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长白山地区的黑龙江草蜥(Takydromus amurensis)为研究对象,于2014年4—6月在实验室进行饲养和繁殖,10月初,将成体和孵出的幼体置于恒温培养箱内进行体温测量,探讨不同恒温条件和急速升温条件对黑龙江草蜥体温和生理体温调节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1~39℃的恒温条件下,黑龙江草蜥的体温受测量时间的影响显著,07:00时体温最低;在11~19℃的恒温条件下,黑龙江草蜥幼体体温显著高于成体体温,在21℃的恒温条件下,成体和幼体体温间无显著差异,在23~39℃的恒温条件下,幼体体温显著低于成体体温;黑龙江草蜥的体温与环境温度呈线性正相关,成体的回归方程为y=0.72366x+7.1778,幼体的回归方程为y=0.6508x+8.8039,与等温线y=x的交点温度分别为25.97和25.21℃;当环境温度从10℃急速升高到30℃时,黑龙江草蜥体温在短时间内快速升高,但升温速率逐渐降低。由此可知,黑龙江草蜥体温受环境温度的影响显著,且具有一定的生理体温调节能力,幼体的生理体温调节能力较强,使其具有较强的恒温性。  相似文献   

2.
布氏田鼠体温调节能力的胎后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迟庆生  王德华 《动物学报》2005,51(5):780-789
为探讨布氏田鼠幼体体温调节能力的发育特点,我们对其胎后发育过程中代谢产热和体温的变化进行了观察。测定记录了1—40日龄的布氏田鼠幼体在巢中的体温,在23℃和30℃条件下的静止代谢率,以及在23℃和30℃时暴露1.52h后体温的变化,计算了幼体的总热传导率和恒温指数,并测定了聚群对幼体代谢产热的影响。布氏田鼠是典型的晚成型发育类型,幼体出生时身体裸露,体温调节能力很差。17日龄前,幼体在23℃冷暴露1.5—2h不能维持恒定的体温,9—17日龄幼体的恒温能力发育迅速,1713龄后幼体在23℃时开始表现出有效的恒温能力。幼体发育过程中逐渐升高的恒温指数和逐渐下降的总热传导率,也反映了幼体不断增强的恒温能力。虽然幼体在发育早期恒温能力差,表现出变温性的特点,但代谢率的测定表明,即使刚出生的幼体也具有受到冷刺激而增加产热的反应。聚群实验结果表明,幼体的聚群行为在降低代谢率、节约能量方面有明显的作用。巢中幼体体温的测定表明,1—40日龄幼体体温逐渐升高的趋势明显,且始终保持在33℃以上。这些结果说明,布氏田鼠的幼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主要靠细致的母体关怀、聚群行为、巢的保温作用以及自身较弱的产热能力来使体温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从而不会因体温过低而使幼体的生长速度降低[动物学报51(5):780—789,2005]。  相似文献   

3.
荒漠昆虫天花吉丁虫的呼吸及体内水分损失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荒漠地区昆虫的呼吸及水分损失特征,以专性寄生在荒漠植物梭梭上的天花吉丁虫Julodis variolaris Pallas为对象,采用LI-6400光合分析仪测定在20℃下天花吉丁虫的呼吸量,并采用重量法测定了不同温度下其水分散失率。结果表明:天花吉丁虫呼吸为典型的不连续气体交换循环(discontinuous gas exchange cycle, DGC)的模式,DGC平均周期约需12.96 min,爆发间期历时平均约占整个DGC历时的80%,CO2平均释放率为23.45 μL/min。在25℃、30℃、35℃和40℃恒温条件下,单位时间内水分散失随温度升高而增加,10 h内25℃和30℃之间的水分损失率无显著差异,但25℃和30℃与35℃、40℃之间的水分损失率具有显著性差异;10~24 h内25℃、30℃、35℃之间的水分损失率具有显著性差异。荒漠昆虫天花吉丁虫在高温下的高脱水率和高死亡率说明,其在没有水分来源的情况下很难存活,而不连续呼吸模式是其适应高温干旱环境的对策之一。  相似文献   

4.
温度对细毛水狼蛛个体发育和繁殖力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研究结果证明:(1)细毛水狼蛛(Pirata tenuisetae)的卵粒在15℃恒温条件下,不能孵化;(2)在20—32℃恒温条件下随着温度升高历期逐渐缩短;其中以25—30℃恒温条件下幼蛛的成活率较高。在同一温度梯度下雄蛛的历期均短于雌蛛;(3)在28—32℃恒温条件下产卵率为最高,产卵量最大,25—30℃时孵化率最高;(4)母蛛携带卵袋的时间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在35℃条件下,有取食自产卵粒习性。  相似文献   

5.
红瘰疣螈(Tylototriton shanjing)为我国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本实验测定了在不同环境温度条件下红瘰疣螈体温及代谢率变化。结果表明,在10~35℃环境温度范围内红瘰疣螈体温(Tb)与环境温度(Ta)呈正相关,其直线回归方程为:Tb=3.99+0.86Ta(R2=0.99,P0.01);其代谢率(MR)在15~30℃的环境温度范围内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在35℃时,其代谢率由于体温过高而急剧降低;在15~35℃之间的6个温度条件下雄性代谢率的回归方程为:MR1=0.374 1-0.355 1Ta+0.113 9T2a-0.010 5T3a(R2=0.47,P0.01,df1=3,df2=46);雌性代谢率的回归方程为:MR2=0.478 8-0.420 3Ta+0.130 4T2a-0.011 8T3a(R2=0.40,P0.01,df1=3,df2=46)。不同于内热源动物的代谢特征,红瘰疣螈的体温调节表现出外热源动物的特点:其体温受环境影响较大,体温生理调节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6.
温度对真水狼蛛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彭宇  赵敬钊  刘凤想  胡萃 《生态学报》2000,20(4):606-610
报道了具水狼蛛发育和繁殖的影响,20~32℃恒温条件,随着温度的升高历期变句。真永恒蜂在武泽地区一可发生2~3代。幼蛛发育到成熟所蠕蜕皮次数与温度有关,在各种温度下,均以蜕皮6次的个体最多,27℃恒温条件下,产卵率最高,化率最高;30』下单此产卵量最大。每蛛携带幼蛛的时间随温度和升高的而缩短。根据真水蛛蛛在6种恒温下的的幼蛛存活率,雌蛛产卵率,产量量和孵化率组了真水狼蛛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实验种各增  相似文献   

7.
外来入侵植物三叶鬼针草种子萌发与贮藏特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了光照和温度对外来入侵植物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 L.)种子萌发的影响及种子在不同温度下贮藏后的发芽力变化。结果表明,光照和变温不是三叶鬼针草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在15~30℃恒温条件下萌发率均达到80%以上,35℃恒温显著抑制其萌发且发芽的种子不能正常发育;零下低温(-10℃)和零上低温(4℃)贮藏6个月的三叶鬼针草种子萌发率(分别为95%和94.7%)与贮藏前的萌发率(97.7%)相比无显著差异,而在室温下贮藏6个月的种子,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萌发率逐渐下降,6个月后不仅萌发率急剧下降到16%、萌发时间延长至10d,而且发芽的种子亦不能正常发育。  相似文献   

8.
【目的】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是近年在我国新发现的一种重要外来入侵害虫,对我国棉花生产具有潜在的巨大威胁。本研究以棉花作为寄主,探索恒温及变温条件对扶桑绵粉蚧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在光周期为12L∶12D,RH 70%±5%,在系列恒温及变温(温度波动范围为±1℃)条件下,用棉花饲养扶桑绵粉蚧,观察和分析了不同温度下各龄虫态的发育历期、发育速率、存活率和繁殖力及发育起点温度、有效积温、最适发育温度、极限高温等。【结果】在恒温17~32℃范围内,扶桑绵粉蚧各虫态的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而逐渐缩短,当温度达到27℃时发育速率值增幅最大,其中在恒温22~32℃范围内,该虫具有较高的生长发育速率和存活率,且繁殖能力较强,而在恒温37℃条件下,该虫不能完成整个生活史而死亡。在循环变温条件(25~40℃)下,该虫表现出更好的适应性:发育历期更短,速率更快,存活率更高,繁殖力也达到了恒温条件下的平均水平。雌雄虫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9.0℃和8.1℃,而达到成虫时所需有效积温分别为322.6日度和344.8日度。通过拟合发育速率与温度之间的非线性回归关系求出雌雄虫最适发育温度分别为30.5℃和29.9℃,而极限高温分别为36.6℃和35.8℃。【结论】扶桑绵粉蚧适温范围广泛,特别是在变温条件下的适应性非常强。这些结果为预测扶桑绵粉蚧在我国主要棉区的分布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三叶虫萤Emeia pseudosauteri在不同恒温设置和室内变温条件下卵孵化率和初孵幼虫存活率,并通过直接最优法和直线回归法计算出了三叶虫萤卵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表明:12~30℃恒温条件下,卵的孵化率随着温度升高显著下降(P<0.05),且均低于室内变温条件(P<0.05)下的孵化率;初孵幼虫在恒温15℃下的存活率最高,为73.13%;低于12℃和高于30℃恒温中初孵幼虫均无法存活;在恒温条件12~30℃下,卵的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其中恒温12℃下最长,发育历期为42.96 d(n=3),恒温30℃下最短,发育历期仅12.75 d(n=3)。通过直接最优法计算出三叶虫萤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3.52℃,有效积温分别为382.20 d·℃。上述结果为三叶虫萤的人工繁育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不同温度对中国对虾生长及能量收支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研究了18~34℃6个不同恒温下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的生长、饵料转化率及能量收支。结果表明,中国对虾的体重及能量特定生长率分别变动在1.22%~3.27%和1.33%~1.45%之间,在18~31℃温度范围内随温度升高而升高,34℃下则显著下降.对虾的摄食量及对饵料的消化率总体上随温度升高而升高,但在34℃下则有所降低;饵料重量转化率和能量转化率分别在28.99%~53.09%和15.70%~7.24%之间,总体上随温度升高而有所下降.根据拟合的多项式方程推算得到的中国对虾的最佳生长温度为29.7℃,生长能和呼吸能的变化主导着中国对虾的能量收支模式,随温度升高生长能占摄食能的比例逐渐降低,而呼吸能比例则逐渐升高。本研究表明,对虾在适宜温度下获得的较高生长率主要归因于较高的摄食量和食物消化率。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黄杨绢野螟Diaphania perspectalis(Walker)越冬滞育特性,在自然条件与室内恒温下对黄杨绢野螟滞育诱导的光周期反应与光敏感龄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虫的光周期反应属于长光照反应型,短光照是引起黄杨绢野螟幼虫滞育的主要因子。幼虫的光周期反应对温度敏感,在恒温25℃和28℃条件下,诱导滞育的临界光周期分别为13h36min和12h50min。在日平均温度为26.7℃条件下,诱导滞育的临界光周期为13h40min。在恒温25℃条件下的滞育敏感虫龄试验表明,2~3龄幼虫即孵化后4~9d的幼虫对光周期反应最敏感。  相似文献   

12.
通过观察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Metaphycus parasaissetiae Zhang and Huang在18,21,24,27,30,33和36℃恒温条件下的生长发育情况,求得其世代发育起点温度和世代有效积温分别为13.10℃和215.00日.度,建立世代发育历期预测式为N=[215.00±44.32]/[T-(13.10±3.24)],世代发育速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拟合为S形曲线V=-e(1.33+37.73/T),推算出该蜂在海南1年可发生18代。所设试验温度范围内,该蜂对橡副珠蜡蚧Parasaissetia nigra(Nietner)的寄生率在13.33%~20.00%范围内波动,30℃时寄生率最高;雌性比率在27℃时最大为70.03%。随着试验温度的升高,成蜂羽化相对集中,羽化持续时间逐渐缩短,羽化高峰提前。30℃条件下雌蜂终生产卵量最多,平均25.77粒。雌蜂寿命随试验温度的升高而逐渐缩短,同一恒温条件下补充20%蜂蜜水可显著延长雌蜂寿命。27~30℃可视为有利于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发育繁殖的适温范围,最适温度为30℃。  相似文献   

13.
温度对经层积处理解除休眠的水曲柳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经层积处理解除休眠的水曲柳种子于10种不同温度条件下萌发的结果表明:变温条件下的种子萌发比恒温条件的好,最佳的变温条件为15℃/10℃,最佳的恒温条件是10℃,20℃以上的恒温会诱导种子产生二次休眠。  相似文献   

14.
二斑叶螨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于1994—1995年对生活在花生和苹果叶上的二斑叶螨的生物学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以花生叶片为食科,该螨在25℃、30℃恒温条件和26.5℃-29.1℃变温条件下,其发育历期分别为11.04天,7.96天和8.64天。雌成螨在25℃、30℃恒温条件和23.8℃-30℃变温条件下,寿命分别是13.14天、10.5天和12.43天;产卵量分别是37.75粒、60,42粒和54.62粒。以苹果叶为食科,该螨在25℃、28℃和30℃恒温条件下,其发育历期分别是11.48天、9.56天和8.63天;雌成螨在25℃、30℃恒温条件和24.4℃-28.1℃变温条件下,其寿命分别为16.75天、14.78天和11.56天;产卵量分别是20粒、31.08粒和33.21粒。在花生上,该螨卵发育的起始温度是6.44℃,有效积温是69.79日度;虫期发育的起始温度是14.65℃.有效积温是74.98日度。在苹果上,卵发育的起始温度是4.61℃,有效积温是82,67日度,虫期发育的起始温度是12.41℃,有效积温是93.99日度。  相似文献   

15.
温度对三突花蛛个体发育和生殖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结果表明:(1)三突花蛛(Misumenops tricuspidatus)的卵在35℃恒温条件下不能孵化。(2)在15°-32℃恒温条件下随温度升高历期逐渐缩短,脱皮次数也随之减少,以25°-30℃恒温条件下幼蛛的存活率较高;同一温度梯度下雄蛛的平均历期均短于雌蛛。(3)在28℃恒温条件下产卵率为最高,产卵量最高;25℃下孵化率最高,30℃下生育力最强。(4)三突花蛛在繁殖力上具有种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高温对二化螟实验种群生长、存活和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2  
以2 7℃和30℃恒温为对照,研究了平均温度在2 7~2 9.2℃内的5种变温条件下(每天2 0 h的适温2 7℃和12 :0 0~16 :0 0的高温处理,分别为日最高气温2 7℃、30℃、33℃、36℃、4 0℃)二化螟实验种群的发育历期、存活率和繁殖力的影响,组建了特定年龄生命表和繁殖力生命表。结果表明高温可导致二化螟种群的发育速率延缓、存活率和生殖力下降,主要表现在幼虫历期随日最高温度的升高而延长,36℃时延至12 d以上;在日最高气温高于33℃时,其存活率从2 7℃时的30 .3%降至36℃时的13.1%和4 0℃时的5 .5 % ,繁殖力也从30℃时每雌产卵量14 8.7粒减至36℃时的70 .5粒。因此,夏季异常高温可能是二化螟田间种群数量增长的一个重要抑制因子  相似文献   

17.
白琵鹭雏鸟的生长和恒温能力的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和 1995年 4~ 6月在扎龙自然保护区 (4 7°2 9′N ,12 4°0 2′E)测定了 13只白琵鹭 (Platalealeucorodia)雏鸟的体重、体长、翅长、跗长和体温 ,以及环境温度。雏鸟生长符合逻辑斯谛模型 ,而 4~ 8日龄相对生长率最大。随着雏鸟日龄增大 ,体温稳步增加而且不随环境温度局部波动改变 ;冷暴露 2 5min后体温下降的幅度减小。孵出至 2 8日 ,雏鸟的体重与在巢内和冷暴露后的体温正相关 ,其体重和体长也与恒温指数正相关 ,雏鸟身体生长和恒温能力发育有某种同步关系 ,体现了晚成鸟的发育特点。  相似文献   

18.
林线树种太白红杉种子萌发的生理生态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玲 《植物生态学报》2004,28(4):579-58
 太白红杉(Larix chinensis)是太白山的高山林线树种。通过在人工气候室内的试验,研究了太白红杉种子在6种不同的光照与温度组合处理条件下的萌发特性。结果表明:在恒温和变温两种条件下,交替光照对于种子吸胀后的脱落酸(ABA)和赤霉素 (GA)有刺激作用。在恒温条件下,持续光照对于种子吸胀后的生长素 (IAA)有刺激作用,而变温条件下交替光照对生长素有刺激作用。细胞分裂素(CTK)的变化情况与IAA相反。光照条件相同时,恒温条件下的植物激素含量要高于变温条件下的含量,说明恒温对于各种激素有刺激作用。在25 ℃环境下种子的萌发率高于在12 ℃环境下的萌发率,说明温度对于种子的萌发有重要作用。太白红杉种子的萌发受交替光照(12 h光照/12 h黑暗)的刺激;恒温(25 ℃)条件下的种子萌发率高于变温(12 ℃/25 ℃)条件下的种子萌发率。实验结果反映了内源激素在太白红杉种子萌发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螺旋粉虱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螺旋粉虱Aleurodicus disperses Russell是一种新入侵海南的重要害虫。本文结合田间观察和室内实验, 对螺旋粉虱各虫态的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系统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螺旋粉虱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8.88℃和511.86日·度, 在海南一年可发生8~9代。在18~32℃恒温条件下, 螺旋粉虱世代发育历期为26.63~57.16 d, 其中卵期7.15~15.93 d, 1龄若虫期4.00~11.03 d, 2龄若虫期3.83~7.53 d, 3龄若虫期4.09~8.64 d, 拟蛹期7.56~14.03 d。在18~32℃条件下, 各虫态发育速率与温度呈抛物线关系, 但在18~28℃则为直线关系; 低温和高温都不利于其繁殖, 14℃恒温条件下无法完成世代发育。成虫不活跃, 活动有明显的规律性, 晴天活动多集中在上午, 阴天活动少, 雨天不活动。  相似文献   

20.
马尾松毛虫越冬代滞育与非滞育幼虫过冷却点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了在恒温和自然温度处理下饲养的马尾松毛虫滞育与非滞育幼虫的过冷却点。结果表明 ,2 7℃恒温饲养的滞育幼虫的平均过冷却点较非滞育幼虫的平均过冷却点低 ,但无显著差异 ;而自然温度下饲养的滞育幼虫的过冷却点较非滞育的过冷却点也低 ,然而 ,滞育开始时差异不显著 ,之后差异显著。相应滞育状态下 ,自然温度下饲喂的幼虫较 2 7℃恒温下饲喂的平均过冷却点低 ,但在滞育开始阶段和结束阶段两者之间的差异显著。自然温度下滞育和非滞育幼虫的抗寒能力都随气温的降低而增强 ,而 2 7℃下滞育与非滞育幼虫的抗寒能力均出现先增后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