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7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马铃薯不同品种感染早疫病菌后防御酶活性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测定抗性不同的马铃薯品种接种和未接种情况下叶片内防御酶活性,研究马铃薯品种对早疫病的抗性机制。结果表明,在接种处理后,各品种植株体内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提高,抗病品种酶活性增幅高于感病品种,说明上述4种酶与品种抗性有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142.
摘要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FOXQ1和Snail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78例胃癌组织中FOXQ1和Snail的表达,比较FOXQ1和Snail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期的关系。结果:在178例胃癌中,FOXQ1和Snail过表达分别为103例(57.8%)和87例(48.9%),76例(42.7%)同时表达FOXQ1和Snail。FOXQ1的表达与胃癌pTNM分期(P<0.001)、浸润深度(P<0.001)、淋巴结转移(P<0.001)、远处转移(P=0.001)、分化程度(P=0.002)和肿瘤直径(P=0.001)有关。Snail的表达与胃癌pTNM分期(P<0.001)、浸润深度(P<0.001)、淋巴结转移(P<0.001)、远处转移(P=0.001)、Borrmann分型(P=0.016)、分化程度(P=0.037)和肿瘤直径(P< 0.001)有关。结果表明,FOXQ1高表达与Snail表达呈正相关(r= 60.705,P<0.001)。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FOXQ1或Snail表达与OS相关(P< 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FOXQ1、Snail、pTNM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肿瘤直径分别与5年OS显著相关。多因素COX分析显示,FOXQ1(HR 2.621,95%CI 1.571-4.374,P< 0.001)、Snail(HR 2.925,95%CI 1.767-4.841,P<0.001)和淋巴结转移(HR 1.345,95%CI 1.130-1.601,P=0.001)是胃癌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FOXQ1与Snail的表达密切相关,FOXQ1与Snail的联合表达模式可作为胃癌患者更有效的预后指标。FOXQ1与Snail在胃癌上皮间质转化过程中的确切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3.
四川地区猪源艰难梭菌分子分型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 艰难梭菌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肠道病原菌,可引起人和多种动物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或假膜性肠炎。四川作为我国主要的生猪产区,还未有猪源艰难梭菌流行病学调查的相关报道,对猪源艰难梭菌的防控及保障猪肉安全带来挑战。[目的] 调查四川地区猪源艰难梭菌的感染、流行情况,并对分离出的艰难梭菌进行分子分型研究。[方法] 收集来自四川生猪主要产区6个养殖场中猪的粪便标本(n=110),采用厌氧培养技术在艰难梭菌鉴别培养基上进行分离培养;采用PCR方法扩增艰难梭菌4个毒素基因(tcdAtcdBcdtAcdtB)和7个管家基因(adkatpAdxrglyArecAsodAtpi),对分离株进行毒素基因分型和多位点序列分型。[结果] 从110份样品中,经革兰氏染色镜检及PCR鉴定,共分离出20株艰难梭菌,分离率高达18.18%;毒素基因分型结果显示共获得3种毒素基因型,包括tcdA+tcdB+cdtA/cdtB+n=3)、tcdA+tcdB+cdtA/cdtBn=6)、tcdAtcdBcdtA/cdtBn=11);多位点序列分型结果显示获得5个ST型,包括ST11(n=3)、ST3(n=1)、ST35(n=2)、ST36(n=4)、ST109(n=10);进化树结果显示,所有分离株聚集为2个大群,分别为3个分支和17个分支。[结论] 四川主要生猪产区猪群存在艰难梭菌感染,分离株的分子分型呈多样性,主要流行型为ST11、ST3、ST35、ST36、ST109型,并且存在ST11型高毒力菌株流行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4.
IL-33是在2005年发现的IL-1家族新成员,具有双重调节作用,一方面作为核因子定位于细胞核内,起转录调控作用;作为细胞因子参与调节Th2型机体免疫和炎症反应。在自身免疫病、感染、糖尿病、皮肤病、心血管疾病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综述总结讨论在现阶段对IL-33的研究及其在有关疾病中发挥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45.
146.
体色是动物进行种内和种间信息交流的重要性状特征。与人类的三基色视觉系统不同,许多动物都具有四面体颜色系统,包括人眼无法探测的紫外光区域。动物体色是动物生态学中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以人类主观角度对动物体色进行描述和分类,可能会导致研究结果的偏差,甚至得出错误结论。该文以赤红山椒鸟(Pericrocotus flammeus)为实例,通过分段光谱分析,对动物体色的色调、色度、亮度以及各波段的亮度进行量化;通过构建先进的动物视觉模型以考虑环境光线的影响和动物视网膜对不同波段光线的敏感度和捕获能力,同时将颜色斑块直观投射在四面体颜色空间和罗宾逊投影中,以量化颜色跨度和空间容量等参数,真正实现从动物的视觉角度分析动物体色。  相似文献   
147.
性打搅行为是指非人灵长类社群内非交配个体对正在发生性行为个体的干扰行为,该行为在非人灵长类中普遍存在,通过综述目前已知的36种非灵长类的性打搅行为的报道,探讨性打搅行为的功能和意义。性打搅行为具有更高度的种间和种内差异,种间的性打搅的方式不同、同时受到社会结构和婚配制度的影响;在种内受到性别、年龄、等级等因素的影响。结合川金丝猴性打搅的研究结果,从性打搅的类型、被打搅的反应、性打搅的功能以及相关假说等方面入手,对非人灵长类性打搅行为进行系统总结,旨在为我国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为生殖行为学研究者启发思路,推动本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8.
如何定量化研究动物的颜色是动物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许多动物的视觉范围比人类宽,但以往都以人类主观对颜色进行分类,并没有很好地对其进行量化。光纤光谱仪能够精细量化动物的颜色,包括人眼无法探测的紫外光(UV)部分。介绍了光纤光谱仪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概述了光谱仪在动物学研究中的应用。利用光谱仪对动物颜色的定量化分析,可为动物学研究提供更客观和科学的数据。  相似文献   
149.
旨在构建小鼠角质细胞生长因子(KGF)真核表达载体pCDsR-UKA,通过脂质体转染法转染小鼠胚胎干细胞( mESC),并进一步优化其转染条件,最终获得可以正常生长并稳定表达红色荧光蛋白的转KGF基因的ES细胞.利用RTPCR技术扩增小鼠KGF基因cDNA并构建表达载体pCDsR-UKA (6.6 kb),经鉴定正确的重组质粒DNA用脂质体包裹后转染mESC.从小鼠成纤维细胞cDNA扩增出891 bp的KGF基因片段与UHS启动子和BGH polyA序列成功重组到pCDsRed2载体中.经酶切和DNA测序验证,插入载体的DNA片段为KGF基因且方向正确.采用脂质体法优化转染条件,mESC最高转染效率达到(34.4±4.1)%.经G418筛选的转基因ES细胞通过PCR鉴定证实外源基因已整合在ES细胞基因组中.成功获得了小鼠KGF基因片段,以及真核表达载体pCDsR-UKA,经优化的脂质体悬浮法转染条件,在六孔板中当DNA与脂质体比例为3:10时,可获得最佳转染效率且不改变ES细胞的生长状态,经筛选获得了转基因ES细胞克隆.为下一步通过四倍体补偿技术获得ES小鼠提供了转基因ES细胞.  相似文献   
150.
摘要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NS)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D-二聚体(D-D)和B型钠尿肽(BNP)水平及与发生血栓栓塞(TE)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241例NS患者,根据是否并发TE分为TE组56例,非TE组185例,另选取65名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对比各组血清Hcy、D-D和BNP水平,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NS患者并发TE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判断血清Hcy、D-D和BNP水平对NS患者并发TE的诊断价值。结果:三组血清Hcy、D-D和BN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E组血清Hcy、D-D和BNP水平明显高于非TE组,非TE组血清Hcy、D-D和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E组高血压史、利尿剂使用史、糖皮质激使用史比例和BUN、24hUPQ水平明显高于非T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Hcy、D-D、BNP、24hUPQ为NS患者并发TE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Hcy+D-D+BNP水平诊断NS患者并发TE的AUC明显大于血清Hcy、D-D和BNP单独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也高于各指标单独诊断。结论:NS患者血清Hcy、D-D和BNP水平明显提升,合并TE后进一步提高,且血清Hcy、D-D和BNP水平为NS患者发生TE的危险因素,联合测定可提高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