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小鼠子宫内膜LIF基因表达与雌、孕激素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血病抑制因子(LIF)是一种多功能活性的糖蛋白,LIF基因在大多数妊娠第4天的小鼠子宫内膜进行着强烈的表达,然而LIF基因表达调控的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本实验对168只妊娠第4~5天的小鼠LIF基因表达和血清中雌、孕激素水平分别进行了检测,发现18只小鼠无LIF基因表达,其血清中雌、孕激素水平分别极显著(P<0.01)和显著(0.01<P<0.05)低于其他表达的小鼠。提示:雌、孕激素对小鼠LIF基因表达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将为LIF基因表达调控机制的深入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3.
目的:本文采用N2B27无血清无饲养层的完全已知成份的培养体系,通过机械分离法分离不同阶段的绵羊囊胚,观察不同阶段囊胚对分离绵羊类胚胎干细胞的影响。方法:本实验采用N2B27无血清无饲养层成份完全已知的培养体系,利用机械分离法对不同阶段的绵羊囊胚进行分离,观察其绵羊类胚胎干细胞的原代集落形成率,以及AKP染色,多潜能性候选基因Oct-4和Sox-2免疫荧光检测。结果:分离早期阶段绵羊囊胚获得的绵羊类胚胎干细胞的形成率显著低于扩张(孵化)阶段囊胚(19.6%(11/56)vs 36.9%(31/84))(P0.05),同时早期和扩张(孵化)阶段绵羊囊胚的AKP染色和多潜能性候选基因Oct-4、Sox-2的表达呈阳性。结论:N2B27无血清无饲养层培养体系是一种有效分离绵羊类胚胎干细胞的培养基,同时分离绵羊扩张(孵化)阶段的囊胚可以显著的提高原代类胚胎干细胞的建系率,为提高绵羊类胚胎干细胞的建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4.
高远  屈波  毛智  余黎君  郭晓东  孔丹  陈雪梅 《生物磁学》2013,(34):6768-6771
目的:本研究对目前临床护理工作风险评估表单进行整理,筛选风险因素,建立一套综合的、量化的风险预警机制,为推动医院风险管理,减少医患纠纷提供可借鉴的方法。方法:通过中国知网、中文维普网及万方数据库检索护理风险事件涉及的跌倒、压疮、精神方面及基础健康状况等方面的相关报道,结合风险评估表单。采用德尔菲(Delphi)法进行专家咨询,并根据专家意见调整表单内容,筛选出风险预警指标、确定各级指标权重、建立护理风险评估表。结果:护理风险综合评估表包括:两项一级指标,自然因素和住院因素;14项二级指标,年龄、饮食、皮肤、视力、活动、排便、神志、心理意识、理解沟通、疼痛、疾病诊断、管道、用药、穿刺针类型及部位;34个程度分级。结论:临床护理风险因素预警指标的确立为临床护理风险评估和管理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为建立护理风险评估管理信息化系统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35.
摘要 目的:探究寿胎丸提高子宫树突状细胞的表达改善超促排卵(controlled ovary hyperstimulation,COH)大鼠子宫内膜容受性。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寿胎丸(低、中、高剂量)组,用促性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GnRH-a)、尿促性腺激素(human menopausal gonadotropin,HMG)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构建COH大鼠模型,寿胎丸低、中、高剂量组采用2.5、5和10 g/ kg/d寿胎丸灌胃。流式检测子宫内膜树突状细胞(Uterine dendritic call,uDC)表面特异性标记蛋白OX-62。Western blot检测CD34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OX-62阳性表达率降低,CD34和VEGF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寿胎丸低、中、高剂量组OX-62阳性表达率上升,CD34和VEGF表达明显升高,呈剂量依赖性(P<0.05)。结论:寿胎丸提高子宫树突状细胞的表达改善超促排卵大鼠子宫内膜容受性。  相似文献   
36.
染色体非整倍性畸变是恶性肿瘤细胞的显著细胞遗传学特征,但其诱发染色体数目不稳定的机制一直尚未阐明。本研究从与染色体分离直接相关的动粒(kinetochore)角度,采用kine-tochore-NOR同步银染技术对HEP-2细胞染色体kinetochore变异进行分析,以探讨恶性肿瘤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形成机制。实验共分析HEP-2细胞分裂相308个,计染色体16 962条,正常对照个体外周血细胞分裂相300个,计染色体13 800条。结果表明:与正常人外周血细胞相比,HEP-2细胞染色体kinetochore缺失和kinetochore迟滞复制频率显著升高(P<0.01),而kinetochore-NOR融合频率二者没有显著差异(P>0.05),这些结果提示kinetochore缺失和kinetochore迟滞复制可能是HEP-2细胞染色体非整倍性变异起源的诱因之一。此外,我们还在某些HEP-2细胞染色体上观察到多重kinetochore现象,并认为染色体多重kinetochore可能是恶性肿瘤细胞染色体结构畸变产生的一个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7.
滋养层细胞侵袭相关基因表达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离收集正常妊娠第8~12周的细胞滋养层细胞和绒毛外滋养层细胞,提取细胞总RNA,制备cRNA探针并与AffymetrixU133plus2.0基因芯片进行杂交,获得正常细胞滋养层细胞和绒毛外滋养层细胞基因表达谱芯片。经计算机分析共筛选到1318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基因813个,下调505个。所有差异表达基因按GeneOntoloty功能分类标准进行了功能检索。为胚胎发育早期绒毛外滋养层细胞侵袭的基因调控机制的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38.
无损光学法测量人胃粘膜/粘膜下层组织的光衰减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人正常胃粘膜及粘膜下层组织对640 nm,690 nm,740 nm,790 nm,840 nm和890 nm波长的钛宝石激光的光衰减特性以及光学穿透深度,实验采用激光斜入射式空间分辨反射光和CCD探测器以及非线性拟合确定组织光学特性。结果表明:人正常胃粘膜及粘膜下层组织对六个波长的激光的有效衰减系数和光学穿透深度都是随着激光波长的变化而变化的。其有效衰减系数的最大值在640 nm,其值为1.12 mm-1,最小值在790 nm,其值为0.901 mm-1,最大差异在790 nm和890 nm之间,其值为19.9%,最小差异在690 nm和740nm之间,其值为2.83%。其光学穿透深度的最大值在790 nm,其值为1.11 mm,最小值在640 nm,其值为0.890 mm,最大差异在640 nm和790 nm之间,其值为24.7%,最小差异在690 nm和740 nm之间,其值为2.97%。  相似文献   
39.
选择人、小鼠和大鼠的BACEI基因的共有序列为干扰的靶标,设计4对干扰片段连接至带有GFP和U6 RNA聚合酶启动子的PRNATU6.1载体.将构建好的质粒转染HEK293T细胞,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ting的方法分别在RNA和蛋白水平上来检测BACEI和Aβ,以鉴定其干扰效率,并通过夹心ELISA的方法进一步在过表达蛋白APP和BACE1的HEK293T细胞体系中验证干扰质粒对Aβ1-42生成的影响.RT-PCR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提示β分泌酶的siRNA能干扰BACE1和Aβ RNA和蛋白水平表达,效率分别达到90%和80%.Westem blotting和ELISA结果提示,β分泌酶的siRNA也降低Aβ1-42生成.  相似文献   
40.
目的改进现有过继性人自然杀伤(NK)细胞体外诱导、分化及扩增方法,实现高效定向分化及大量扩增NK细胞的目的。 方法利用自剪切多肽P2A连接IL-15和4-1BBL基因,通过慢病毒感染和药物筛选的方法制备稳定表达IL-15和4-1BBL的K562滋养层细胞株。该方法可刺激人PBMC细胞向NK细胞分化及高效增殖。实验结果以 ±s表示并用两样本t检验进行比较。 结果经该方法培养的CD3- CD16+ 56+ NK细胞增殖倍数达到(4480.43±37.80)倍;CD3- CD16+ 56+ NK细胞纯度达到94.79%;细胞内表达IFN-γ和TNF-α的NK细胞比例为(63.07±3.37)%和(54.85±2.04)%,分别高于对照组(16.28±2.86)%和(14.53±1.15)%(t = 62.25,22.66,P均< 0.01);细胞分泌至培养上清液中的IFN-γ和TNF-α浓度为(111.39±6.95)?pg/ml和(32.76±3.23) pg/ml,分别高于对照组(44.99±4.74)pg/ml和(11.09±2.45)?pg/ml(t = 20.56,7.21,P均< 0.01);在体外,该方法培养的NK细胞对K562细胞的杀伤效率为(78.52±7.36)%,高于对照组(48.53±6.66)%(t = 11.56,P < 0.01);对H520细胞的杀伤效率为(65.03±3.27)%,高于对照组(35.85±3.99)%(t = 11.35,P < 0.01)。 结论利用自剪切多肽P2A构建稳定高表达的IL-15和4-1BBL的K562滋养层细胞株,从而提高了NK细胞增殖倍数、纯度和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