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在无菌条件下,用快生型大豆根瘤菌ZA1、ZA1:接种栽培大豆,从根系现瘤初期,中期,直至成熟期,发现由快生型大豆根瘤菌形成的根瘤含菌组织中,菌体形态分化不明显,随着瘤龄增长到一定时期,菌体的直径由0.5μm增至0.9μm,繁殖率亦随瘤龄的增长而增长。  相似文献   
2.
 利用氨化还原的方法把高量子产率的荧光标记物——α-萘胺,接到异麦芽糖寡糖的还原端。用硅胶薄层色谱、荧光光谱及快原子轰击质谱证实反应物的完全性及其结构。高效液相色谱用Micropak si5硅胶柱,以乙腈-水(含0.05%三乙胺)为梯度洗脱液可使含有二到九个糖残基的异麦芽糖寡糖的α-萘胺衍生物全部分离。本法对异麦芽糖二糖的荧光检测灵敏测度为2.35Pmol。  相似文献   
3.
中国繁缕属的一些分类问题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研究了36种中国产繁缕属(Stellaria)植物,根据模式材料或仅根据原描述,将已合格发表的1组、1系、12种、4变种和1变型首次归并到有关各类,依次列举入异名录中,其中有1移属。讨论了各种错误鉴定,同时对于选择性状、设想进化过程和分布记录均有讨论。  相似文献   
4.
旋扭山绿豆快生型根瘤菌高度抗碱及共生固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德球 《微生物学报》1989,29(5):354-359
从旋扭山绿豆根瘤中分离得到快生型根瘤菌。该菌株的时/代为3.85h,高度抗碱,略耐盐;能利用供试的所有双糖和单糖,在BTB反应中培养基由乳黄色变黄色;不产生3-酮基乳糖,表明井非根癌农杆菌。快生型菌株抗原性比慢生型菌株强,共生效应的固氮酶活性比慢生型菌株差。  相似文献   
5.
顾德兴  徐炳声   《广西植物》1989,9(3):265-270+295
繁缕(Stellaria media)和小繁缕(S.apetala)是两个形态相似的近缘种,有人把后者作为前者的亚种或变种来处理。本文通过对南京地区不同生境的三个自然群体和三个人工控制栽培群体的取样,以群体为单位,分别测算了叶、萼片、雄蕊、花瓣、果实和种子的8个数量性状的变异,绘制了多角形图;对花粉粒和种子进行了扫描;还通过花蕾套袋试验对种子活力作了检查。结果发现繁缕和小繁缕都是近亲繁殖植物,在形态上区别明显,对生态环境的要求基本相同,但小繁缕似更能耐受人为的践踏和刈割。  相似文献   
6.
无性繁殖就 是不通过性细胞 而用植物的营养 器官进行的繁殖。很多植物其营养器官具有再生能力,例如扦插枝条能生根、插很能长枝、叶子能再生新根新茎;将一种植物和另一种植物嫁接起来形成新的植株,也是一种无性繁殖;分株、分根都是营养器宫的繁殖。一般来说,无性繁殖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特性,但是,通过人工的手段可以发挥和利用这种特性,作为一种繁殖的方法,形成生产上需要的无性系。  相似文献   
7.
豚鼠耳蜗电图慢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0.8-150Hz的带通滤波,从豚鼠圆窗记录出一负一正相慢电位.实验结果表明.其对0.5kHz短音的反应阈为729dB nHL.较耳蜗电图快成分低38.27dB nHL.通过离断听觉传导径路不同水平对该电位的观察,表明它是毛细胞及听神经电反应的慢成分.而且可能受听觉传出神经的调控.  相似文献   
8.
提出神经元胞浆转运的两相流模型,对胞浆快转运和慢转运进行统一的流体力学描述,给出微粒转运与胞浆流动的定量关系。  相似文献   
9.
菌紫质光生物分子器件及其超快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菌紫质是嗜盐菌紫膜中的一种光能转换蛋白.它具有光致色变和光驱动质子泵功能,其原初光异构化过程极其迅速,可在430fs内完成.由于菌紫质具有一系列独特的光电和光学特性,如对光强的微分响应,高的空间分辨率,高的光灵敏度,高循环次数等,使得它在光电探测,仿视觉系统,人工神经网络,非线性光学及光学信息记录和处理方面有很多重要应用.利用超短脉冲激光技术,高时间分辨光谱学技术及高速取样探测技术,对菌紫质的光循环,原初光异构化,激发态动力学,质子泵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许多有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木本切花植物帝萝花‘璀璨明珠’繁殖效率低的问题,该文以帝萝花‘璀璨明珠’的幼嫩枝芽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基本培养基对其长势的影响、不同激素种类和浓度对其增殖和生根的效果,分析了其离体繁殖的生长特点,并建立了高效的帝萝花‘璀璨明珠’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结果表明:帝萝花‘璀璨明珠’幼嫩枝芽的消毒方法为0.1%的升汞溶液浸泡12 min,污染率为21.5%;外植体在WPM+ZT 1 mg·L~(-1)+NAA 0.1 mg·L~(-1)培养基上,侧芽萌发率为73%;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BA 0.4 mg·L~(-1)+NAA 0.05 mg·L~(-1),增殖系数为6.63,增殖方式为侧芽增殖和植株基部丛生芽增殖;生根的适宜培养基为MS+IBA 0.75mg·L~(-1)+NAA 1 mg·L~(-1),生根率为70%;生根瓶苗移栽于珍珠岩和细草炭(体积比为0.5∶1)的基质中,光照强度为10 000~12 000 lx,空气湿度为70%~80%下培养,60 d后成活率可达72%。该研究结果为帝萝花组培种苗的商业化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同时促进了该高档木本切花的推广和种植及产业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