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5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建立一种高效的扩增线粒体DNA高可变区(mtDNA HVR)的方法.方法:本研究选取5例健康成人静脉血,用人血全基因组DNA试剂盒,提取全基因组DNA,设计引物,用复合PCR方式,对线粒体DNA中的高可变区进行扩增.复合扩增的方式为:用6对套叠引物分开进行两次独立的PCR,扩增mtDNA HVR.第一次扩增用3对引物,目标DNA片段基本涵盖整个线粒体DNA的高可变区,扩增后得到互不重叠的3个短片段,分别为113 bp,126 bp和131bp.第二次复合扩增用其余的3对引物,目标片段基本重叠在第一次扩增所得的目标片段的区域内,扩增得到3个互不重叠的片段为124 bp,133 bp和93bp.所有扩增产物经过纯化后测序.结果:复合PCR方式获得的mtDNA HVR基因序列完整,5个样本均出现特异性条带,电泳结果条带单一、清晰.结论:复合扩增PCR方法对mtDNA HVR区的扩增效率高,测序结果稳定,结合6对套叠引物,不但保证了序列的完整性,另外,两次独立的PCR也减少了PCR反应过程中错配的发生,此法也适用于保存时间较久的古代线粒体DNA短片段的研究.复合扩增PCR还展示出了潜在的高产量的特点,相对传统PCR显示了其更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2.
以拟南芥根为材料,运用光学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了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对拟南芥根尖伸长区细胞的显微及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1)微分干涉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MG132处理将导致拟南芥根部伸长区细胞的细胞质液泡化,并且抑制剂浓度越高细胞质液泡化越明显。(2)半薄切片结合考马斯亮蓝染色结果表明,MG132诱导的液泡中富含蛋白质。(3)免疫荧光标记结合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液泡中的蛋白质主要为泛素缀合蛋白,暗示泛素化蛋白质的积累诱导细胞质自体吞噬的发生。(4)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MG132处理的确诱导了自体吞噬作用的发生以及随后发生的自噬起源的细胞质液泡化。该研究结果为泛素/蛋白酶体途径与自体吞噬依赖的蛋白降解系统之间的联系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103.
目的利用REP—PCR技术对副溶血性弧菌进行分子分型研究和亲缘关系的探讨。方法以基因外重复回文序列(REP)为引物,对20株副溶血性弧菌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得到DNA指纹图谱,并利用SPSS11.5统计软件对DNA扩增图谱进行分析,做出聚类图,并与血清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REP-PCR可以把20株菌分为7个型,优势菌型为A型和B型,分辨力指数为0.932。结论REP.PCR方法可以用于副溶血性弧菌分型分析,具有较好的分型能力,如果能将分子分型和血清分型两种方法联用,分辨率会更高。研究推断血清型01群与03群菌株之间亲缘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4.
根据野外调查,同时结合文献分析,指出《中国植物志》和Flora of China中关于百合科(Liliaceae)鹿药花部特征描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修改建议。此外,对其学名进行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105.
目的:干眼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主要眼表疾病之一。有关干眼的研究已成为当今眼科的研究热点,本文通过激光共焦显微镜对蒸发过强型干眼患者眼表结构特征进行观察,从细胞层面对干眼进行研究。方法:海德堡激光共焦显微镜(HRT3)对35例(60只眼)干眼患者及35名(60只眼)正常人的角膜上皮层朗格汉斯细胞,睑板腺腺泡密度,睑板腺开口直径及形态进行观察,并对观察结果进行描述记录。结果:正常眼角膜中央上皮层朗格汉斯细胞(LC)个数的平均密度为58±19个/mm2,干眼组为(137±29)个/mm2,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眼组角膜上皮下朗格汉斯细胞突起较短,分支较少,干眼患者角膜上皮下朗格汉斯细胞突起呈树支状,其突起较正常眼组数量多且长度较长,正常组睑板腺(MG)腺泡的平均密度为115±28个/mm2,干眼患者的睑板腺腺泡的平均密度59±16个/mm2,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眼组睑板腺腺泡内呈中等程度反光,对照组腺泡内呈低反光。正常组睑板腺开口呈圆形,内壁光滑,直径为62±14μm,干眼组睑板腺开口欠光滑,直径35±11μm,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到在蒸发过强型干眼患者中,睑板腺腺泡直径增大,密度降低,睑板腺的开口直径变小,同时,角膜朗格汉斯细胞活化,数量增多,共聚焦显微镜可从细胞层面观察蒸发过强性干眼的眼表结构改变,使干眼病理变化的研究更为直观,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更为准确的材料。  相似文献   
106.
不同居群无患子果实组成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患子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的乔木,本文针对不同居群无患子全果的物理组成、种仁油脂及氨基酸组成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福建无患子种仁含油率最高,达到42.8%;四川无患子种子含油率最高,达到13.7%.无患子油脂的脂肪酸碳链长度为C16~C24,其中C16~C20的脂肪酸均占92%以上,不饱和脂肪酸79%~85%.种仁氨...  相似文献   
107.
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一种高度接触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给人类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作为一个已经被证明的抗流感药物靶点,神经氨酸酶在流感病毒复制和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其活性中心的氨基酸组成高度保守。本研究中,我们使用分子对接技术筛选从中草药小分子数据库中筛选神经氨酸酶潜在的抑制剂,结果得到4个亲和力高于奥司他韦(Osel-tamivir)的化合物,并确定了他们的中草药来源。为从草药中提取,设计以及实验合成新的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08.
本实验旨在研究异染色质蛋白1(heterochromatin protein 1, HP1)在Zmpste24基因敲除早老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ouse embryonic fibroblasts, MEFs)中的表达量和磷酸化水平,探索异染色质功能异常与早老发病机制的内在联系.首先取雄雌Zmpste24杂合子小鼠胚胎,原代培养MEFs;分别用PCR和Western 印迹检测MEFs基因型和A型核纤层蛋白(laminA)表达以区分野生型与Zmpste24-缺陷型早老细胞;用与衰老相关的β-半乳糖苷酶染色法 (senescence associated-β-galactosidase assay, SA-β-gal)确定早老细胞出现衰老表型的传代数.用Western 印迹和phos-tag Western 印迹分别检测HP1在Zmpste24+/+和Zmpste24-/- MEFs中表达量和磷酸化水平的差异.实验结果显示,Zmpste24-/- MEFs中存在异常的LaminA,且在传代培养第5代出现明显的细胞衰老现象.选用培养至第3代或第4代的MEFs细胞进行下述实验发现,Zmpste24-/-MEFs中HP1α表达量明显高于Zmpste24+/+ MEFs,而HP1β未发现明显升高;Zmpste24+/+ MEFs中HP1α以非磷酸化状态为主,但在Zmpste24-/- MEFs中磷酸化HP1α比例明显升高;2种细胞中均未检测到磷酸化HP1β. 本研究结果证明,HP1α在Zmpste24-缺陷型早老小鼠传代早期MEFs中的表达量和磷酸化水平均有升高,提示HP1α参与A型核纤层蛋白相关的早老小鼠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09.
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a)是一类单细胞海洋微藻,富含二十二碳六烯酸(DHA,22:6Δ4,7,10,13,16,19)。我们利用RACE的方法从球等鞭金藻cDNA文库中同源克隆到一个大小为1329 bp的cDNA片段,编码442个氨基酸的多肽,分子量约49.9 kD。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其编码产物N端具有细胞色素b5结构域,以及与电子传递有关的三个富含组氨酸的结构域,与Pavlova salinaΔ5去饱和酶同源性最高,达56%,故将该基因命名为IgD5。酿酒酵母功能鉴定实验表明,其编码的蛋白质具有Δ5去饱和酶活性,能够将二高-γ-亚麻酸(DGLA,20:3Δ8,11,14)转化成花生四烯酸(AA,20:4Δ5,8,11,14),转化效率平均为34.6%,最高可达40.3%。  相似文献   
110.
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鼓藻类植物中国新记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雪  魏印心  范亚文  刘妍 《西北植物学报》2012,32(11):2360-2362
于2011年5月(春季)、7月(夏季)和10月(秋季),先后3次对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鼓藻类植物调查,并对采集到的57份标本进行鉴定。结果发现,有6个分类单位为鼓藻类植物中国新记录,隶属于5个属,分别为:微小胶球鼓藻(Cosmocladium pusillum Hilse),中凹鼓藻(Cosmarium medioretusum Coesel),近前膨胀鼓藻锥形变种(Cosmarium subprotumidum var.pyramidale Coesel),双孢辐射鼓藻美国变种[Actinotaenium diplosporum var.americanum(West et West)Teiling],双臂角星鼓藻优美变种[Staurastrum bibrachiatum var.elegans(West et West)Prescott],冠毛多棘鼓藻钩状变种波兰变型(Xanthidium cristatumvar.uncinatumf.polonicumGutwingsk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