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8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16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3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193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81.
取草莓茎尖,进行离体培养,分化出再生植株、完正植株放于低温(5—10℃)处,壮苗锻炼、获得同步苗、移栽成活率80%以上,通过电镜检测茎尖苗无病毒粒体、无毒草莓所内小区试验获得增产13.9~22.48%的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482.
黄枝油杉和矩鳞油杉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研究了黄枝油杉Keteleeria calcarea Cheng et L.K.Fu.和矩鳞油杉Keteleeria oblonga Cheng et L. K. Fu. 的核型。 并与江南油杉 K.cyclolepis Flous.和台湾油杉 K. formosana Mast. 的核型比较,讨论四种油杉核型进化趋势。 黄枝油杉核型公式K(2n)= 24=16m+8sm;矩鳞油杉核型公式K(2n)=24=18m+6sm。 黄枝油杉在第1、3、6号 染色体短臂上具次缢痕;而矩鳞油杉在第2、4、6号染色体短臂上具次缢痕。二者均属较对称的“2A“核型。 四种油杉核型进化趋势是江南油杉→矩鳞油杉→黄枝油杉→台湾油杉。  相似文献   
483.
中国土猎蝽属的地理分布及—新种记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历史及现状 上猎蝽属Coranus系Curtis 1833年据Cimes subapterus De Geer,1733所建。百余年来经Stal(1874)、Reuter(1881)、Jakovlev(1883,1904)、Horvath(1902)、Distant(1903)、Miller(1940,1941,1950,1951,1954,1956)、Villiers(1948,1954,1963,1964,1965)、Dispons(1953,1963)、Putshkov(1982,1987)、萧采瑜(1979,1981)、任树芝(1981,1984)、Malipatil(1986)等众多学者的致力研究,使本属种类剧增而居真猎蝽亚科中大属之列。  相似文献   
484.
买国庆  彩万志 《昆虫知识》2004,41(6):518-518
体长16-18mm,宽6-8mm。鲜红色;头基部、前胸背板前部中央、小盾片大部、前翅革区中央的圆斑、触角、足、身体腹面的斑纹黑色;膜区大部黑褐色至黑色,边缘色较淡。该蝽又名日本朱蝽,因其曾被放到蝽科益蝽亚科;目前归于土蝽科。该蝽成虫具有群居和护卵习性。它与纳加朱土蝽Parastrachia nagaensis Distant(又名华西朱蝽)在外形、体色等方面甚为相似,但后者触角第3节明显长于第2节,而该蝽的触角第2节和第3节近等长;  相似文献   
485.
有机物及重金属植物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29,自引:3,他引:26  
植物修复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非常有前途的生物治理技术 ,也是当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领域 .本文对植物修复的类型 ,植物修复土壤、水体有机污染物、重金属和某些放射性核素的过程、机理及可能影响因子作了概括和详尽讨论 ,并就国内外近年来植物修复技术在污染环境中的应用和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86.
我国生物学巨著《中国动物志》日前已出版100卷,这是我国动物学家向第十九届国际动物学大会以及中国动物学会成立七十周年献上的一份厚礼!  相似文献   
487.
海水养殖场沉积物中硝酸盐还原菌种群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福建省沿海海水养殖场沉积物中参与氮循环的各生理群细菌数量分析 ,发现氨化和硝酸盐还原细菌是优势生理菌群 ,同时 ,表层泥样中的硝酸盐还原菌数量明显高于深层泥样。从该环境中分离获得 106株细菌 ,其中 58株具有硝酸盐还原能力 ,初步鉴定表明它们主要为芽孢杆菌属 (Bacillus)、盐芽孢杆菌属 (Halobacillus)、短芽孢杆菌属 (Brevibacil lus)、动性球菌属 (Planococcus)和动性杆菌属 (Plano  相似文献   
488.
田间温室控制条件下研究入侵杂草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和飞机草(Chromolaena odoratum)在不同光照(高、中、低光照)和土壤水分(高、中、低水分含量)交互作用下, 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 脯氨酸(Pro)、谷胱甘肽(GSH)以及膜脂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 探讨两种杂草对不同光照和土壤水分交互作用的生理适应性。结果表明: 高光下低水处理的两种杂草MDA含量均显著高于全水处理, 表现出明显的胁迫。此胁迫条件下薇甘菊通过迅速提高SOD和CAT活性, 提高Pro和GSH含量来清除活性氧, 维持代谢平衡, 但不能在干旱条件下维持较长时间; 飞机草的SOD活性、Pro和GSH含量也迅速提高, 在高光缺水的适应性响应中起了重要作用, CAT则未能发挥保护作用。相对于其他光照, 低光显著降低了薇甘菊的SOD、CAT活性和MDA含量, 而对飞机草上述指标的影响较小, 说明低光降低了两种杂草尤其是薇甘菊的抗氧化物代谢水平。  相似文献   
489.
用40条多态引物对乌羊、小香羊、南江黄羊、黑山羊、川东白山羊、波尔山羊和马头山羊7个品种(或群体)进行RAPD分析,其中28条引物扩增出多态性谱带,并用于进一步对12只乌羊个体和12只小香羊个体基因组进行扩增.扩增产物以1.5%琼脂糖凝胶(含0.5μg/ml溴化乙锭)电泳分离.Nei氏公式计算品种间的遗传距离指数和品种内的遗传相似指数,NJ法构建系统聚类图.结果表明:乌羊和川东白山羊间的遗传距离最小,亲缘关系较近,而小香羊与各品种间的遗传距离都较大,亲缘关系较远.乌羊群体及小香羊品种都具有一定的遗传稳定性。 Abstract:A total of 40 primers generated polymorphic loci were used in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sm DNA(RAPD)analysis in seven goat breeds(or populations)including Wu goat,Small-Xiang goat,Nanjiang Brown goat,Black goat,Chuandong white goat,Boer goat,Matou goat.28 of them were selected for further amplification in individuals of 12 Wu goats and 12 Small-Xiang goats because of their different amplified patterns among seven goat breeds.Amplification products were separated by 1.5% agarose gel(contain 0.5μg/ml ethidium bromide)electrophoresis.Genetic distance indexes among breeds and genetic similarity indexes within breed were calculated by Nei,and the phylogenetic tree was constructed by NJ method.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genetic distance index between Wu goat population and Chuandong white goat breed is smallest,therefore Wu goat populati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Chuandong white goat breed.While the genetic distance indexes between Small-Xiang goat breed and any other goat breeds are all big,so Small-Xiang goat breed is far related to any other goat breeds.The results also indicate that the genetic stability either among the Wu goat population or the Small-Xiang goat breed reaches some extent.  相似文献   
490.
Δ6-脂肪酸脱氢酶是形成γ-亚麻酸的关键酶。从含有高山被孢霉Δ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的重组质粒pTMACL6中,酶切出14kb的目的片段,亚克隆到大肠杆菌和酿酒酵母的穿梭表达载体pYES2.0,在大肠杆菌中筛选到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pYMAD6,用醋酸锂方法转化到酿酒酵母的缺陷型菌株INCSc1中,在SC-Ura合成培养基中,选择得到酿酒酵母工程株YMAD6。在合适的培养基及培养条件下,加入外源底物亚油酸,经半乳糖诱导后,收集菌体。通过GC-MS对酵母工程株进行脂肪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产生了31.6%的γ-亚麻酸。这是迄今为止,国内外Δ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在酿酒酵母中表达量最高的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