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培养心肌细胞肾上腺素能受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60年Harary用胰酶消化分散新生大鼠单个心肌细胞培养成功以后,其他学者相继培养成功大鼠胎鼠和人胚分散心肌细胞。我国学者参照Harary的方法于1981年培养大鼠乳鼠单个心肌细胞成功,有的学者还于1983年观察了β受体药物异丙肾上腺素和心得安对心肌细胞搏动频率的影响。 为了研究单个心肌细胞和其它细胞混合培养时,心肌细胞和其它细胞形态分化和化学分化  相似文献   

2.
1960年 Harary 用胰蛋白酶分离出新生大鼠的单个心肌细胞,作了单层培养,维持自发性搏动达40天。此后,其他学者培养成功了大鼠胎鼠及人胚的心肌细胞。我国于1978年首由北京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开展了心肌细胞培养工作,作了中医中药的实验性研究。我们于  相似文献   

3.
体外培养的心肌细胞可保持其结构及功能上的某些特点,具有自发性节律搏动,已广泛用于生物学及医学研究,近年国外发展较快,为从细胞及分子水平研究心肌的生理、病理、药理以及某些基本理论问题,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早在1910年Burrows氏首创鸡胚心肌组织块培养,观察到搏动。两年后Carrel维持鸡胚心肌组织块连续搏动达104天,并做传代培养。他退休后由Ebeling继续培养达34  相似文献   

4.
模拟微重力条件下心肌细胞的体外三维固定化培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观察心肌细胞体外培养形成三维(3D)组织结构的能力和过程及心肌细胞在模拟微重力状态下的3D固定化培养效果。应用酶消化法从新生的乳鼠心室肌组织获取心肌细胞,以Cytodex3为心肌细胞的3D固定化培养载体,将心肌细胞固定化培养于Spinnerflask中,用扫描电镜观察心肌细胞体外培养形成的3D组织结构;以心肌细胞的代谢效率和细胞搏动强度为观察指标,比较心肌细胞在Spinnerflask及HARV(highaspectratevessel)生物反应器中3D固定化培养的差异。结果显示,心肌细胞不仅能贴附于Cytodex3上生长,且形成了具有同步自律收缩的3D组织样结构;心肌细胞在两种不同培养体系中的细胞接种效率和细胞形态没有明显差异,培养于HARV中的心肌细胞的代谢效率和细胞搏动强度均明显高于Spinnerflask培养体系。体外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具有形成同步自律收缩的3D组织结构的能力;模拟微重力的培养环境有利于改善心肌细胞3D组织样培养物的代谢和功能 。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Coxsackie B_2病毒(XOX B_2V)对人及鼠心肌细胞的感染性以及三氯化铬对心肌细胞生长与对病毒感染佳的影响。实验结果证明人心肌细胞对COX B_2 V感染的敏感性比鼠心肌细胞高。三氯化铬能促进人与鼠心肌细胞的生长,促进鼠心肌细胞的搏动及搏动频率加快,并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细胞生长代谢旺盛,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的含量升高。用含铬培养液培养的人心肌细胞对病毒感染的敏感性有所降低,人心肌细胞培养液中LDH的含量随病毒对细胞损伤的程度而升高。  相似文献   

6.
培养人胚心肌细胞的透射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5例4个月人胚(因妇产科指征小剖腹娩出)心肌细胞在培养前胰蛋白酶消化后培养1、2、3、4和5日后的透射电镜所见。胰蛋白酶消化对心肌细胞核、肌原纤维等都有明显影响,但培养24小时基本恢复正常。培养1、2和3日的人胚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和培养前的心肌细胞基本相似。培养4和5日的部分心肌细胞出现 Z 线变形、肌节不完全等变性变化,部分心肌细胞仍具较正常结构。用培养的人胚心肌细胞制备病理模型,宜在培养后1、2和3日内进行。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一种新的体外培养心肌细胞搏动双光电描记系统,能同时描记出同一视野不同细胞(簇)的搏动变化,同步分析不同生理或病理状态的心肌细胞在各种因素刺激下的各自搏动特征,准确测定出细胞搏动发生同步的时间,研究冲动在心肌细胞间传导过程及细胞之间的互相关系,并有简便、效率高、节省细胞标本之优点。  相似文献   

8.
前文已经报道应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培养的新生大鼠搏动心肌细胞感染柯萨奇B_2病毒后,细胞超微结构有明显病变,而中药黄芪对柯萨奇B_2病毒感染培养的大鼠心肌细胞所致心肌酶-乳酸脱氢酶及谷草转氨酶的释放,细胞搏动的停止等均有保护作用(待发表资料)。本  相似文献   

9.
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的电信号传导:多电极记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多电极阵列同步记录技术对培养的新生大鼠单层心肌细胞的电活动进行胞外记录,观察心肌细胞在自发搏动和电刺激情况下信号在细胞间的传导模式。通过对记录信号的处理和分析,能获得诸如起搏细胞的数量和位置、动作电位的传导速度和途径以及不同起搏细胞间的相互影响等信息。研究还发现,心肌细胞阈下刺激会影响细胞的搏动和信号传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两种细胞分离液分离成年大鼠心肌细胞,进一步表征成年大鼠心室肌细胞兴奋-收缩耦联。方法 Langendorff装置进行主动脉逆流灌流,分别用两种细胞分离液分离成年大鼠心肌细胞,无血清培养并进行腺病毒感染。显微镜下观察单个心肌细胞的形态学特点,荧光显微镜下检测病毒感染。采用IonOptix仪器检测心肌细胞肌节收缩-舒张指标以及心肌细胞钙离子摄入-排出指标。结果两种分离液均可获得70%横纹清晰的长杆状心肌细胞,培养可存活7 d以上。腺病毒感染48 h,绿色荧光蛋白持续表达7 d以上。分离液一获得的心肌细胞不能很好地随电场刺激产生收缩,分离液二获得的细胞可用于检测兴奋-收缩耦联特性,心肌细胞肌节缩短分数为11.61%±2.15%,舒张时间为(0.177±0.031) s,钙瞬变幅度为30.79%±9.74%,钙瞬变衰减时间为(0.300±0.074) s。结论两种分离液均可用于分离和培养成年大鼠心肌细胞,并用于腺病毒转染等长时程研究。分离液二更适用于检测成年大鼠心肌细胞的兴奋-收缩耦联特性。  相似文献   

11.
白细胞介素-2对心脏节律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1L-2)对心脏节律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体外培养乳鼠心肌细胞模型和离体人鼠灌流心脏模型,观察培养的心肌细胞搏动频率和离体心脏心率及节律。结果:①2.5-200u/ml的IL-2呈浓度依赖性地降低心肌细胞的搏动频率。②50u/ml的IL-2明显增加离体心脏心率和室性早搏个数。③propranolol预处理可取消50u/mlIL-2的离体心脏作用。④热失活IL-2对培养的心肌细胞搏动频率和离体心脏心率和心律都无显著作用。结论:IL-2可直接制培养心肌自律性,其对离体心脏的正性变时和致心律失常作用可能由内源性作茶酚胺介导。  相似文献   

12.
硒对培养的心肌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量元素硒在机体内作为一种非特异性抗氧化剂、谷胱甘肽过氧化酶和含硒转移核糖核酸的组分之一以及红细胞膜的稳定剂,近年受到各界关注。本文采用人胚、新生大鼠和胚胎小鼠的心脏,进行了心肌细胞、组织和器官培养。在扫描和透射电镜下观察到10~(-7)mol/L的Na_2seo_3对较长期培养的心肌细胞、儿茶酚胺性损伤心肌细胞和肼引起的脂质过氧化损伤心肌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培养大鼠乳鼠心肌细胞为模型,观察组胺对培养心肌细胞自发性搏动频率及动作电位的影响。结果表明:组胺0.1-10umol/L可以引起剂量依赖性的心肌细胞搏动频率的增快,而且这种效应呈时间依赖性。组胺10umol/L可以使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度(APA),最大上升速率(Vmax)及超射(OS)明显增加,动作电位持续时间(APD50和APD90)明显延长,窦性周长(SCL)明显缩短。以上结果提示,组胺致  相似文献   

14.
中草药和铬对心肌细胞生长代谢及其抗病毒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选用中草药人参、黄芪、麦冬及微量元素铬于体外培养的人及鼠心肌细胞上,研究药物对细胞生长代谢及其抗病毒作用。实验表明:中草药及铬均有促进细胞生长代 谢、延长细胞存活时间、增强鼠心肌细胞自发缩搏动及提示人心肌细胞抗病毒的作用,其中麦冬、黄芪及铬的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15.
脂联素对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通过在大鼠乳鼠心室肌细胞上建立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模型,模拟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观察脂联素(adiponectin,APN)对心肌细胞H/R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原代培养乳鼠心室肌细胞,α-肌动蛋白免疫荧光法进行鉴定。选用培养72h的单层心肌细胞进行实验,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单纯H/R组、H/R+APN组、H/R+APN+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特异性抑制剂阿糖胞苷(AraA)组、H/R+AraA组。观察各组心肌细胞形态及自发搏动频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心肌细胞凋亡情况,并测定细胞丙二醛(MDA)含量及培养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心肌细胞内钙荧光强度,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心肌细胞AMPK磷酸化水平。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单纯H/R组细胞生长状态较差,搏动频率减慢甚至消失,DNA电泳呈凋亡特征性的梯状条带,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胞浆MDA水平增高,上清液中SOD活性下降,胞内钙荧光强度明显增高,AMPK磷酸化水平升高(P0.05)。与H/R组细胞相比,APN预处理后再进行H/R的心肌细胞搏动频率较快,凋亡率明显减少,MDA水平明显下降,SOD活性明显升高,心肌细胞AMPK磷酸化水平明显增高(P0.05)。AraA可以阻断APN的上述保护作用。以上结果表明,APN可减轻H/R导致的心肌细胞凋亡,减轻脂质过氧化及细胞内钙超载,这一保护作用可能与AMPK途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6.
自发性节律搏动是原代单层培养心肌细胞的一个重要特征。培养心肌细胞的平均直径较小,自发性节律搏动频率较快。用玻璃微电极记录培养心肌细胞的电位,穿刺成功率较低,且难以稳定在细胞内。我们采用加硅涂层的玻璃微电极方法能在单层搏动培养心肌细胞内稳定地记录1h以上。 所用玻璃微电极是由内含玻璃纤维,外径为1mm的毛细管加热后,经两次拉曳,得到颈长15mm,尖端直径<0.1μm,长度为2~3μm的微电极。并在管内灌入3mol/L KCl溶液,直流电阻为30~50MΩ。在微电极灌注电解质液后,将其尖端浸在含2%二甲基二氯硅烷的四氯化碳溶液内硅化数秒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体外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观测高浓度胰岛素和高浓度葡萄糖作用下对去甲肾上腺素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以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为模型分组给药后,用显微镜目镜计数心肌细胞搏动的频率;用Lowrys法测心肌细胞的蛋白质含量;用消化分离法,利用计算机图象分析系统测心肌细胞的体积;用[3H]leucine标记法测定心肌细胞蛋白的合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去甲肾上腺素(NE)组、高糖组、高胰岛素组心肌细胞蛋白含量、体积、蛋白合成均有明显增加,而与高糖加NE组和高糖高胰岛素组相比较,高糖高胰岛素加NE组心肌细胞蛋白含量、体积、蛋白合成增加则更为显著.结论:单纯高浓度胰岛素培养可促进心肌细胞肥大,同时用高糖高胰岛素联合培养,可使去甲肾上腺素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作用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18.
以 1d龄Wistar乳鼠的心室肌组织为心肌细胞的来源 ,采用胰蛋白酶消化及细胞差速贴壁分离心肌细胞 ,以未经修饰和经鼠尾胶原溶液浸泡修饰的聚羟基乙酸 (polyglycolicacid ,PGA)纤维支架作为心肌细胞体外三维 (3D)固定化培养的支架 ,比较心肌细胞在静置培养体系及微重力培养体系下的生长、形态和收缩状况。心肌细胞在未经处理的PGA纤维支架 3D固定化培养时 ,心肌细胞在其上的分布不均匀 ,大部分心肌相互连接形成球状聚集体 ;PGA纤维支架经鼠尾胶原溶液浸泡处理后 ,心肌细胞在其上的分布较为均匀 ,细胞形态多呈梭形或不规则状 ,心肌细胞自律性搏动的幅度加大。在模拟微重力培养条件下 ,心肌细胞在经鼠尾胶原溶液浸泡修饰的PGA纤维支架上的分布更为均匀 ,心肌细胞形成具有自律性同步收缩特性、面积约为 15mm2 的类组织样 3D结构  相似文献   

19.
一种新型培养心肌细胞搏动传感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记录培养心肌细胞的机械活动,研制一种价廉易做、使用方便的培养心肌细胞搏动传感器。方法:应用光电原理,通过高灵敏光敏三极管制作。结果:该传感器配合各类记录仪可稳定地记录培养心肌细胞搏动频率、收缩力和收缩、舒张的最大速度。结论:本传感器使用方便、工作可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动态观察低氧(2%O2)对培养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影响及肾上腺髓质素预处理对其作用.方法 1、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方法,培养并鉴定人胚肺成纤维细胞;2、建立人胚肺成纤维细胞低氧(2%O2)模型;3、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动态观测低氧时成纤维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变化及肾七腺髓质素对其影响.结果 低氧促进成纤维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升高.与常氧组比较,低氧后成纤维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增加,标准荧光值峰值上升了70% (P<0.01).肾上腺髓质素预处理成纤维细胞后,低氧引起的成纤维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升高受到抑制,标准荧光值峰值上升了40%(P<0.01),持续时间缩短了20s.结论 肾上腺髓质索可以抑制低氧引起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增加,提示这可能是其发挥调节成纤维细胞功能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