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肠道菌群与过敏性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有关过敏性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粪便菌群分析和临床研究提示,过敏性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与早期肠道菌群的紊乱有密切的关联性。1过敏性疾病概述过敏性疾病(又称变态反应性疾病)被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是当今世界性的重大卫生学问题。过敏性疾病主要包括变应性鼻炎、过敏性结  相似文献   

2.
正T细胞在抵抗感染的适应性免疫反应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宿主免疫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在MHC分子递呈下,外源抗原接触T细胞受体(TCR)从而启动初始T细胞(naive T cell)激活,并且这种激活也需要诸如CD28之类的共刺激分子(costimulatory molecule)的参与。这种TCR-CD28共刺激触发信号事件级联反应,启动T细胞的激活和随后的分化。T细胞激活后会引发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这会有效地清除入侵的病原体和发生病变的细胞,同时也通过区分自我抗原和外源抗原,避免  相似文献   

3.
<正>特异变应性疾病(下称特应性)是Coca氏1925年提倡的一组疾病,用Prausnitz-Kustner反应证明它具有皮肤致敏抗体(反应素),有遗传倾向的特征。特应性是来源于希腊语的“古怪病”,这些疾病包括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之后将过敏性皮炎也包括在内。标题所提及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仅限于特应性疾病中具有代表性的速发型(Ⅰ型)疾病。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 细胞识别是指生活细胞对胞外信号物质的选择性的相互作用。并因而引致细胞发生专一的反应或变化,被细胞所识别的信号物质,可以是胞外介质中的某种化合物,也可以是另一细胞表面的某种成份;在后者情况下,往往随之发生细胞之间的选择性的粘着,称之为细胞一细胞之间的识别。 细胞识别的现象普遍存在于胚胎发育、神经传导、激素调节、有性繁殖、免疫反应、病  相似文献   

5.
植物过敏蛋白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过敏反应是人类常见的一类自身免疫疾病 ,由于症状复杂 ,种类繁多 ,危害广泛且很难根治 ,所以长期以来一直是医学界的一大难题。自然界的过敏原种类很多 ,花粉蛋白质和食物蛋白质是植物过敏原中最为常见的两种过敏原。许多人在直接或间接接触这些过敏蛋白质之后会因过敏而患上支气管哮喘、上呼吸道结膜炎、湿疹、皮炎等症。特别是一些谷类食品加工业的工人 ,由于经常呼吸带食物蛋白质的粉末而极易患过敏性疾病。1 .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的过敏原大都是外源分子 ,并且能刺激产生显著的免疫反应。许多已知的植物过敏原与病理发生相关蛋白质(pa…  相似文献   

6.
毒隐翅虫与隐翅虫皮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鞘翅目隐翅虫科毒隐翅虫属(Paederus)一些种类的体液有毒,与人的皮肤接触后会引起隐翅虫皮炎(Paederus dermatitis)或称线状皮炎(Dermatitis linearis)。世界上许多地方如非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一种制备转移因子(TF)的改进方法。白细胞于冷40%乙醇溶液中被打碎,白细胞匀浆冷冻离心,上清液除去乙醇后再通过超滤薄膜,滤液即为TFu 制剂。此法操作简便,条件严格,可避免细胞内成分的自溶及细菌或热原的污染,又可综合抽提白细胞内的“免疫”核糖核酸,适合于大规模制备TF。每单位TFu 相当于0.5克或4.45±1.35×10~8白细胞的超滤物,含固体6.86±0.72毫克,核糖183.24±26.0微克,多肽797.22±197.07微克,环化腺嘌呤核苷酸58.45±10.70毫微克。E_(250毫微米)=7.86±0.98,E_(260)/E_(280)=2.62±0.12。具有特征性葡聚糖G-25凝胶过滤洗脱图谱。动物实验证明此制剂无毒性、热原、过敏性和抗原性。注射于病人能提高其迟发型皮肤变态反应及细胞免疫反应。讨论了由透析法及本法制备的TF 理化性质差别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正> 一、免疫网络及其研究现状 免疫网络学说是Jerne(1974)根据现代免疫学对抗体分子独特型的认识而提出的。该学说认为,任何抗体分子或T、B淋巴细胞的抗原受体都存在着独特型(Id),该Id可被自身的另一些淋巴细胞识别而诱发产生抗Id(anti-Id)。免疫反应通过一系列的Id-anti-Id相互作用来调节,其最终效应可能是免疫反应得到抑制或增强。根据这个原理,可人为地施以控制,选择性地获得某种效应。 Id是指抗体分子中具有抗原独特性的一小部分,主要存在于抗体分子的可变区中。随着科学知识的不断深入,对Id的认识也不  相似文献   

9.
纪小艺  吴敏  马碧涛  武锃  阮铭 《生物磁学》2013,(34):6794-6796
多发性抽动症(Tourette syndrome)是一种慢性神经精神性疾病,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主要表现为一个或多个部位肌肉运动性或发声性抽动,发作期持续超过一年,间歇期不超过3个月。T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仍未明确,目前认为其发病与免疫因素,环境心理因素,遗传因素,生物化学因素等多种因素有关,目前,A族B溶血性链球菌与Ts的发生跟发展的关系已有所报道,较多研究是关于链球茵感染的,一些免疫相关研究发现与链球菌感染有关的小儿自身免疫性神经精神疾病会引发或加重抽动症状。另外,过敏性变态反应性疾病与Ts患儿的自身免疫应答活跃的关系也有所报道。神经.内分泌一免疫网络学说认为,外周免疫系统跟中枢神经系统之间,可通过直接接触或通过产生并释放出来的生物活性因子进行信息交流。细胞因子正是两大系统间相互作用的信使,不仅可以调节免疫,而且还可以调控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细胞因子与神经介质、内分泌激素共同组成机体细胞间的信号分子,参与免疫系统并激活神经递质及激素间的信息传递,与精神障碍和心理机体反应密切相关。因此,有关免疫病因学异常可能是部分易感患儿发病的机制,文章从感染免疫学,过敏性变态反应性疾病,以及细胞因子调节网络等与免疫相关的几个方面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0.
过敏是一种病理性的免疫反应。随着全球患病率逐年上升,它已成为困扰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目前针对过敏性疾病的疗法大都收效甚微。研究证实,益生菌可以刺激免疫细胞的免疫调节特性,维持免疫内环境平衡,调节胃肠道生态系统,是潜在的防治过敏性疾病的有效疗法。改变抗原提呈细胞的功能或调节Th1/Th2平衡是益生菌抗过敏的基本作用机制。目前益生菌防治过敏性疾病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未来有望利用益生菌实现过敏性疾病的个性化与精准化治疗。本文就益生菌防治过敏性疾病的最新进展以及该领域前沿作一综述,期望有助于我国益生菌治疗和预防过敏性疾病的普及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
循证护理在抗蝮蛇毒血清所致血清病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小芳  汪芹 《蛇志》2010,22(1):63-64
循证护理是循证医学在护理学领域的应用,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提高护理实践的方法,即以有价值的、可信的科学研究结果为证据,提出问题,寻找实证,运用实证,对病人实施最佳的护理。血清病指注射动物免疫血清后所并发的一种过敏性疾病,是一种典型的Ⅲ型变态反应。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早孕生理中的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是,为什么母体不排斥具有父、母双方遗传基因的异体胎儿?实验表明,母体对于各种胎儿相关抗原能发生免疫反应,但正常情况下其强度不致达到排斥胎儿。那么是什么因素使母体的免疫排斥反应受到抑制并从而保护胎儿不致被排斥?有人提出,妊娠期产生的多种血清因子和激素,如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人胎盘生乳素、甲胎蛋白以及妊娠带蛋白等可能参与抑制母体的免疫排斥反应。最近有人发现在早孕母体血清中存在另一种独特的免疫抑制因子,并称其为早孕因子(early pregnancy factor,EPF)。早孕因子是用玫瑰花抑制测验在早孕母体血清中检出的一种免疫抑制因子。在体和离体条件下早孕因  相似文献   

13.
<正> 自从1966年Ishizaka在研究过敏性疾病时开拓性地发现IgE以来,学者们对IgE的研究发生了极大的兴趣,各种研究报告相继出现。 IgE又称反应素或亲细胞性抗体。与其他几类Ig相比,IgE在正常人血浆中含量极低,为0.01~0.9mg%,仅占血清蛋白总量的0.002%。但在各种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过敏性哮喘、枯草热、荨麻疹、过敏性鼻炎、药物过敏,某些感染性疾病和肿瘤如麻疯、天疱疮、何杰金氏病、IgE骨髓瘤以及某些细胞免疫缺陷等均可见IgE升高。在蠕虫感染  相似文献   

14.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浆细胞克隆性增殖和异常积聚的一种恶性疾病。白介素-6(IL-6)是MM最关键的生长因子,能参与细胞内信号转导,促进细胞生长增殖,其基因异常表达或分泌往往引起MM的发生。IL-6在MM中的作用居多,如参与信号转导、免疫反应以及增殖、生存、耐药性等。目前依据IL-6在MM发生发展中的作用,针对IL-6在MM的靶向治疗已成为MM治疗的趋势。靶向治疗主要在信号通路、骨髓微环境、免疫反应以及遗传表观学等方面展开研究,并在临床应用上发挥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继续介绍联合抽提法的第Ⅱ部分“免疫”核糖核酸(iRNA)的抽提。将白细胞匀浆沉淀残渣按Scherrer 和Darnell 的十二烷基磺酸钠加苯酚的热抽提法抽提。每克白细胞可得iRNAl~2毫克。A_(260)/A_(230)=2.05~2.26,A_(260)/A_(280)=2.03~2.20。RNA 含量为48.33±4.72%,DNA 含量为4.31±2.53%,蛋白质为2.76±0.32%,糖原含量为42.92±9.92%。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显示五条区带,相当于4S、8S、9S、15S 和20S。冻干的iRNA 制剂经动物实验证明无毒性、无热原和无过敏性,但对家兔具有抗原性。制剂经RNase、DNase 或pronase 处理后与抗血清仍有沉淀反应,但经唾液淀粉酶处理后沉淀线消失。所以认为抗原性系由制剂中所含糖原所引起。溶于肝素溶液的制剂注射于病人,能提高其迟发型皮肤变态反应及细胞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继续介绍联合抽提法的第Ⅱ部分“免疫”核糖核酸(iRNA)的抽提。将白细胞匀浆沉淀残渣按Scherrer和Darnell的十二烷基磺酸钠加苯酚的热抽提法抽提。每克白细胞可得iRNA1~2毫克。A_(260)/A_(230)=2.05~2.26,A_(260)/A_(280)=2.03~2.20。RNA含量为48.33±4.72%,DNA含量为4.31±2.53%,蛋白质为2.76±0.32%,糖原含量为42.92±9.92%。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显示五条区带,相当于4S、83、9S、15S和20S。冻干的iRNA制剂经动物实验证明无毒性、无热原和无过敏性,但对家兔具有抗原性。制剂经RNase、DNase或pronase处理后与抗血清仍有沉淀反应,但经唾液淀粉酶处理后沉淀线消失。所以认为抗原性系由制剂中所含糖原所引起。溶于肝素溶液的制剂注射于病人,能提高其迟发型皮肤变态反应及细胞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7.
布鲁菌病(brucellosis)是布鲁菌入侵机体引起的传染-变态反应性人兽共患传染病,易被忽视。该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影响畜牧业、旅游业的发展,阻碍正常国际贸易,还会造成食品安全隐患。布鲁菌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及皮肤黏膜破损处等途径传播至人。人群对布鲁菌的易感性无年龄和性别差异,可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从事布鲁氏菌研究的实验室操作人员有发生实验室获得性感染的风险,但可通过有效的生物安全防护措施避免感染的发生。布鲁菌病是一种可防可控的疾病,必须早期诊断和正确治疗,防止疾病慢性化。本文对布鲁菌病的生物安全及其防控原则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8.
辅助性T细胞17(Th17)在机体侵袭性肺烟曲霉病中有防御和破坏性作用,一方面经常可以观察到曲霉菌感染后Th17细胞数量的增加,IL-17水平升高、或者Th17细胞促稳定因子IL-23的升高,其机制可能为分泌特异的细胞因子、介导自身免疫反应或者趋化效应性T细胞等几个方面;另一方面体内Th17细胞免疫反应可导致免疫损伤,其机制中主要包含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两种,直接作用表现为IL-17在体内外均可以促进烟曲霉生长,间接作用表现为IL-17可通过上调促炎介质、抑制Th1免疫反应或促进Th2免疫反应等机制促进炎症发生发展。Th17细胞对侵袭性肺烟曲霉病的这种双向调节作用主要与烟曲霉与感染环境如宿主免疫状态、感染时间、真菌细胞壁的特异成分的相互作用等有关。  相似文献   

19.
过敏性哮喘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但共生微生物与宿主免疫稳态的建立及维持关系密切。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在过敏性哮喘的发生发展中起主要作用,“肺-肠轴”概念的提出阐释了肺部菌群与肠道菌群之间的串扰关系。研究证实肺部菌群与过敏性哮喘密切相关,并通过肺-肠轴直接或间接影响过敏性哮喘的发生发展。本文分析肺部菌群与过敏性哮喘的相关性及可能的机制,深入了解肺部菌群在过敏性哮喘中的作用及意义,以期为过敏性哮喘的临床预防及诊疗拓宽思路。  相似文献   

20.
嗜酸性细胞是保护性杀伤细胞,主要杀伤多细胞寄生虫,有吞噬抗原一抗体复合物、被抗体覆盖了的细菌和某些病毒的功能,亦有调节变态反应的作用。过去认为嗜酸性细胞能中和炎症介质而起抗炎作用;目前有人提出嗜酸性细胞可能是炎症反应的原发性介质,具有细胞毒性。嗜酸性细胞趋化因子(ECF)的来源是肥大细胞、嗜碱性细胞、补体系统、淋巴细胞、抗原-抗体复合物以及某些癌肿(肺大细胞癌)等。ECF过多或活性过高是诱发嗜酸性细胞增多症的常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