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多肽类药物制剂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肽类药物制剂研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多肽的不稳定性、体内半衰期短和生物膜透过性差。本文综述了(1)引起多肽不稳定性的原因;(2)提高多肽稳定性的方法;(3)多肽类药物制剂货架时间的确定;(4)多肽类药物的分析手段;(5)多肽类药物的控释研究;(6)多肽的非注射途径给药研究。最后提出了多肽类药物制剂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2.
相对于其他的给药途径,蛋白质多肽类药物的口服、经鼻、肺部给药途径更具可行性和商业价值。利用制剂学方法可提高蛋白质多肽类药物生物利用度。通过蛋白多肽类给药系统的评价,对近年来国内外此类药物在剂型、体内外稳定性及生物利用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3.
多肽、蛋白类药物脂质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脂质体做为多肽、蛋白类药物一种新型给药载体有控制药物释放、降低药物的毒性、提高药物的靶向性等突出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查阅近10年来多肽和蛋白类药物脂质体研究的相关资料,总结论述了脂质体作为多肽、蛋白类药物载体在新的制备方法、新型脂质体、给药途径、产业化进展四个方面的最新研究动向,指出了多肽、蛋白类药物脂质体在研究应用中存在的不足,并展望了多肽、蛋白类药物脂质体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生物医药领域近年来发展迅猛,多肽类药物因其生物学活性高、毒性小、生物相容性好等优势,在肿瘤治疗、细胞活性模拟、抗体检测等领域展开广泛应用,多肽的检测分析也成为研究的一大热点。传统的色谱法、溶剂沉淀法、离心超滤法和固相萃取法对多肽能够展现富集效果,但富集的效率往往不够理想。近年来,以有机框架材料为代表的纳米材料,在气体吸附、荧光、传感和催化等领域展开了广泛应用。有机框架材料凭借着独特的结构尺寸,成为了一类理想的生物吸附剂。由于其具有表面可修饰性,能够大大提高对多肽的富集效率。本文着重介绍近5年来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和共价-有机框架(covalent-organic frameworks,COFs)在多肽富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多肽在包括细胞增殖分化、免疫防御、肿瘤病变等在内的生命活动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 1953 年首个人工合成的具有生 物活性的多肽问世至今,全球上市的多肽药物有 80 多个,有大量多肽药物进入临床研究。多肽类药物具有独特的优势:活性显著、特异性 强、毒性较弱,在体内不易产生蓄积,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比较少。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多肽药物的发展情况,希望对从事多肽类药物研 发的同行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蛋白质多肽药物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但此类药物具有血浆半衰期较短、免疫原性较强等不足 之处,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因此,研究人员尝试采用各种化学方法对蛋白质多肽类药物加以修饰,以弥补这一不足。与 PEG 修饰、 糖基化修饰、定点突变等方法相比,脂肪酸修饰除了可获得良好的生物活性、提高稳定性、降低免疫原性外,更重要的是由于脂肪酸是构 成人体脂肪、类脂和细胞膜磷脂的重要成分,可有助于提高药物的脂溶性,增大肠道黏膜透过性,增强药物与受体的结合。对蛋白质多肽 药物的脂肪酸修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融合蛋白技术应用于生物制药行业已超过25年,其目的为改善原来天然蛋白的性质,从而具有新的理化特征和生物学功能,其中最为显著的特点是改善了小分子蛋白及多肽半衰期短的缺陷。基于该技术所诞生的融合蛋白类药物已成为当前生物药研发的热点。结合已上市融合蛋白类药物,通过与传统多肽蛋白类药物比较,重点突出融合蛋白类药物自身特点,主要从融合抗体Fc段和人血清白蛋白以延长小分子蛋白及多肽半衰期的角度对融合蛋白药物长效化策略进行评述;对融合蛋白类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显著特征进行概述;综述该类药物在体内的分析技术并指出当前分析技术的优缺点及发展方向,为长效化融合蛋白药物的设计、分析研究与开发提供依据和思路。  相似文献   

8.
多肽/蛋白质类药物普遍存在体内半衰期短的问题,使其应用受到了限制。近年来,蛋白质半衰期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许多技术已经被提出并测试延长治疗性蛋白的作用时间,如与其他蛋白基因融合(免疫球蛋白域或血清蛋白,如白蛋白)、与聚合物结合(PEG化修饰、聚唾液酸化、HEP化等)。这些技术主要基于本身较长的半衰期及循环机制调控以延长多肽/蛋白质类药物的半衰期。针对上述的多种长效化方式及相关产品进行了综述与讨论,以期为此类药物的长效化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
皂苷类药物普遍分子量比较大,水溶性好,但不易透过细胞膜难以被人体吸收,因此口服制剂体内生物利用度较低.近年来对单体皂苷及总皂苷类药物制剂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随着新型的给药系统和新辅料的出现,皂苷类药物在体内的生物利用度大大提高.本文主要介绍以单体皂苷或总皂苷活性部位为主药的制剂研究进展,以期为该类成分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目前,多肽/蛋白质类药物多数需要采用注射剂型给药以确保其生物利用度。开发易于给药、病人顺应性高以及治疗费用更低的非注射剂型是非常有意义的。然而,多肽/蛋白质类药物直接进行非注射给药的生物利用度通常非常低,需要制备具有设计功能的载药系统,例如加入不同比例的酶抑制剂、吸收促进剂等以提高生物利用度。环糊精及其衍生物由于其能与客体分子形成包合物的特性,以及对粘膜的促渗透作用等,在多肽/蛋白质药物的非注射给药系统中获得了日益广泛的应用。综述了近年来环糊精及其衍生物在多肽/蛋白质类药物非注射给药体系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1.
用等电聚焦-聚丙烯酰胺梯度凝胶电泳的双向电泳法和银染色方法,分析了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粒子和核衣壳的结构多肽。该病毒单粒包埋型病毒粒子含约96种多肽,核衣壳含约72种多肽。病毒粒子制剂和核衣壳制剂中含有较多量的分子量为31K的多肽,用蔗糖梯度离心、离心洗涤、碱处理甚至蛋白酶酶解和去污剂处理,都不能将其除去。向病毒制剂中加入纯化的多角体蛋白后作双向电泳,发现外加多角体蛋白改变原等电点面与上述31K多肽重合。对31K多肽的来源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药物研发中,蛋白/多肽类药物占据着重要地位。然而,此类药物大多需进入细胞内才能发挥作用,故细胞摄取率低的问 题成为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细胞穿膜肽是一类富含精氨酸的短肽,自身具有较强的生物膜穿透能力,可携带多种大分子甚至是纳米 粒入胞。因此,穿膜肽被广泛应用于药物输送,且基于穿膜肽介导药物胞内输送,成为解决蛋白/多肽类药物入胞问题的优选策略。主 要综述穿膜肽介导蛋白/多肽类药物输送用于不同疾病治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自组装是指分子、纳米级结构材料等基本单元自发地组装成一个稳定而又紧密结构的过程。多肽可在各种非共价驱动力下自组装形成纳米纤维、纳米层状结构、胶束等不同的形貌。因多肽具有氨基酸序列明确、易于合成、便于设计等优势,多肽自组装技术成为了近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有研究表明,对某些多肽类药物进行自组装设计或者使用自组装肽材料作为药物递送的载体,可以解决药物自身存在的半衰期短、水溶性差、生理屏障穿透率低等问题。本文重点介绍了自组装多肽的形成机制、自组装形貌、影响因素、自组装设计方法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主要应用,为多肽的高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多肽的分离纯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各种活性多肽的发现,多肽分离纯化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日益受到专家的关注。介绍多肽的理化性质与活性,讨论分离多肽的色谱、层析、电泳、膜、萃取等技术的特点和方法,并展望多肽的分离纯化前景,旨在为多肽的分离纯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利用蝎毒素分子骨架的蛋白质工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柴志芳  吉永华 《生命科学》2003,15(5):317-320
利用蝎毒素的 α/β骨架设计新的多肽和蛋白质,不仅对于研究毒素本身结构和功能多样性十分重要,同时也为设计和开发新的多肽类药物提供了广阔的前景。本文就该领域的一些概况做一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16.
他汀类药物作为一种降血脂药物在临床上大量应用,其药物种类多,并具有多效性。近年来许多体外及动物研究证明他汀类药物对肿瘤细胞具有抑制增殖、促进凋亡、增强放化疗效果的作用。随着体外及动物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相继展开,通过这些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在人体中也可能具有阻断肿瘤的发生发展、辅助肿瘤放化疗的功效。本文对他汀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及他汀类药物对不同消化系统肿瘤种类防治作用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正医药生物技术的核心是蛋白质类药物、抗体药物、基因治疗和转基因细胞治疗等。目前,全球数亿糖尿病人不可或缺的药物胰岛素、用于对抗病毒的许多种干扰素等,多来自于转基因微生物或动植物。而作为一种全新的医学治疗模式,基因(细胞)治疗经过近30年的反复探索之路,已经迎来了曙光。重组多肽和蛋白类药物多肽和蛋白类药物具有高活性、特异性强、低毒性和生物功能明确等特点,已成为医药产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药用蛋白一般采用  相似文献   

18.
菜籽多肽是菜籽蛋白的降解物,性质与蛋白质类似,其稳定性受到很多环境因素的影响,进而影响多肽的生物活性。研究多肽的稳定的环境条件可为其利用与加工提供参数。本试验研究菜籽多肽的稳定性,试验得出:在加热温度60 ℃、pH 6.0 ~ 8.0的条件下菜籽多肽较稳定,肠液中菜籽多肽稳定性优于人工胃液中。丙三醇、蔗糖和D-果糖对菜籽多肽的稳定性具有保护作用。进一步纯化菜籽多肽主要可收集6个组分,其中组分5显示较强的抗氧化性,其ORAC值为1 744.29 μmol/L TE/(g 样品)。  相似文献   

19.
反相色谱因其高分辨率在蛋白质、多肽及其他有机分子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中被广泛使用,特别在基因工程多肽类药物的精细化中起着难以替代的作用。采用反相色谱进行两种重组多肽的精细纯化,获得了好的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20.
抗血小板治疗在血栓性疾病的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血小板膜糖蛋白 GP IIb/IIIa 受体的活化是血小板聚集的最终共同通路。目 前的研究发现,多种新型多肽能与 GP IIb/IIIa 受体特异性结合,从而发挥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理作用。分类综述含有或类似 RGD 序列和非 RGD 序列的新型抗血小板多肽类药物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