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5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观察“胞间连丝”是生物学专业及中学生物学演示不可缺少的实验。实验材料一般选用柿核胚乳 ,作徒手切片及染色来观察。本人在多年实验教学过程中 ,曾在前人介绍处理染色基础上进行改进 ,切片用 1%龙胆紫 - 1%次甲基兰(或甲基兰 ) - 1%酸性品红复染法进行观察 ,可当堂完成 ,方法简易 ,效果较好 (《徽州师专学报》自然版 ,1990 .1.)。近两年来 ,又在此基础上对染色方法进一步改进 ,切片改用 0 .2 %龙胆紫溶液染色 10 min左右 ,然后水洗观察 ,可见柿核胚乳细胞壁被染色浅紫色 ,而胞间连丝被染成紫色 (或深紫色 )。此染色方法更简便单一 ,效果…  相似文献   
152.
在六十年代初期,我们逐渐形成了一种概念,认为在生物现象间具有相似性,而研究其相似性是弄清生物变化规律十分重要的关键。相似性说明事物间有相同的一面,也有不同的一面。相似不是等同。相似性可以在分子水平上反映出来,更多地将在不同层次的生物水平上反映出来。按分子结构的同源性可以将生物活性分子区分为不同大小的家族,“物以类聚”已经在生物科学中得到充分证明。在很多领域,不同层次中已可列举不少生物现象间相似性的课  相似文献   
153.
中国丁氏双鳍电鳐乙酰胆碱酯酶的制备亲和层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celylcholinesterase was purified from the electric organs of Torpediniforms nacline timelci by affinity chromatography. "Pure" enzyme preparation as identified by PAGE analysis was obtained. The specific activity is 78 mmol ACh/h/mg protein. Sedimentation coefficient is 11.86 S. Molecular weight is 236000. Acidic amino acid and basic amino acid contents are 22% and 12% respectively. Circular dichroism pattern shows two negative valleys at 209 and 220 nm.Optimum substrate concentration is 1-3 mM ACh with Km around 0.18 rnM. Excess substrate causes inhibition of enzyme activity. Optimum pH lies between 7.5-8.0. Bovine serum albumin and phosphatidylcholine benefits the stability of enzyme activity. The pure enzyme can be stored at - 20癈. Repeated freezing and thawing causes sharp inac tivation.  相似文献   
154.
采用PCR技术 ,扩增了人转化生长因子β1 (hTGFβ1 )成熟肽基因 ,并对其进行了全序列测定 .采用DH5α/ pBV2 2 0表达系统 ,使TGFβ1在大肠杆菌胞内的表达达到 1 6 % .通过N端氨基酸序列测定和免疫印迹分析 ,证实重组蛋白为hTGFβ1单体蛋白 .采用谷胱甘肽法或CHAPS/DMSO法 ,使重组蛋白的复性率达到 30 % .通过纯化获得了银染一条带的重组蛋白 ,MTT法对Mv1Lu细胞的测活表明 ,重组蛋白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55.
人肺癌细胞CPP32基因的克隆及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蛋白酶尤其是ICE家族的蛋白酶是细胞死亡机制的核心成分.ICE蛋白酶家族中,CPP32(又称Yama,apopain)在不同形式的凋亡途径中起核心作用.为深入研究CPP32的结构与功能,克隆了CPP32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了表达.采用RT-PCR技术从人肺癌细胞株中获得了CPP32蛋白酶基因.DNA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由已报道的编码CPP32αp20亚单位和CPP32βp10亚单位的核苷酸组成,提示ICE家族蛋白酶寡聚化可能受DNA水平调控.将获得的CPP32基因分别重组到pBV321和pEX31B载体上,并分别转化到大肠杆菌中,均获得了CPP32基因的较高表达,表达产物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156.
利用基因转染技术,将人的bcl-2基因cDNA克隆于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通过PA317细胞包装成病毒后感染HeLa细胞。经PCR及蛋白质印迹证明转染成功,得到bcl-2稳定高表达株Hbc17。用顺铂诱导凋亡,Hbc17比对照细胞株H1具有明显的抗凋亡能力。为进一步研究顺铂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机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7.
采用PCR技术从E.coli基因组片段中克隆出碱性磷酸酯酶(PhoA)的启动子和信号肽序列.在PhoA启动予5'端设计了EcoRⅠ酶切位点,在信号肽编码序列3'端设计了HindⅢ酶切位点.将PCR产物酶切后EcoRⅠ-HindⅢ片段克隆至pBR322的EcoRⅠ-HindⅢ位点,组构出含有PhoA启动子和信号肽序列的分泌表达载体pBM-Pho-1.之后将人表皮生长因子的成熟肽基因克隆至该载体,使之在E.coli中获得分泌表达,另采用pINⅢ载体系统以分泌方式表达了人表皮生长因子。  相似文献   
158.
【背景】假单胞菌是广泛存在于土壤、水体环境的微生物,其中Pseudomonas plecoglossicida NyZ12是一株能够以环己胺为唯一碳源和氮源生长的革兰氏阴性菌,其基因组达到7.0Mb左右。【目的】研究假单胞菌NyZ12的基因组是否具有可塑性和多变特征。【方法】以环己胺为唯一碳源和氮源生长的P. plecoglossicida NyZ12为研究对象,以琥珀酸或者代谢中间产物环己酮为碳源连续传代让其自然发生突变,然后筛选在以环己胺为唯一碳源和氮源的无机盐培养基上不能生长的突变体。将获得的突变体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并与野生型假单胞菌NyZ12的全基因组进行比对。【结果】以琥珀酸和环己酮为碳源分别筛选到一株突变体T1和T2,测序比对后发现假单胞菌突变体T1、T2的基因组发生大量的缺失和突变。对基因丢失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丢失的2个大片段中存在大量的重复序列、转座酶、转座子和原噬菌体。【结论】假单胞菌NyZ12的基因组具有可塑多变的特征。其可能的机制为进一步揭示微生物的适应和进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9.
为调查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岩羊(Pseudois nayaur alashanicus)的种群现状,通过样线法在2017、2018年冬季,2018、2019年春季进行了调查,利用R 4.0.3中的Distance 1.0.2对样线观测数据进行分析,估测保护区内岩羊的种群数量及密度,分析其种群结构。结果显示,调查共观测到岩羊6299只,其中,2018年冬季种群数量最高,约为2654(2230-3161)只(括号内为95%数量置信区间),种群密度为3.921(3.293-4.668)只/km2。与2003年同季节的调查数据对比发现,保护区内岩羊的种群数量在15年间增长迅速,岩羊的种群密度累计增长了约53.17%,年平均增长3.54%。岩羊集群形式:混合群(88.03%,80.95%)为岩羊冬、春最主要的集群形式,且混合群的数量冬季多于春季,独羊出现的次数最低(1.99%,2.86%),不同的集群类型在不同的季节的差异极显著(P<0.001);岩羊平均群大小:春季为(13.439±12.085)只,冬季为(9.011±8.610)只,调查季节中集群大小多为1-10只,岩羊的不同季节的群大小差异极显著(P<0.001)。种群成体与幼体比在不同季节的变化范围为1.411-2.673,雌雄比在不同季节的变化范围为0.934-1.469,种群结构的季节性差异极显著(P<0.001)。集群类型、群大小及群组成的调查表明,不同季节间岩羊种群结构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60.
准确识别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与需求的空间特征和空间匹配,确定影响供需关系的因素,对指导区域生态系统管理和恢复具有重要意义。采用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生态系统服务和权衡综合评估模型(InVEST)和卡内基-艾姆斯-斯坦福模型(CASA)等多种模型方法探讨青藏高原土壤保持、产水和碳固定服务的供给与需求的时空特征,并结合冗余分析,进一步识别青藏高原生态系统服务供给、需求与供需比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00-2018年青藏高原土壤保持、产水和碳固定服务的供给量,以及产水和碳固定服务的需求量均呈现增加趋势,供给量分别增加30.57t、63.61×104m3、33.81t,需求量分别增加153.42m3和5.09t,而土壤保持服务需求量呈减少趋势,减少16.39t。(2)青藏高原各项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匹配状况不同,碳固定服务供需比呈下降趋势,产水服务供需比呈上升趋势,土壤保持服务供需比波动变化,总体呈上升趋势,局部呈下降趋势。(3)各项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关系均以低低型空间匹配为主。(4)降水和坡度是影响生态系统服务供给的主要因素,生态系统服务需求主要受人口密度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降水和温度是影响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比的关键因素。研究评估青藏高原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以及明确供需关系的空间显性驱动力,为区域的生态系统综合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