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5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51.
采用活性追踪法,从中华剑角蝗肠道共生真菌Penicillium oxalicum的发酵产物中分离得到一个具有较高抗肿瘤活性的苯并吡喃酮二聚体类化合物,经波谱数据及理化性质鉴定为secalonic acid A,为首次从该属菌种中分离得到。Secalonic acid A对多种肿瘤细胞如人肝癌细胞(HepG2)、人肺癌细胞(A549)、人宫颈癌细胞(Ca Ski)、鼻咽癌细胞(CNE2)和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均有显著的生长抑制作用,IC50值分别为1.12、2.23、4.16、20.18和22.65μM,但对正常细胞如人永生化表皮细胞(HaCAT)和犬肾细胞(MDCK)的细胞毒性较小,IC50值大于100μM,具有一定的选择性。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Secalonic acid A能有效诱导HepG2细胞凋亡,早期凋亡率最高达到40.6%,并能有效破坏HepG2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相对破坏率最高达到97.3%。提示该化合物可能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52.
本文分别采用环己烷、正丁醇、乙酸乙酯、丙酮、甲醇5种极性不同的溶剂分别提取青蒿内生真菌Alternaria sp.(PQH12)的菌丝体。采用MTT法分别测定不同极性溶剂提取物对3种肿瘤细胞株(HL-60、MCF-7和COLO205)的生长抑制率,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和超氧阴离子O-·2清除法评价了青蒿内生真菌Alternaria sp.(PQH12)不同极性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正丁醇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均表现出对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浓度为20μg/mL时,正丁醇提取物对HL-60细胞的生长抑制率为80.56%,乙酸乙酯提物对MCF-7和COLO205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54.47%和83.09%;在两种抗氧化活性评价体系中,甲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均明显优于其他溶剂的提取物,其IC50值分别为0.20 mg/mL(DPPH)和0.19 mg/mL(O-·2)。该结果表明,青蒿内生真菌Alternaria sp.(PQH12)具有较好的细胞毒和抗氧化潜力,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可以作为进一步实验研究的对象。  相似文献   
153.
目的了解新生儿医院感染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流行状况及耐药性,为预防和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新生儿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用VITEK-2 Compact微生物鉴定系统鉴定菌种和药敏试验。结果共检出病原菌192株,105株为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占54.7%;检出产ESBLs菌58株,全部来自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产ESBLs菌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单内酰环类抗菌药物高度耐药,耐药率〉80.0%,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较低,耐药率〈20.0%,未检测到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株。结论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是新生儿医院感染中主要的病原菌,且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临床应加强病原菌的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54.
为掌握中国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种质资源分布特征, 揭示青鱼种质资源的遗传变异情况, 研究通过对9个青鱼群体271个样本线粒体COⅠ区设计引物并进行PCR扩增, 运用软件分析了群体内部遗传多样性和各群体之间的进化关系。分析结果表明: 长度为1003 bp的9个群体COⅠ基因区域序列GC含量低于AT含量, 共检测到6个突变位点, 7种单倍型, 其中Hap4单倍型在9个群体中都有分布。AMOVA分子方差分析显示271个青鱼样本的变异90.33%来自群体内部, 9.67%来自群体间。青鱼总体核苷酸多样性(π)偏低, 在0.00109—0.00244。单倍型多样(Hd)性较高, 在0.403—0.847。遗传分化系数(Fst)在–0.0033—0.23445, 保持在低度至高度分化, 主要集中在低度和中度分化。分析得到广东佛山群体可能经历过瓶颈效应, 其余8个群体可能经历过快速的种群扩张事件。研究结果揭示了中国目前青鱼种质资源的遗传背景, 可以为中国青鱼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创新利用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5.
目的:探讨颅内原发性胚胎性癌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为该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病理证实的6例颅内原发性胚胎性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并比较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本组病例5例男性和1例女性,平均年龄9.8岁;5例病变位于松果体区,1例位于鞍区;5例头痛起病,1例表现为多尿;术前血液学检查提示:4例患者甲胎蛋白明显升高,1例患者β亚单位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明显升高;3例患者手术全切,平均生存期32.0月,3例患者手术次全切,平均生存期21.0月;4例患者术后接受规范放化疗,平均生存期32.0月,1例仅行化疗,生存期22.0月,1例术后未行放化疗,生存期9.0月。结论:颅内原发性胚胎性癌是一种罕见的颅内肿瘤,多见于年轻男性,病变多位于松果体区;术前血液学检查有助于诊断;患者预后差,手术切除程度是一重要预后影响因素,术后放化疗或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56.
该文旨在探索丹参注射液对胎鼠大脑皮质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 NSCs)体外增殖和分化的影响。以丹参注射液丹参生药(1.5 mg/mL)作为计算药物浓度;体外培养NSCs,将其分为正常对照组和丹参注射液处理组,用Cell Counting Kit-8(CCK-8)试剂、Bromodeoxyuridine(BrdU)试剂、共聚焦高内涵分析系统和RT-PCR技术分别检测丹参注射液对NSCs增殖与分化的影响。CCK-8试剂检测结果显示,经1.17μg/mL丹参注射液处理的NSCs细胞,其增殖能力[光度值为(0.408±0.006)]较对照组[光度值为(0.216±0.003)]显著升高(P0.01); BrdU检测结果显示,经1.17μg/mL丹参注射液处理的NSCs细胞增殖能力较对照组可提高40.83%(P0.01);共聚焦高内涵分析结果显示,经0.59μg/mL丹参注射液处理的NSCs向神经元方向分化效率较对照组可提高28.73%(P0.01); RT-PCR结果表明,经丹参注射液处理的NSCs分化7天后,神经元相关基因NeuroD 1、Tuj1等表达量显著上升。结果显示,丹参注射液不仅可提高NSCs的增殖能力,同时可促进其向神经元方向的分化。  相似文献   
157.
中国被子植物2新记录种——团花密花藤和珠芽秋海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首次报道了发现于云南德宏州的2个中国新记录种—团花密花藤(Pycnarrhena pleniflora Miers ex Hook.f. Thomson)和珠芽秋海棠(Begonia gemmipara Hook.f. Thomson)。结合原始文献、模式标本及其野外调查对其形态特征进行补充描述,凭证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标本馆(HITBC)。  相似文献   
158.
目的:探究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治疗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我科经MVD治疗的TN患者,分析其预后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120例TN患者中,单纯静脉压迫所致TN患者13例,单纯动脉压迫所致TN患者60例,混合性血管压迫所致TN患者46例。单纯静脉压迫患者术后1天、3月、1年、3年的缓解率分别为84.6%、76.9%、69.2%、61.5%。单纯动脉压迫患者为88.3%、85.0%、83.3%、70.0%。混合型压迫患者为93.5%、93.5%、91.3%、87.0%。A组患者术后1年、3年缓解率低于C组患者(P<0.05)。A组与B组、B组与C组术后1天、3月、1年缓解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C组术后3年缓解率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单纯静脉压迫TN患者MVD术后缓解率较单纯动脉压迫TN患者及混合性压迫TN患者低,混合性压迫TN患者长期缓解率最高。  相似文献   
159.
为选育高产子实体和虫草菌素的蛹虫草菌株,从野生蛹虫草中分离单孢子并进行分型,之后进行产子实体实验;同时对蛹虫草子实体进行了产孢结构的观察,并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了子实体和培养基中的虫草菌素。结果表明,菌落背面颜色为橙铬色的菌株容易产生子实体;出发(原代)菌株所产子实体在形态上更接近野生蛹虫草,而角变株的子实体畸形;出发菌株产子实体能力要比该菌株未发生角变部分分离株和角变部分分离株都强。在虫草菌素的产量上也以出发菌株为高,表明表型多态性对蛹虫草产子实体和虫草菌素有很大的影响。这对于优势菌种的筛选和生产实践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0.
目的:探讨哮喘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以及辅助性T细胞(Th1/Th2)的比例的变化,探讨其在哮喘的临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80例哮喘患者(哮喘组)按临床表现分为急性发作期组(54例)和缓解期组(26例),同时选择50例健康体检者。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上述各组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CD4+IFN-γ+Th1和CD4+IL-4+Th2细胞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哮喘组CD4+CD25+Foxp3+Treg水平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中急性发作期组Treg水平明显低于缓解期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而哮喘组Th1/Th2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在哮喘急性发作组中Th1/Th2比值显著低于缓解期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提示Treg和Th在哮喘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