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是一组病因不明、发病年龄小于16周岁、关节炎持续6周或6周以上疾病的统称,分为七种亚型。其中,全身型JIA的临床表现和发病机制与其他亚型明显不同,目前普遍认为其是一种自身炎症性疾病,非自身免疫性疾病。全身型JIA的临床表现与经典自身炎症性疾病具有很高的相似度,而二者的发病机制不仅有相似点,如促炎因子增加和相关信号通路活化,亦有不同点。自身炎症性疾病有明确与固有免疫系统相关的致病基因及家族史,而全身型JIA的致病基因目前尚无定论,也无明显家族遗传性,这是二者最大的区别。本文主要从临床症状特征、发病机制和家族史方面总结和比较了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与经典自身炎症疾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恶性黑色素瘤家系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收集4个遗传性黑色素瘤家系进行家系调研和家系图谱绘制,并分析总结临床特点。结果:4个遗传性黑色素瘤家系共33人,确诊黑色素瘤患者10例,死亡2例。确诊患者平均年龄36岁。结论:中国汉族人群黑色素瘤家系具有发病年龄较轻,其中发病年纪越小其恶性程度越高、预后越差,而且黑色素瘤的高侵袭性同样具有明显家族遗传特点。  相似文献   

3.
人视网膜在组织学上分为十层,色素上皮(RPE)和感光细胞(PRC,包括视锥细胞cone和视杆细胞rod)是位于视网膜最外面的两层细胞。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pigmentosa,RP)是一组以进行性感光细胞及色素上皮功能丧失为共同表现的遗传性视网膜变性疾病,主要临床特征为夜盲、进行性视野损害、眼底色素沉着和视网膜电图(ERG)异常或无波。RP是遗传性视觉损害和失明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发病....  相似文献   

4.
董小春  吴晓羽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12(30):5954-5956,5814
右心室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是临床上常见的特发性心律失常,占特发性室速的60%~70%,绝大多数右心室流出道室速为腺苷敏感性,其发病机制为儿茶酚胺介导的延迟后除极和触发活动。其发生机制一直是电生理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新近研究表明,L型钙通道的改变与特发性右心室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密切相关,提示L型钙通道可能会成为特发性右心室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5.
特发性肺纤维化是指以肺泡上皮细胞损伤、成纤维细胞大量增生和细胞外基质聚集增多为病理特征且病因不明的一类慢性间质性肺疾病。由于病因不清,目前发病率约为16.3/100,000,且缺乏有效诊疗手段和治疗药物。肺纤维化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愈后困难,存活率较低。因此加深对纤维化机制的阐明对于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防治就显得十分必要,更是人类对健康的迫切要求。本文就近几年关于特发性肺纤维化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6.
孤独症谱系障碍(austim spectrum disorder,ASD)近来全球发病率不断升高,但该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从动物模型出发探索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是必然趋势。国内对本病的认识及动物模型研究相对滞后,国际上ASD动物模型可大概分为基因遗传模型、特发性动物模型及调控环境因素动物模型三大类,其中基因遗传模型较多,但研究针对性过强;特发性模型中的BTBR模型及调控环境因素模型中的丙戊酸诱导模型能够较好地呈现ASD典型临床症状及部分病理学特征,为当前主要应用模型。ASD的研究尚缺乏完整符合结构有效性、表面有效性、预测有效性的理想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7.
特发性全身性癫痫的临床与磁共振波谱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特发性全身性癫痫(idiopathic generalized epilepsy,IGE)是一组症状复杂的临床症候群,易漏诊、误诊,且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以往的研究仅限于动物实验的方法检测其脑内的代谢变化,现在随着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的应用。无创地从生化代谢水平上研究活体已成为现实,为这一类疾病的研究打开了新的局面。文章综述了IGE的分类、亚型、临床特点及近几年来MRS在这一领域中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8.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慢性炎症性脱髓鞘疾病,为临床神经系统的疑难重病,基本病理特征包括炎症浸润,原发性脱髓鞘和胶质细胞活化等。其病理过程、发病机制的研究以及治疗药物的筛选和评价都需要合适的动物模型。本文从其发病机制、致病特点与适应范围等方面对MS模型研究进展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9.
赵跃  张宏  夏雪山 《遗传》2015,37(7):635-644
遗传性心肌病(Inherited cardiomyopathy, ICM)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心脏疾病,主要由基因突变所致,是青少年和年轻运动员猝死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约100个基因和其致病有关,这些基因相关的变异位点具有不同的致病机制。随着临床遗传检测在遗传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对遗传性心肌病的分子遗传学特性及其致病机制进行深入了解,是对该病遗传诊断的关键。下一代半导体测序仪在2010年底由美国Life Technologies公司发布,其以布满微孔的高密度半导体芯片为测序基础,具有快速、经济、灵敏性好、准确率高等特点,已经应用于遗传疾病的突变筛查。文章主要对遗传性心肌病的分子遗传学特性和下一代半导体测序技术在遗传性心肌病遗传检测中的应用以及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概括总结,有助于遗传性心肌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0.
脊髓小脑共济失调(spinocerebellar ataxias, SCAs)是一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已知的SCAs亚型众多,具有明显的遗传异质性和临床变异性。浦肯野神经元变性和小脑萎缩是大部分SCAs亚型共同的病理特征。浦肯野神经元的生理功能受到多重因素的调节,其信号转导功能障碍会导致小脑运动控制能力失常。本文主要综述了SCAs中浦肯野神经元电压门控离子通道、细胞内钙信号及谷氨酸信号转导异常,旨在为深入理解SCAs的共同发病机制、寻找并开发特异性治疗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主治医生潘小霞等发现了遗传性肾炎突变基因新位点。这个新位点目前在国际基因库中尚未见报道。遗传性肾炎是一种严重的家族性遗传疾病 ,临床表现主要有血尿、肾功能衰竭、神经性耳聋以及眼睛病变等症状 ,但由于其发病早期症状隐匿 ,易误诊或漏症。自本世纪初以来 ,世界上已有许多不同地区、不同种族的遗传性肾炎家系被发现。开展遗传性肾炎发病机制的研究 ,目前已成为国际肾脏病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通过基因分析研究 ,目前已经确认人体肾脏里的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IV型胶原的基因突变是导致遗传性肾炎的“…  相似文献   

12.
Pierre-Robin综合征(Pierre-Robin syndrome,PRS)是一种能引起颅面器官异常的遗传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下颌发育不全、舌后坠和腭裂等,进而导致新生儿喂食困难,甚至危及个体生命的阻塞性呼吸暂停,是先天性颅面畸形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综合征。该综合征在全球的发病率为1/8 500~1/14 000,不仅影响个体的生长发育还影响其受教育程度,对患者造成巨大影响,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虽然Pierre-Robin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明显,易于诊断,但不同患者间高相似性的表型很容易掩盖患病个体之间的病理学异质性,从而很难确定每例Pierre-Robin综合征的具体病因。因此,了解Pierre-Robin综合征的发病原理及其遗传机制,对于防治Pierre-Robin综合征尤为重要。由基于此,本文结合新近几年在Pierre-Robin综合征发病机制方面的相关研究,主要对引起该综合征的关键信号通路及其相关分子机制,特别是不同信号通路间的相互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从而进一步理解Pierre-Robin综合征发生的遗传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13.
Hepcidin是肝脏特异性表达的一种小分子抗菌肽,是铁代谢的负调节激素。与炎症性贫血、遗传性血色沉着病等疾病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证据显示,Hepcidin直接抑制肠上皮细胞铁吸收和诱导单核巨噬细胞铁滞留。同时,Hepcidin还具有广谱抗菌活性,与固有免疫密切相关。铁超载、感染、炎症及细胞因子可诱导Hepcidin表达,而贫血和缺氧则抑制其表达。Hepcidin的发现及其相关的铁离子运输机制的研究,将为铁离子吸收及分配的铁稳态调节和炎症性贫血、遗传性血色沉着病中的铁代谢障碍的分子机制探索开辟新的途径。本文就Hepcidin的分子特征、表达调控及生物学功能等方面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成骨不全是一类临床表现为骨质脆弱、易骨折等特征的罕见遗传性疾病.绝大多数(90%以上)显性患者发病系由Ⅰ型前胶原α链COL1A1和COL1A2基因突变引起胶原合成量不足 ,或结构改变.少数隐性患者发病为其他相关基因突变导致胶原翻译后过度修饰、折叠、装配和分泌过程异常.本文就成骨不全发病的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并发高血压、糖尿病、心肌缺血和老龄化时可显著增加心衰的发病率,目前其潜在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舒张性心力衰竭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上升,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寿命。建立实验动物模型时尽量模拟临床发病诱因和特征,可以更真实地揭示疾病的发病机制或药物的作用机制。本文从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主要诱因重点综述构建舒张性心力衰竭实验动物模型的方法和各自的特点,为将来更多的研究舒张性心力衰竭发病机制的研究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贺婧  童平珍  罗招阳  曹建国 《生物磁学》2009,(15):2960-2964
急性前髓细胞性白血病或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血液系统恶性克隆性疾病,其特点是异常早幼粒细胞无限增殖伴分化受阻,是白血病中最危重的一种类型。95%以上的APL患者具有(t15;17)染色体异常,形成PML/RAR融合基因,几乎存在于所有的APL细胞中,成为APL细胞的一个特异性标志,是APL发病重要分子基础。自从全反式维甲酸(ATRA)成功用于临床诱导APL分化以来,对诱导分化剂的作用机制的研究已取得很大的进展。本文主要对APL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发病机制、诱导分化机制、分化后细胞表型变化等方面对APL细胞诱导分化实验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pidermolysis bullosa, EB)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皮肤疾病,其特征主要表现为皮肤易发生水疱和溃疡。近年来,有关EB的遗传学和临床表型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EB的致病基因主要编码与皮肤结构、功能密切相关的蛋白质,这些基因突变会影响角质形成和皮肤结构稳定性。EB的临床表型有很大的异质性,从轻度的水疱和溃疡到严重的皮肤剥离。临床上将EB分为4个主要类型,不同类型的EB存在不同的临床特征和病程。目前,EB的治疗主要是支持性疗法,基因治疗、干细胞治疗和蛋白质替代疗法还需进一步研究。本文从EB的遗传学、临床表型和治疗方法入手进行综述,以深入理解EB的发病机制和寻找更有效的治疗策略,以期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生物学通报》2012,(8):53-53
高血压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全世界的患病人数已接近10亿,每年有接近760万的患者死于该病。我国每年用于治疗高血压的医疗费高达360多亿元。因此.高血压病是全球亟待解决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母系遗传性高血压病是在临床工作中观察到的高血压病的一种遗传模式,线粒体DNA(mtDNA)突变在其发病过程中可能起到重要的作用,但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  相似文献   

19.
Guo WT  Xu WY  Gu MM 《遗传》2012,34(8):935-942
无义介导的mRNA降解(Nonsense-mediated mRNA decay,NMD)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细胞中的mRNA质量监控机制。该机制通过识别和降解含有提前终止密码子(Premature translational-termination codon,PTC)的转录产物防止有潜在毒性的截短蛋白的产生。据估计,约1/3的遗传性疾病是由提前终止密码子引起的,而NMD作用通常会改变某些遗传病的临床症状或遗传方式。文章主要综述了人体细胞中NMD对底物的识别及其作用机制,并以几种单基因遗传病为例探讨其对这些疾病表型的影响,表明NMD作用机制的进一步揭示将有助于单基因遗传病发病机制的阐明及治疗方法的改进。  相似文献   

20.
鼻咽癌癌变的分子机理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鼻咽癌是一种多基因遗传性肿瘤,在中国南方和国外中国南方移民及后裔中发病率极高,严重危害了我国南方地区人民生命健康.对于这样一种具有明显民族聚集现象和地域差异的恶性肿瘤,目前认为其病理发病机制与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密切相关.现主要阐述鼻咽癌作为一种多基因遗传性肿瘤的病因发病机制,初步建立鼻咽癌易感基因群的概念和鼻咽癌发生发展过程中易感基因群主导的多阶段性多米诺骨牌效应分子机制假说,为寻找鼻咽癌遗传易感风险因子,筛选鼻咽癌高危人群以及探索鼻咽癌靶向性及个体化的诊断和治疗手段奠定实验与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