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14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1.
目的:研究脑血管状态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方法:人格特征应用A型行为类型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60名20-35岁青年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并划分出不同类型;脑血管状态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的诊断技术测查60人的大脑中动脉(MCV)的血流速度来判断脑血管的紧张程度。结果:脑血管紧张组:A型人格为19人占59.3%,对照组:A型人格为3人占10.7%,以A型人格占优势(x2=22.85,P0.01)。脑血管紧张组(36.2±5.8)A型行为问卷平均得分高于对照组(20.3±2.4))(t=6.81,P0.01)。脑血管紧张组P分、N分、L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脑血管紧张组E分(内外向)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种性格类型相比,外向情绪不稳定型的脑血管紧张组13(40.6%)与对照组4(14.3%)相比所占比例较高(x2=21.91,P0.05)。结论:A型人格,外向不稳定的人格特征与脑血流速度增快有关,可能是脑血管紧张的诱发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2.
以西宁地区人工栽培的唐古特山莨菪(Anisodus tanguticus)和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为材料,比较研究了两典型高山植物对青藏高原强太阳辐射光能的利用和耗散特性。PSⅡ反应中心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ΦPSⅡ)和光合功能的相对限制(L(PDF))的分析表明,强太阳辐射会导致光合作用的光抑制,但并不造成PSⅡ反应中心的不可逆破坏。猝灭分析表明,唐古特山莨菪的光化学猝灭系数(qP)显著小于唐古特大黄,非光化学猝灭(NPQ)和(qN)则相反(p<0.05),意味着唐古特山莨菪将PSⅡ反应中心吸收的过剩光能以热耗散等非光化学过程消耗的能力大于唐古特大黄,因而降低了用于光化学反应的份额。qN的3组分中,qNf所占比例较大;尽管相对份额很小,中午强光下两高山植物的qNm都有增大趋势,表明它在过剩光能的非光化学耗散中也起重要作用。NPQSqNs的日变化趋势很相似;同样,NPQFNPQ的主要组分,且唐古特山莨菪的NPQFqNf都显著大于唐古特大黄(p<0.05)。唐古特山莨菪PSⅡ天线色素吸收光能中分配于光化学反应的相对份额(P)始终低于唐古特大黄,而用于天线热能耗散的相对份额(D)则大于唐古特大黄,两者都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以上结果表明,唐古特山莨菪的ΦPSⅡ较唐古特大黄小是因为PSⅡ天线色素吸收的光能中分配于光化学反应的相对份额或光化学猝灭的比例较小,而分配于天线热耗散的相对份额或非光化学过程的比例较大的缘故。唐古特山莨菪的NPQqN较大,与NPQFqNf以及NPQSqNs都显著大于唐古特大黄有关(p<0.05)。  相似文献   
93.
鄢  李凤民 《西北植物学报》2000,20(6):1003-1009
3个基因型的春小麦幼苗分别用PEG作轻主胁迫(-0.6MPa)或中度胁迫(-1.56MPa)的2个处理,不胁迫为对照,2d后分开观察成熟叶和新生叶中内源ABA和3个自由基清除酶活力对水胁迫的反应。3个基因型新生叶SOD、CAT平均活力极显著的高于成熟叶中的平均活力(P〈0.01),POD却是成熟的高,中度胁迫与对照相比,各基因型各叶龄的酶活力除成熟叶中CAT的活力显著下降(P〈0.01)外,其它都  相似文献   
94.
利用 PCR扩增出人血管生成素 (h ANG)成熟肽的基因片段 .与绿脓杆菌外毒素缺失突变体PE40的基因连接后 ,克隆入 p UC1 9载体中 .测序后克隆入表达载体 p RSETB,构建成 h ANG-PE40融合基因的表达载体 .IPTG诱导 ,表达出分子量约为 58k D的 His6- ANG- PE40融合蛋白 ,占菌体总蛋白的 8% .Ni2 +- NTA树脂纯化表达蛋白 ,SDS- PAGE结果显示纯化重组蛋白为单一条带 .鸡胚绒毛尿囊膜鉴定表明重组蛋白体外能够有效地抑制血管的形成 .  相似文献   
95.
根据酪氨酸激酶EphB2受体的碱基序列,用PCR方法扩增其结合配体的关键结构域N端球状区,定向克隆到融合表达质粒载体rRSET A中,转化大肠杆菌JM109(DE3)。阳性克隆经IPTG诱导,由T7启动子调控表达了氨基端带6个连续组氨酸残基的融合蛋白。电泳分析表明,表达的融合蛋白主要以包含体的形式存在,约占细菌总蛋白的14%。Western印迹确证,利用Ni-NTA金属螯合亲和色谱法在变性条件下对  相似文献   
96.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野毒株的致病性及其vp2基因比较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对4个IBDV野毒株的致病性和它们的vp2基因高变区序列同时做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4个IBDV毒株在致病性程度上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有一个是真正的超强毒,即GX8/99,其他几个虽然达不到真正超强毒的毒力,但也比经典的标准毒的致死性高得多.在vp2基因高变区,这4个IBDV野毒株与超强毒参考株HK46同源性很高,在DNA水平为96.8%~99.5%,在氨基酸(aa)水平为96.6%~100%.而与疫苗毒D78有很大差异,分别只有91.7%~93.6%和91.8%~93.2%.说明IBDV毒株的vp2基因高变区确实与其致病性有一定关系.特别是SD-1/97、SD-3/98、JS-30/99株之间及其与HK46在DNA和aa水平的同源性高达98.4%和98.6%以上,SD-3/99、JS-30/99株之间及其与HK46的氨基酸同源性为100%.然而,致病性特别高的GX8/99株病毒与其他3个野毒株及HK46在DNA和氨基酸水平的同源性相对较低,在DNA和aa水平的同源性只有96.8%~97.2%和96.6%~97.9%.相对于国内的流行毒株和香港超强毒参考株HK46,GX8/99株在致病性和VP2高变区都已发生了一定的变异.  相似文献   
97.
98.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胫骨嵌入术治疗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 年2 月至 2014 年2 月在我院接受关节镜下胫骨嵌入术治疗的膝关节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36 例的临床资料,比较手术前后 Lysholm 膝关节评分、KT-2000 关节测量值、后抽屉试验与Lachman 征的差异。结果:与手术前比较,手术后6 个月患膝Lysholm 膝关节评分、KT-2000 关节测量值及物理检查(后抽屉试验试验与Lachman 征)均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患 者术后无韧带断裂、免疫排斥反应等现象。结论:关节镜下胫骨Inlay技术对膝关节PCL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 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
应用ELISA法检测风疹病毒IgG抗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证明,将0.1%脱氧胆酸钠制备的风疹病毒粗制抗原,用于ELISA法检测风疹病毒IgG抗体,效果较满意,方法的特异性好,与常规血凝抑制试验(HI)的相关性也好,所测抗体的几何平均值为HI的4倍。用本法初步调查了北京市不同年龄人群的风疹感染率,证明随年龄增长风疹感染率迅速上升,18岁以上人群达94%。检测河北省沧州地区孕妇的风疹IgG阳性率为99%。用於风疹病人的血清学诊断,获得较好结果。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