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隐甲藻深层培养产生二十碳五烯酸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二十碳五烯酸 (C2 0 :5 ,Eicosapentaenoicacid ,简称EPA)是一种重要的ω 3系列人体必需多不饱和脂肪酸 (Polyun saturatedfattyacids,PUFA) [1~ 2 ] 。自从Dyerberge等人报道了二十碳五烯酸对防止和治疗血栓、关节硬化、抗炎症、抗癌、促进脑组织发育等方面具有明显效果以来 ,人们对它的营养和医药价值及生产方法进行了广泛的研究[3~ 6] 。目前 ,二十碳五烯酸主要来源于深海鱼油 ,但其产量不稳定 ,纯化工艺复杂且含有难以消除的鱼腥味 ,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由于二十碳五…  相似文献   
2.
3 EPA和DHA的代谢 3.1 EPA和DHA的分解代谢天然不饱和脂肪酸多为顺式,需转变为反式构型,才能被β-氧化酶系作用,进一步氧化分解。在生物体内,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需要更多酶的参与才能顺利进行,由于双键的存在,使DHA和EPA比饱和及单不饱和脂肪酸更难氧化分解。  相似文献   
3.
台湾省发现红藻藻丝体可用于生产二十碳五烯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arineBiotechnology 2 0 0 2年 3/4月 4卷 2期 1 89~ 1 92页报道 :鉴于多不饱和脂肪酸 (PUFA)特别是二十碳五烯酸 (EPA)可用于降低血胆固醇 ,以及防止血小板凝集、心血管病和冠心病 ,近年来PUFA的生产深受关注。鱼油是PUFA的主要来源 ,缺点是其产品有鱼腥味。已注意到利用微生物特别是真菌和微藻生产PU FA的可行性。但从微藻生产PUFA的成本甚高。近年来已发现红藻含有大量的PUFA ,其含量类似于鱼油和微藻。壳孢子期 (2n)的红藻藻丝体具有生长快、易培养和生产成本低廉等诸优点。此外 ,壳孢子期的PUFA含量高于叶状体 (原植体…  相似文献   
4.
鳖油的制备及其理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传统炮制方法制备了鳖油 ,其得率为 5 8.31% ,并测定了其含量、酸价及皂化值等理化数据。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为 42 .47% ,GC分析结果二十碳五烯酸及二十二碳六烯酸烯质量分数分别为 14.82 %、19.10 %。  相似文献   
5.
二十碳五烯酸的菌种选育及发酵条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杨革  徐承水 《菌物系统》2000,19(3):366-370
利用含亚麻子油的斜面培养基连续传工和逐渐降低培养温度,诱导筛选的方法,从大量丝状真菌中选育到一株产二十碳五烯酸(all-cis-5、8、11、14、17-eicosapentaenoic acid)较高的被孢霉菌(Motierella sp.)SM481。研究得到最适培养基及最适培养条件。在最适培养及产二十碳五烯酸条件下,细胞干重和二十碳五烯酸产量分别为28.8g/L和0.127g/L。  相似文献   
6.
杨革  徐承水 《菌物学报》2000,19(3):366-370
利用含亚麻子油的斜面培养基连续传代和逐渐降低培养温度,诱导筛选的方法,从大量丝状真菌中选育到一株产二十碳五烯酸(all-cis-5、8、11、14、17-eicosopnthenoicacid)较高的被孢霉菌(Motierellasp.)SM481。研究得到最适培养基及最适培养条件。在最适培养及产二十碳五烯酸条件下,细胞干重和二十碳五烯酸产量分别为28.8g/L和0.127g/L。  相似文献   
7.
二十碳五烯酸等多不饱和脂肪酸高产菌的筛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自从Dyerbers在1978年指出二十碳五烯酸(EPA)有益于人类健康以来,人们已发现二十碳五烯酸等N-3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血栓的形成和高血压,防癌抗癌,促进大脑发育,预防老年痴呆,保护视力等功能。目前其唯一商业来源为深海鱼油,但由于鱼油资源有限,且其中的N-3PU-FA由于被氢化和掺入人造黄油或起酥油而破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徐天宇,1995)。人们一直在探索EPA等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新来源。研究表明,能产生有意义EPA的微生物主要有真菌和藻类(戴传超等,1995)。藻类的培养由于受外界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为代表的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抗炎免疫系统等有着理想的功效,因而倍受研究者关注。我们从结构、生物来源和合成、生理功能及生物工程途径的研究现状等方面阐述了EPA和DHA的相关信息,并对其生成途径中涉及的酶进行了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9.
影响腐霉发酵培养中菌丝形态的因素及其与EPA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发酵培养中影响腐霉菌丝形态的因素及其与EPA(二十碳五烯酸)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接种量、起始pH值、温度、添加物对腐霉菌丝形态影响较大,接种量3%-10%,培养温度25-30℃,起始pH4及pH6.5-9,添加植物油能使菌丝保持直径小于5mm的分散小球状态.同时,起始pH值及培养温度显著影响EPA含量.较低pH值和低温培养均有利于菌丝内EPA积累.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快速、灵敏测定鱼油乙酯中二十碳五烯酸乙酯(EPA-EE)和二十二碳六烯酸乙酯(DHA-EE)的气相色谱方法(GC)。采用HP-INNOWAX毛细管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优化了分析检测鱼油乙酯中EPA-EE和DHA-EE的气相色谱条件。结果表明:EPA-EE在0~1.00 mg/mL范围内具有较好线性,相关系数r≥0.9998,检测限为0.0015 mg/mL,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60%,回收率在95.27%~103.86%;DHA-EE在0~1.00 mg/m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0.9994,检测限为0.0040 mg/mL,RSD为0.95%,回收率在95.92%~104.38%。其正己烷溶液在-18℃条件下保存较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