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1篇
  1953年   1篇
  1952年   1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 毫秒
41.
双歧杆菌的保健功能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Tissier于 1899年首次分离出双歧杆菌。近三十年来 ,人们对双歧杆菌的特性、分布、分类、营养意义等研究取得很大的进展。许多研究报道 ,双歧杆菌具有维护肠道生态平衡和促进人体健康的作用 ,是食品加工和保藏的著名菌种 ,广泛用于发酵奶、发酵奶饮料、黄奶油、酸奶、奶酪和婴儿食品等。双歧杆菌具有抗菌、防治肠道感染、增强免疫功能、抗肿瘤作用等多种生物学功能 ,有潜在预防和治疗疾病作用 ,在食品工业和药品开发领域具有广阔的前景 [1 ]。1 双歧杆菌的种类及分布双歧杆菌归属于放线菌科双歧杆菌属 ,专性厌氧 ,革兰阳性 ,呈杆状 ,不形…  相似文献   
42.
以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学教材中的部分单元教学活动设计为例,尝试构建有高阶思维活动的学习目标和评价要求,创设高阶认知的问题任务学习情境,开展以"思辨"为核心的学习思维发展与深化实践.实践证明,将评价活动贯穿于整个教学,并将多元化主体的有效反馈融入学习性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达到教、学、评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43.
2010年1月22日,享有世界性声誉的英国<皇家学会会B辑>以专辑的形式发表了基于中国化石材料的20篇古生物学论文.  相似文献   
44.
动物生存环境的变化引起内分泌变化,而其程度则是动物适应环境的一种能力体现。以迁入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都江堰野放繁育研究中心6只亚成年大熊猫个体为研究对象,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其粪便中皮质醇激素,验证饲养环境改变是否引起其激素水平变化。研究发现:一方面,研究个体在迁入后的皮质醇水平较迁入前均呈明显下降趋势;另一方面,不同年龄和性别间,年龄越小则变化越明显,说明环境变化可能是引起其皮质醇变化的原因之一,即年龄越小这种环境引起的应激性越明显。因此,本研究亦可以为今后圈养大熊猫野化放归过程面临的环境适应性提供第一手的资料,进而为合理规划下一阶段大熊猫野化放归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5.
目的:研究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derived factor,PEDF)的表达,探讨PEDF在子痫前期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产科住院剖宫产的20例子痫前期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正常分娩的孕妇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Western blot、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子痫前期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妇女胎盘组织中PED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并通过免疫荧光方法计数胎盘微血管密度(MVD)。结果:同正常对照组相比,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PEDF表达升高,而VEGF表达则减少。PEDF与VEGF组织表达位置大致相同。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PEDF表达与24h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与VEGF表达及MVD计数呈负相关;VEGF表达与MVD计数呈正相关。结论:PEDF与子痫前期疾病发生发展及病情轻重程度有关;PEDF可能是通过影响胎盘血管的重铸,而参与子痫前期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46.
生物多样性监测是国家公园保护的核心基础。大熊猫国家公园是我国首批5个国家公园之一, 系统的保护规划与有效的管理行动均有赖于对区内生物多样性本底、现状与动态的深入了解。为了解大熊猫国家公园范围内兽类与鸟类多样性本底与现状, 本研究系统检索了该区域内2005-2020年基于红外相机调查技术的野生动物研究论文、项目报告以及新闻报道, 并对区内原有保护地的红外相机监测历史与结果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 2005-2020年期间, 在大熊猫国家公园范围内51个保护地的红外相机调查与监测中, 共记录到分属6目22科55属的71种野生兽类与分属13目45科132属的232种野生鸟类。在国家公园所覆盖的秦岭、岷山、邛崃山、相岭4大山系中, 邛崃和岷山记录到的大中型地栖鸟兽物种多样性最高(均为兽类40种, 鸟类12种), 相岭最低(兽类25种, 鸟类7种)。单个保护地中记录到的大中型地栖鸟兽物种数量与保护地面积、红外相机有效工作日及相机位点的海拔跨度均呈正相关, 国家级保护地中记录到的物种数(28 ± 8.3, mean ± SD)显著高于省级保护地(19 ± 8.9)。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内共记录到猫科与犬科的4种大型食肉动物, 即豹(Panthera pardus)、雪豹(P. uncia)、狼(Canis lupus)和豺(Cuon alpinus), 主要来自于秦岭山系和邛崃山系, 而国家公园内的岷山山系则没有记录到大型食肉动物, 相岭山系中仅有1次狼的记录。本研究结果显示, 大熊猫国家公园内前期已经建立起的自然保护地网络与红外相机监测体系已积累大量区内野生兽类与鸟类的基础数据, 为国家公园的试点与建设提供了生物多样性编目与监测方面的可靠本底。在这些前期工作的基础上, 大熊猫国家公园应进一步规划、建设标准化的野生动物监测体系, 为今后国家公园的管理决策、成效评估提供坚实的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47.
{{@ convertAbstractHtml(article.abstractinfoCn, "cn")}}    相似文献   
48.
以小麦(Triticum aestivum)花粉植株的叶片为材料, 利用整体透明技术制备小麦叶片气孔保卫细胞的观察样品, 比较了4种透明剂的样品制备效果。结果表明, 利用整体透明技术制备小麦叶片气孔保卫细胞观察样品, 无需经过叶片撕取和刮制步骤, 样品制备方法简便且高效; 用甘油溶液、饱和水合三氯乙醛及水合三氯乙醛与甘油的混合液3种透明剂处理小麦叶片后, 在普通显微镜下均可观察到清晰的气孔保卫细胞。  相似文献   
49.
研究同域物种的分布格局及重叠状况对物种的区域整合保护管理及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实践价值。本研究基于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及长期野外调查数据, 利用MaxEnt模型预测了凉山山系两种同域分布的熊科动物——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和黑熊(Ursus thibetanus)的适宜生境, 基于适宜生境预测结果, 分析了两个物种的生境需求因子、生境破碎化现状及重叠状况。结果显示: (1)大熊猫和黑熊的适宜生境分布格局相似, 主要分布在凉山山系的山脊地带, 适宜生境面积分别为1,383.84 km2和2,411.49 km2; (2)两个物种的适宜生境都较为破碎, 且存在一些隔离分布区, 相较而言, 黑熊适宜生境的连通性要优于大熊猫; (3)两个物种生态位重叠度较高(D = 0.654, I = 0.901), 适宜生境重叠面积为958.29 km2, 分别占大熊猫和黑熊适宜生境总面积的69.25%和39.74%; (4)两个物种对环境因子的选择和响应表现出了相似性和差异性。相似性在于对两个物种生境分布影响最大的两个因子均为距居民点距离和海拔; 差异性在于对大熊猫生境分布影响次之的因子是植被类型和最冷季均温, 而黑熊的是年最大EVI指数和距道路距离。为了更有效地保护两个物种, 应加强对人类干扰的控制和植被的恢复, 对栖息地实行连通管理, 并建立多物种保护规划。  相似文献   
50.
<正>北美古脊椎动物学会(Society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of North America,SVP)第67届年会于2007年10月17-20日在美国德克萨斯州首府奥斯汀举行。SVP成立于1940年,目前大约有2200名会员。此次年会由北美古脊椎动物学会和德克萨斯大学杰克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