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纯化的高粱PEP羧化酶活性随pH升高(pH6.6~8.0)而增大。在G6P和Mal存在下,酶活性仍有随pH升高而增大的趋势,但G6P对酶的激活百分率和Mal的抑制百分率随pH升高而降低。高粱PEP羧化酶活性的最适温度高于40℃、酶的催化效率(V_(max)/K_m)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高温下,反应激活能降低,Mal对酶活性抑制百分率亦随温度升高而下降,I_(0.5)值增大,Mal增大K_m(PEP)的效应变小。  相似文献   
2.
马齿苋叶片PEPCase由四个相同的亚基组成,亚基分子量为83kD。远紫外CD光谱分析表明,此酶含有36.6%α—螺旋结构。马齿苋叶片PEPCase可被G6P激活,但不能被Gly、Ser激活。G6P可防止酶的尿素变性和枯草杆菌蛋白酶的作用。这种保护效应与G6P诱导的酶构象变化有关。 从酶对低温、高温及尿素的反应来看,马齿苋叶片PEPCase的稳定性高于高粱叶片PEP—Case,两者的免疫特性和电泳特性亦不同。  相似文献   
3.
4.
苜蓿二磷酸核酮糖(RuBP)羧化酶体内活化作用的调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苜蓿RuBP羧化酶的初活性和活化作用在不饱和光强下与光合速率一样随光强增加而增加。缺硫培养苜蓿叶片的光合速率和RuBP羧化酶的含量、初活性及总活性均比对照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酶的初活性与光合速率两者减少的趋势比较接近,说明RuBP羧化酶的初活性可能在光合CO_2固定作用中具有决定作用。然而,缺硫植株中酶的活化作用比对照明显增高。酶的活化作用与叶片中的叶绿素,6-PG,NADPH及ATP相对酶含量的比值成正比,与体内的酶量成反比。  相似文献   
5.
从杂交高粱及其亲本的PEP羧化酶、丙酮酸磷酸二激酶、NADP-苹果酸酶和NAD-苹果酸脱氢酶活性比较了它们的光合碳代谢特性,也比较了它们在光合强度、CO_2补偿点和产量指标上的差异,分析了不同组合的杂种的叶面积和产量构成因素在各生育期的变化。高产的杂交种比其亲本有较高的关键酶活性、高光合强度和低的CO_2补偿点,其光合特性具有超亲优势,并在这些优势和增加体内物质向穗内分配的基础上增加了穗粒数。  相似文献   
6.
纯化的高梁叶片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羧化酶)经不同浓度的盐酸胍处理变性失活后,在试验的蛋白浓度范围内,它的失活时间进程的动力学分析表明为一级反应。0.4 M盐酸胍处理25分钟后(O℃),酶的催化活性完全丧失,酶蛋白的远紫外圆二色性光谱、内源荧光光谱及免疫特异性等测定均表明酶的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甘油及PEP羧化酶的变构效应剂G6P和甘氨酸对酶在盐酸胍溶液中的变性作用有一定的保护效果。变性酶用复性缓冲液稀释20倍后,在最佳条件下,再经30分钟保温,酶的催化活性能恢复70%以上。G6P和甘氨酸能促进变性酶的复性,甘油亦有明显效果。随着酶活性的恢复,它的远紫外圆二色性、内源荧光及免疫特异性也随之恢复,变性酶的复性速率在常温下(25℃)比在低温下(0℃)要快得多。  相似文献   
7.
8.
提出一个用变色酸-硫酸显色浊同时测定核酮糖-1,5-二磷酸(RuBP)羧化酶/加氧酶活性的方法:RuBP羧化酶/加氧酶与底物作用后,用碱性磷酸酯酶将其产物水解生成乙醇酸和甘油酸,然后与变色酸试剂在1:5的体积比下,沸水浴中显色反应90min,乙醇酸与变色酸反应生成红紫色化合物,甘油酸生成淡棕色化合物,分别在573nm,745nm各有一特征吸收峰。根据A_(573),A_(745)与乙醇酸和甘油酸浓度间的函数关系式,求出RuBP羧化酶/加氧酶活性。  相似文献   
9.
比较研究几种兼性和专一性CAM植物材料的PEPC同工酶表明:经自然干旱诱导,兼性CAM植物露花(Mesembryanthemumcordifolium)、长药景天(Sudumspectabile)有新的PEPC同工酶的出现,诱导前后各同工酶的天然分子量变化不大;而土三七(Sedumaizoon)则没有新的PEPC同工酶出现,但诱导后其同工酶的天然分子量有所增大。以上几种兼性CAM植物的PEPC同工酶酶谱无明显昼夜变化。专一性CAM植物的PEPC酶谱和天然分子量均较一致,亦无昼夜差异。  相似文献   
10.
将编码番茄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小亚基转运肽的一段DNA序列与菠菜Rubisco大亚基的编码区连接,构建了一个Rubisco融合基因。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和DNA序列分析证明副合部位的核苷酸序列符合构建前的三联密码子框架。将Rubisco融合基因转入E.coli,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利用蛋白质印迹技术检测到诱导产物的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