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1篇
  免费   147篇
  国内免费   67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11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135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通过PCR扩增技术,从DNA和mRNA水平上鉴定出拟南芥GEF14基因的T-DNA插入纯合突变体gef14-1。不同浓度ABA处理拟南芥野生型(Col-0)及gef14-1的7 d龄幼苗,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PCR)方法,分析小G蛋白ROP10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gef14-1在不同浓度ABA处理下的ROP10的表达模式与Col-0中的一致;表型分析结果显示gef14-1与野生型并无明显区别。推测GEF14不参与ROP10介导的ABA信号转导途径或其调控与其他GEFs存在功能冗余。  相似文献   
942.
葛文娣  张礼彪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2,24(8):754+756-754,756
目的 调查晋城地区需氧菌阴道炎(AV)的发病情况.方法 采用需氧菌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联合测定技术对阴道分泌物进行快速检测.结果 1936例受检者中,AV患者242人,总体发病率为12.50%(242/1936).其中单纯AV感染93例,占38.43%,AV合并其他感染患者149人,占61.57%.70 ~81岁年龄组的AV发病率最高,达到了20.53%(8/39).其次为50 ~59岁年龄组和30~ 39岁年龄组,AV发病率分别为16.73%(46/275)和15.29%(98/641).40 ~49岁年龄组,AV的发病率最低,为6.63%(39/588).结论 AV易合并其他感染,应引起临床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943.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植物生物学的兴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生物学是生物科学的主要专业基础课之一,内容繁多,学生容易感到枯燥乏味。从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网络资源、丰富实践教学形式、用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等方面出发,针对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行了植物生物学教学的初步改革和探讨。  相似文献   
944.
腹腔注射百草枯构建小鼠肺纤维化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百草枯一次性腹腔注射致小鼠肺纤维化的病理改变及半数致死剂量(LD50),进而制备肺纤维化病理改变稳定的百草枯中毒小鼠肺纤维化模型。方法:60只正常雌性C57BL/6J小鼠被随机分为6组,10只/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及百草枯给药30、40、50、60和80 mg/kg组,所有小鼠于造模后28 d处死,取其左肺用于病理观察(HE染色),并计算LD50及各组肺纤维化Ashcroft评级。结果:至观察期28 d,小鼠一次性腹腔注射百草枯溶液的LD50为55.1923 mg/kg;各染毒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肺纤维化改变,且注射剂量越高,肺纤维化病变越严重,但早期死亡率亦越高。结论:一次性腹腔注射百草枯可制备小鼠肺纤维化模型,40和50 mg/kg为较合适的造模剂量。  相似文献   
945.
亚热带城乡复合系统BVOC排放清单——以台州地区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挥发性有机复合物(VOC)对大气的化学组成有重要的影响。植物排放的VOC(BVOC)比人为源VOC(AVOC)具有更高的反应活性。通过实地调查台州地区的植被构成和分布,综合BVOC排放速率的测定值和文献数值、当地气象资料等,研究了台州城市和周边地区的BVOC排放强度、时空格局及种类特征。结果表明,2009年台州地区的BVOC年排放量为4.6×1010 g C,其中异戊二烯、单萜和其他VOC所占的比重分别为93.8%、3.5%和2.7%。野外森林中毛竹林排放强度(133.8 t C.km-.2a-1)高出马尾松林、杉木林和常绿阔叶林(分别为0.9、0.8、0.6 t C.km-.2a-1)2个数量级,因此从改善大气质量角度考虑应当抑制毛竹林的扩张。城市行道树及河道树的BVOC排放强度为2.4 t C.km-.2a-1,公园及居民区绿地为1.6 t C.km-.2a-1,均高于野外除毛竹林外的其他植被类型。台州市区的主要树种中,垂柳、合欢、龙爪槐和枫香的单株排放强度较高,而香樟、广玉兰、银杏等单株排放强度相对较低。可优先选择这些排放强度低的树种用作城市绿化。研究结果也可为处在相近气候带的城市中绿化树种的选择和大气质量的改善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46.
2009年12月—2010年1月,在黄泥河自然保护区采用样线法对狍冬季栖息地选择进行了研究。共设置了47条样线,调查了109个狍利用样方和109个对照样方,测定了海拔、坡度、坡向、坡位、隐蔽级、郁闭度、食物丰富度、灌丛盖度、树胸径、人为干扰距离、林型、裸岩、雪深、倒木和针叶树15类栖息地因子。Baileys法和Mann-WhiteyU检验表明:在黄泥河自然保护区冬季,狍喜欢在坡度平缓、平均海拔602m,位于阳坡或半阴半阳坡的中坡位上雪被较浅,食物丰富度、灌丛盖度和隐蔽级都较高的针阔混交林生境中活动,对倒木因子表现出明显的选择性,避开选择阴坡、裸岩和针叶林生境。在主成分分析中,前5个主成分中的累积贡献率达到88.6%,第一主成分贡献率为30.8%,主要反映利用样方的林型、海拔和隐蔽级的影响,第二主成分贡献率为26.5%,主要反映利用样方的食物丰富度和灌丛盖度影响。  相似文献   
947.
以藏羚羊(Pantholops hodgsonii)及同海拔分布的藏系绵羊(Tibetan Sheep)的心肌组织为材料,提取总RNA,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扩增出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的基因编码区cDNA片段,与载体连接构建重组质粒,经转化、扩增培养、鉴定后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显示,藏羚羊和藏系绵羊的PGC-1α基因编码区长度均为2 349 bp,编码797个氨基酸(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JF449959和JF449960);与其他脊椎动物PGC-1α基因的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相似性达到90%以上;其包含RNA/DNA结合位点、RNA识别基序(RRM)、与核呼吸因子1(NRF-1)及肌细胞增强因子2C(MEF2C)相互作用的区域、富含丝氨酸/精氨酸的结构域、负调节功能结构域、LXXLL模体以及TPPTTPP和DHDYCQ两个保守序列,14个氨基酸差异性位点位于以上部分功能结构域中;此外,磷酸化位点的预测提示藏羚羊可能存在一个潜在的蛋白激酶G的磷酸化位点(第329位的苏氨酸)。本研究成功克隆出了藏羚羊PGC-1α基因的编码区序列,为从能量代谢角度深入探讨藏羚羊适应高原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48.
以藏羚羊(Pantholops hodgsonii)及同海拔分布的藏系绵羊(Tibetan Sheep)的心肌组织为材料,提取总RNA,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扩增出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的基因编码区cDNA片段,与载体连接构建重组质粒,经转化、扩增培养、鉴定后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显示,藏羚羊和藏系绵羊的PGC-1α基因编码区长度均为2 349 bp,编码797个氨基酸(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JF449959和JF449960);与其他脊椎动物PGC-1α基因的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相似性达到90%以上;其包含RNA/DNA结合位点、RNA识别基序(RRM)、与核呼吸因子1( NRF-1)及肌细胞增强因子2C(MEF2C)相互作用的区域、富含丝氨酸/精氨酸的结构域、负调节功能结构域、LXXLL模体以及TPPTTPP和DHDYCQ两个保守序列,14个氨基酸差异性位点位于以上部分功能结构域中;此外,磷酸化位点的预测提示藏羚羊可能存在一个潜在的蛋白激酶G的磷酸化位点(第329位的苏氨酸).本研究成功克隆出了藏羚羊PGC-1α基因的编码区序列,为从能量代谢角度深入探讨藏羚羊适应高原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49.
950.
The capacity of forests to mitigate global climate change can be negatively influenced by tropospheric ozone that impairs both photosynthesis and stomatal control of plant transpiration, thus affecting ecosystem productivity and watershed hydrology. We have evaluated individual and interactive effects of ozone and climate on late season streamflow for six forested watersheds (38–970 000 ha) located in the Southeastern United States. Models were based on 18–26 year data records for each watershed and involved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of late season streamflow in response to physical and chemical climate during the growing season. In all cases, some combination of ozone variable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model performance over climate‐only models. Effects of ozone and ozone × climate interactions were also consistently negative and were proportional to variations in actual ozone exposures, both spatially across the region and over time. Conservative estimates of the influence of ozone on the variability (R2) of observed flow ranged from 7% in the area of lowest ozone exposure in West Virginia to 23% in the areas of highest exposure in Tennessee. Our results are supported by a controlled field study using free‐air concentration enrichment methodology which indicated progressive ozone‐induced loss of stomatal control over tree transpiration during the summer in mixed aspen‐birch stands. Despite the frequent assumption that ozone reduces tree water loss, our findings support increasing evidence that ozone at near ambient concentrations can reduce stomatal control of leaf transpiration, and increase water use. Increases in evapotranspiration and associated streamflow reductions in response to ambient ozone exposures are expected to episodically increase the frequency and severity of drought and affect flow‐dependent aquatic biota in forested watersheds. Regional and global models of hydrologic cycles and related ecosystem functions should consider potential interactions of ozone with climate under both current and future warmer and ozone‐enriched climatic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