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7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21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01.
利用5′RACE试剂盒对从中国不同地区、不同SARS患者体中分离的SARS—CoV基因组5′端序列进行RT-PCR扩增,并将扩增产物克隆至Teasy vector。扩增片段的序列测定结果表明:所分离的4株SARS—CoV基因组5′端非编码区的核苷酸序列和其他国家和地区报道的序列基本一致,而且所形成二级结构也完全相同,但与已知普通冠状病毒的差别较大。同时发现在依赖于RNA的RNA聚合酶起始密码子上游—197nt处有冠状病毒典型的转录调控核心保守序列5′-CUAAAC-3′。  相似文献   
102.
通过检测74例处于不同病期的HIV感染者/AIDS患者和10例健康对照者PBMCs中HMGB1 mRNA的表达水平及其外周血浆HMGB1、TNF-a和IL-2水平,比较各组之间表达水平的差异及其与CD4+T淋巴细胞的关系.发现HMGB1 mRNA的表达水平及血浆HMGB1含量在AIDS病人组明显高于感染者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AIDS患者经HAART治疗后疗效差组HMGB1 mRNA的表达水平及血浆HMGB1含量也明显高于疗效好组(P〈0.05);而经HAART治疗后效果好且免疫功能恢复的患者HMGB1 mRNA的表达及血浆HMGB1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当CD4+T细胞数低于200/μL时,血浆HMGB1含量以及PBMCs中HMGB1 mRNA表达水平与CD4+T细胞数呈负相关.显示HMGB1在HIV/AIDS发病及病情进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HMGB1血浆含量及PBMCs中HMGB1 mRNA的表达水平高低与HIV/AIDS患者病情轻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3.
基因工程犬干扰素α的制备及纯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备高活性的重组犬仪干扰素。方法:用发酵罐大量培养工程菌,经超声破碎菌体获粗制包涵体,用1% TritonX-100洗涤去除部分杂蛋白后,以8mol/L尿素溶解包涵体,稀释复性并超滤浓缩,用阴离子柱层析法纯化目的蛋白,测定重组犬干扰素d的活性。结果:得到的重组犬干扰素仅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9×10^3,蛋白含量为0.55mg/mL,纯度95.65%,目的蛋白回收率为13.75%,活性1.78×10^7U/mL,比活性3.24×10^7U/mg。结论:制备了高纯度且具有高活性的重组犬α干扰素。  相似文献   
104.
以'新泰密刺'为试验材料,比较分析了日光温室条件下,不同月份黄瓜商品成熟果实及其发育过程中的主要芳香物质及亚麻酸、亚油酸含量差异.结果显示:(1)黄瓜果实中挥发性物质主要有2E,6Z-壬二烯醛、2E-壬烯醛、2E-己烯醛、2,6-壬二烯醇、正己醛、戊醛、2-戊烯醛和3,6-壬二烯醇.其中2E,6Z-壬二烯醛相对含量以5月份最高,1月份其次,11月份最低;具有黄瓜香气的2,6-壬二烯醇和3,6-壬二烯醇,以及与黄瓜风味品质密切相关的2E,6Z-壬二烯醛/2E-壬烯醛比值以1月份最高,5月份其次,11月份最低.(2)1月份黄瓜果实的亚麻酸和亚油酸含量显著大于5月份,说明低温弱光有利于不饱和脂肪酸的形成和积累.(3)随着果实发育天数的增加,黄瓜2E,6Z-壬二烯醛、2,6-壬二烯醇和3,6-壬二烯醇相对含量,2E,6Z-壬二烯醛/2E-壬烯醛比值均较大幅度升高,商品成熟期达到高峰,若延迟采收,上述指标多趋于下降;2E-壬烯醛、2E-己烯醛、正己醛、戊醛等的相对含量多随果实发育而降低,商品成熟期2E-壬烯醛、2E-己烯醛和正己醛降到最低,之后快速升高.研究表明,果实发育过程中亚麻酸和亚油酸含量及二者的比例与2E,6Z-壬二烯醛和2E-壬烯醛相对含量及其比值的变化规律基本相似,说明黄瓜风味品质与其亚麻酸和亚油酸含量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5.
伏牛山森林生态系统灌木植物功能群分类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胡楠  范玉龙  丁圣彦 《生态学报》2009,29(8):4017-4025
伏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东部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区,植被优势种明显,以灌木优势种为主体进行植物功能群分类,可以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框架结构及类群分布有一个明确的认识.采用群落生态学的调查方法,在伏牛山南北坡设置66个典型样方.根据调查结果,通过计算重要值,选取优势度相对较大的灌木树种进行种间联结及相关性分析,以X2(卡方)检验为基础,结合联结系数AC和共同出现百分率PC来测定灌木优势种间的联结性,根据优势种间的联结性及其在海拔梯度上的变化异同来划分植物功能群,把灌木优势种划分为7组植物功能群.植物功能群间物种表现出显著正联结,一起在同一生境中出现的几率较大,在长期的生长演化过程中,能适应相似的资源环境和对干扰有相似的响应,所以将其划分同一组植物功能群.植物功能群内有一些重要的形态特征有相似之处,功能群间的形态特征有明显的区别,如叶片的大小、形状等,功能群的这些相似及区别还需要生理生态学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6.
粤北普通野生稻籼粳分化的SSR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28对籼粳特异性SSR引物对174个粤北普通野生稻个体进行分析.28对引物均有多态性,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的等位变异数和基因型数分别为10.6和28.粤北普通野生稻群体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0.768 1),除了能扩增出典型的籼、粳特异基因,还能扩增出野生稻特有的基因.遗传一致度聚类分析表明粤北普通野生稻存在初步籼粳分化;2份(1.15%)材料偏籼,172份(98.85%)材料偏粳,群体以偏粳为主.基因组水平上整个粤北群体没有发现原始类型.  相似文献   
107.
田厚文  任皎  黄薇  范江涛  赵莉  阮力 《病毒学报》2006,22(5):358-363
采用基因工程方法将HPV16E6、E7基因融合后插入痘苗病毒载体,通过同源重组构建表达人乳头瘤病毒16型E6/E7融合蛋白的非复制型重组痘苗病毒疫苗,用C57BL/6小鼠观察其免疫原性和抗肿瘤移植情况。测序结果表明融合的HPV16E6、E7基因序列与设计相符;构建的非复制型重组痘苗病毒经Dot blot鉴定,显示有E6、E7融合基因的插入;Western blot检测表明该重组病毒在鸡胚成纤维细胞中能表达HPV16型E6/E7融合蛋白。动物免疫试验表明,该重组病毒在小鼠体内可诱发E6、E7特异性抗体;被免疫小鼠能抵抗TC-1肿瘤细胞的攻击。此结果为将来进一步研制HPV16、18型联合疫苗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8.
湛江棕囊藻对南美白对虾虾苗和多种鱼苗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了湛江棕囊藻赤潮海水和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对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 Boone)虾苗、青石斑鱼(Epinephelus awoara)、鲻鱼(Mugil cephalus)和尖吻鲈鱼(Latescal carifer)鱼苗的毒性。结果表明,棕囊藻对虾苗有一定的毒性,24 h LC50为1.0×109 cells L-1,去除囊泡液后的棕囊藻碎片对虾苗毒性较弱,细胞密度为1.0×109 cells L-1时,24 h虾苗的死亡率仅为10%,赤潮海水对虾苗无毒性;棕囊藻囊泡液对青石斑鱼有一定毒性,24 h LC50为囊泡液占海水总体积的10.9%,赤潮海水对青石斑鱼苗无毒性;棕囊藻对尖吻鲈鱼和鲻鱼鱼苗无毒性。  相似文献   
109.
{{@ convertAbstractHtml(article.abstractinfoCn, "cn")}}    相似文献   
110.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草本层对积雪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草本层是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植物群落下层层片的构建者, 冬季积雪提供了其生长发育所需要的主要水分, 积雪的增加或减少对草本植物数量和生物量会产生显著的影响。该研究利用人工增减积雪的方法, 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设置了5个不同厚度的积雪处理: 0积雪、50%积雪、100%积雪、150%积雪和200%积雪, 其中100%积雪为自然积雪。采用1 m × 1 m的样方, 对草本层片的物种数、盖度、密度、高度进行了调查, 还采用收获法测定了草本层片的地上生物量和优势种小花荆芥(Nepeta micrantha)的单株地上生物量。对研究区内13个科29种草本植物的研究表明: 1)单位面积出土幼苗数量跟积雪厚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草本层片的盖度、密度对积雪的变化响应显著, 随着积雪增加, 草本层片的密度和盖度呈递增趋势, 而草本层片的平均高度呈递减趋势, 但不同积雪处理间的物种数和总地上生物量没有显著差异; 2)积雪厚度与优势种的株高和地上生物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积雪的增加导致优势种的单株生物量和株高显著降低; 3)积雪厚度的变化主要影响了草本层片植物种子萌发的数量, 但对物种数量没有显著影响。这表明: 虽然积雪是草本植物的主要水分来源之一, 但荒漠植物群落的草本植物对积雪的变化具有很强的缓冲能力, 即使积雪很少, 草本层片的物种构成也不会发生显著变化, 草本层片的净初级生产力也保持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