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9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21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3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向日葵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建立高效的向日葵离体再生体系,从基因差异、外植体取材、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浓度、附加物的添加等方面出发,对向日葵愈伤诱导、分化、生根等过程进行了系统优化。结果表明:杂交材料相对于自交材料更容易实现再生;最佳外植体是生长4 d的子叶;最佳愈伤诱导培养基是MS培养基 (MS) +2.0 mg/L 6-苄基腺嘌呤 (6-BA)+0.5 mg/L奈乙酸 (NAA)+1.0 mg/L激动素 (KT),诱导率最高可达100%;最佳分化培养基是MS+0.2 mg/L 6-BA+0.5 mg/L NAA+0.3 mg/L KT+0.3 mg/L硝酸银 (AgNO3)+0.2 g/L活性炭 (AC),芽分化率可达71%;最佳生根培养基是1/2 MS+0.6 mg/L吲哆丁酸 (IBA),生根率最高为77%。方差分析表明,材料基因型、外植体生长时间、激素、AgNO3、AC对向日葵再生呈现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62.
医疗纠纷的行政处罚属于听证的受理范围;听证对卫生行政部门具有监督功能,对当事人具有保护功能;听证准备包括听证告知、听证提起、听证人员与听证参加人的确定、听证通知;听证会的举行要做好会务组织、质证举证;听证结果依据听证笔录与听证报告做出,听证应遵循公开原则、案卷排他原则与职能分离原则。  相似文献   
63.
微核糖核酸(microRNAs,miRNAs)是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的一类短小的、不编码蛋白质的RNA家族,由18-25个核苷酸组成的单链RNA。研究表明microRNAs对肿瘤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肿瘤血管生成是实体瘤侵袭转移的关键步骤,抗肿瘤血管生成的治疗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焦点,已有研究表明,microRNAs参与肿瘤血管生成的调节作用,通过对肿瘤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的调控,影响肿瘤生成。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营养不良的相关因素。方法:已确诊49例肝硬化住院患者空腹测血常规、血生化、肝纤维化、血凝分析、微量元素测定、尿常规,及人体测量学指标:身高、体重(weight)、上臂围(Mid-upperarmcir cumference,AC)、上臂肌围(Mid-upper arm muscle circumference,AMC)、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riceps skin fold thickness,TSF)、髂骨上皮褶厚度(Ilium skin fold thickness,ISF)、腓肠肌围((Gastrocnemius muscle circumference,GC),计算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Pignete指数、比胸围(Ratio of Chest circumference and body Height,C/H)、Rohrer指数、Vervaeck指数等指标110项,采用主观全面营养评价法(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SGA)进行营养评估。结果: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X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出与肝硬化营养不良有关的因素26项,纳入Logistic回归向前逐步选择法(似然比)行多因素分析,GC、AC、ISF、阴离子间隙(AG)4项指标的降低与肝硬化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有关系。结论:在采用SGA法评估肝硬化患者营养状况时,应注意GC、AC、ISF及AG的变化。  相似文献   
65.
目的:观察尿微量白蛋白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改变情况,探讨提高社区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检出率的方法。方法:选择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73例,根据空腹血糖控制情况及糖尿病病程时长分别分组,比较不同组间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及阳性病例检出率,同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MAlb在不同血糖控制情况患者中,血糖水平与MAlb数值、阳性检出率具有正相关性(P<0.05);血糖控制良好患者与其他血糖控制情况患者相比,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P<0.05);MAlb在不同病程患者中,病程时间与MAlb数值、阳性检出率具有正相关性(P<0.05);≤5年组患者与5~10年组和≥10年组相比,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尿微量白蛋白(MAlb)可作为早期糖尿病肾病检测的重要指标,能够提示肾脏病变的发展,定期检查能够提高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66.
小反刍兽疫是严重危害山羊和绵羊等家畜的A类动物传染病,目前该病已经给我国养羊业造成了巨大的威胁。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该病开展了许多研究工作,本文从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发病机理、病理变化、诊断、防控措施等几个方面对该病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为该病的有效防控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67.
对玉米Hz85(O2/O2)和 Hz85(o2/o2)以及S7913(O2/O2)和 S7913 (o2/o2)两种不同核背景下的近等基因系(NIL),采用cDNA芯片杂交技术研究玉米o2突变基因及赖氨酸形成和胚乳发生相关基因在RNA水平上的表达差异。在两套NILs中检测到共同的表达差异克隆87个,对其序列分析得到26个TUGs(tentative unique genes)、11个未命名蛋白和6个新序列。这些TUGs分别参与了生长发育、胁迫响应、物质运输、信号转导、电子传递链、细胞防御、代谢等细胞过程,以及作为细胞组分和贮存蛋白。基于O2/o2 NILs间胚乳发育中基因表达的差异,讨论了o2籽粒中的不透明粉质胚乳形成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68.
目的:利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端粒酶抑制剂作用于人肝癌细胞SMMC-7721后端粒酶活性的变化,探讨其抑制端粒酶活性的可能机制,为端粒酶抑制剂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荧光染料SYBR—Green I建立一种新的端粒酶活性检测方法:FQ—TRAP法。利用FQ—TRAP法检测端粒酶抑制剂作用后肿瘤细胞端粒酶活性变化。结果:端粒酶抑制剂作用后,肝癌细胞端粒酶活性都有变化,其中以ASODN,EGCG,AZT抑制效果较明显。结论:端粒酶FQ—TRAP法是一种特异性、灵敏度、重复性都较好,可快速、简便及定量检测人端粒酶活性的方法,端粒酶抑制剂作用后癌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变化,为端粒酶抑制剂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9.
余泉友  房守敏  左伟东  张泽  鲁成 《昆虫学报》2010,53(10):1061-1068
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是一个功能广泛的超基因家族, 其中Zeta家族在动物、植物和细菌中均有分布。在哺乳动物中, Zeta GSTs具有马来酰乙酰乙酸异构酶(MAAI)活性, 参与苯丙氨酸/酪氨酸的代谢过程。本研究对家蚕Bombyx mori基因组中预测的GST基因(BmGSTz1)进行了表达序列标签的搜索, 经拼接后获得一条含有3′和5′非翻译区在内的长度为1 239 bp 的cDNA序列, 其3′端含有AATAAA加尾信号。BmGSTz1基因含有4个内含子, 外显子/内含子边界均符合GT-AG 规则。经TA克隆证实, BmGSTz1基因编码区序列全长648 bp, 共编码215个氨基酸。BmGSTz1推定的分子量为24.8 kD, 等电点pI为8.06。BmGSTz1与其他昆虫和哺乳动物GSTz1的氨基酸序列高度保守, 进化分析表明家蚕BmGSTz1与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冈比亚按蚊Anopheles gambiae、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和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的GSTz1形成1∶1∶1∶1∶1的直系同源关系。RT-PCR和基因芯片数据表明BmGSTz1在家蚕5龄第3天幼虫各组织中都有表达。序列和组织表达特征分析结果提示家蚕BmGSTz1可能具有MAAI活性, 这将为进一步深入研究BmGSTz1基因的功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0.
温度对东亚飞蝗取食影响及其食物利用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对比称重法研究温度对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Meyen)取食及食物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3~5龄蝗蝻在18、21、24、27、30℃5个温度梯度下发育历期为56.9、34.0、21.3、17.2、15.0d,总取食量为0.85、0.88、0.82、0.99、0.99g。在21、24、27、30℃4个温度梯度下,雄成虫寿命为90.3、62.8、47.0、38.7d,总取食量为3.62、4.67、4.25、4.26g;雌成虫寿命为95.8、63.0、46.3、40.8d,总取食量为6.97、10.48、10.41、11.90g。随温度升高3~5龄蝗蝻近似消化力减小,食物利用率增加;成虫期在18、30℃条件下近似消化力有显著差异(P<0.05),但不同温度下食物利用率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