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3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348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5篇
  1966年   4篇
  1965年   7篇
  1963年   3篇
  1960年   4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41.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多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应用PKP治疗37例共112节胸腰椎多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分析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采用模拟视觉评分(VAS)及Oswest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术前、术后疼痛缓解及日常活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3例一次手术完成1节椎体,12例一次手术完成2~3节段椎体,12例两次手术完成3~4个节段椎体。1例术中出现一过性血压降低和呛咳。VAS评分术前为(8.55±1.22)分,术后1周为(2.12±1.09)分,术后3个月为(2.01±1.07)分;ODI值术前为83.02±11.14,术后1周为25.23±7.17,术后3个月为27.45±9.67,疼痛缓解及日常活动功能恢复明显。结论:初步的临床结果显示PKP是多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单椎体信号改变者治疗效果好于多椎体信号改变者。多椎体信号改变者只选择第一责任椎的单节段PKP可能获得更好的效果;多节段患者同时选择第一和第二责任椎一次完成PKP术效果可能好于分次完成。一次治疗多椎体病变更为经济、适用。  相似文献   
142.
目的:观察川芎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6例肺动脉高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治疗组48人,对照组48人。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川芎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单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通过检测平均动脉压(mAP)、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血管阻力(PVR)、心脏指数(C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R)、Borg呼吸困难指数(Borg dyspnea)、6分钟步行距离(6TWD)以及肺功能升级(WHO FC)等指标评价其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过6个月的治疗后,mPAP、PVR与治疗前相比显著降低,而CI、LVEF和6MWD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mAP与Borg呼吸困难指数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的mAP、LVEF以及6TWD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芎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充肺动脉高压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应用阿托伐他汀。  相似文献   
143.
自拟健脾化湿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53 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自拟健脾化湿汤治疗脾虚湿蕴证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方法:对106例脾虚湿蕴证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按就诊顺序1∶1等分为自拟健脾化湿汤方治疗组、对照组两组,每组病例53例.两组患者在强调戒酒,控制饮食,加强运动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自拟中药健脾化湿汤治疗,对照组选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用药疗程为3个月,疗程结束后统计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症状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CT检查结果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健脾化湿汤治疗脾虚湿蕴证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4.
基因型-表现型复杂生物系统由多基因群调控,细胞发生的信号传导路径、多基因相互作用与细胞系谱定位形成生物系统的结构-图式发生遗传学,但分子、细胞和器官的结构、图式形成机理还不很清楚。复杂生物系统的图式演化是细胞的物种进化、细胞形态发育的细胞发生非线性动力学过程,包括:1)物种基因组结构内等位基因替代构成物种内基因多样性调控;2)物种间进化的基因组结构层次级别的自组织化。系统理论应用于系统生态学(Van Dyne GM.1966)、系统生理学(Sagawa K.1973)、系统心理学(Titchener EB.1992)、系统生物医学(Kamada T.1992)、系统生物学(zieglgansherger W,Tolle TR.1993)、系统生物工程与系统遗传学(Zengg:BJ.1994)的建立,以及遗传学机理的生物系统分析。细胞的基因组结构自组织化形成生物的系统发生,基因组的结构变化形成物种的适应变异,生物体结构的基因组复制与表达的细胞自组织化构成生物个体发生。基于系统遗传学的工程应用,合成生物学探索生物系统泛进化,包括人工生物体的遗传工程、基因调控和仿生智能的纳米生物机器,构成生物系统的人工引导进化。  相似文献   
145.
生物炼制技术(biorefmery technology)或白色生物技术(white biotechnology)近几年受石油价格不断攀升的影响而越发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是生物质能源和生物基大宗化学品,如燃料乙醇、生物柴油、沼气、生物氢气以及1,3-丙二醇、2,3-丁二醇、乳酸、琥珀酸、丁醇/丙酮等。2006年原油价格由40美元/桶上升至70余美元/桶.最高达到75美元/桶:  相似文献   
146.
油松水源保护林人工诱导更新与定向恢复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油松水源保护林为对象,进行人工诱导更新与定向恢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郁闭林分内油松更新苗密度平均为5 375株.hm-2,更新苗年龄为1~2年,而在人工Gap“效应岛”样地内,更新苗密度平均为17 062.5株.hm-2,其中1~2年、3~4年、5~6年生更新苗分别占73.44%,13.97%和12.59%;生长季光照强度在0、1.5和2.0 m三个不同高度梯度上,在Gap内部的平均值分别为289.0×100、542.0×100和589.0×100 lux,在对照林分内分别为139.0×100、146.0×100和246.0×100lux;从夏季观测到的空气温度平均值日变化分析,在白天Gap内的温度高于郁闭林分内部,温差可差2~3℃,在夜间Gap内的温度低于郁闭林分内,温差可差0.5~1℃;在白天6:00~11:00,人工Gap“效应岛”内空气湿度明显低于郁闭林分内,在其它时间段大致相当;对于同一层次土壤而言,Gap内的土壤温度明显高于郁闭林分内且变化幅度大,在0、10和20 cm三个梯度上Gap与郁闭林分相比土壤温度最大差值分别可达10、5和2℃;0~10、10~20和20~30 cm三个层次平均土壤含水量在Gap内分别为16.9%1、5.1%和12.3%,在郁闭林分内分别为14.6%、12.5%和9.9%。总体上比较二者的光照强度、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土壤温度、土壤水分等有显著差异,因此人工Gap“效应岛”的创建是诱导其内部微环境因子变化的基础,也是油松水源保护林定向恢复更新的机理之所在。  相似文献   
147.
本研究根据GenBank登录的BJ01株SARS-CoV序列合成801bpS1基因片段,该片段被亚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 )得到重组质粒pcDNA3.1( )/S1;转染Hela细胞,SDS-PAGE、Western-Blotting鉴定蛋白表达;肌注免疫BALB/c小鼠,利用ELISA法检测免疫后小鼠的抗SARS-CoVIgG及IFN-γ水平,MTT法检测T细胞增殖活性。结果显示,重组质粒pcDNA3.1( )/S1可在Hela细胞内表达S1蛋白,免疫后小鼠的T细胞增殖活性增强,抗SARS-CoVIgG与IFN-γ水平升高。本实验说明pcDNA3.1( )/S1可诱导小鼠产生一定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48.
陆地生态系统磷素循环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磷是生命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其在生态系统内的迁移转化是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近20年来,磷在陆地生态系统内的重要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该文总结了国内外磷循环研究的成果,从磷的来源、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和固定特性、影响因素的复杂性等方面分析了磷素循环的特点;系统阐述了磷在陆地生态系统各库之间及其内部,主要是植被-土壤亚系统内的迁移转化规律及影响因素。陆地生态系统磷素循环主要是系统内部的生物化学循环,由植物自身的遗传特性和土壤的生物、理化性质共同控制,不同控制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因生态系统类型、时间和空间尺度而异。文章简述了磷循环研究方法的发展及存在的局限性;另外,分析了干旱、半干旱地区磷循环研究的重要性和意义;干旱区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及其植被、土壤特性决定了其磷素循环有其自身的特点及研究的必要性。最后指出了当前陆地生态系统磷循环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9.
鳜配合饲料的最适蛋白质含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美国白鱼粉为蛋白源 ,设计了 6个不同蛋白质水平 (32 .6 1%、38.10 %、4 3.5 5 %、4 8.95 %、5 3.6 4 %、5 6 .30 % )的实验饲料 ,在平均水温 2 2 .5℃的条件下 ,在水泥池网箱中 ,对平均尾重为 6 5 .0 0± 2 .2 5g的鳜进行 4 1d的生长实验。结果显示 :随饲料蛋白质含量的升高 ,特定生长率 (SGR)最初快速上升 ,在 4 8.95 %转为缓慢下降 ;蛋白质效率(PER)的变化则呈抛物线型 ,在 4 4 .2 7%处为顶点。据此提出鳜配合饲料的最适蛋白质含量为 4 4 .2 7%— 4 8.4 1%。  相似文献   
150.
中国龙脑香科植物受胁状况及迁地群落保护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广义的龙脑香科植物是泛热带分布,中国有5属13种,其中1种为引种栽培,仅分布于云南、广西、海南和西藏。许多龙脑香科植物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由于近年来各地森林遭受强度破坏,加之其自身特殊的生物生态学特征和种子生物学特性,大多数种类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该文主要介绍中国龙脑香科植物目前的受威胁状况、具体保护研究工作及其不足,并提出了进行迁地群落建设的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