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9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固有免疫细胞是机体抵御病原微生物的首道防线,亦是机体有效启动和维持免疫反应的重要参与者,而模式识别受体是固有免疫细胞发挥免疫功能的重要免疫分子,因此,机体对固有免疫细胞及其模式识别受体的精细调控尤为重要。表观遗传学是近年研究热点,其在固有免疫调节中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就近年表观遗传学中的DNA甲基化、组蛋白共价修饰及非编码RNA等在调节固有免疫细胞分化发育及其模式识别受体的相关研究作一简述,以期为感染、炎症、自身免疫病等研究与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相似文献   
82.
83.
利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的双抗体夹心法和未标记免疫过氧化物酶法(PAP),研究了含有拟病毒RNA (Virusoid RNA)的绒毛烟草斑驳病毒(Velvet tobacco mottle virus,VTMoV)侵染克里夫兰烟(Nicotiana elevelandii A. Gray)原生质体的最适条件以及病毒在原生质体内增殖的一步生长曲线,建立了一种适宜VTMoV增殖的原生质体细胞体系。  相似文献   
84.
蓖麻蚕核型多角体病毒DNA的物理图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昆虫的核型多角体病毒(NPV)属杆状病毒属(Baculovirus),具有70—100×10~6道尔顿的双链、环形以及超螺旋的基因组(Genome)。近年,国际上不少实验室以NPV为材料,从事病毒生物学、病毒遗传学的研究,其中以苜蓿银纹夜蛾(Autographa californica)NPV的研究最为集中。国内,严家骐等在蓖麻蚕(Ar)NPV-DNA,李载平等、马延高等在家蚕NPV-DNA方面分别从DNA的分离纯化,理化性质、酶切特性以及生物活性方面有较详细的研究。  相似文献   
85.
为了探究无患子皂苷对人肝癌细胞Hep G2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本研究采用不同浓度的无患子皂苷对Hep G2细胞进行处理,分别利用MTT法、流式细胞术、qPCR的方法检测细胞增殖、周期和凋亡情况以及NF-κB和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25μg/m L~100μg/m L的无患子皂苷分别作用12、24和36 h后,显微镜下发现细胞形态发生明显变化,MTT法检测发现细胞的增殖受到明显的抑制。无患子皂苷作用24 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出现明显的凋亡峰,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qPCR检测发现随着皂苷浓度的提高,Caspase3的表达上调,而NF-κB的表达下调。以上结果说明无患子皂苷能够抑制人肝癌细胞HepG2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86.
目的寻找诊断和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生物学指标。方法采用乙酸加束缚应激法建立炎症后肠易激综合征(PI-IBS)动物模型;采用大鼠结肠运动指数(MI)、2 h内排出的粪粒数以及玻璃小球排出时间评价大鼠结肠的运动能力;观察PI-IBS模型大鼠的形成以及戊己丸对其的治疗作用;采用ELISA法检测PI-IBS大鼠脑和结肠组织中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胃动素(MTL)、神经肽Y(NPY)、P物质(SP)、生长抑素(SS)、血管活性肠肽(VIP)、胆囊收缩素(CCK)水平。结果成功建立PI-IBS大鼠模型。模型大鼠体重降低;摄食量减少;排便量增多;出现稀便和无定形软便;自主运动量减少;结肠MI显著增加(P0.05);大鼠排出的粪粒数显著增加(P0.05);玻璃小球排出时间显著缩短(P0.05)。戊己丸治疗7 d后能够明显改善以上症状。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I-IBS大鼠脑组织中的CGRP、SS和VIP水平显著增加(P0.05),NPY浓度显著降低(P0.05);而戊己丸给药可以显著降低CGRP、SS和VIP浓度水平(P0.05),显著升高NPY浓度水平(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I-IBS大鼠结肠组织中的CCK、NPY、MTL、SS和VIP均显著降低(P0.05);戊己丸给药能够显著升高CCK和VIP水平(P0.05)。结论戊己丸可通过调节IBS大鼠脑和结肠组织内多种脑肠肽的水平用来治疗IBS,这些可被调节的异常变化的脑肠肽可以成为潜在的诊断和治疗IBS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87.
【目的】云南切梢小蠹Tomicus yunnanensis KirkendallFaccoli和横坑切梢小蠹Tomicus minor(Hartig)是中国云南地区两种危害松属Pinus L.植物的钻蛀性害虫,常在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 Faranch.上共同危害,通过蛀梢和蛀干为害造成树木衰弱死亡,生态破坏,带来经济损失。【方法】通过样地调查和树木解析,对两种小蠹在"梢转干"及"干转梢"时期的时间和空间生态位进行了研究。【结果】"梢转干"时期之后,横坑切梢小蠹主要分布在主干中下部,云南切梢小蠹分布在主干中上部;侧枝上主要分布着云南切梢小蠹,而横坑切梢小蠹数量很少;5月中旬进入"干转梢"阶段,两种小蠹同时进入羽化期,云南切梢小蠹在6月1日左右到达羽化高峰期,横坑切梢小蠹则比其晚10 d左右到达羽化高峰期;两种小蠹成虫转梢危害后随机分布。两种小蠹的时间和空间生态位宽度均较大,发生期较长,在云南松上分布范围较广。两种小蠹空间生态位重叠较小,在云南松上的分布趋于分离,对空间资源的需求具有较大差异;而时间生态位重叠较大,在云南松的生长季节能同时危害,且发生期较一致,危害期长。【结论】两种小蠹在空间生态位上的种间竞争强度较小,而在时间生态位上的竞争较大。通过研究比较两种切梢小蠹时间及空间生态位的特性及差异,为遥感监测云南松林的生物灾害提供了支撑依据。  相似文献   
88.
提高水稻基因枪转化效率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转化前将受体材料转移到高渗培养基上,即用含有一定浓度的甘露醇和山梨醇的培养基对受体材料进行处理。基因枪轰击后把受体材料转出,结果表明,这样做明显提高了瞬时表达(GUS基因的表达)效果,用可筛选的标记基因(潮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HPT)试验表明,经高渗处理后,稳定转化的效率也有提高。用基因枪将带有HTP基因的粒子轰击其盾片,经过筛选及植株再生,获得了转基因植株,PCR扩增反应及Southern杂交证明了外源基因已整合入水稻的基因组  相似文献   
89.
钩梢强度对麻竹生物量分配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童龙  李彬  陈丽洁  张玮  耿养会  谢锦忠  王玲 《生态学杂志》2016,27(10):3137-3144
以不钩梢为对照,对笋期内麻竹进行轻度、中度、重度钩梢处理,研究各钩梢处理立竹构件生物量分配、当年生枝条和商品叶生长,以及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和叶片水势(LWP)等的变化,分析麻竹对营林措施中钩梢强度的适应机制和生存策略.结果表明: 与对照相比,钩梢处理对麻竹生物量及分配影响显著,3个处理麻竹立竹的叶/枝、叶/秆、枝/秆生物量比均显著高于对照.轻度钩梢和中度钩梢处理当年生枝条数量、基径、长度均显著大于对照,其中,中度钩梢处理当年生枝条基径、数量、长度和商品叶数量分别比对照增加43.0%、53.3%、29.8%和39.5%.各钩梢处理麻竹PnTr、WUE、LWP在笋期内大小为出笋盛期>末期>初期;钩梢后麻竹的PnTr和WUE显著提高,其中,各处理出笋盛期和末期的Pn大小为中度钩梢>轻度钩梢>重度钩梢>对照,且出笋盛期和末期的Pn分别是对照的1.4和1.3倍.各处理出笋初期、盛期和末期的Tr均为重度钩梢>中度钩梢>轻度钩梢>对照.中度钩梢处理对麻竹立竹的生物量分配、商品叶产量和生理特性均有明显优势,并能有效提高麻竹立竹的水分可获得性.  相似文献   
90.
蛋白激酶A(protein kinase A,PKA)为重要细胞信号传导因子,在机体脂类代谢调控中发挥关键作用。PKA激活关键性脂肪水解酶,如激素敏感脂肪酶(hormone sensitive lipase,HSL)与脂肪甘油三酯脂肪酶(adipose triglyceride lipase,ATGL),以促进脂肪动员。PKA上调解偶联蛋白-1(uncoupling protein 1,UCP-1)表达,促进棕色脂肪细胞线粒体热量生成,上调机体产热量。PKA密切参与肝脏细胞脂类合成代谢调控过程。值得关注的是,PKA信号传导异常,是脂质代谢异常相关疾病,如肥胖、心脑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等疾病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药理学研究亦显示,PKA与主要调血脂药的药理作用密切相关。本文综述五年来有关PKA参与脂类代谢调控的研究进展,以期深入了解PKA在脂类代谢中发挥的作用,并为相关疾病的诊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