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5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18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5年   2篇
  1964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纤维堆囊菌的多细胞形态发生过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粘细菌是具有复杂多细胞行为的革蓝氏阴性细菌,纤维堆囊菌是粘细菌中唯一能够降解纤维素的粘细菌种属。本文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相差光学显微镜,分析了纤维堆囊菌在纤维素基质上的生长和子实体形态发生的多细胞行为特征,给出了生长和子实体发育的模式图谱。  相似文献   
92.
目的:研究低聚异麦芽糖对模拟失重大鼠肠道益生菌的影响以及与骨钙代谢变化的关系。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FC组;普通对照组(饲喂普通饲料);SC组,模拟失重对照组(饲喂普通饲料);SS组,模拟失重低聚异麦芽糖组(饲喂普通饲料 低聚异麦芽糖),实验期21d。结果:SC组大鼠肠道益生菌(主要是双歧杆菌和乳杆菌)数量、饲料钙的表观吸收率、股骨骨密度(BMD),骨钙含量以及骨钙素(BGP)的水平显著低于FC组,而血钙水平明显高于FC组;SS组大鼠肠道益生菌数量,饲料钙的表观吸收率,骨密度,骨钙含量以及骨钙素水平较SC组高,血钙水平显著低于SC组。结论:低聚异麦芽糖可以促进模拟失重大鼠肠道益生菌的增殖,减少股骨骨质的丢失,提高股骨BMD,增加骨形成,对骨代谢产生一定的有益影响。  相似文献   
93.
通过研究重组apo(a)KringleⅣ 10 (KⅣ 10 )的赖氨酸结合能力对纤溶酶原与内皮细胞结合的影响 ,探讨apo(a)在抑制纤溶过程中的作用 ,为脂蛋白 (a) [lipoprotein(a) ,Lp(a) ]致动脉粥样硬化机理研究提供依据 .将含apo(a)野生型KⅣ 10 ((wild typeKⅣ 10 Trp72 ,wt KⅣ 10 Trp72 )和突变型KⅣ 10 (mutate typeKⅣ 10 Trp72 ,mut KⅣ 10 Arg72 )基因片段重组质粒 ,分别转化至E .coliDH5α菌株中并表达含这 2个重组片段的融合蛋白 ,通过Glutathione Agarosebeads亲和层析柱进行分离和提纯 ,经L Lys Sepharose 4B亲和层析柱检测其赖氨酸结合能力 .再以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纤溶酶原为配基 ,观察这 2种基因表达片段对纤溶酶原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manumbilicalveinendothe lialcells ,HUVEC)结合的影响 .结果显示 :在E .coliDH 5α菌株中表达的野生型谷胱甘肽S 转移酶(glutathioneS transferase ,GST) KⅣ 10 Trp72 (GST wt KⅣ 10 Trp72 )融合蛋白和突变型谷胱甘肽S 转移酶 (GST mut KⅣ 10 Arg72 )融合蛋白在赖氨酸结合能力上存在明显差异 .其中GST wt KⅣ 10 Trp72能有效地抑制纤溶酶原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结合 ;而GST mut KⅣ 10 Arg72 在任一浓度范围内均无这种抑制作用 .结果  相似文献   
94.
血红蛋白广泛存在于动植物、微生物中,是一种氧结合蛋白。透明颤菌血红蛋白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发现的一种血红蛋白,该蛋白质能使细菌在低氧的情况下生存,并保持较高的生长速率。随着作用机理研究深入,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在发酵工业和植物转基因等生物工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95.
脂肪酶在微乳液和微乳液凝胶中催化辛酸辛醇的酯化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脂肪酶在合成反应中具有很高的区域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 ,已广泛用于食品工业和药物工业[1,2 ] ,在有机介质中的脂肪酶催化反应已有较多研究[3 ,4 ] 。微乳液一般由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油和水等组份组成 ,它是一种热力学稳定、光学透明、宏观均匀而微观不均匀的体系 ,能提供酶催化所需要的巨大油 /水界面[5] 。而将脂肪酶增溶于油包水(W /O)微乳液中的纳米级“水池”中 ,可使酶以分子水平分散[6] ,图 1(a) ,从而可用来模拟细胞微环境中的反应。油包水微乳液中的酶可通过加入明胶而制成固定化酶 ,含明胶的微乳液凝胶 (MBGs)最早…  相似文献   
96.
带内含子卡那霉素抗性基因双元载体构建及烟草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杆菌介导法是植物基因转化的常用方法,然而由于筛选培养基中常用的抗生素头孢霉素和羧苄青霉素具有类植物激素活性,影响外植体的再生和转化频率。将一个植物的内含子插入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编码区的N端,合成了一个带内含子的卡那霉素抗性基因。构建带该基因的植物双元表达栽体pYP1202并转化烟草,受侵外植体在含卡那霉素50~200mg/L的选择培养基中抗性芽分化频率不受卡那霉素浓度影响,然而具有GUS活性的转化子占分化芽的比例却随着卡那霉素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当培养基中加入500mg/L羧苄青霉素后受侵外植体产生的抗性芽频率比单一的卡那霉素筛选提高近1倍,高达91.4%,然而具GUS活性的转化子占抗性芽的比例仅有26.7%,在200m/L的卡那霉素筛选下,比例升至93.3%。用带内含子卡那霉素抗性基因构建的植物表达载体转化植物可以减少假抗性芽的产生。  相似文献   
97.
李薇  谈明洪 《生态学报》2018,38(24):8879-8887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山区人口迁出及空间重组成为影响中国山区人地关系的重要因素,这可能对山区植被恢复和生态改善产生巨大影响。基于人口空间数据、河流分布数据和MODIS数据,本文分析了河流沿线人口空间重组情况,以生长季EVI值为表征植被绿度的指标,采用基于像元的趋势分析方法和基于样本的相关分析模型,对2000—2010年间中国西南山区不同级别河流沿线的人口空间变化和植被变化作了系统性分析,并定量研究了人口空间重组与植被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三级及以上河流出现人口往河流沿线聚集的趋势,人口在河流的影响区聚集程度大于对比区。其中,一级和二级河流沿线影响区人口密度增加量比对比区分别高75.9%和42.1%。(2)三级及以上各河流沿线影响区和对比区EVI均呈现出增加的趋势,且影响区增加趋势低于对比区。(3)植被EVI变化趋势与人口密度变化呈负相关关系,河流沿线人口密度增加不利于植被的恢复;河流级别越高,植被EVI变化趋势与人口密度变化的相关性越强。  相似文献   
98.
目的研究三种模拟结肠发酵培养基和粪菌固定化对体外结肠发酵体系菌群构成的影响,为建立高度模拟结肠体外结肠发酵提供参考。方法采集健康女性成人粪便,粪便制备悬液或用结冷胶-黄原胶固定化粪菌接种于模拟结肠发酵反应器,分别用三种培养基按0.07 m L/h稀释率进行连续发酵10 d,用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T-RFLP)与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菌群多样性,并分析发酵液短链脂肪酸含量。结果 T-RFLP分析显示,培养基类型主要影响粪菌固定体系菌群α多样性达到稳定的时间和多样性。β多样性分析显示,第10天时培养基Ⅲ悬液培养和培养基I固定化培养系统的菌群构成与粪便菌群最相近。而培养基Ⅲ在第10天达到较高而稳定的丁酸浓度。结论由于比粪菌固定培养更易操作,培养基Ⅲ悬液培养适于模拟人结肠发酵。  相似文献   
99.
广西涠洲岛是中国第一大火山岛,现为国家级海洋公园。经过两次的实地调查,采集到标本共348号。整理后发现:2个新记录属,即细穗草属(Lepturus)和蒭雷草属(Thuarea);6个新记录种,即疏花木蓝(Indigofera colutea)、滨豇豆(Vigna marina)、留萼木(Blachia pentzii)、滨海白绒草(Leucas chinensis)、细穗草(Lepturus repens)、蒭雷草(Thuarea involuta)。这些都是适应沿海生境的种类。这些新记录种的发现不仅丰富了广西的植物多样性资料,而且为沿海地区的生态修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0.
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等具有重要流行病学意义的寄生虫,在分类学上均隶属于吸虫纲(Trematoda)的复殖亚纲(Digenea)。目前,对复殖亚纲成虫及虫卵形态、生活史及其防治的研究已较为深入,分子生物学手段也已逐渐应用于人体寄生虫学研究领域,但在基因组学角度对该类群遗传特征的系统性研究尚不多见。自首条人类线粒体基因组公布以来,线粒体基因组凭借其母系遗传、缺乏重组、进化速率快等特点,逐渐成为遗传学及动物进化生物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当前,Gen Bank已公布复殖亚纲36个物种的线粒体全基因组数据。本综述在总结各类群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已有线粒体基因组的碱基偏好、基因组成及排列、密码子利用、t RNA二级结构及非编码区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综合当前研究进展发现,基因排列等特征与系统发生的关联性研究较为匮乏,线粒体全基因组数据严重不足,数据积累及深度挖掘仍是当前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