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12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4篇
  1964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461.
研究了饥饿对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初孵幼体(Z1)存活及主要生化组成的影响,同时分析饥饿期间的能量变化和能量来源。结果表明,1.三疣梭子蟹初孵幼体Z1的TI(初次死亡时间)、T50(50%死亡时间)和T100(100%死亡时间)的时间分别为2.5 d、6.0 d和9.5 d,饥饿第3 d,幼体活力显著下降;2.饥饿期间,幼体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显著下降,水分含量略有上升,脂肪/蛋白的值表现为高-低-高-低的变化趋势;3.饥饿期间,初孵幼体Z1体内的总能量显著下降,最初24 h的能量消耗最快,整个饥饿期间脂类、蛋白质供能比例分别为42.71%、57.05%。  相似文献   
462.
随着恶性肿瘤发病年龄的年轻化和女性生育年龄的普遍推迟,生育力保护已成为临床制定肿瘤患者治疗方案时常需权衡和解决的难题,评估恶性肿瘤患者具体情况并制定生育力保护方案,已成为现代妇科肿瘤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总结了妇科肿瘤手术、化疗、放疗对生育力的影响,不同类型妇科肿瘤(宫颈癌、内膜癌、卵巢癌)及不同群体(成年、儿童、特殊人群)治疗过程中生育力保护的新进展新理念,并探讨了可于保护女性生育力的新技术方法及伦理要点.  相似文献   
463.
目的:制备抗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单克隆抗体(mAb),并建立侧向免疫层析方法检测血浆中H-FABP。方法:用H-FABP蛋白免疫纯系Balb/c小鼠,采用杂交瘤技术建立能稳定分泌抗人H-FABP的单克隆杂交瘤细胞株。常规制备腹水,纯化后得到特异性抗H-FABP单克隆抗体,进行效价、特异性、亲和力的鉴定分析,并在ELISA平台进行抗体配对,用所筛选到的抗体对初步建立了检测H-FABP的侧向免疫层析方法。结果:成功获得12株稳定分泌抗体的阳性细胞株,并筛选出能相互配对,并应用于侧向免疫层析平台的抗体3D1和5F4,检测临床样品与对照试剂比较总符合率为100%。结论:筛选能稳定分泌抗体的细胞株,配对抗体应用于侧向免疫层析检测方法中,能快速、特异、灵敏的检测出临床样品中H-FABP,为临床应用快速检测H-FABP指标提供了方法和关键材料。  相似文献   
464.
研究通过转录组测序对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SSR标记进行了发掘,获得SSR位点18592个。随机选取了63个SSR位点设计引物并利用10个个体进行多态性位点筛选,共获得31个具有多态的SSR标记,利用其中19个SSR标记对全同胞家系群(FS)119尾虾及孟加拉F3代野生群(MJL)199尾虾的群体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并对SSR位点与体质量性状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FS群体共检测到40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为2.1053,平均观测杂合度0.4525,平均期望杂合度0.3804,平均多态信息含量0.3076,处于中度遗传多态水平; MJL群体共检测到65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为3.4211,平均观测杂合度0.4105,平均期望杂合度0.4496,平均多态信息含量0.3882,处于中度遗传多态水平。19个SSR位点与FS群体体质量没有相关性(P>0.05),而在MJL群体中, 4个SSR位点与体质量显著相关(P<0.05)。对差异显著的位点进行不同基因型体质量性状的多重比较, MR28位点277/285基因型体质量均值极显著高于...  相似文献   
465.
水稻是全球主要粮食作物之一,随着种植区盐渍化加剧,其产量及安全已受到严重威胁。土壤中过高的盐浓度使细胞内Na+过量累积,K/Na失衡,造成离子毒害和渗透胁迫。为减轻盐胁迫带来的生长抑制,水稻进化出一系列适应性机制,包括钾运输载体对K+的摄取或运输以及对Na+的区隔化或外排。水稻中介导这些过程的钾运输载体家族可划分为Shaker、TPK、KT/HAK/KUP、HKT和CPA五大家族。本文总结了上述水稻钾运输载体在盐胁迫下的功能作用及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研究前景予以展望。  相似文献   
466.
通过石蜡切片观察6种山茶属(Camellia)植物叶片的解剖结构,应用聚类分析、相关性分析对叶片组织结构相关指标进行筛选,进一步采用隶属函数综合评价6种山茶属植物的耐热性。结果表明,6种山茶属植物的叶片均为异面叶,上下表皮均由一层排列紧密的细胞组成,叶肉组织中含有结晶体和不规则的石细胞,栅栏组织由1~3层长圆柱状细胞组成,含有大量叶绿体。影响6种山茶属植物耐热性的主要指标为叶片总厚度、栅栏组织/海绵组织、角质层厚度、组织疏松度。6种山茶属植物耐热性由强到弱依次为大果南山茶(C. semiserrata var. magnocarpa)、莽山红山茶(C. mongshanica)、石果红山茶(C. mairei var. lapidea)、长尾毛蕊茶(C. caudata)、东南山茶(C. edithae)、红皮糙果茶(C. crapnelliana);按耐热性可分为3类,大果南山茶为耐热型,莽山红山茶为中耐热型,其他4种为低耐热型。  相似文献   
467.
【目的】为明确星豹蛛Pardosa astrigera体内2个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s, GSTs)基因的时空表达模式,并探究其是否能对溴氰菊酯的胁迫做出响应。【方法】基于星豹蛛转录组数据库,PCR克隆星豹蛛GST基因PaGSTd1和PaGSTd2全长cDNA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RT-qPCR检测PaGSTd1和PaGSTd2在星豹蛛不同发育阶段(2-6龄若蛛和成蛛)、雌雄成蛛不同组织(头胸部、腹和足)以及通过药膜法利用不同浓度[LC10(5.151 mg/L), LC30(8.619 mg/L)和LC50(12.311 mg/L)]溴氰菊酯胁迫不同时间(6, 12, 18, 24和48 h)雄成蛛中的表达量。【结果】星豹蛛PaGSTd1(GenBank登录号:OR096398)全长cDNA序列长708 bp,开放阅读框长645 bp,编码214个氨基酸;星豹蛛PaGSTd2(GenBank登录号:OR096399)全长cDNA序列长793 bp,开放阅读框长64...  相似文献   
468.
为研究跨膜转录因子核因子E2相关因子1 (Nuclear factor-erythroid 2 related factor 1, nrf1)在动物机体抗氧化应激过程中的作用,通过同源克隆获得草鱼nrf1基因序列,其开放阅读框为1560 bp,编码519个氨基酸;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草鱼nrf1与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进化关系较近。对nrf1进行组织表达分析,结果显示nrf1在肝脏中表达水平最高,其次是心脏和肠道(P<0.05)。昼夜节律分析显示,在9:00时nrf1表达水平最高且显著高于3:00、12:00、18:00、21:00和24:00(P<0.05)。经急性氨氮胁迫处理24h和48h时,发现草鱼nrf1基因在低氨氮(5 mg/L)组和高氨氮(20 mg/L)组中表达量相对于对照组均显著升高(P<0.05);且低氨氮组nrf1表达量在24h时显著低于高氨氮组(P<0.05),而在48h时显著高于高氨氮组(P<0.05)。此外,研究使用3种不同蛋白源(鱼粉、菜粕和豆粕)饲料对草鱼进行生长实验,发现在养殖后14d、28...  相似文献   
469.
为丰富冬季木本观花植物资源,增加冬季植物景观的多样性,缓解冬季景观植物少、植物景观单调等问题,对杭州木本观花植物资源进行系统调查,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综合评价模型,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发现,观赏特性在评价体系中权重最高,其次为适应性;评为Ⅰ级的木本观花植物有15种、Ⅱ级24种、Ⅲ级15种。因此,观赏特性中的花色、花量和花期是影响综合评价的主要因素,天目木兰、迎春樱、杂交金缕梅、单体红山茶等评分为Ⅰ级,且为尚未推广应用的种类,应予以重点研究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470.
胃肠道是全身代谢最活跃的器官之一,也是人体内最大的细菌库。人体胃肠道中含有丰富的微生物群,其与宿主健康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肠道菌群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的状态,当这种平衡被打破时会引起便秘、腹泻、肠易激综合征、炎症性肠病和结直肠癌等胃肠道疾病的发生。近年来,关于后生元的研究越来越多,其对肠道屏障的保护作用与益生菌类似甚至效果更佳。本文重点介绍了当前后生元在动物实验和临床中改善胃肠道疾病的相关研究,探讨了后生元在胃肠道中的作用及其在增强上皮屏障、调节免疫系统、肠道菌群和神经系统4个方面的潜在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