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7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25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21.
马铃薯块茎发芽过程中酚类物质含量及其相关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马铃薯块茎中含有促进发芽的酚类物质 ,块茎发芽过程中 ,酚类物质含量增加 ,多酚氧化酶 (PPO)活性降低 ,过氧化物酶 (POD)活性在萌发初期升高 ,以后随着芽的生长又下降  相似文献   
122.
香菇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调节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香菇多糖是从香菇的菌丝体提取的高分子葡聚糖 ,除具有抑制肿瘤生长、转移作用外 ,能影响机体多种免疫功能 ,使T细胞恢复活性 ,促进白细胞介素的产生 ,还能促进单核巨噬细胞的功能 ,临床上已作为免疫增强剂 ,用于肿瘤和慢性肝炎的辅助治疗[1]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实验动物分组及处理 小鼠随机分成 5组。第1组为对照组 ;第 2组注射生理盐水 ;第 3组注射香菇多糖 1mg/kg ;第 4组注射香菇多糖 5mg/kg ;第5组注射香菇多糖 10mg/kg。均作皮下注射 ,连续注射 5d ,停药品 1d ,第 7d拉颈处死。1.2 方法1.2 .1 LAK细…  相似文献   
123.
湖南桑植早三叠世放射虫化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二叠统深海相地层中放射虫化石十分常见,浅海相灰岩中也时有发现。然而,格里斯巴赫阶至今未找到放射虫化石,迪纳尔期和史密斯期的放射虫化石仅有土耳其西北部,泰国南部、湖南桑植和美国俄勒冈州中部四个化石点。这些放射虫化石普遍产自灰岩中,并以极低的分层度为特征,仅由1到4个种组成,均为古生代型分子。根据牙形石化石,湖南桑植放射虫化石产物迪尔阶和史密斯阶的结核状灰岩中,鉴定有两个种,即Entactinia nikorni和?Polyentactinia phatthalungesnsis。它们与泰国南部迪纳尔期的放射虫可以对比,但与土耳其西北部迪纳尔斯至史密斯期的放射虫动物群略有不同。  相似文献   
124.
昆虫是动物界的最大类群,形态的变异,发育的畸形,时有发生。国内外虽有报道,但为数不多。加藤(1943)曾报道过发现8只足的棉叩头虫Pectocera fortunei Candeze雄虫;7只足的螽斯Mecopoda nipponensis De Hean雄虫。何俊华(1984)报道了8只足的螟黑纹茧蜂Bracon onukii Watanabe雌虫。 1987年7月间,在捕捉药用昆虫独角仙Allomyrina dichotoma(Linnaeus)时,发现1头发育畸形的雄性成虫。该虫前后足正常。左中足亦正常,腿节长14mm,宽4.5mm;胫节长10mm;跗节8mm;爪2.5mm。右中足畸形,在  相似文献   
125.
摘要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皂角刺治疗乳痈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建立皂角刺药物靶点数据集、乳痈相关疾病靶点数据集,构建皂角刺治疗急性乳腺炎的蛋白互作(PPI)网络,构建并分析"皂角刺活性成分-潜在靶点-急性乳腺炎"网络。开展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探讨皂角刺治疗乳痈的可能机制。结果:共得到皂角刺活性成分11个,筛选出活性成分所对应的不重复靶点共97个,其中1个活性成分无对应靶点。通过搜集GeneCards 和OMIM数据库,共得到292个急性乳腺炎的相关靶点基因。将疾病靶点基因与药物活性成分所对应的靶点进行比对后,得到10个交集靶点,即皂角刺治疗急性乳腺炎的潜在靶点。皂角刺活性成分按degree值排前3名的依次为槲皮素(quercetin)、漆黄素(fisetin)、山奈酚(kaempferol),其中皂角刺治疗乳痈的靶点包括白细胞介素-6(IL-6)、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受体2(ERBB2)、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雌激素受体1(ESR1)等5个关键靶点,主要涉及乳腺癌疾病通路、TNF信号通路和雌激素信号通路等3条信号通路。结论:皂角刺治疗乳痈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机体的炎症反应以及雌激素水平变化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6.
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蛋白银染色等方法研究了海蜇胚胎发育和变态过程中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显示: (1)海蜇自受精卵至原肠期阶段细胞均等分裂, 细胞间存在大量连接, 细胞形态相近, 未出现显著分化; (2)海蜇自早期浮浪游虫阶段, 其外胚层细胞开始出现空泡化, 至4触手螅状体阶段外胚层细胞空泡体积逐渐增大, 而内胚层细胞仅在4触手螅状体阶段才出现空泡化。伴随着外胚层细胞空泡化比例的增大, 杯状体和4触手螅状体阶段出现疑似凋亡小体结构; (3)刺细胞分化于早期浮浪游虫期的外胚层近中胶层区域, 而后逐渐向外转移, 至4触手螅状体阶段发育成熟并转移至表面; (4)纤毛形成于早期浮浪幼虫, 在杯状体阶段逐渐退化, 并于4触手螅状体阶段完全消失; (5)在海蜇早期发育各个阶段, 其内部均发现大量着色较深的卵黄体, 且在浮浪游虫阶段首次发现了海蜇外层细胞主动吞噬细菌现象, 表明海蜇早期发育营养来自内源性和外源性两部分。研究结果可为阐明刺胞动物早期发育模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7.
目的 回顾并分析北京大学肿瘤医院2007—2016年间公派留学人员动态数列的变化趋势及特点,提出医院公派留学工作改进措施。方法 运用动态数列分析法中的绝对数、相对数,分析医院公派留学人员人数、性别、年龄、学历、职称等特征指标。结果 留学出国人员男女比例相近,31~35岁(37.19%)、博士研究生学历(87.60%)、副高级职称(47.93%),医师岗位出国人员(85.95%)、单位公派(95.04%)、出访国家美国(76.03%)、派出时间7~12个月(71.90%)构成比最高。留学人员特征指标增长速度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结论 医院将从拓宽留学人员公派出国渠道;鼓励药、护、技岗位人员留学,缩短留学人员平台期;科学选拔派出人员,加强公派留学人员的精细化管理三个方面加强留学人员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28.
地形是土地景观格局变化的重要因素.为揭示不同地形梯度下景观格局的时空特征和变化规律,以1995、2005和2015年3期福州市遥感影像和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为基础,运用地形位指数、土地利用分布指数、地学信息图谱分析和景观指数等方法,探讨景观格局的地形梯度效应以及形成原因.结果表明: 研究期间,研究区林地主要位于中低、中高和高等级地形位,农地、水体、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土地主要集中位于低等级地形位.1995—2015年,福州市林地、农地和未利用土地面积减少,建设用地和水体面积增加.景观类型变化以稳定型为主,主要分布于中低、中高及高等级地形梯度区域;景观格局在地形梯度上变化差异明显,低地形位区域景观类型主要转向建设用地,而在中低及中高地形位区域,主要发生农地与林地的交替转变.研究区景观格局破碎化、景观异质性和景观多样性等属性逐年上升,随着地形梯度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129.
以积分球漫反射方式采集11个当归产区共147批根际土壤样品的NIRDRS,解析特征吸收峰,采用"相关系数法"对NIRDRS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分析,建立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模型探讨其与土壤类型及产区划分的关系。结果表明8个主产县根际土壤的NIRDRS指纹图谱、一阶导数光谱及二阶导数光谱均较为相似,但临洮县、临潭县及康乐县等3个产区与其他产地(尤其是岷县)差异明显;基于OPLS-DA模型能够将各产区根际土壤的NIRDRS指纹图谱进行明确区分,其差异的主要波数范围为7352.5~6935.9 cm-1、5819.9~5760.4 cm-1、4927.1~4609.7 cm-1、4411.3~4485.7 cm-1及4307.1~4188.1 cm-1。当归产区根际土壤具有较为明显的地域性分布特征,根际土壤的NIRDRS指纹图谱与土壤类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0.
超氧化物歧化酶对内皮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防护作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董建文  时安云 《生理学报》1997,49(6):644-648
体外培养扔兔胸主动脉内皮细胞缺氧30min后复氧10min,可以发现缺氧后复氧可引起细胞乳酸脱氢酶释放量,细胞悬液丙二醛含量增加,谷胱甘肽过氧化酶活性降低,细胞合成释放一氧化氮减少,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明显升高;EC的这些损伤在缺氧期间即有表现,复氧后更为加剧。而在缺氧前预先加入终浓度为200U/ml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可改善细胞的抗氧化能力,减轻缺氧复氧对EC的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