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两栖类的繁殖迁徙是其繁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体能否成功完成繁殖迁徙将直接影响到繁殖成功率。两栖类的繁殖迁徙研究对于了解物种和种群对繁殖栖息地的需求、物种的繁殖活动规律,以及科学合理地进行繁殖湿地以及相应栖息地的规划、管理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国际上对两栖类的繁殖迁徙已有大量的研究,内容涉及多个方面,而国内的研究还非常少。本文从两栖类的繁殖迁徙物候、迁徙模式、迁徙方向与定向、迁徙距离等方面总结了影响两栖类繁殖迁徙时间、繁殖迁徙方向的因素以及两栖类的定向和导航机制,分析了两栖类不同类群和性别在繁殖迁徙距离上的差异及其原因,介绍了两栖类繁殖迁徙常用的研究方法及其优缺点。开展两栖类繁殖迁徙的研究将对我国的两栖类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红瘰疣螈(Tylototriton shanjing)为我国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本实验测定了在不同环境温度条件下红瘰疣螈体温及代谢率变化。结果表明,在10~35℃环境温度范围内红瘰疣螈体温(Tb)与环境温度(Ta)呈正相关,其直线回归方程为:Tb=3.99+0.86Ta(R2=0.99,P0.01);其代谢率(MR)在15~30℃的环境温度范围内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在35℃时,其代谢率由于体温过高而急剧降低;在15~35℃之间的6个温度条件下雄性代谢率的回归方程为:MR1=0.374 1-0.355 1Ta+0.113 9T2a-0.010 5T3a(R2=0.47,P0.01,df1=3,df2=46);雌性代谢率的回归方程为:MR2=0.478 8-0.420 3Ta+0.130 4T2a-0.011 8T3a(R2=0.40,P0.01,df1=3,df2=46)。不同于内热源动物的代谢特征,红瘰疣螈的体温调节表现出外热源动物的特点:其体温受环境影响较大,体温生理调节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3.
红瘰疣螈的繁殖生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瘰疣螈(Tylototriton shanjing)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对其繁殖生态尚无系统的研究。2007~2010年在云南省新平县哀牢山对红瘰疣螈形态、繁殖栖息地、求偶和交配行为、产卵及孵化等繁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瘰疣螈雌雄两性在广泛的形态学度量特征上存在着差异;繁殖栖息地主要为稻田和潮湿的沟渠;参与繁殖的雌雄成体性比随繁殖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繁殖前期和后期雄性比例高,中期雌性比例高。求偶和交配主要在陆地潮湿的水沟中完成,也可在静水中进行。成体产卵活动从5月初持续至6月下旬,呈现出波浪式的产卵进程,个体完成产卵平均时间为(22.2±2.7)h。繁殖前期雌螈产卵于稻田,中后期产于多杂草的田埂草丛和泥壁,平均产卵数(126±18)枚(n=17)。平均孵化期(17.3±0.1)d(n=225),孵化率59.8%(n=79),孵化时幼体平均体长12.7mm(n=6)。  相似文献   
4.
迁徙停歇期鸻鹬类在崇明东滩潮间带的食物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晶  敬凯  干晓静  马志军 《生态学报》2007,27(6):2149-2159
崇明东滩是鸻鹬类在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上重要的迁徙停歇地,滩涂上的底栖动物为迁徙的候鸟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采用圆筒取样法对崇明东滩潮间带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该区域的大型底栖动物主要有腹足类、双壳类、甲壳类、多毛类环节动物及昆虫幼虫等类群。其中以腹足类密度最高((2805±360)个/m^2),约占底栖动物总密度的80%。其次为双壳类,密度为(320±31)个/m^2。双壳类的生物量(湿重)为(51.4±7.8)g/m^2,腹足类(38.7±5.1)g/m^2,两者占底栖动物总生物量的90%以上。不同类群的底栖动物在潮间带的空间分布上有显著差异。腹足类主要分布在海三棱藨草带,双壳类在海三棱藨草外带至光滩区域分布较多。从空间分布来看,腹足类在崇明东滩的北部区域分布较多,在南部区域则明显减少。双壳类在南北各条样线上的平均密度没有显著差异。除双壳类在秋季迁徙期的密度高于春季迁徙期外(P〈0.001),其他类群的底栖动物在春季和秋季迁徙期的密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5.
崇明东滩越冬白头鹤觅食地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崇明东滩越冬白头鹤 (Grusmonacha)觅食地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①在潮沟边缘和平滩 2种微地貌之间 ,白头鹤的取食强度具极显著差异 (P <0 0 1) ,食物埋藏深度和食物重量具显著差异 (P <0 0 5 )。②在由北向南 3条样线之间 ,白头鹤的取食强度、食物埋藏深度、食物数量和食物重量差异极显著 (P<0 0 0 1)。③在内带、中带和外带 3条植被带之间 ,食物的埋藏深度和食物重量差异极显著 (P <0 0 0 1) ;由于潮水的影响 ,白头鹤在 3条植被带之间的取食强度无显著差异。白头鹤通过食物埋藏深度、食物重量和食物数量 3个特征来选择最佳的觅食场所。其中 ,食物的埋藏深度对白头鹤觅食地的选择具有最重要的作用 ,白头鹤倾向取食埋藏浅的食物 ;而潮水的冲刷作用是造成食物埋藏深度不同的主要原因。通过食物的平均埋藏深度与白头鹤平均取食深度的比较 ,可以较准确地预测白头鹤的取食地点  相似文献   
6.
崇明东滩白头鹤的越冬生态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对崇明东滩白头鹤(Grus monacha)的越冬生态进行了研究。白头鹤在崇明东滩越冬期140-150d。越冬期主要食物为海三棱Biao草(Scirpus mariqueter)的地下球茎,海三棱Biao草和Biao草(S.triqueter)的根茎。受气候和季节的影响,越冬后期比前期的日活动时间增加1h。潮汐节律影响越冬白头鹤行为活动的时间分配,觅食地的选择以及集群大小。滩涂的快速围垦和滩涂植被的演替对白头鹤的越冬栖息地造成严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2019年6—7月,采用样线法对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苍山西坡红瘰疣螈Tylototriton shanjing的种群数量、繁殖时间和个体身体状况进行调查,并对红瘰疣螈两性个体的繁殖时间,不同繁殖时段个体体质量、头体长、肥满度、重长比进行了分析。共观察到红瘰疣螈个体664只,其中雄性410只,雌性254只,整体性比偏雄,雄性个体的比例由繁殖前期的69%逐渐降至后期的49%。雌性个体体质量、头体长和肥满度在不同繁殖时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繁殖前期雌性个体大于繁殖后期的个体;除头体长和体质量外,雄性个体肥满度和重长比在不同繁殖时段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繁殖后期,雌雄两性红瘰疣螈小个体的比例均增加,体质量小于5 g,头体长小于50 mm的雄性个体比例由0逐渐增加到13.16%和10.53%;体质量小于10 g,头体长小于60 mm的雌性个体比例由0逐渐增加到10.26%和7.69%,显示两性个体中的较小个体参与繁殖时间均较晚。较小个体身体状况相对较差,运动能力、繁殖潜力和配偶竞争等都不具优势,可能采用了较晚繁殖的繁殖策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