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3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19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71.
过表达PKCε和PKCη在HCC1806细胞中的抗凋亡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PKCε、PKCη对乳腺癌细胞中TNFα诱导凋亡的影响,采用PCR技术,从人肌肉cDNA文库中克隆了全长PKCε和PKCη序列,亚克隆至pcDNA3,转化HCC1806细胞,并选择出稳定的转化细胞株.然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了PKCε、PKCη过表达对DNA断裂的影响,用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了PKCε、PKCη过表达对PARP、caspase 3和caspase 8水解的影响,以及对Bcl-2,Bax表达的影响,和对MAPK磷酸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分析DNA含量的结果表明:TNFα处理后,HCC1806/PC、HCC1806/ε、HCC1806/η的sub_G1状态的DNA含量分别为:57.7%、23.3%、14.6%.Western印迹结果表明,当用0.01nmol/L TNFα处理,HCC1806/η中PARP、caspase3、caspase8的水解程度最低,HCC1806/ε中次之,HCC1806/PC最严重;与HCC1806/PC比较,无论用不用TNFα处理,HCC1806/ε都表达更高的Bcl_2,而HCC1806/η不影响Bcl_2的表达.过表达PKCη而不是PKCε抑制了由TNFα引起的p38和JNK的磷酸化,并且是JNK的抑制剂SP600125而不是p38的抑制剂SB220025抑制了PARP的裂解.以上结果显示,过表达PKCε、PKCη可能通过不同的信号途径在HCC1806中起抗凋亡作用,PKCε上调了bcl_2的表达,而PKCη抑制了JNK的磷酸化.  相似文献   
72.
卷蛾分索赤眼蜂Trichogrammatoidea bactrae Nagaraja和拟澳洲赤眼蜂Trichogramma confusum Viggiani是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的优势寄生蜂。本研究利用“Y”型管测定了2种赤眼蜂对小菜蛾P. xylostella利他素-卵表和腹部鳞片13种饱和烷烃的嗅觉反应。结果显示: 卷蛾分索赤眼蜂交配雌蜂进入2, 6, 10, 14-四甲基十五烷、正十五烷、正十七烷处理区的百分数分别为80.65%, 68.75%和66.67%, 表明这3种烷烃对卷蛾分索赤眼蜂交配雌蜂有显著的吸引作用, 其他10种饱和烷烃对卷蛾分索赤眼蜂雌蜂无明显作用。拟澳洲赤眼蜂进入2, 6, 10, 14-四甲基十五烷、正三十五烷和正十五烷处理区的数目分别占84.38%, 70%和62.16%, 表明其对拟澳洲赤眼蜂交配雌蜂起着显著的吸引作用, 而另外10种烷烃对拟澳洲赤眼蜂雌蜂无作用。卷蛾分索赤眼蜂和拟澳洲赤眼蜂未交配雄蜂进入13种烷烃处理区和对照区的时间均无显著差异, 表明利他素各组分对2种赤眼蜂未交配雄蜂均无吸引作用。  相似文献   
73.
刘寿东  杨再强  苏天星  谢以萍 《生态学报》2010,30(15):4056-4064
2007年10月—2009年5月,在中国山东省寿光市日光温室内设计不同定植密度和不同定植日期的甜椒栽培试验,系统收集温室环境数据和作物生长数据,分析定植密度对日光温室甜椒干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定植密度在2.0—6.7株·m-2范围内,不同定植密度处理的甜椒叶面积指数与定植后天数的关系较好地符合logistic模型,收获时最大叶面积指数与定植密度呈线性正相关。研究发现,不同密度处理的单位面积甜椒生物量与冠层累计截获的光合有效辐射日积分呈线性正相关,单位面积植株干物质增长率和叶片的干物质分配指数随定植密度增加而增加,果实的干物质分配指数随密度增加而减少,茎的干物质分配指数受密度影响不显著。在此基础上,首先构建甜椒叶面积指数模型和冠层光截获模型,然后建立以冠层截获的PAR日积分为尺度的温室甜椒干物质生产与分配模型,并利用独立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表明定植密度为2.0、4.0、6.7株·m-2的总干重、叶干重、茎干重、果实干重和产量的模拟值与实测值间基于1:1线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46、0.891、0.945、0.923和0.867,回归估计标准误差(RMSE)分别为51.97g·m-2、3.53g·株-1、4.72g·株-1、16.4g·株-1和910.8g·m-2,说明所建模型的模拟值与实测值有较好符合度,能够较准确地模拟日光温室甜椒的干物质生产与分配,模型参数少,实用性强,可以为日光温室甜椒产量预测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74.
探讨PS1基因突变敲入小鼠B免疫记忆细胞功能变化。OVA免疫PS1基因突变敲入小鼠,通过ELISA抗体检测观察B细胞免疫记忆功能;分离小鼠脾淋巴细胞,检测脾淋巴细胞增殖实验、B细胞表面抗原表达情况。痘苗病毒免疫正常和基因突变敲入小鼠两次,在免疫后的一年进行痘病毒腹腔攻毒实验,观察PS1基因突变敲入小鼠存活情况。通过分离中枢和外周淋巴细胞进行体外功能检测表明,PS1基因突变敲入小鼠细胞增殖功能明显降低(P0.0001);B记忆细胞表面蛋白表达有差异(P=0.045);痘苗攻毒实验结果表明,PS1基因突变敲入小鼠死亡率明显增高(P0.0001)。研究结果表明,PS1基因在调控B记忆细胞功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是通过调控T细胞功能而发挥间接还是直接针对B细胞发挥调控作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结果确认。  相似文献   
75.
为研究北柴胡种子内生菌的群落结构与多样性.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别对山西(BC_1)、黑龙江(BC_2)、河北(BC_3)和内蒙古(BC_4)的四个产地(4份)北柴胡种子的16S RNA V3-V4区和ITS1区扩增片段进行测序,并对内生细菌和内生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BC...  相似文献   
76.
近年来,由于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不可预测的局部流行和有可能引发全球大流行,其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流感病毒表面糖蛋白血凝素(hemagglutinin,HA)特异识别宿主细胞表面的糖链受体是流感病毒感染宿主、进而复制并继续传播的生物学基础.影响流感病毒宿主特异性的两个主要因素是HA自身的变化(包括基因突变、重组、糖基化位点数量和糖基化位置的变化)和宿主细胞表面糖链受体的变化(包括糖链受体的类型、分布和分子构象的改变)等.因此准确掌握这些信息有助于人们进一步加强对流感病毒的防控.本文主要从糖组学角度概述了流感病毒识别糖链受体的分子机制,重点介绍流感病毒宿主细胞表面糖链受体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7.
秦岭山地天然油松群落主要植物种群生态位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Levins、Hurlbert生态位宽度及Pianka生态位重叠研究方法,对秦岭山地天然油松群落内20种主要乔木及26种主要灌木的种群生态位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油松、锐齿槲栎、华山松、漆树为乔木层的优势种群,而榛子、卫矛、忍冬、荚蒾为灌木层的优势种群。(2)乔木层中上述优势种群具有较大的生态位宽度,构成了该群落的主体;灌木层中荚蒾、胡颓子、卫矛、榛子等种群的生态位宽度较大。(3)乔木层主要种群间生态位重叠相对较少,其中冬瓜杨-尖叶四照花、盐肤木-山杨、小叶杨-白桦、小叶杨-少脉椴等种对生态位重叠值较高;灌木层主要种群间生态位重叠较多,其中卫矛-陕西卫矛、绣线菊-忍冬、粉背黄栌-黑刺菝葜、高山杜鹃-中华柳等种对生态位重叠较高。(4)群落内优势种群生态位宽度较大,与其他种群间的生态位重叠值相对较高,但生态位重叠与生态位宽度之间没有绝对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8.
不同光强对入侵种三裂叶豚草表型可塑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人工遮光,研究了不同光照强度下入侵植物三裂叶豚草的形态、生物量分配以及光合特性的表型可塑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遮光条件下,三裂叶豚草的株高、冠宽、单株叶面积、比叶面积和叶生物量比重显著增加,总生物量、单位叶面积生物量和根冠比减小;在全光照条件下,其冠宽和单株叶面积较小,根冠比较大,有利于高温强光下减少水分散失,表现出对不同光强较强的形态和生物量可塑性.遮光使三裂叶豚草叶片的日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下降,胞间CO2浓度上升.正午光照最强时,低遮光处理植株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最大.中遮光和高遮光条件下,其叶绿素含量显著增加,叶绿素a/b显著减小,有利于提高三裂叶豚草的光能利用效率,以适应弱光环境.  相似文献   
79.
肥胖以及相关的代谢综合征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问题。大量的研究表明,肥胖形成以及减肥过程均与肠道菌群密切相关且相互影响。肠道菌群以及弱炎症反应成为肥胖以及相关代谢综合征的两大重要影响因素。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肠道菌群失调对宿主能量储存以及新陈代谢的影响,以及弱炎症反应对肥胖引起的代谢综合征的影响。大量的研究证明,益生元有助于益生菌的生长,而益生菌可以调节肠道菌群以及改善肠道内弱炎症反应,借助于益生菌以及益生元的方法也许能为由肠道菌群失调以及弱炎症反应引起的肥胖及其代谢综合征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0.
金银花水提物对肠道微生态失调大鼠的调整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金银花水提取物作为微生态调节剂对肠道微生态失调大鼠肠道菌群的调整作用。方法结扎大鼠胆总管造成肠道菌群失调模型后分别以金银花、丽珠肠乐、金银花与丽珠肠乐合剂、生理盐水灌胃,于灌胃4d后测定各组大鼠肠道菌群组分、乙酸含量及肝脏中肠杆菌易位情况。结果大鼠肠道菌群失调得到恢复,肠道内乙酸含量增加,易位至肝脏的肠杆菌数量减少,与自然恢复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金银花与丽珠肠乐合剂组效果最佳。结论金银花水提物作为益生元对大鼠肠道菌群失调具有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