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0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17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77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通过对内蒙古典型草原4种主要土壤类型及122种主要植物硫含量的分析,并与主要放牧家畜的营养需要相结合,综合评价了内蒙古典型草原硫的营养状况.研究表明4种主要土壤类型不同层次(0.2~0.4m,0.1~0.2m和0~0.1m)的土壤中有机硫的含量变化很大,为17~397μg*g-1,有机硫的含量与土壤中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呈高度正相关.土壤中平均无机硫含量低于10μg*g-1,但黑钙土土壤中无机硫的含量较高,达20μg*g-1左右.土壤中微生物硫含量占土壤中全硫含量的1.78%~2.80%.所测定的122种主要植物中有75%的植物体内硫含量低于0.16%,氮/硫比大于14∶1;与主要放牧家畜的营养需要相比,有约80%的植物缺硫.植物体中硫的含量与土壤中有效硫的含量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92.
以正常性种子花生为对照,研究了顽拗性黄皮种子脱水过程中活性氧清除酶、膜脂过氧化作用以及电解质渗漏率的变化。随着含水量的下降,黄皮胚的电解质渗漏率和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均显著增加;当黄皮胚含水量下降致40%后,SOD活性开始急剧下降,而POD和CAT活性在胚含水量下降过程中呈现出缓慢下降的趋势。花生胚在含水量从45%降至145的过程中,电解质渗漏率没有明显增加,MDA含量只有少量增加;当含水量降至14%后,电解质渗漏率出现少量增加,花生胚脱水初期,活性氧清除酶活怀明显增加,并在整个脱水过程中维持较高的水平。以上结果表明:顽拗性处子黄皮的脱水敏感性与活性氧清除酶相对活性变化有关。脱水引起黄皮胚活性氧清除酶活性降低,活性氧清除能力下降,膜脂过氧化作用加强,膜透性增大。黄皮胚的膜系统可能是脱水伤害的靶位之一。  相似文献   
93.
利用扫描电镜研究了茄科(Solanaceae)天仙子族(Hyoscyameae)中国特有属马尿泡属( Przewalskia Maxim.)马尿泡( Przewalskia tangutica Maxim.)和天仙子属( Hyoscyamus L.)天仙子( Hyoscyamus niger L.)的花器官发生和发育,研究结果表明:马尿泡和天仙子花器官的发生和发育具有以下3个共同特征:1)符合Hofmeister规律, 即新器官的发生首先出现在花顶已经存在的器官之间;2)花冠的发育模式符合茄科植物所具有的"后合瓣"("late sympetaly")现象,即花瓣单独发生但后来又通过它们基部分生组织的融合而连合起来;3)花被五基数且花器官原基发生顺序为向心发育.但是它们的花萼原基具有不同的发生方式.天仙子花萼裂片原基的发生方式为环状发生;马尿泡花萼裂片原基的发生方式为螺旋状发生,但5个花萼裂片原基在都出现后就连成了一个环.马尿泡是介于天仙子属和山莨菪属之间的类群,它比天仙子属原始但较山莨菪属进化.  相似文献   
94.
锌肥对日光温室西芹硝酸盐及营养品质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王艳  王景华  许福明 《生态学报》2001,21(4):681-683
利用日光温室西芹不同锌水平的试验,研究了以氮,钾肥作基肥时,不同锌水平对西芹的硝酸盐累积,营养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施用硫酸锌30kg/hm2,西芹的产量达到最高,而硝态氮含量与CK相比,叶片和叶柄分别降低28.6%和29.5%,施用锌肥可以提高Vc的含量,对可溶性糖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5.
杆状病毒DNA解旋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DNA解旋酶 (helicase)是DNA复制过程中一类重要的酶 ,负责打开DNA双链 ,并参与新生链的合成 ,在DNA修复和重组过程中都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杆状病毒DNA解旋酶除了参与DNA复制外 ,对于晚期基因的转录、关闭宿主蛋白质合成及决定杆状病毒宿主域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1.杆状病毒解旋酶的结构目前已有 5种杆状病毒的DNA解旋酶基因得到克隆并测序 ,分别是苜蓿银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AcMNPV) ,黄杉毒蛾核多角体病毒 (OpMNPV) ,家蚕核多角体病毒 (BmNPV) ,甜菜夜蛾核多角体病毒(SeMNPV)及粉…  相似文献   
96.
昆虫保幼激素促进家蚕杆状病毒系统的基因表达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Baculovirus Expression VecterSvstem,BEVS)的一个最大优点是外源基因的高效表达(Hy-perexpression).但是,不同的外源基因在BEVS系统中的表达水平相差很大,较低的如α-干扰素,表达量为1~5mg/L培养细胞;高的如β-半乳糖苷酶,表达量可达600mg/L培养细胞.外源基因在BEVS系统中表达量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细胞的类型与质量,外源基因蛋白的性质,启动子序列的完整性,是否为融合蛋白等[1].如何使外源基因在BEVS系统中高效表达,是近年来该领域中研究最活跃的方向之一.已证实家蚕杆状病毒的表达量受宿主遗传型的影响,最低和最高的遗传型相差达7倍以上[2].林水中等发现家蚕饲料中添食适当浓度的硫酸铜可提高外源基因单位表达量10%左右[3].杆状病毒在复制循环中表现出两种类型:芽生病毒和包涵体病毒,其中芽生病毒引起宿主体内不同组织间的感染,包涵体病毒则引起宿主之间感染[1].杆状病毒基因组中蜕皮激素尿苷二磷酸葡萄糖基转移酶(egt)基因影响激素在宿主体内的平衡[4],egt基因通过糖基化作用使蜕皮激素失活,打破宿主体内的激素平衡,延长幼虫期,以利于病毒的增殖[5].家蚕血淋巴中保幼激素(Juvenile hormone,JH)的滴度同样决定着幼虫发育的进程[6],本文通过体表使用保幼激素,以研究保幼激素对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和宿主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对外源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97.
顽拗性黄皮种子脱水过程中活性氧清除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正常性种子花生为对照,研究了顽拗性黄皮种子脱水过程中活性氧清除酶、膜脂过氧化作用以及电解质渗漏率的变化。随着含水量的下降,黄皮胚的电解质渗漏率和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均显著增加;当黄皮胚含水量下降至40%后,SOD活性开始急剧下降,而POD和CAT活性在胚含水量下降过程中呈现出缓慢下降的趋势。花生胚在含水量从45%降至14%的过程中,电解质渗漏率没有明显增加,MDA含量只有少量增加;当含水量降至14%后,电解质渗漏率出现少量增加。花生胚脱水初期,活性氧清除酶活性明显增加,并在整个脱水过程中维持较高的水平。以上结果表明顽拗性种子黄皮的脱水敏感性与活性氧清除酶相对活性变化有关。脱水引起黄皮胚活性氧清除酶活性降低,活性氧清除能力下降,膜脂过氧化作用加强,膜透性增大。黄皮胚的膜系统可能是脱水伤害的靶位之一。  相似文献   
98.
羊驼体内存在天然缺少轻链的重链抗体,克隆重链抗体可变区(VHH),即可构建单域抗体(single-domain antibodies,sdAbs),又称纳米抗体(nanobody,Nb)。利用非免疫羊驼噬菌体文库筛选肿瘤特异性蛋白B7-H4的纳米抗体,经过4轮淘选,ELASE鉴定阳性克隆噬菌体,测序获得其DNA序列后体外转录为mRNA,将修饰纯化后的mRNA转染到肿瘤细胞,利用细胞免疫荧光检测mRNA在肿瘤细胞内是否表达,Western印迹进一步验证其表达情况;通过CCK-8法鉴定其对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能力;划痕实验鉴定其对肿瘤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Transwell法鉴定其对肿瘤细胞的侵袭能力的影响;裸鼠荷瘤模型瘤旁注射mRNA,鉴定其在体内实验对肿瘤组织的作用。结果显示,通过淘选获得1个高亲和性的噬菌体株菌H6;DNA测序并导出的氨基酸序列符合羊驼纳米抗体结构;将其mRNA导入肿瘤细胞,能有效表达出纳米抗体H6;转染H6-mRNA的肿瘤细胞(0.84±0.08)与未转染H6-mRNA的对照组(1.83±0.04)相比,其增殖能力明显受到抑制,P<0.01,其迁移和侵袭能力(78.60±5.36)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197.80±21.04),效果优于B7-H4 mRNA的siRNA(95.40±16.56);在裸鼠乳腺癌模型中能有效抑制肿瘤生长,效果优于紫杉醇和B7-H4 mRNA的siRNA。这说明筛选所得抗B7-H4纳米抗体H6能特异结合B7-H4蛋白并封闭其功能,导致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受到抑制。该结果为利用B7-H4作为治疗癌症的靶点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99.
全球陆地生态系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温度敏感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游桂莹  张志渊  张仁铎 《生态学报》2018,38(23):8392-8399
基于全球647套通量数据,定量分析了全球尺度下生态系统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温度敏感性(Q10)随纬度、气候和植被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全球尺度下,光合作用和呼吸过程的温度敏感性(Q10,G和Q10,R)都随纬度的升高而增加,其中Q10,G和Q10,R的均值分别为3.99±0.21和2.28±0.074。除热带多树草原、常绿落叶林外,Q10,G均大于Q10,R值。不同植被类型的温度敏感性存在显著性差异,表现为:针叶林阔叶林;落叶林常绿林,其中生态系统的季节性变异是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当植被类型和纬度区域共同影响Q10值时,植被类型对Q10值的总变异贡献更大。气候类型对Q10,G和Q10,R都有显著影响。在气候带上,干旱带的Q10,G最小,而冷温带的Q10,G最高。不同气候类型下(除温带草原气候外)的Q10,G都大于Q10,R。在极端条件下,温度可能不在是主导因素,而水分对温度敏感性的影响不可忽略,今后的研究需要更多的关注生态系统温度敏感性对水分变化的响应。  相似文献   
100.
以1年生刨花楠幼苗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的氮磷配施实验,采用扫描根系法和磷脂脂肪酸法,研究不同氮磷配施处理对刨花楠幼苗1—4级细根根序形态特征及其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1)4种氮磷配施处理均显著增加了刨花楠1—2级根的比根长和比根面积(P0.05),降低了3—4级根的比根面积(P0.05);(2)通过不同梯度的氮磷配施,1—2级细根的根组织密度呈下降态势,而3—4级根的组织密度则显著增加(P0.05),体现低级根与高级根之间的权衡;(3)4种氮磷配施处理都显著降低刨花楠1—4级细根的平均直径(P0.05);(4)随着氮磷比的增加,微生物总量及细菌、真菌与放线菌数量等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并均在N∶P为10∶1时达到最大;(5)氮磷配施条件下,细菌、真菌等与1—2级细根的比根长和比根面积呈显著正相关,而与4级根的比根长和比根面积则呈显著负相关,革兰氏阳性菌、真菌等与3—4级根的组织密度存在显著正相关,而与1—2级根的组织密度无显著相关性。各级根序的平均直径均与土壤微生物无显著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短期氮磷配施以N∶P为10∶1的效果最好,其最有利于提高刨花楠苗木细根的养分吸收能力与养分吸收效率,苗木通过调整细根形态来适应氮沉降,其地下生物群落如土壤微生物及其与细根的关系也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地下生态系统碳氮循环和养分流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