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6 毫秒
21.
人和动物动情周期的变化是受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系活动所影响,由于垂体促性腺激素的活动控制着卵巢的变化,同时卵巢受到激发后又分泌出一定量的雌激素和孕激素,它们可  相似文献   
22.
目的研究早期干预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用SD大鼠建立宫内HIBD动物模型,随机分为非干预组和干预组,非干预组与正常对照组常规饲养,对干预组采取早期触摸和丰富环境刺激。干预28d后,通过三等臂Y型迷宫试验检测各组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而后取大鼠额皮质和海马组织进行病理观察,并采用DNA缺口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反应法)检测凋亡细胞,观察脑组织神经元凋亡情况。结果单纯HIBD组大鼠学习获得与记忆保持能力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但HIBD干预组Y迷宫测试成绩则优于HIBD非干预组(P<0·01)。同时,HIBD非干预组脑额皮质和海马CA1区神经元缺失远较正常组多(P<0·01),而HIBD干预组与HIBD非干预组之间神经元数量的差异则不那么显著。但HIBD干预组脑额皮质和海马神经元凋亡百分率明显低于HIBD非干预组(P<0·01)。结论早期干预可减轻缺氧缺血性损伤脑组织神经细胞凋亡,该作用可能是早期干预促进HIBD大鼠脑功能修复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3.
人工microRNA干扰拟南芥AtCDKC;1和AtCDKC;2基因表达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来源于拟南芥的microRNA序列为骨架,构建抑制AtCDKC;1和AtCDKC;2基因的人工microRNAs载体,研究其对目的基因表达的抑制效果。选择AtCDKCs基因的特异性序列,通过重叠PCR的方法改造拟南芥microRNA164a骨架序列,连接到双元载体pPZPY122,在农杆菌介导下转化拟南芥。RT-PCR分析表明,人工microRNA能够显著抑制目的基因的表达,获得了抑制效果明显的转基因植株,并且对AtCDKCs在拟南芥生长发育中的作用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4.
毛竹中NYE基因的分离及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tNYE1是拟南芥叶片衰老过程中叶绿素降解的重要调控基因,本文用AtNYE1为诱饵基因,通过NCBI tblastn在毛竹的cDNA文库中找到3个与其相似性较高的cDNA全长序列,分别命名为PeNYE1、PeNYE2和PeNYE3。为了验证其是否具有AtNYE1相似的功能,分别将它们的编码区构建到带有花椰菜花叶病毒35S强启动子的植物表达载体上,并通过冻融法将这3个表达载体导入GV3101农杆菌。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这3个基因分别在烟草叶片中瞬时表达及在拟南芥植株中稳定表达,结果显示,瞬时过表达和组成型过表达PeNYE1均导致了叶片的黄化,而瞬时或组成型过表达PeNYE2或PeNYE3均未观察到黄化表型。这些结果表明PeNYE1是毛竹中叶绿素降解的重要调控基因。  相似文献   
25.
鲍配子识别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配子相互作用的生化机制对于进一步阐明生殖过程具有重要作用,它是深入了解细胞内识别的理想体系。精卵细胞相互作用包括一系列的步骤,开始于精子与卵细胞外被的接触,终止于两性细胞的融合及精子核进入卵细胞质中,而精卵细胞的识别具有建立于各自性细胞表面成分基础上的种的特异性,鲍则是研究精卵识别的好材料。鲍精子在发生顶体反应时释放出两种蛋白质——细胞溶素(1ysin)和18ku糖蛋白(spl8),其中的细胞溶素与其卵黄膜上的受体紧密结合,并利用非酶反应在卵黄膜上穿一个小孔,整个精子则从此孔穿过卵黄膜与卵细胞融合;spl8释放后则覆盖到精子细胞膜表面,起到溶解卵细胞脂质体的作用,即spl8介导精、卵细胞膜的融合。鲍卵细胞膜上存在细胞溶素受体,它是大的不分支的糖蛋白分子,占据了卵黄膜30%的组分,可以专一性地与细胞溶素相结合。这些配子识别蛋白共同进化且速度很快,其中细胞溶素和18ku糖蛋白通过正向选择进化,而细胞溶素受体进行协同进化。  相似文献   
26.
【目的】测试大片段删减低转录区域对菌体生长和井冈霉素产量的影响。【方法】通过转录组分析,选择染色体上连续的基因低转录区域进行大片段缺失,通过Cre-loxP位点特异性重组得到1.2 Mb片段缺失突变株LCY-4。HPLC检测缺失株井冈霉素产量的变化,并测定干重绘制生长曲线。【结果】通过转录组分析,我们在井冈霉素高产菌株TL01染色体左侧末端发现了1.9 Mb的连续基因低转录区,使用Cre-loxP系统对其中的1.2 Mb区域进行大片段缺失,成功得到了1.2 Mb缺失突变株LCY-4。和出发菌株TL01相比,缺失突变株LCY-4中井冈霉素发酵产量基本保持不变,生物量有显著提高,最高增幅达到44%。【结论】1.2 Mb区域的成功缺失,意味着基于转录组分析寻找连续的基因低转录区域并加以缺失的策略的可行性。1.2 Mb片段缺失对菌体生物量积累具有明显促进作用,为后续将其开发成氨基环醇类药物异源表达的通用高产宿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7.
由于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性、脆弱性和复杂性,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是当今世界的热点与难点问题之一。本研究选取天津滨海新区的3处湿地生态系统作为参考场地,1处湿地生态系统作为验证场地,通过量化4处场地不同类型栖息地的7个环境因素,综合鸟类对各类型栖息地的使用情况,并采用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植被覆盖率、植物水平斑块丰富度及人为干扰程度与鸟类物种丰富度呈显著相关,并建立模型1;植物香农-威纳指数、植物水平斑块丰富度及人为干扰程度与鸟类共位群丰富度呈显著相关关系,并建立模型2。最后,利用验证场地的数据进行模型验证,得出所建立的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对栖息地内的鸟类丰富度进行预测。该研究构架了1种利用栖息地类型预测场地鸟类丰富度的方法,以期供相关研究或实际规划设计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28.
1 菊壳孢属 中国新记录属 Doliomyces Nag Roi TF ctc. Can. J. Bot. 50: 47, 1972. 菌丝体内生,褐色,分枝,具隔膜。载孢体系分生孢子器,叶表皮下埋生,单生,球形,单室,由淡色至褐色薄壁和厚壁角状组织所组成,内壁组织薄,向外壁逐渐变厚变深色。无孔口,成熟时破裂开口,分生孢子梗无色,平滑,分隔,基部分枝,从分生孢子器壁细胞长出。产孢细胞全壁芽生式产孢,环痕式延  相似文献   
29.
华贝亭的结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家种川产华西贝母(Fritillaria siechuanica)鳞茎中分出一新的甾体生物碱华贝亭(Siechuantine)。其结构由光谱(IR、MS、~1H-、~(13)C-NMR、~1H—~1H Cosy、~(13)C—~1H Cosy和noeds)法推定为1。  相似文献   
30.
【目的】铁氧化酶是氧化铁锰鞘细菌类在污水处理中最重要的酶,筛选铁氧化酶高产菌株,研究酶学特性及研究该菌株对水中铁、锰的吸附性能。【方法】利用尿素培养基富集、CGY平板从3份不同水样中分离产铁氧化酶菌株:富集培养铁氧化酶产生菌;摇瓶复筛铁氧化酶产量较高的菌株,通过菌落形态、镜检、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RNA基因序列遗传分析对目的菌株进行鉴定。【结果】分离筛选到一株高产铁氧化酶的菌株S9,被鉴定为鞘细菌球衣菌属浮游球衣菌(Sphaerotilus natans);该菌株对铁锰具有较强的吸附性,当吸附时间为4h时,菌株对水中铁的吸附量为29.02mg/g,吸附率为66.77%;当吸附时间为6h时,菌株对锰的吸附量为34.49mg/g,吸附率为70.68%;该菌株产铁氧化酶的最适温度和p H分别为30℃和7.5,Mg2+、Na+、K+离子对铁氧化酶活性有一定的激活作用,Cu2+对铁氧化酶影响不大,而Mn2+、Zn2+对铁氧化酶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Pb2+、Ag+对铁氧化酶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浮游球衣菌S9是一株具有较高铁氧化性的菌株,在治理污水和给排水工程中的应用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