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1篇
  免费   195篇
  国内免费   950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97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144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115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123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93篇
  1996年   84篇
  1995年   80篇
  1994年   76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84篇
  1991年   70篇
  1990年   76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36篇
  1985年   34篇
  1984年   33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23篇
  1981年   24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16篇
  1978年   6篇
  1964年   9篇
  1959年   9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1.
A mutant of spikelet differentiation in rice called frizzle panicle (fzp) was discovered in the progeny of a cross between Oryza sativa ssp. indica cv. V20B and cv. Hua1B. The mutant exhibits normal plant morphology but has apparently fewer tillers. The most striking change in fzp is that its spikelet differentiation is completely blocked, with unlimited subsequent rachis branches generated from the positions where spikelets normally develop in wild-type plants. Genetic analysis suggests that fzp is controlled by a single recessive gene, which is temporarily named fzp (t). Based on its mutant phenotype, fzp (t) represents a key gene controlling spikelet differentiation. Some F2 mutant plants derived from various genetic background appeared as the "middle type", suggesting that the action of fzp (t) is influenced by the presence of redundant, modifier or interactive genes. By using simple sequence repeat (SSR) markers and 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 (BSA) method, fzp (t) gene was mapped in the terminal region of the long arm of chromosome 7, with RM172 and RM248 on one side, 3.2 cM and 6.4 cM from fzp (t), and RM18 and RM234 on the other side, 23.1 cM and 26.3 cM from fzp(t), respectively. These results will facilitate the positional cloning and function studies of the gene.  相似文献   
912.
用2%海藻酸钠与1%明胶混合为包理剂固定啤酒酵母废菌体。SEM、X-射线能谱和TEM研究结果表明,该固定化啤酒酵母废菌体(ISCWB)颗粒中的菌体分布较均匀,ISCWB不仅能吸附Pd2+,而且能将Pd2+还原成Pd0。ISCWB吸附Pd2+的最适pH值为3.5。在30℃~70℃范围内,吸附作用不受温度的影响。吸附作用是一个较快的过程,在最初的5min内吸附量可达最大吸附量的36%。吸附作用受ISCWB浓度、Pd2+起始  相似文献   
913.
准确、迅速和在线测量细胞培养过程中培养液的细胞量是深入研究细胞代谢控制的基础 ,无论是对科学研究 ,还是对工业化生产都有重要的意义。在简要阐述细胞生长不同测定方法的基础上 ,系统综述和评价了细胞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提出了细胞测定方法进一步研究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14.
915.
916.
917.
圈卷产色链霉菌分化及其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链霉菌分化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是一个饶有兴趣并富有挑战性的世界前沿研究课题.在原核生物的分化研究中,主要以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ilis)作为模式系统,但枯草杆菌的生命周期尤其是分化过程远比链霉菌简单,不象链霉菌有基质菌丝、气生菌丝、菌丝螺旋和孢子分隔那样的发育分化过程[1].在真核生物中也有分化研究的报道,如构巢曲霉、酵母等.由于真核生物的基因结构比原核生物复杂得多,弄清分化中基因调控的关系就更加困难.因此,选用链霉菌作分化研究的材料有其独一无二的优越性.国际上有关链霉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近年来主要以链霉菌的抗生素生物合成基因和链霉菌的分化基因两个大的方面作为研究的热点和主攻方向,并展开了一些开拓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918.
人胎盘c-fms胞外功能区基因片段的扩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胎盘c┐fms胞外功能区基因片段的扩增*王昕蔡辉国陈佩珍吴克复郑德先(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血液学研究所,天津300020)Amplificationofc┐fmsExtracelularDomainfromHumanPlacentaWa...  相似文献   
919.
本文报道柔红霉素产生菌——天兰淡红链霉菌原生质体的制备和再生方法,并从再生菌落中筛选得到摇瓶发酵单位提高5%的高产菌株30#。将再生高产株经铜蒸气激光辐照,得到在生产罐中发酵水平比对照出发菌株提高12.9%的高产菌株82#。  相似文献   
920.
利用葡萄球菌A蛋白与胶体金连接的复合物为探针的免疫电镜定位技术对绿豆上胚轴细胞中BR定位的结果表明,在用抗BR抗体处理的超薄切片中,叶绿体、核仁和液泡内有大量的金颗粒标记,细胞膜和淀粉粒也有金颗粒标记,但细胞壁中没有观察到金颗粒。在不用EDC固定的切片中,金颗粒标记密度非常低,而在用正常兔血清处理的切片中,所有细胞器内几乎没有金颗粒.该实验为绿豆上胚轴细胞中BR的分布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