评价zymosan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zymosan各剂量组均能提高肝脏中GSH-Px活性和SOD活力,但zymosan高剂量组显著降低MDA水平(P<0.01)。zymosan各剂量组荷瘤小鼠肿瘤组织内TNF-α、IL-2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Cy组和肿瘤对照组(P<0.01),同时下调TGF-β1水平。zymosan高剂量对小鼠S180瘤有明显抑制作用,且与Cy合用后有协同作用,并提高了小鼠的TNF-α、IL-2 mRNA的表达。结论:zymosan的抑瘤机制可能主要是抗氧化作用和免疫调节作用,且作用与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998.
新基因全长cDNA序列很难获得,但电子克隆却提供了基因克隆的一种策略.利用小鼠Pbx-1基因编码序列(NM_183355)为种子序列进行电子克隆获得牛Pbx-1基因完整编码序列.然后,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了牛的Pbx-1基因的结构,密码子偏性和氨基酸的同源性等.结果表明:该基因cDNA全长1 754 bp,无内含子,最大开放阅读框1 305 bp.编码434个氨基酸.预测其编码的蛋白分子量为47 189.5 Da,与小鼠的同源性为81%.  相似文献   
999.
氧化和化学应激的防御性转导通路——Nrf2/ARE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Nrf2/ARE是近年新发现的机体抵抗内外界氧化和化学等刺激的防御性转导通路.生理条件下,NF-E2相关因子2(Nrf2,NF-E2-related factor 2)在细胞质中与Keap1结合处于非活性、易降解的状态.在内外界自由基和化学物质刺激时,Keap1的构象改变或者Nrf2直接被磷酸化,导致Nrf2与Keap1解离而活化.活化的Nrf2进入细胞核,与抗氧化反应元件(ARE)结合,启动ARE下游的Ⅱ相解毒酶、抗氧化蛋白、蛋白酶体/分子伴侣等基因转录和表达以抵抗内外界的有害刺激.MAPK、PI3K/AKT、PKC等信号通路分子广泛参与了Nrf2的活化和核转位过程,但是具体何种通路被激动、何种通路发挥主导作用,取决于刺激物种类、刺激方式和细胞类型.本文就Nrf2分子结构、Nrf2活化机制、Nrf2/ARE调控的下游基因、与Nrf2相关的信号通路分子以及其在肿瘤、炎症、衰老等应用领域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00.
构建(β-半乳糖苷酶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双报告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在真核细胞中表达。采用PCR方法从质粒pLenti6/V5-GW/LacZ 中获取LacZ全基因,与pEGFP-C1重组后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LacZ。该重组质粒经PCR和酶切方法鉴定后,在脂质体介导下转染293FT细胞株及鸡胚成纤维细胞,通过荧光观察和组织化学方法检测Egfp和LacZ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LacZ基因被克隆到pEGFP-C1,成功构建了双报告基因真核表达载体。该重组质粒转染后的细胞呈现绿色荧光,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到呈蓝色的细胞,表明两个报告基因均能在细胞内正确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