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6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39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1.
四川省小麦条锈菌群体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TP-M13-SSR自动荧光检测技术,对四川省小麦条锈菌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省小麦条锈菌群体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地区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川西北和四川盆地的种群遗传多样性相对较高,而四川西南部和四川东南部的种群遗传多样性较低。四川小麦条锈菌群体存在一定的遗传分化,地区间的遗传变异仅占14.92%,群体间的遗传变异占总变异的23.06%,群体内遗传变异占60.02%,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群体内部。基因流和共享基因型从分子水平证实了四川小麦条锈菌在地区间的传播,且川西北和四川盆地之间的菌源交流最为广泛。  相似文献   
112.
目的:研究尼古丁对败血症大鼠晚期炎症介质HMGB-1血清浓度及存活率的影响.方法:盲肠结扎穿孔法建立败血症大鼠模型.应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组,阳性对照组,尼古丁组).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TNF-α、IL-6及HMGB-1等炎症因子,比较浓度变化情况.Kaplan-Meier法对各组大鼠存活率经行分析,比较不同剂量尼古丁,不同时间点给药对败血症大鼠存活率的影响.结果:各组大鼠血清TNF-α、IL-6浓度在模型建立后即开始增高,空白对照及生理盐水组较其它3组增高明显(p<0.05),在建模后第2天达最高值后开始下降.各组HMGB-1浓度在模型建立后第2天开始显著增高,尼古丁组及假手术组较其它3组增加缓慢(p<0.05),到第5天达最高值后均开始下降.尼古丁的最佳作用浓度为200ug/kg体重,最佳给药时间为模型建立后24h.与其它四组相比,尼古丁能显著降低败血症大鼠的血清HMGB-1浓度(p<0.05),对败血症大鼠存活率的影响,尼古丁组与生理盐水组及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及阳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古丁能显著降低败血症大鼠血清HMGB-1浓度,提高败血症大鼠的存活率,对败血症大鼠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3.
本文着重阐述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973项目)与国家重点实验室互动的专业特性和管理特性,并通过以国家973创伤项目与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在人才、实验设备、科技资源共享方面的运行模式,初步总结其管理、合作、互动的有利建设经验,有望更好地提高国家资源的整体整合,并为适应新世纪学科发展,对加强群体创新和组织管理创新进行了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4.
SRp38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R蛋白在前体mRNA可变剪接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可变剪接调节因子SRp38作为一种新近发现的具有神经及生殖组织特异性的SR蛋白,有典型的SR蛋白结构特征并能够调控GluR-B、TRK-C以及NCAML1等基因的可变剪接,但与其他SR蛋白不一致的是,SRp38可以在一定条件下(有丝分裂M期,热休克)抑制前体mRNA剪接,从而防止错误剪接的出现。SRp38的RRM结构域可以识别特殊的RNA序列并跟U1snRNP结合,而其RS结构域则参与调控前体mRNA剪接。SRp38的磷酸化状态可以影响其调控功能的发挥,在有丝分裂M期及热休克时,该蛋白质均呈去磷酸化状态。SRp38在爪蟾胚胎神经发育过程中发挥作用并且可以同TLS(translocation liposarcoma)蛋白相互作用,提示其可能通过调节前体mRNA可变剪接在神经系统的发育分化以及在肿瘤的发生中扮演角色。  相似文献   
115.
葡萄叶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纵圆  彭秧 《生物技术》2007,17(6):58-60
目的:从葡萄叶中提取总黄酮。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葡萄叶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考察了乙醇浓度、回流温度、回流时间及料液比四因素对葡萄叶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确立了葡萄叶总黄酮最佳提取条件为:45%的乙醇为溶剂、液料比为1:40、提取温度为60%、提取时间2h,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葡萄叶总黄酮含量为5.329mg/g。  相似文献   
116.
目的:大豆异黄酮是多酚类混合物,有防治肿瘤发生,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多种保健功能。异黄酮合酶(isoflavone synthase,IFS)是合成异黄酮的关键酶。本文为了利用异黄酮的特有生物学功能,从大豆中克隆了该基因。方法:采用PCR扩增从大豆[Glycine max(Linn.)Merr.]总RNA中分离了异黄酮合酶基因,并将其克隆到pUCm-T载体并测序。结果:得到全长1583bp的片段。以期用于构建诱导表达基因敲除系统,并用于无性繁殖植物的无标记基因转化。结论:序列分析表明,异黄酮合酶基因(IFS1)含1583个核苷酸,与已报道的序列比较,核苷酸的同源性为92%。  相似文献   
117.
目的获取可应用于静脉血管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内皮细胞。方法选取北京地区雄性杂种犬,取其双侧颈外静脉,采用翻转后酶消法,获取原代内皮细胞,对其进行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冻存、复苏和鉴定,并利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结果获取犬的颈外静脉后,实验采取了翻转后酶消法,所获得的内皮细胞纯度和数量得到了提高;经过鉴定确实为内皮细胞来源;活性好,增殖快,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够达到后期实验所需数量。结论经体外培养的犬的颈外静脉内皮细胞可以作为组织工程血管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118.
崔建新  彩万志 《昆虫知识》2007,44(1):138-142
鞘翅型蝽类昆虫前翅发达,与甲虫的前翅相似。类群涉及鞭蝽型、蝎蝽型、细蝽型、臭虫型、蝽型中的栉蝽科、裂蝽科、小潜蝽科、固蝽科、蚤蝽科、涯蝽科、网蝽科、盲蝽科、长蝽科、缘蝽科共10个科。它们的生境多样,包括水底小石块下面、水生植物上、海岸潮间区石隙中、蚂蚁巢穴中、沙漠灌木植物上、土中、沙砾中、枯枝落叶层和苔藓上,这些生境的共同点是其对前翅的保护功能的选择压力明显大于对前翅飞行功能的选择压力。此类昆虫的前翅特化的类型分为两类,一类膜区完全退化或极度退化,由革区和爪区(愈合或不愈合)构成鞘质前翅的主体;另一类膜区发达,占鞘质前翅的主体;大部分前翅鞘质化的蝽类属于第一种类型;仅个别长蝽科的昆虫属于第二类,如巨膜长蝽Jakowleffiasetulosa(Jakowleff)。  相似文献   
119.
【背景】生物受到温度胁迫时,热激蛋白被诱导并在短时间内大量产生,可以使受损的蛋白质恢复正常构象,增强生物对逆境胁迫的耐受性。【目的】初步探究草菇热激蛋白60(Vvhsp60)与低温耐受性的关系,为深入开展草菇不耐低温特性的遗传改良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对Vvhsp60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低温敏感型草菇菌株V23及耐低温菌株VH3为实验材料,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低温胁迫及热激诱导后在低温下草菇菌丝体中Vvhsp60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草菇Vvhsp60编码蛋白不存在信号肽,不属于分泌蛋白,在线粒体和细胞质内发挥生物学作用,属于双向跨膜蛋白。低温处理显著提高了V23与VH3菌丝体中Vvhsp60基因的表达量,而且VH3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V23,推测Vvhsp60基因的表达量高可能有助于增强草菇对低温胁迫的耐受性。经热激处理后两菌株Vvhsp60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各自未热激处理的对照组,表明热激处理可诱导Vvhsp60基因的表达。【结论】Vvhsp60与草菇低温耐受性相关,并且热激可以诱导Vvhsp60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0.
钾长石矿区土壤解钾菌的分离与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获得高效钾长石分解细菌及分析钾长石矿区土壤中解钾菌的多样性。方法采集湖南省吉首市钾长石矿区土壤,用钾长石为唯一钾源的选择性培养基筛选分离解钾细菌,采用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检测和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初步鉴定解钾菌株,并测定菌株摇瓶条件下的解钾能力。结果分离获得38株钾长石分解细菌,分别属于13个属,其中13株菌为剑菌属,4株菌为芽胞杆菌属。菌株L17的发酵液中有效钾含量最高,为87.66 mg/L,是对照组的15.8倍。结论钾长石矿区土壤细菌种类有较好的多样性,其中剑菌属和芽孢杆菌属为优势种群,Mitsuaria属的L17解钾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