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8 毫秒
1.
首次系统地对短梗五加、糙叶五加、藤五加、窄叶藤五加四种五加属植物果实中的金丝桃苷、芦丁、槲皮素、山奈素、6,7-二甲氧基香豆素、紫丁香苷等6种活性成分进行了含量比较。采用RP-HPLC测定各个活性成分的含量。色谱柱为ODS C18柱,各活性成分的含量测定均选择最优的色谱条件和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结果显示:糙叶五加,藤五加,窄叶藤五加果实中除紫丁香苷外的其他活性成分含量均高于短梗五加,但尚未得到有效利用,具有相当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2.
火棘主要含黄酮、多糖、色素、多酚以及磷脂等功能性成分,具有酪氨酸酶抑制活性、抗氧化和抗疲劳活性、抗菌活性和预防肿瘤等作用。近年来,火棘的化学成分、活性研究及应用取得较大进展,本文通过对火棘的功能性成分、生物活性及应用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火棘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短梗五加食药用价值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短梗五加(Acanthopanax sessiliflorus Seem.)为五加科落叶灌木,与刺五加是同科同属植物,舍有黄酮和皂甙等活性成分和硒、铁、钙、锌等微量元素,药用和食用价值很大。介绍了短梗五加的食用、药用价值厦栽培方法。  相似文献   

4.
红豆越桔活性成分研究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豆越桔是一种新兴的水果,其果实根茎叶中含有丰富的活性物质——花青素、黄酮、有机酸等。这些活性物质具有抗氧化损伤、清除氧自由基、抑制癌细胞、提高视力等多种作用。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对红豆越桔活性物质的研究概况,以及对红豆越桔产品的开发现状,并对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异株荨麻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较大的药用价值,近年来在药学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异株荨麻中黄酮成分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对多种疾病有治疗作用。现国内对其治疗疾病的相关机制缺乏深入研究。因此,异株荨麻中黄酮成分及其活性的研究具有较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综述异株荨麻中黄酮成分的研究现状,重点阐述黄酮成分的种类及其药理作用,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甜茶是一种价值较高的天然保健饮料植物,其营养成分丰富,尤其富含甜茶素、茶多酚和黄酮等主要活性成分。综述了近年来甜茶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状况,以便于更深入的研究和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为响应我国越来越严格的“减抗限抗”新环境和新政策,寻找绿色、无残留兽药新前体,已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海洋老鼠簕(Acanthus ilicifolius L. Sp.)属于爵床科老鼠簕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高温、高辐射、高盐碱的海岸带的红树植物,蕴藏着极为独特的天然活性化合物,包括生物碱、黄酮、三萜及三萜皂苷、苯乙醇、甾醇和多糖类等,具有清热解毒,散瘀化痰之功效,主治哮喘、咳嗽、痰壅以及肝纤维化。本文就老鼠簕主要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行综述,为我国海洋老鼠簕进一步开发与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银杏是传统的活血化瘀中药,银杏制剂是现代科技开发的植物药中最为成功的案例之一.目前研究较多的银杏制剂是银杏酮酯,其主要活性成分为银杏黄酮、银杏内酯等,具有较为广泛的心血管药理效应,对多种心血管疾病具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本文对中药银杏制剂的主要活性成分、心血管药理效应及其机制、研究展望做一述评.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对影响SRAP-PCR体系中的Mg2+、dNTPs和引物浓度等因子进行了体系优化,建立了一套适合白簕SRAP检测的25μL反应体系:1.5mmol/LMg2+,1.5mmol/LdNTPs,1μmol/L引物,10ng模板DNA,1.5UTaqDNA聚合酶;进一步以白梗簕菜为模板,利用优化的体系进行多态性标记引物组合分析,共筛选出17对引物;利用这些引物对7个白簕品种进行SRAP遗传多样性分析,共扩增出461条谱带。其中多态性谱带155条,多态性谱带比率为33.6%,白簕品种间的相似系数为0.7077~0.9474。经UPGMA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所检测的7个白簕品种分为两大类,其中亲缘关系较近的青梗簕菜和细叶密刺簕菜聚成了一组;而其余的4个种,包括白梗簕菜、细叶小刺簕菜、紫柄簕菜、大叶大刺簕菜和红梗簕菜,聚成另一组。  相似文献   

10.
唐古特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 Bobr.)是一种具有药用、食用和饲用价值的荒漠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白刺被誉为沙漠樱桃,含有多种营养物质,还富含黄酮、生物碱等多种药用成分,因此人们对其药用成分、含量、功效及药理展开了一系列研究。本文对现有唐古特白刺黄酮类物质相关的研究进行了调研,首先对唐古特白刺中已分离出的黄酮类物质进行分类,其次对唐古特白刺主要组织中总黄酮含量进行整理和分析,另外对唐古特白刺中各种黄酮化合物的含量进行分析,最后对唐古特白刺中总黄酮、各类黄酮、黄酮单体化合物的药效及药理进行综述。通过对上述内容的整理和分析,总结出白刺黄酮类物质药用研究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基于此提出解决现有问题的思路并对未来白刺黄酮药用研究提出建议,以期为唐古特白刺植物黄酮类物质药用研究和开发提供理论参考,推动中医药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野鸦椿属植物归属于省沽油科,主要分布于东亚以及东南亚,我国分布有两个种。该属植物化学成分结构丰富,包括酯类、三萜类、黄酮类等,药理活性广泛,如抗炎、抗肝纤维化、抗氧化等。本文从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方面对野鸦椿属植物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该属植物的深入研究与开发提供文献参考。  相似文献   

12.
女贞子系木犀科(Oleaceae)女贞属植物女贞(Ligustrum lucidum)的干燥果实,为我国传统中药,具有滋补肝肾、明目乌发的功效。女贞子含三萜类、环烯醚萜类、苯乙醇苷类及黄酮类等多种化学成分。许多药理作用研究表明女贞子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炎镇痛、保肝、抗骨质疏松、免疫调节、降血糖降血脂、抗菌抗病毒等活性。对女贞子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药代动力学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女贞子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黑姜(Kaempferia parviflora)是东南亚地区广泛栽培的民间药用植物,被用于制造食品、化妆品和医药品。黑姜在我国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亦有较长的民间药用栽培历史。根茎是黑姜重要的药用部位,主要含有黄酮类物质。许多药理作用研究表明黑姜具有抗肿瘤、增强男性性能力、抗炎、抗氧化、抗真菌、抗病毒、神经保护、血管舒张和心脏保护活性、经皮促渗等作用。对黑姜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毒理学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黑姜资源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红海葱(Urginea maritima)是一种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的常见药用植物,过去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咳嗽、水肿、消化不良及肢体疼痛等疾病。现代研究表明,红海葱的主要化学成分为三萜类和黄酮类,具有强心、平喘、抗肿瘤、利尿、祛痰、抗病毒抗菌、抗炎、抗氧化、杀虫等多种药理作用。目前,海葱药理作用研究主要集中在抗肿瘤、抗心衰、平喘方面,然对其具体药效物质基础、作用机制及相应构效关系研究甚少。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与红海葱相关的文献,概述其主要化学成分的结构和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红海葱的药效作用机制、提高其利用价值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传统中药材黄连因其含有黄连素、黄连碱、黄藤素、药根碱等生物碱类,黄酮类和酚类活性物质,而具有清热解毒、抗炎抗病毒、降血糖血脂血压、保护胃肠道、抗肿瘤等作用。近些年体内和体外研究发现,黄连花薹与黄连具有相似的化学活性物质,在体内外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本文就近几年黄连花薹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做一综述,为黄连花薹的综合开发和合理应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6.
由于在中药中的广泛应用,近年来对豆科Leguminosae山蚂蝗属Desmodium Desv.植物的研究已成为热点。山蚂蝗属植物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黄酮类、生物碱类、萜类、甾醇类、烷类及各种烷衍生物等,具有抗氧化性、抗炎、镇痛解热、抗菌、抗虫、抗心脑血管疾病等药理活性。本文对山蚂蝗属中小槐花、广东金钱草、三点金、小叶三点金、假地豆、大叶山蚂蝗、饿蚂蝗等药用植物的研究进行总结,综述其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旨在为该属植物的进一步研究与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桉属(Eucalyptus L. Herit)是桃金娘科(Myrtaceae)的大属,该属约600余种,主要分布于世界各地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引入品种较多,主要分布于华南地区,其中广东和广西为桉树的主要种植基地。桉属植物具有较多的工业价值,其木材、叶、果实等是化学工业、香料、医药领域的重要原料,可用作开发高性能桉木重组材、竹桉复合材料、造浆与造纸等。桉属植物作为民间药材被使用,具有抑菌消炎、疏风解热、防腐止痒等功效,其药理研究表明,桉属植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抗炎、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抗心血管疾病等药理活性。该研究通过查阅近三十年桉属植物相关的国内外文献报道,对桉属植物不同部位的421个非挥发性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等进行了较详细的分类阐述,其中黄酮类化合物共73个、有机酸化合物共61个、萜类化合物共45个、多酚类化合物共229个、脂肪醇类化合物共13个,药理活性多集中在抗氧化、抗菌、抗病毒、抗肿瘤等,但相关机制仍需进一步阐明。该文重点关注桉属植物的药用部位,充分发掘其药用价值,开展临床转化和新药研究工作,为今后桉属植物的进一步研究、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Propolis is a resinous substance collected by honeybees from various plant sources. On account of its chemical composition, propolis possesses several biolog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properties. In recent years, many papers have provided information concerning its composi-tion. This review compiles data from most studies of propolis, focusing on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ethanol extracts of propolis (EEP), water extracts of propolis (WEP), and volatile oils from propolis (VOP). The characteristic compounds of EEP are polyphenols includ-ing flavonoids and related phenolic acids, and flavonoids are the most abundant and effective parts. They are considered to contribute more to the antibacterial, antiviral, and antioxidant effects than the other constituents. The main flavonoids in EEP are pinocembrin, galangin, chrysin, quercetin, kaempferol, and naringenin. The constituents reported to be in WEP include phenolic acids, caffeoylquinic acid, 3-mono-O-caffeoylquinie acid, caffeic acid, flavonoids, etc. The propolis volatile compounds are benzyl alcohol, benzyl acetate, cinnamic alcohol, vanillin, eudensmol, cyclohexyl benzoate, and benzyl benzoate, which are responsible for several biological properties. As a natural mixture, propolis is widely used in medicine and cosmetics, as well as being a constituent of health foods. Since propolis has been used extensively, information on its composition is not only of interest to the academic field, but also to propolis users.  相似文献   

19.
Due to the chemical structural diversity and various analgesic mechanisms,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studies indicated that some flavonoids from medicinal plants could be promising candidates for new natural analgesic drugs, which attract high interests of advanced users and academic researchers. The aim of this systematic review is to report flavonoids and its derivatives as new analgesic candidates based on the pharmacological evidences. Sixty‐four papers were found concerning the potential analgesic activity of 46 flavonoids. In this case, the evidence for analgesic activity of flavonoids and total flavonoids was investigated. Meanwhile, the corresponding analgesic mechanism of flavonoids was discussed by generalizing and analyzing the current publications. Based on this review, the conclusion can be drawn that some flavonoids are promising candidates for painful conditions and deserve particular attention in furthe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