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5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26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4篇
  1965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探讨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靶血管长病变(病变>25 mm)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09年1月-2010年6月因STEMI就诊于沈阳军区总医院并急诊行PCI处理的患者442例,以靶病变长度分为两组,即≤25 mm为短病变组(n=235)和>25mm为长病变组(n=207),均急诊行PCI治疗,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术前的基线资料、术中资料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辅助措施(临时起搏、IABP、血栓抽吸装置)应用情况,术后30天、2年电话或临床随访,记录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与短病变组比较,长病变组吸烟者更多(81.6%vs 62.6%,P=0.000);以三支病变偏多(34.8%vs 24.7%,P=0.037);多枚支架使用率更高(1.47±0.63 vs 1.04±0.28,P=0.000),平均支架总长度显著增加(29.80±7.02 mm vs 22.95±5.58mm,P=0.000),手术成功率、术中并发症及辅助措施应用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天及2年随访MACE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急诊PCI治疗的STEMI短病变患者对比,长病变患者虽然病变复杂,多枚支架使用率高,平均支架总长度增加,但术中并发症、30天、2年内MACE与短病变患者相当,提示在以药物洗脱支架为主的介入治疗时代,急诊PCI处理STEMI靶血管长病变具有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2.
摘要:【目的】筛选可产生抗血栓活性物质的细菌。【方法】利用VY/4平板、酪蛋白平板从水样、土样、兔粪、羊粪、朽木等20多个样品中筛选目的菌株;利用纤维蛋白平板和纤维蛋白试管检测抗血栓活性;利用形态学特征、理化性质、16S rRNA序列同源性鉴定目的菌株。【结果】得到5株可产生抗血栓活性物质的细菌,重点研究了菌株LDS33,发现其分泌的胞外蛋白在纤维蛋白平板上和纤维蛋白试管中均显示出强烈的溶栓活性,通过试管法发现此蛋白质同时具有较强的抗凝活性。结合形态学、理化性质、16S rDNA序列及进化树分析,发现该菌株属于硬壁菌门芽孢杆菌目芽孢杆菌科芽孢杆菌属的短小芽孢杆菌,将其命名为Bacillus pumilus LDS.33。【结论】短小芽孢杆菌LDS33可产生高活性的抗凝溶栓双活性蛋白。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干燥综合征累及中枢神经病变的临床表现及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方法:报告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75医院1例累及中枢神经病变的干燥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对其临床表现、诊断、容易混淆的鉴别诊断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1例累及中枢神经病变的干燥综合征患者经治疗病情好转出院。结论:累及中枢神经病变的干燥综合征,尤其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者,极易误诊为多发性硬化,遇可疑病例应及时完善检查,避免因忽视其它系统症状而导致漏诊和误诊,影响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构建和鉴定HAX1和EGFP双基因共表达重组腺病毒载体。方法采用DNA重组技术,将目的基因HAX1克隆至含有报告基因EGFP的穿梭质粒pAdTrack—CMV中,并转化于大肠埃希菌DH5a;筛选出重组质粒pAdTrack—CMV—HAX1,并在BJ5183细菌中与pAdEasy-1质粒进行同源重组,产生重组腺病毒载体;用lipofectamine将其转染HEK293细胞,包装携带全长HAX1的重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pad—HAX1-EGFP,酶切和序列测定鉴定;用制备好的Ad—HAX1-EGFP感染HEK293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其感染效率,RT—PCR、Western印迹鉴定外源基因HAX1的表达。BrdU检测感染了Ad—HAX1-EGFP的HEK293细胞增殖情况。结果pAdTrack—CMV—HAX1重组质粒构建成功。pAdTrack—CMV—HAX1质粒与pAdEasy-1质粒同源重组后与预期结果相符。构建好的Ad—HAX1-EGFP能有效感染HEK293细胞;外源基因能在239细胞中有效表达。HAX1高表达的HEK293细胞其增殖率得以提高。结论成功构建了表达HAX1和EGFP共表达的重组腺病毒载体,HAX1能够促进结肠癌细胞HEK293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05.
描述采自广西靖西果乐剖面三都组一三叶虫新种Tamdaspis jingxiensis sp.nov.,根据该种三叶虫完整标本的背壳特征,认为Liushuicephalus Luo,1983是Tamdaspis Lisogor,1977的晚出异名。同时描述T.jingxiensis sp.nov.的个体发育过程和两块畸形标本,并认为该畸形是因被捕食者咬伤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106.
灯台树根的止咳活性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灯台树(Alstonia scholaris)属夹竹桃科(Apocynace-ae)鸡骨常山属植物,主要分布于台湾、湖南、广东、广西和云南。在西双版纳地区傣族人民将其作为止咳药而广泛应用(赵世望和刀正员,1980)。灯台叶曾收载于《陆川本草》、《云南中草药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77年版一部  相似文献   
107.
目的:研究湖南汉族人群IL-10启动子和IL-1受体拮抗剂(IL-1rα)的基因多态性,探讨IL-10启动子和IL-1rα基因多态性与SLE疾病的关系。方法:PCR和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SLE患者(n=83)和正常对照人群(n=125)IL-10启动子和儿-1rα基因多态性,对基因频率进行分析。结果:湖南汉族人群IL-1rα及儿.10启动子基因具有多态性;SLE患者IL-1RN * 1等位基因的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RR=5);SLE患者IL-10启动子区-597位女A *、-824位*T和ACC亚型的基因频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结论:SLE患者IL-1RN *1的基因频率、IL-10启动子区-597位和-824位的基因多态性与正常人比较有显著差异,提示以上基因可能与SLE的发病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8.
目的:研究湖南汉族人群IL-10启动子和IL-1受体拮抗剂(IL-1ra)的基因多态性,探讨IL-10启动子和IL-1ra基因多态性与SLE疾病的关系。方法:PCR和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SLE患者(n=83)和正常对照人群(n=125)IL-10启动子和IL-1ra基因多态性,对基因频率进行分析。结果:湖南汉族人群IL-1ra及IL-10启动子基因具有多态性;SLE患者IL-1RN*1等位基因的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RR=5);SLE患者IL-10启动子区-597位*A、-824位*T和ACC亚型的基因频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结论:SLE患者IL-1RN*1的基因频率、IL-10启动子区-597位和-824位的基因多态性与正常人比较有显著差异,提示以上基因可能与SLE的发病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9.
【目的】微孢子虫是一类专性细胞内寄生的真核病原微生物,能够感染人类和几乎所有的动物。本课题以海伦脑炎微孢子虫(Encephalitozoon hellem)为研究对象,探讨其极管蛋白4(EhPTP4)作为一个潜在的分泌性毒力因子在宿主细胞内的定位和功能。【方法】制备EhPTP4的鼠源多克隆抗体,利用间接免疫荧光分析和Western blotting确定EhPTP4在感染细胞中的亚细胞定位;基于序列特征,在HEK293细胞中转染野生型和突变体EhPTP4,分析该蛋白的定位及其对病原增殖的作用;利用RNA-seq对转染EhPTP4的HEK293细胞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EhPTP4引起的宿主基因表达和通路的变化;进一步通过RNAi和细胞转染分析差异表达基因的调控作用,利用RT-qPCR和Western blotting验证调控效果。【结果】EhPTP4的N端具有信号肽,C端具有富含组氨酸的结构域(HRD)和核定位信号序列(NLS)。蛋白定位分析显示,在感染和转染细胞中,EhPTP4均被分泌至宿主细胞核内。在HEK293细胞中过表达EhPTP4显著促进了病原的增殖。RNA-seq和蛋白泛素化分...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对比研究我国与典型发达国家的数字化医疗技术,指导建立我国数字化医疗技术体系框架。方法 调研欧美发达国家和我国的数字化医疗现状和发展趋势,对数字化医疗所涉及的工程技术进行研究。结果 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符合本国卫生政策的国家级数字化医疗工程项目,并开展了技术支撑研究。结论 我国医院信息化发展迅速,但是缺乏顶层统筹设计,技术支撑滞后,需要建立我国数字化医疗技术体系基本框架,以期对各地卫生信息化建设相关工作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