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7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478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3篇
  1962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以在L 酪氨酸诱导下高效表达酪氨酸酚解酶的菌株Citrobacterfreundii 4 80 0 3 3的休止细胞为生物催化剂 ,以邻苯二酚、丙酮酸钠、醋酸铵为前体 ,选择性合成L DOPA。研究了反应温度、pH和前体浓度等对合成L DOPA的影响。最优反应条件下 ,反应 1 2h ,L DOPA的量可达到 9 5g/L。  相似文献   
42.
采用EGSB反应器处理含氯苯有机废水 ,主要研究了氯苯对颗粒污泥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氯苯对处理葡萄糖自配水的EGSB反应器内颗粒污泥中的细菌有较强毒害作用 ,连续投加低浓度氯苯 72d后 ,扫描电镜观察可发现颗粒污泥表面和内部细菌均明显受到损害 ,停止投加氯苯恢复运行 30d和 5 0d后 ,仍可观察到颗粒污泥内部细菌受损害的现象 ,且部分颗粒污泥内部存在着明显的空洞 ;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 ,反应器内颗粒污泥的粒径有较大程度的增大 ;但长期接触氯苯导致部分颗粒污泥解体 ,使得小粒径污泥增多 ,而大粒径  相似文献   
43.
枯草杆菌内切葡聚糖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质粒Puc18为载体,从枯草杆菌(Bacilussubtilis)DB104基因组中克隆到一个内切葡聚糖酶基因。限制酶切分析表明重组质粒中的插入片段为3.5kb,其中各含有一个EcoRI,HindⅢ和PvuⅡ位点。该插入片段含有一完整的内切葡聚糖酶基因,其自身启动子能被大肠杆菌转录系统所识别。当加入lacZα基因启动子的诱导物IPTG后,内切葡聚糖酶表达量提高2.8倍。加入0.5%葡萄糖能抑制该基因的表达。该基因在大肠杆菌DH5αF′中表达的内切葡聚糖酶分布为:胞外67.3%,胞间周质3.9%,胞内28.8%。Southern杂交证实了该插入片段来自供体菌B.SubtilisDB104。  相似文献   
44.
二氢叶酸还原酶结合底物的去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应用氨甲蝶呤(MTX-Agarose)亲和层析法提纯的鸡肝二氢叶酸还原酶的组成和性质.建立了用平面粒度胶等电聚焦法去除与酶紧密结合底物的方法.讨论了结合底物对酶构象研究的影响,并指出,用未完全去除结合底物的酶研究酶在变性过程构象变化会得到错误的结论.  相似文献   
45.
用稀酸酸解泥炭制得泥炭提取液,以该提取液为基质进行了热带假丝酵母的深层培养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热带假丝酵母在泥炭提取液中最适生长条件是:1:1稀释的泥炭提取液,添加1%蔗糖和1.5%的酵母抽提物,起始pH6.4,接种量1%,300ml摇瓶装液50ml,36℃250rpm旋转培养48小时。此条件下收获的细胞生物量比优化前提高2.6倍。  相似文献   
46.
一种球形芽孢杆菌的选择性培养基袁志明,陈宗胜,刘娥英,张用梅,蔡全信(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武汉430071)球形芽孢杆菌(BacillussphaericusNeide)是一种孢子囊末端膨大、芽孢球形的好氧性芽孢杆菌。其中DNA同源型ⅡA型,血...  相似文献   
47.
桑白皮中抗人爱滋病病毒(HIV)成分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中药桑白皮(MorusalbaL.)的根皮中分离到6个成分,它们是:morusin(1),mulberrofuranD(2),kuwanonH(3),mulberroforanK(4),kuwanonG(5),mulberrofuranG(6);并制备了它们的乙醚化合物和葡萄糖成;还测定了这些化合物的体外抗人爱滋病病毒(HIV)活性和对人淋巴细胞的细胞毒活性,发现其中黄酮morusin,kuwanonH和morusin4'-glucoside具有一定的抗HIV活性。  相似文献   
48.
以双引物法对葡萄糖异构酶(GI)基因进行定点突变,将突变体基因于大肠杆菌中表达,获得了GI双点突变体GIK253RA198C.研究K253R和A198C双点突变对GI的结构和性质的作用,结果表明GIK253RA198C的热稳定性明显下降,最适反应温度降低5℃.文章从结构和机制上解释了为何同是K253R突变,对SM33 GI和密苏里游动放线菌GI的热稳定性产生不同的影响,认为这是由于Lys253在两种GI结构的位置上存在微小差异,从而使引入的Arg对亚基间的相互作用产生了相反效应所引起.  相似文献   
49.
本文用Lyapunov函数方法研究了时滞差分方程解的有性,我们的结论包含了经典的Razumikhin有界怀定理作为推论,并避免了在Razumikhin条件下构造函数P的困难。  相似文献   
50.
脑内微透析采样技术及其在神经科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作为一种新的在体化学采样技术,脑内微透析引起了神经科学家的关注。它与迅速发展起来的高灵敏度的微量分析技术相结合,实现了对体内细胞外环境中化学物质变化的动态监测,从而在神经科学领域获得应用。本系统地介绍了这一新技术的原理和方法,并扼要地介绍了一这一技术在神经科学中的应用及其取得的新进展,并结合本实验室的工作经验,对该技术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