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用蛭石与石英砂作为混合固体培养介质研究了低磷 (PO4 3 -)胁迫和部分根系供氮 (NO-3 )对水稻 (O ryzasativaL .)苗期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低磷胁迫和供氮均能诱导水稻不定根和不定根上侧根的伸长。细胞分裂的进程受依赖细胞周期蛋白的蛋白激酶(CDKs)的调控 ,在缺磷和供氮条件下 ,细胞周期蛋白激酶cdc2Os 1在根系表达都增强 ,而cdc2Os 2的表达无明显变化。cdc2Os 1的这种表达模式与这两种处理下根系的加速伸长具一致性 ,表明在磷缺乏和供氮处理下 ,cdc2Os 1基因在根系表达的增强 ,可能促进了根细胞的分裂活性 ,从而加速不定根和侧根的伸长  相似文献   
42.
水稻亚铁胁迫诱导ADH的基因定位及其遗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立平  吴平 《遗传学报》1999,26(4):359-362
籼稻品种IR64与粳稻品种Azucena及其DH群体135个系用于进行Fe^2+胁迫(250mg/L,pH4.5)及对照实验,对处理及对照条件下的ADH进行基因定位及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在Fe^2+胁迫条件下,ADH酶的活性大大提高,群体在Fe^2+胁迫条件下,表现低值的超亲现象,分布偏向IR64,单标记分析和最大似然区间作图结果表明,Fe^2+胁迫条件下,11号染色体上紧密连锁的3个标记位点RG  相似文献   
43.
以粳稻Azucena为父本与灿稻IR64杂交发展的一双单倍体(DH) 本,与灿稻IR1552杂交发展的一重组自交系(RI)群体为材料,应用分子标记图说对2个群体在大田答舅栽2个环境下的穗长进行QTLs及上位性效应分析,DH群体中共检测6个穗长QTLs,位于第1、4长染色体上的3个QTLs,,在2个环境中稳定表达,未检测一闰性效应,加性效应为穗长遗传主效应,RI群体中,共检测到3个穗长QTLs及6对  相似文献   
44.
后生动物起源时间的分子钟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吴平  张克云 《古生物学报》2000,39(3):449-453
后生动物是起源于“寒武纪大爆发”还是经历了一个相对较长的前寒武时期一直是动物进化史上的不同解之谜。综述近年来出现的很多利分子数据推测后生动物起源时间的分子钟研究,并就研究中存在的无脊椎动物与脊劝物之的进化速率的校正、进化速率恒定基因的判断等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45.
从耐低磷胁迫水稻(Oryza sativa L.)品种“IR20”与低磷敏感品质IR55178-3B-9-3杂交发展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中选择的84个系在液体培养条件下,测定了相对生物量,植株相对磷含量及相对磷利用率;在酸性土壤盆栽条件下测定了相对分蘖力与相对地上部生物量。用选择的84个系构建了包括26个RFLP标记与153个AFLP标记的分子标记图谱用于基因定位分析。溶液培养条件下在第12,6,7三  相似文献   
46.
测定了用亚硒酸钠诱发的大鼠白内障晶状体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肽还原酶(GSSG-R)和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H-S)的活性,并与正常晶休中这三种酶的活性作了比较。结果表明,核浊浑期晶状体中GSH-Px的活性比正常晶状体的高一倍,但在整个晶状体浑浊时降低,GSSG-R的活性变化与GSH-PX相似,这两种酶在代谢上是相关的。GSH-S的活性在核浑浊期不改变,但在完全浑浊后降低。  相似文献   
47.
龟鳖目系统学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龟鳖目形态学水平、染色体水平及分子水平的系统学研究进行了综述,并讨论了亚洲龟鳖类的系统学和分类学问题。  相似文献   
48.
小样品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简易测定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多个NaOH浓度、糊化时间等不同处理参数的筛选,提用0.6-0.8mol.L^-1的冷藏液直接糊化脱糙后的精米,然后于37℃糊化21h,继而煮沸10min测定小样品直链淀粉含量的实验方法,具有前处理前便、重复间误差小、用样量少等优点,测得的直链淀粉含量经t检验,与常规法(NY147-88)差异不显著。该方法适用于分离群体或人工气候箱处理等小样品直链淀粉含量的分析测定,同时可作为普通实验室对众多育种种材料及婀交后代直链淀粉含量的快速鉴定。  相似文献   
49.
不同环境下籼稻糙米重的发育遗传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采用包括遗传主效应和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的数量性状发育遗传模型和统计分析方法 ,分析了籼稻(OryzasativaL .)稻米 4个发育时期糙米重的两年资料。结果表明 ,除了三倍体胚乳和二倍体母体植株基因的加性和显性主效应以及细胞质主效应可以控制不同稻米发育时期的糙米重量外 ,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也可明显影响不同发育时期糙米重量。基因加性主效应和加性×环境互作效应在整个稻米灌浆过程中起着主要作用 ,对糙米重的选择可以取得良好的改良效果。条件方差分量分析结果表明 ,胚乳和母体植株中控制糙米重表现的基因在多数稻米发育时期均有新的表达 ,且以稻米发育早期为主 ,开花后第 1~ 7天是控制糙米重的基因表达最为活跃的时期 ,其次为开花后第 8~ 14天。一些基因只在个别发育时期间断表达 ,这在净细胞质主效应和净细胞质×环境互作效应以及净显性主效应上表现得尤为明显。稻米不同发育时期的遗传效应预测值表明 ,V2 0和作 5等亲本可以明显提高后代的糙米重量。  相似文献   
50.
为了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准种与拉米夫定耐药的关系以指导临床用药,随机选取拉米夫定治疗后发生YMDD变异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30例,以及停用拉米夫定后发生病毒反弹的CHB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时以未经拉米夫定治疗的CHB患者30例为对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这些病人体内HBV的P区,再用熔点曲线法分析3组患者体内的HBV准种情况。另外,采用相同方法对HBV C区、S区准种也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病毒变异组患者体内HBV P区准种数量为2.50±0.86个,病毒反弹组为5.30±0.95个,未治疗组为8.37±0.93个,3组间准种数量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HBV C区病毒变异组准种数量为6.10±1.86个,病毒反弹组为6.37±1.81个,未治疗组为6.33±1.64个,3组准种数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HBV S区病毒变异组准种数量为5.23±1.85个,病毒反弹组为6.17±1.93个,未治疗组为5.77±2.11个,3组准种数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HBV P区熔点曲线图显示,病毒变异组优势病毒群的熔点与病毒反弹组和未治疗组相比,已发生明显的偏移,而在HBV C区和S区熔点曲线图中,3组的波峰数和优势病毒群的熔点均没有明显变化。可见,在拉米夫定的作用下HBV P区准种数量减少,准种的性质也发生变化,发生变异后劣势耐药病毒株变为优势病毒株易被检测到。拉米夫定对HBV C区、S区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