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观察以1%乙二醇+2%氯化铵配成的造石液制作大鼠肾草酸钙结石病模的表现,同时试验迷迭香酸对此病模的影响,为今后研究抗肾草酸钙结石的药物提供可靠的模型。方法:以1%乙二醇+2%氯化铵配成的造石液每天灌胃,连续28天,诱导大鼠草酸钙晶体形成,建立大鼠肾草酸钙结石模型,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大鼠尿生化、血生化,解剖取双肾,测定肾组织草酸、枸橼酸等指标。结果:模型组的尿生化、血生化、肾组织草酸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迷迭香酸组(P<0.01)。结论:以1%乙二醇+2%氯化铵成功建立大鼠肾草酸钙结石模型,迷迭香酸对结石病模有非常明显改善作用。应用此模型,对受试药物进行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组合方式治疗复杂鹿角样结石的疗效对比。方法:选取 80例我院治疗的复杂鹿角样结石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以经皮肾镜 +针状肾镜 (needle-perc) 的方式清理结石,B组以经皮肾镜 +输尿管软镜(flexibleureteroscope,F-URS)的方式清理结石,术后收集患者相关数据包括穿刺时间,单次穿刺成功率,单位结石量手术时间,清石效率,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完全清石率等参数评估手术效果。结果:80例患者一期完成,主通道穿刺时间 A组(6± 1.62)min小于 B组(10±3.25)min(P<0.001)。单次穿刺成功率 A组(38/40)优于 B组(32/40)(P<0.05)。主通道清石时间 A组(40.94± 8.09)min和 B组(37.29± 4.19)min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残石处理时间 A组(34.37± 6.68)min小于 B组(49.55± 11.62)min(P<0.05),主通道结石清石效率 A组(0.27± 0.05)cm3/min和 B组(0.26± 0.06)cm3/min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残石清石效率 A组(0.05± 0.01)cm3/min高于 B组(0.03± 0.01)cm3/min(P<0.05)。术后并发症及完全清石率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作为标准通道的辅助手段,needle-perc和输尿管软镜能很好的完成残石的处理,同超声定位穿刺相比较,可视穿刺花费时间更短,穿刺单次穿刺成功率更高,相对于软镜处理残石,needle-perc有更高的清石效率。两种方法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完全清石率无差别。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与经皮肾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对患者肾功能影响。方法:选择本院于2012 年5 月-2015 年5 月收治的单发肾结石且结石直径均≤ 2 cm的患者180 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配对分组法分为两组,每组90 例,A组采取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B组采取经皮肾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分别于手术前后测定两组患者尿Kim-1 及血清NGAL、Cys-C水平,评估患者肾功能。结果:两组术前及术后6 h、12 h、24 h、72 h尿Kim-1 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 05);A 组术后48 h尿Kim-1 水平显著低于B组(P<0.05)。两组术后6 h、12 h、24 h尿Kim-1 水平均高于术前(P<0.05)。两组术后 6 h、12 h、24 h、48 h、72 h血清NGAL水平均高于术前,P<0.05。两组患者术前2 h、术后6 h血清Cys-C 水平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 (P>0.05);术后12 h、24 h、48 h、72 h血清Cys-C 水平均A 组均高于B 组(P<0.05)。结论: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与经皮肾镜 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均对患者肾功能造成损伤,但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对肾小球损伤更为严重,经皮肾镜下钬激 光碎石术对肾小管损伤较为严重,临床应注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和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 年1 月至2014 年5 月我院收 治的118 例肾结石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M 组,62 例)和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SPCNL) (S组,56 例),比较两组术中术后相关指标和并发症情况。结果:与S 组相比,M组的手术时间更长,冲水量更多,但手术中出血量 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 组术后血肌酐(Scr)、住院时间、卧床时间以及术后费用均小于或短于S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P<0.05);两组结石清除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术后发热、出血、介入栓塞、结合穿孔、脓毒血症等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MPCNL患者相比行SPCNL患者术后效果更好,临床上可根据结石的大小选择手术类型。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旨在探索被动吸烟对小鼠肾草酸钙结石模型形成的影响。将55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模型组1(B组)、模型组2(C组)、模型3组(D组)。A组正常对照组予以单纯生理盐水灌胃; B组诱石+被动吸烟组予以诱石剂灌胃(含0. 75%乙二醇、0. 75%氯化铵),同时将小鼠放入吸烟染毒箱建立被动吸烟模型; C组单纯诱石灌胃组予以单纯诱石剂灌胃; D组单纯被动吸烟组予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的同时将小鼠放入吸烟染毒箱建立被动吸烟模型。实验期间观察小鼠的进食进水情况、活动情况、生命体征及个体体毛等变化。分别于造模7、14、21、28 d收集尿液进行尿草酸和尿钙含量的测定;于造模结束后采集小鼠血清比较血肌酐浓度;剖取肾脏称量并计算肾脏系数。造模3 d后,B、C两组小鼠出现爬行困难,部分灌胃后出现深大呼吸,活动减弱,食欲减退,体毛无光泽,B组小鼠较C组小鼠表现更明显:造模7 d后,B、C组开始出现不同数量的动物死亡,且B组死亡率明显高于C组;造模21天后,D组小鼠也开始出现死亡,但A组小鼠实验中均未观察到死亡。不同时间点比较,B、C组小鼠尿草酸、尿钙、血肌酐浓度均高于正常对照A组和单纯被动吸烟D组(P <0. 05),同时发现,B组(诱石灌胃+被动吸烟)尿草酸、尿钙浓度均明显高于C组(诱石灌胃)(P <0. 05)。与A组和D组比较,模型组B、C组小鼠肾脏系数均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果表明,被动吸烟可促进小鼠草酸钙型肾结石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刘桂英 《蛇志》2003,15(2):60-61
我院外科自 1 986年 9月至 2 0 0 2年 1 2月 ,对经中西医久治不愈的 2 0 0例复杂性肾结石 ,采用肾实质切开术治疗。其中肾背侧实质切开取石 1 5 3例 ,肾下极切开取石 2 0例 ,肾下极切开取石并肾部分切除 2 7例。 2 0 0例均获良好效果并保存了患肾 ,无 1例发生出血、尿瘘、感染等并发症 ,现将术后护理介绍如下。1 一般护理  肾脏是一质脆、血液循环极为丰富的器官。肾实质切开取石术中在肾盂内留置有肾盂造瘘管 ,肾切开处放置有一多孔橡胶引流管和烟卷引流 ,因此患者术终回病房后 ,应将各引流管接于无菌袋中 ,严防脱落与扭曲 ,并须保持各…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分析2015-2016年安徽省宿州市肾结石患病情况,并分析该地区肾结石患病的危险因素,为肾结石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间于我院就诊的肾结石患者110例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本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110例作为对照组。调查两组基本信息、临床资料、饮食习惯等,并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肾结石患病的危险因素。结果:108名肾结石患者年龄18~75岁,45~55岁所占比例最高,占34.04%,其次是35~44岁,占25.53%,55~64岁,占17.02%。单因素分析显示,宿州市肾结石患者发病与吸烟指数、饮酒指数、饮食习惯、每日饮水量、直系亲属肾结石史、尿路感染史、BMI有关(P<0.05),与文化程度、月收入无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饮酒指数≥200、喜食肉蛋、喜食海鲜、每日饮水量<1000 mL、直系亲属有肾结石史、有尿路感染史、体质量指数(BMI)>24 kg/m2是宿州市肾结石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宿州市肾结石患者发病年龄多集中于45~55岁,且该地区发病的危险因素包括饮酒指数≥200、喜食肉蛋、喜食海鲜、每日饮水量<1000 mL、直系亲属有肾结石史、有尿路感染史、BMI>24 kg/m2,可作为防治肾结石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URL)与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治疗≤2 cm肾结石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白介素(IL)-6、IL-10、皮质醇(Cor)水平的影响以及手术治疗的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32例直径≤2 cm的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行FURL治疗者72例,行PCNL治疗者60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相关临床指标、治疗前后肾功能以及血清IL-6、IL-10、Cor水平的变化。结果:FURL组术后住院时间较PCNL组显著缩短,术后输血率较PCNL组显著降低(P0.01);两组手术时间、结石总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NL组术后24 h Hb值较术前显著降低(P0.01),FURL组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术后24 h WBC值较术前显著升高(P0.01),但两组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术后1h血清IL-6、IL-10、Cor水平均较术前显著升高,术后1、3、5d逐渐降低,FURL组术后1 h、1、3、5 d血清IL-6、IL-10、Cor水平均较PCNL组各时点显著降低(P0.01)。两组术后6 h、1、2 d尿Kim-1及血清CysC水平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1),FURL组尿Kim-1水平于术后3 d恢复至正常水平,PCNL组为术后5d恢复正常,PCNL组血CysC水平于术后3 d恢复至正常水平,FURL组为术后5 d恢复正常;FURL组术后2、3 d尿Kim-1水平显著低于PCNL组同时点(P0.01),术后1、2、3 d血Cys C水平显著高于PCNL组同时点(P0.01)。结论:FURL与PCNL治疗直径≤2cm的肾结石均能取得满意的取石效果,但FURL手术创伤更小、出血更少,术后应激反应更轻,更有利于术后机体恢复。  相似文献   
9.
张国庆  肖劲逐  车宪平  陈宁  古军 《生物磁学》2009,(14):2697-2698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在复杂性肾结石手术中的作用。方法:将56例复杂性肾结石手术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前者术中使用超声检查,后者术中不使用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术后结石残存率、术中手术时间、出血量和肾功能。结果:实验组术后结石残存率、术中手术时间、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肾功能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超声对肾切开取石有简便、精确、迅速、易掌握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合并肾结石的超声声象图特点,以期提高临床诊断率(检出率).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别观察16例T2DM伴肾结石组患者与32例肾结石组患者的B超声象图及临床表现,并进行差异性比较.结果:2型糖尿病伴肾结石组患者与肾结石组患者相比较,1 声象图特点前者表现多样化,该组病例有90%累双肾,有80%为多发的小结石,与肾结石组患者组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表现有70%为无痛性血尿,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2型糖尿病伴肾结石组患者声象图特点表现多样化,多累双肾、多为多发的小结石.临床表现多为无痛性血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