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对20 种笛鲷鱼类的72 条DNA 条码进行聚类分析, 筛选出采自南海的13 种笛鲷鱼
类的典型样本; 利用这13 个典型样本的线粒体DNA 的3 个基因(COⅠ, COⅡ和Cytb)全序列
和核DNA 的2 个基因(RAG1 和RAG2)的部分序列组合而成的5389 bp, 对这13 个物种进行了
系统进化关系的推测. 数据表明, 分子进化关系与基于Allen 的形态学分类系统所强调的体
色、体侧带型特征相关性明显. 分布在浅水的黄体笛鲷(Lutjanus kasmira, L. bengalensis 和L.
quinquelineatus)和分布在深水的红体笛鲷(L. malabaricus, L. erythropterus 和L. sebae)分别聚在
一起, 因此推测, 作为缺乏地理隔离的岩礁鱼类, 笛鲷的成种机制可能是通过体色与视觉系
统同步分化驱动物种分化.  相似文献   
52.
蛋白激酶C在双歧杆菌预防大肠癌生长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从信号分子蛋白激酶C(PKC)这一角度探索青春型双歧杆菌预防大肠癌生长的途径.方法:建立大肠癌裸鼠移植瘤模型,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定大肠癌组织PKC α、βⅠ、βⅡ、γ、ε和ζ的含量.结果:荷瘤鼠经双歧杆菌预先处理后,其大肠癌组织PKC α和βⅡ的平均荧光强度明显低于肿瘤对照组(P<0.01),而PKC βⅠ、γ、ε和ζ的平均荧光强度在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青春型双歧杆菌体内可通过降低PKCα、βⅡ的活性来预防大肠癌的生长.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青春型双歧杆菌的完整肽聚糖(whole peptidoglycan,WPG)的抑瘤机制。方法:以免疫组化检测大肠癌裸鼠移植瘤bak基因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WPG注射组大肠癌移植瘤bak和bax的阳性细胞密度、阳性表达率和表达强度均显著高于肿瘤对照组。结论:WPG的抑瘤机制之一的是通过增强bak和bax基因的蛋白表达,最终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54.
一株产絮凝剂芽孢杆菌的分离及成份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超高压灭菌的哈密瓜汁中筛选出一株具有高絮凝活性的芽孢杆菌。经形态及生理生化指标测试,初步确定该菌株为Bacillussp.B53。对此菌产生的絮凝活性成分纯化后经高效液相色谱、薄层层析分析表明该絮凝活性物质是聚γ谷氨酸,产量达到12.48g/L,该物质仅由谷氨酸组成,在212nm处有最大吸收峰,电泳结果表明Bacillussp.B53所产聚γ谷氨酸是分子量集中在440~669kD之间的多分子量聚集体,该絮凝剂有效地絮凝各种无机和有机的介质,高岭土和Ca(OH)2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5.
黄瓜性别决定相关基因和性别表达机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介绍黄瓜的性别决定相关基因,黄瓜性别决定的假说和性别决定的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6.
【目的】广谱胁迫蛋白(USP)是一种古老的蛋白家族,在链霉菌属细菌中其功能研究尚未报道。以变铅青链霉菌USP蛋白为对象对其功能进行解析。【方法】使用序列比对的方法分析同源性及保守结构域。纯化USP蛋白,用圆二色谱分析蛋白与环腺苷酸(cAMP)的结合对usp(SLI_7517)进行基因中断。检测野生型和usp基因缺失株对偶氮二甲酰胺造成的氧化压力的耐受能力。使用qPCR荧光定量分析技术,检测野生型菌株与usp缺失株在氧化环境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及巯基过氧化物酶基因转录量的差异。【结果】同源序列分析表明链霉菌属来源的USP蛋白序列相互之间相似性较高,USP-like结构域高度保守。USP蛋白在体外结合cAMP引起CD谱的变化。usp基因缺失株对偶氮二甲酰胺更耐受,同时菌株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基因转录量上升。【结论】变铅青链霉菌中USP蛋白能够结合cAMP。usp参与菌体应对氧化环境的调控,对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基因的转录有阻遏作用。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分叉双歧杆菌的完整肽聚糖(WPG)对巨噬细胞膜脂流动性的影响。方法首先分离培养昆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然后以WPG刺激巨噬细胞,再用细胞膜磷脂荧光探针标记细胞,最后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结合激光漂白后荧光恢复技术检测巨噬细胞的膜脂流动性。结果WPG刺激组反映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膜脂流动性的平均荧光恢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分叉双歧杆菌的完整肽聚糖可提高巨噬细胞膜脂流动性。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的完整肽聚糖(WPG)对巨噬细胞缝隙连接介导的细胞间通讯(GJIC)的影响。方法首先分离培养昆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然后以WPG刺激巨噬细胞,再用脂荧光探针标记细胞,最后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结合激光漂白后荧光恢复技术检测反映GJIC变化的荧光恢复程度。结果和对照组相比,以WPG刺激巨噬细胞后,其GJIC的平均荧光恢复率明显增加(P〈0.01)。结论双歧杆菌的WPG可提高巨噬细胞的缝隙连接介导的细胞间通讯。  相似文献   
59.
Eremothecium ashbyii T30发酵产脂肪酶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惠明  赵坤  张星元 《生物技术》2001,11(5):15-18
研究了一株核黄素高产突变株E.ashbyii T30产脂肪酶的条件,确定了比较合适的脂肪酶发酵培养基,豆饼粉30g/L,玉米浆30ml/L,豆油5ml/L,KH2PO45g/L,MgSO4.7H2O 0.15g/L,pH消前7.5,T30在此培养基上振荡培养28h,既定条件下测脂肪酶活力可达232酶活单位/ml(较原株提高36.5%),从一个侧面证实其突变株特性,另外,对T30所产脂肪酶的诱导酶属性及脂肪酶在T30核黄素发酵过程中的作用也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0.
双歧杆菌对实验性大肠癌凋亡促进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青春型双歧杆菌体内诱导大肠癌裸鼠移植瘤细胞凋亡的具体途径。方法:以免疫组化法检测大肠癌移植瘤细胞凋亡促进基因bad和Caspase-3基因的蛋白表达率和阳性细胞密度。结果:双歧杆菌注射组大肠癌移植瘤细胞凋亡促进基因bad和Caspase-3基因的蛋白表达率以及阳性细胞密度均显著于肿瘤对照组。结论:双歧杆菌可通过促进bad和Caspase-3基因的表达,最终诱导大肠癌的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