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滇中农区大面积灭鼠后褐家鼠种群动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窦秦川  奉勇 《兽类学报》1994,14(1):76-77
滇中农区大面积灭鼠后褐家鼠种群动态的初步研究褐家鼠是滇中农区主要危害种类之一。我们于1990年1月-1991年1月和1991年5月-1992年7月在云南中部通海县开展周年调查,以分析全县统一灭鼠对褐家鼠种群数量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1.自然概况和调查...  相似文献   
152.
本文对不同冷冻条件下人骨髓造血细胞的粒单系集落(CFU-GM)形成能力及DNA活性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证明:室温下低温保护剂二甲基亚砜(DMSO)使骨髓造血细胞形成CFU-GM的能力下降;程序降温至-80℃与降至-80℃后与在液氮内冻存7天骨髓造血细胞相比较,二者形成CFU-GM的能力以及DNA活性均无明显变化;在程序降温过程中,消除融合热释放组骨髓造血细胞形成CFU-GM的能力明显高于来消除融合热释放组。  相似文献   
153.
蕉藕(Canna edulis),俗称芭蕉芋、粉芋。美人蕉科多年生植物,原产南美,首先引进我国云南、广西、广东南部以及四川的川南、川西长江河谷等地。经我们测定,蕉藕干片含淀粉18—27%直链淀粉含量在34%左右。有清肺热利水之功能。栽培技术简单,产量高。蕉藕与红薯相比:红薯4000斤/亩,出粉率仅12—14%,不易贮藏;而蕉藕6000—10000斤/亩,出  相似文献   
154.
蒙古扁桃(Amygdalus mongolica)是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 对植物区系进化、维持荒漠生态系统多样性与稳定性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诊断意义。在宁夏境内设置14个样地, 利用样地调查法对蒙古扁桃群落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蒙古扁桃群落记录到物种有74种, 隶属于28科53属; 生长型统计显示乔木2种, 灌木21种, 半灌木11种, 多年生草本36种, 一年生草本4种。依据TWINSPAN等级分类将14个蒙古扁桃样地划分为蒙古扁桃-草本荒漠、蒙古扁桃-半灌木荒漠2个群丛组和蒙古扁桃-戈壁针茅(Amygdalus mongolica - Stipa tianschanica var. gobica)、蒙古扁桃-猫头刺(Amygdalus mongolica - Oxytropis aciphylla)、蒙古扁桃-短花针茅(Amygdalus mongolica - Stipa breviflora)、蒙古扁桃-蓍状亚菊(Amygdalus mongolica - Ajania achilleoides)、蒙古扁桃-阿拉善披碱草(Amygdalus mongolica - Elymus alashanicus)、蒙古扁桃-蓍状亚菊+短花针茅(Amygdalus mongolica - Ajania achilleoides + Stipa breviflora) 6个群丛。该研究结果将为蒙古扁桃的保护和利用以及该群系植被志的编纂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55.
高发酵度酵母的筛选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主要研究了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wx、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qp、Saccharomycescerevisiae nq、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cx、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hs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3322(以下简称S.C.wx、S.C.qp、S.C.nq、S.C.cx、S.C.hs和S.C.3322)6株酵母菌的形态、同化氮源、发酵力、α-葡萄糖苷酶活力等生理特性,通过实验比较发现S.C.nq和S.C.cx两株菌种在利用糖的种类、同化氮源、真正发酵度及α-葡萄糖苷酶活力等方面较高,因此对这两株菌种进行了还原双乙酰、糖代谢两方面性质的比较,结果表明:两株菌种在还原双乙酰、糖代谢两方面效果显著,筛选出两株优良的高发酵度啤酒酵母菌种。  相似文献   
156.
目的通过对乙肝阳性产妇外周血、胎儿及胎儿附属物进行乙肝病毒标志物的检测,探讨HBV宫内感染发生的机制。方法通过ELISA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标本中HBV标志物及HBV DNA水平;通过对组织标本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组织中HBV标志物的表达。结果胎儿脐血HBV DNA水平与母血HBV DNA水平相关,母血HBV DNA高水平(≥107copy/mL)时脐血HBV DNA阳性率明显增高,P<0.05。胎儿脐血HBV DNA水平显著低于母血HBV DNA水平,P<0.05。胎盘组织可见HBsAg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但未发现HBcAg染色阳性。在引产胎儿胎肝和胎肾组织中发现HBsAg和/或HBcAg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细胞。结论母亲HBV DNA高水平是发生HBV宫内感染的高危因素。脐血HBV DNA阳性是判断HBV宫内感染的相关指标;HBV可能通过胎盘感染的途径由母体进入胎儿体内,并可能在胎儿体内定位和复制,这可能是导致HBV宫内感染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7.
目的 探讨专业自我概念对专科护士职业认同、职业韧性的影响,为专科护士管理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职业认同量表、专业自我概念问卷、职业韧性量表,对277名参加专科护士培训班的专科护士进行调查,运用spss13.0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 结果 专科护士年龄越大、工作年限越长、健康状况和有编制的职业韧性、专业自我概念得分越高(均P<0.05),健康自评越好、受教育水平越高、有编制的和在血液科、手术室等科室的其职业认同水平越高(均P<0.05),职业韧性得分与职业认同、专业自我概念得分呈正相关(r=0.383, 0.584,均P<0.01),中介效应结果分析表明专业自我概念领导和灵活性维度在职业认同和职业韧性之间中介效应显著P<0.05),总的中介效应值为0.192,效果量50.1%结论 专科护士的职业韧性与职业认同和专业自我概念密切相关,职业认同可通过专业自我概念来间接提高其职业韧性水平。  相似文献   
158.
济南河流大型底栖动物摄食功能群多样性及时空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博涵  吴丹  张吉  殷旭旺  赵长森  窦同文 《生态学报》2017,37(21):7128-7139
2014年春季(5月)、夏季(8月)和秋季(11月)对济南地区24个样点的大型底栖动物和水环境理化因子进行了野外调查。利用多样性指数以及典范对应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组成和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3门57种,分别为节肢动物门、软体动物门和环节动物门。春季、夏季和秋季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45种、35种和33种,春季优势种为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和豆螺(Bithynia fuchsiana),夏季优势种为溪流摇蚊(Chironomus riparius)和豆螺(Bithynia fuchsiana),秋季优势种为喜盐摇蚊(Chironomus salinarius)和豆螺(Bithynia fuchsiana)。春季、夏季和秋季密度平均值为2.49×10~3、0.56×10~3、1.03×10~3个体/m~2;生物量平均值为495.59、137.26、109.45 g/m2;Shannon-Wiener指数平均值分别为1.37、1.33和1.17;均匀度指数平均值分别为0.55、0.67和0.59。全地区共划分出大型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类群5类,春季收集者种类最多为20种,夏季刮食者种类最多为12种,秋季收集者与刮食者种类最多为11种,3个季节中收集者密度均占绝对优势,其次为刮食者。典范对应分析表明,春季影响黄河流域和淮河流域大型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类群的主要环境因子是总磷和总氮;夏季影响黄河流域和淮河流域大型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类群的主要环境因子是pH和溶解氧;秋季影响黄河流域和淮河流域大型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类群的主要环境因子是溶解氧和pH。  相似文献   
159.
【背景】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是引起犊牛腹泻的最主要病原菌,其耐药性菌株的不断出现引起广泛关注。【目的】了解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犊牛腹泻大肠杆菌耐药性及耐药基因流行情况。【方法】从通辽市多个旗县采集犊牛腹泻样品40份,经细菌分离纯化及16S rRNA基因测序,最终鉴定出20株大肠杆菌。采用药敏试验和PCR方法对分离菌进行耐药性及耐药基因检测分析,并对其中1株多重耐药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结果】20株分离菌均具有多重耐药性,对链霉素、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达80%以上。所检耐药基因中,aphA1strBTEM-1qnrS检出率达100%。通过对代表性菌株TL-13全基因组测序发现,其基因组大小为4897185bp,GC含量为50.68%,同时携带2个质粒,大小分别为108288bp(pTL13-1)和64018bp(pTL13-2)。质粒中共携带18个可移动耐药基因。【结论】通辽地区犊牛腹泻大肠杆菌多重耐药性普遍存在,4种常见耐药基因普遍流行。  相似文献   
160.
不同S22基因型玉米种子萌发过程中的生理生化特性变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玉米自交系S22(深色)、S22(中色)、S22(浅色)及478种子中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淀粉酶及脱氢酶活性明显低于杂交种S22×478。丙二醛(MDA)含量增加以及蛋白质含量和呼吸速率降低,导致自交系玉米种子发芽速度迟缓,影响出苗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