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3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46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6篇
  1960年   5篇
  1959年   9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3 毫秒
31.
(一)何谓变态反应变态反应(allergy)又称超敏反应。它是机体受同一抗原再次刺激后发生的一种表现为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紊乱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变态反应常可导致形形色色疾病发生,严重的影响人类的健康及生命安全。如有人注射青霉素后会迅速发生过敏性休克;有人吸入某种花粉会突然发生荨麻疹或过敏性哮喘;有人吃进某种食物后会很快发生过敏性胃肠炎;有人接触油漆、染料后会发生接触性皮炎……。因此,也可以说变态反应是一种异常的、有害的、病理性的免疫反应,通常惯称为过敏反应。  相似文献   
32.
广西、云南的PSEUDOSCHWAGERINA化石及其地层意义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该文记述了广西宜山马脑山剖面及云南八宝小独山剖面Pseudoschwaserina属34种(亚种),分析了两剖面Pseudoschwagerina动物群的面貌,讨论了Pseudoschwagerina的地层意义。研究表明,两剖面Pseudoschwagerina动物群具有地方性种稀少的共同特点,大多数种皆为广相型分子。从动物群的组成上看,广西、云南Pseudoschwagerina动物群与我国贵州、北美及俄罗斯等地的Pseudoschwagerina动物群有较大的相似性。但是,目前归入 Pseudoschwagerina名下的各种在形态上有着较大的差异,造成不同地区合Pseudoschwagerina地层带化石难以直接对比。根据对两剖面Pseudoschwagerina地层分布规律的研究以及国内、外Pseudochwagerina地理分布的资料,笔者建议选用 Pseudoschwagerina uddeni,P.beedei,P.robusta等 Pseudoschwagerina的典型分子做为含Pseudoschwagerina地层划分、对比的首要标准类群,选用P.uddeni和P.robusta分别做为确定Pseudoschwagerina带底、顶界线的首要标准种,以便于含Pseudoschwagerina地层的全球性的对比。  相似文献   
33.
云开脊蛇(Achalinus yunkaiensis)之前仅在广东和广西有分布报道。本文基于形态比较及线粒体COI基因序列分子系统关系分析结果,确定采集于湖南省新宁县的1号雌性脊蛇标本(CIB 119041)为云开脊蛇,为湖南省新记录种。该标本鼻间鳞沟约等于前额鳞沟,上颔齿24枚;背鳞通身23行,腹鳞150枚,尾下鳞55枚;尾长与体长之比为0.203。至此共有4种脊蛇分布于湖南省。此外,本文还报道了棕脊蛇(A. rufescens)1号雄性地模标本(CIB 119042),该标本鼻间鳞沟长于前额鳞沟;背鳞通身23行,腹鳞153枚,尾下鳞62枚;尾长与体长之比0.201。分子系统发育结果显示,棕脊蛇种组各支系的系统地位还需进一步研究厘定。  相似文献   
34.
蒋智勇  谢建平 《遗传》2023,(12):1100-1113
分枝杆菌感染宿主后能够通过分泌至胞外的效应蛋白去影响宿主的免疫功能,其中ESX(或Ⅶ型)系统在效应蛋白分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ESX分泌系统是分枝杆菌和许多放线菌中的蛋白质输出系统,但目前ESX系统如何将底物运输穿过外膜的分子机制以及调控机制尚不清楚。本文对ESX系统的组成、功能、分类以及将底物运输至周质空间的相关研究进展展开了综述,并探讨了ESX系统在抗生素耐药、持留及与宿主-噬菌体相互作用中的功能,以及作为新药物靶标的潜力,以期为结核病新药物和疫苗抗原的发现提供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35.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由于其高传染性已造成全球大流行。目前关于SARS-CoV-2依赖内吞途径进入细胞的研究偏向于药物抑制实验或固定样品的蛋白共定位实验,而对于其入胞时与细胞内吞结构相互作用的动力学机制研究较少。本研究首先基于慢病毒系统包装出可在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BSL-2)进行操作的SARS-CoV-2假病毒,之后利用膜染料对假病毒的囊膜进行荧光标记,并进行鉴定。通过免疫荧光方法观察到假病毒与网格蛋白包被的内吞结构共定位,进一步在网格蛋白敲低的Caco-2细胞系上进行假病毒感染,检测到荧光素酶活性显著下降,这些结果确定了网格蛋白介导的内吞作用参与假病毒感染。最后基于单病毒示踪技术,通过共聚焦显微镜对假病毒入胞过程进行活细胞实时拍摄,选取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假病毒粒子依赖网格途径入胞的典型视野,并对假病毒动力学进行分析。本研究成功建立了SARS-CoV-2假病毒入胞活细胞示踪平台,可应用于研究单个假病毒粒子入胞过程动力学机制。该平台对SARS-CoV-2入胞机制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6.
为筛选出适于桃苗圃利用的除草剂,以桃砧木品种‘Nemaguard’幼苗为材料,通过土施11种推荐剂量的除草剂,研究不同除草剂处理后桃砧木幼苗药害等级、营养生长、根系结构、叶片光合特性等生理指标的变化,并基于主成分分析对不同除草剂的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土施精喹禾灵对桃砧木幼苗无明显药害,而其他10种除草剂处理后,砧木幼苗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失绿、萎蔫、斑枯等症状。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造成砧木幼苗迅速萎蔫枯死,药害指数(PI)为100.0%,土施草甘膦异丙胺盐、草铵膦、乙草胺和二甲四氯钠后,PI均超过65.0%。与清水对照相比,所有除草剂均不同程度抑制砧木幼苗叶面积增长,其中幼叶面积和成熟叶面积分别减小10.0%~56.2%和5.8%~44.4%。除精喹禾灵外,供试除草剂均提高了砧木叶片和根尖细胞电解质渗透率,并显著抑制砧木根系生长,其中叶片和根尖细胞电解质渗透率较对照分别上升21.2%~145.0%和36.9%~291.4%,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尖数分别减少37.3%~75.3%、35.7%~83.0%、44.3%~89.9%和42.6%~73.7%。精喹禾灵、硝磺·莠去津、...  相似文献   
37.
蛇趣五则     
(一) 饶有风趣的蛇节蛇,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样子丑陋,面目可憎,再加上蛇毒可致人于非命,都不喜欢它。可是,在有些国家崇拜蛇,更使人意想不到的还有蛇节。素有“山国”之称的尼泊尔,每年尼历四、五月(公历约七月中旬)都要举办蛇节(亦名纳格潘贾米节),节日期间,人们将蛇像挂在大门上,用以“驱邪除鬼”。印度也有蛇节。在每年八月举行。在这时候,蛇被捕来作为崇拜、溺爱甚至亲吻的对象。活动多种多样。你会看见,到处都有蹒跚学步的小孩在玩蛇,信徒们在吻无毒的蛇,年轻人让蛇缠在脖子上大摇大摇地走来走去。在比哈尔邦,印度教徒用蛇形的船和木筏大加庆祝;在加尔各答,人们祭祀自己所崇拜的大蛇女神;在北方邦,人们将用于献祭的货币浸在河里;在旁遮普邦,人们祭祀黑蛇塑像。  相似文献   
38.
植物-土壤反馈是植物通过生长改变根际土壤环境,从而影响后续植物生长发育的生态学过程。入侵植物从原产地扩散到入侵地后,可能会经历植物本身的适应性进化而对土壤环境产生不同影响,从而使负向植物-土壤反馈降低,甚至转为正反馈。以往对入侵植物的植物-土壤反馈研究多集中于比较其与本地种、其他入侵种之间的差异,而较少关注入侵植物的入侵地种群和原产地种群在入侵地的差异。本研究采用同质园实验比较了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入侵地(中国)和原产地(阿根廷)种群是否存在对入侵地土壤的植物-土壤反馈差异以及如何通过土壤微生物群落来影响反馈结果。结果表明:(1)喜旱莲子草入侵地种群的反馈表现为正,原产地种群表现为中性。(2)入侵地种群显著增加了土壤的细菌和真菌群落多样性,原产地种群与对照土壤无显著差异。这些结果表明,喜旱莲子草入侵地种群在扩散过程中,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调节作用发生了改变,从而产生正向的植物-土壤反馈效应。  相似文献   
39.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老年综合评估结果指导(CGA)治疗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功能、脂代谢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将2020年6月-2022年1月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接受治疗的10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53例)与研究组(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CGA治疗,53例)。对比两组疗效、心功能、脂代谢和生活质量相关情况。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25%(P<0.05)。研究组治疗3个月后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期末内径(LVESD)低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3个月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于对照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3个月后病情、体力、医疗状况、一般生活、社会心理状况、工作状况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住院期间心脏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CGA治疗老年冠心病,可有效改善心功能、脂代谢,降低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0.
根据抗体基因可变区两端保守序列FR1和FR4,设计并化学合成轻重链PCR扩增引物。从体外培养细胞UCHT1中提取总RNA,反转录成Cdna,以Cdna为模板经PCR扩增轻,重链可变区基因片段。将扩增片段克隆至Puc19质粒,筛选阳性克隆并测序,序列分析结果为重链366pb,编码122个氨基酸,轻链327bp,编码109个氨基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