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0 毫秒
1.
2018年9月至2019年10月,对新疆乌鲁木齐市区及巴楚县的鱼类进行寄生虫病原调查过程中,在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和云斑(鱼回)(I. nebulosus)鳃部发现有单殖吸虫寄生,两种鱼所寄生的虫种形态基本一致,仅连接片形态稍有差异,通过形态学鉴定为锚首虫科(Ancyrocephalidae)趋(鱼回)虫属(Ligictaluridus)的普氏趋(鱼回)虫(L.pricei)。为验证形态鉴定的准确性,扩增了寄生虫的28S rDNA序列,并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两种鱼所寄生的单殖吸虫与普氏趋(鱼回)虫的相似度均达98%以上,在系统进化树中紧密聚为一支,置信度均为100;同时,两种虫与普氏趋(鱼回)虫间的遗传距离数值接近于零,表现出了很高的相似度和亲缘关系。因此根据形态特征和系统发育分析,确定这两种鱼感染的是同一种寄生虫。研究结果可为新疆人工养殖(鱼回)科鱼类的病害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复殖吸虫是体内寄生的扁形动物,很多寄生虫学者常把体内寄生作为区分复殖吸虫目与单殖吸虫目的特征之一。但在复殖吸虫目中,亦有少数例外营体外寄生的。目前世界上发现的体外寄生复殖吸虫有三个科(Yamaguti,1971):横形科(Transversotrematidae Yamaguti,1954)、连肠科(Syncoeliidae Odhner,1929)和囊双科(Didymozoidae Poche,1907)。除囊双科外,余二科仅包括少数种类。囊双科和连肠科吸虫主要寄生在海水鱼类的鳃部  相似文献   

3.
单殖吸虫(Monogenea)是低等脊椎动物的体外寄生虫,大多数种类见于鱼类的体表和鳃上,另有一些种类寄生于两栖、爬虫、哺乳类动物。在无尾两栖类单殖吸虫中,有些虫种的幼虫感染蝌蚪的鳃,如多盘虫Polystoma integerrimun;另有一些虫种侵入变态后宿主的肾脏,如原多盘虫Protopolystoma xenopodis和真多盘虫Eupolystoma alluaudi;还有一些虫种侵入宿主的肺部,如美洲伪双睾虫(Pseudodiplorchis americanus)和铲足新双睾虫(Neodiplorchis scaphiopodis),但它们的成虫都寄生在宿主的膀胱内。海龟类爬行动物的单殖吸虫一般寄生于口腔、咽或膀胱中。…  相似文献   

4.
记述了寄生在珠江水系外来鱼类清道夫 Hypostomus plecostomus 鳃上的指环虫科Dactylogyridae 单殖吸虫中国1新纪录属,1新纪录种,即下口鲶三环虫 Trinigyrus hypostomatis Hanek, Molnar & Fernando,1974和锚首虫科Ancyrocephalidae 单殖吸虫1新纪录属,1新纪录种,即单侧虫 Unilatus unilatus Mizelle & Kritsky,1967,对新纪录属种作了新的形态描述并给出特征图.  相似文献   

5.
1960年10月至1961年7月,在浙江淡水渔业中心之一的塘栖水域,根据寄生虫学全面检查方法,对17种经济鱼类共238尾,曾进行四个季度的鱼类寄生虫区系调查研究工作,获得体内外寄生虫多种。组成塘栖水域寄生单殖吸虫的区系种群共34种,普遍侵袭17种鱼类。关于单殖吸虫在各种鱼体上的种类分布、感染率、感染强度,季节性的数量变动,以及单殖吸虫形态与生态的特殊性等已在I.单殖吸虫的研究中阐明,将于另文发表。本文仅报告四种锚首亚科单殖吸虫,其中一种系新种,其余三种曾在我国太湖发现(郎所等,1959),但未加描述,故本文略加描述。  相似文献   

6.
1983年9月起,我们先后去浙南丽水地区瓯江流域采集了新鲜鱼类近百尾,获得寄生单殖吸虫和其他寄生虫多种,经初步整理,发现五种单殖吸虫新种,现描述如下。文内量度以毫米为单位。 模式标本保存于杭州大学生物系。  相似文献   

7.
单殖吸虫的枝环虫属,多寄生于淡水鱼鳃,常引起养殖鱼类的鳃病,造成大量死亡。1956年作者等在太湖调查鱼类寄生蠕虫,在我国四大淡水养殖鱼——青、草、鲢、鳙以及鳊和鲂的鳃上共发现11种枝环虫;其中9种,包括两种寄生鳙的新种已加以报道(郎及虞,1958)。其余两种,由于当时获得标本不多,特征不明,而未叙述。今夏及重复太湖鱼类寄生虫的调查工作,始知寄生鳙的一种为另一新种枝环虫,拟定名为太湖枝环虫,新种Dac-tylogyrus taihuensis sp.nov.;另一种则为司克里雅平枝环虫 D.skrjabini Achmerow,1954,在我国尚属新记录。现将二虫分别描述如后。  相似文献   

8.
2011年11月14日,作者在广东省汕尾进行野生海水鱼类寄生单殖吸虫调查,于扁鮀鲣Auxis thazard thazard(Lacepède,1800)鳃上检获1种分室科单殖吸虫,经研究鉴定属于分室亚科(Capsalinae)墨杯虫属(Caballerocotyla)的群居墨杯虫(C.gregalis)。该种在我国未曾报道,为1中国新记录种,扁鮀鲣为宿主新记录。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据郎所(1958,1960)、陈启鎏(1962)、吴宝华(1963)等氏的报告,均证实在我国淡水鱼类的寄生虫区系组成中,单殖吸虫占着很突出的地位。单殖吸虫中又以指环虫属Dactylogyrus最丰富,并已知其中有不少种类是导致幼鱼大量死亡的病原体。因此,了解我国淡水主要养殖鱼类(青,草,鲢,鳙,鲤,鲫,鳊,鲂等)寄生指环虫的鉴别特征和方法,对鱼类单殖吸虫病的防治,具有一定的意义。故以浅知写成本文,供初学者和鱼病普查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对采自额尔齐斯河的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 Bloch)、东方欧鳊(Abramis brama orientalis Berg)、黏鲈(Gymnocephalus cernua Linnaeus)、金鳟(Oncorhynchus mykiss Walbaum)感染的三代虫(Gyrodactylus sp.)进行了研究, 通过几丁质结构的形态测量与比较, 初步鉴定寄生于银鲫的为细锚三代(G. sprostonae), 寄生东方欧鳊的为秀丽三代虫(G. elegans), 寄生黏鲈的为普氏三代虫(G. prostate), 寄生金鳟的为细鳞鲑三代虫(G. brachymystacis)。同时将测定的三代虫的ITS序列, 与GenBank上三代虫序列进行比对分析, 发现上述4种三代虫分别与细锚三代虫、秀丽三代虫、细鳞鲑三代虫、普氏三代虫的ITS同源性都在99.3%以上, 进一步验证了形态学的鉴定结果。系统发育分析显示细鳞鲑三代虫和细锚三代虫位于G. (Limnonephrotus)亚属的一枝, 秀丽三代虫和普氏三代虫位于G. (Gyrodactylus)亚属的一枝, 而此两亚属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11.
蛇鮈Saurogobio dabryi Bleeker是全国分布的一种小型鱼。Gussev(1955)曾报道黑龙江流域该种鱼上的指环虫 Dactylogyrus markewitschi,D.facetus,D.gobioninum。1965年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送来一批单殖吸虫标本嘱为鉴定,又在该种鱼上发现另一个种,拟订名为蛇的指环虫 Dactylogyrus saurogobii。1965—1978,作者等分别在广西和贵州,在  相似文献   

12.
记述了广东深圳市两种海洋观赏鱼(采白海洋馆,引种于本地养殖网箱)鳃上寄生单殖吸虫锚首虫科Ancyro—cephalidae Bychowsky and Nagibina,1978、海盘虫属Haliotrema Johnston and Tiegs,1922中的4新种。文中量度μm,模式标本保存于华南师范大学生物系。  相似文献   

13.
鮈亚科Gobioninae鳈属Sarcocheilichthys鱼类是我国习见的小型鱼类。这属鱼类的寄生单殖吸虫,曾为Gussev(1955)在华鳈S.sinensis上报道过一个种Dacrylogycusnovicularis,吴宝华(1962)在其上又报道一种杭州锚首虫Ancyrocephalus hangchowensis,后一作者(1963)又在黑鳍鳈S.nigripinnis nigripinnis上发现一种黑鳍鲸锚首虫Ancyr,nigri-pinnis。在小鳈S.parvus Nichols上,至今尚未见有报道。1979—1980年,作者等在贵州东部该鱼鳃上采得两种寄生指环虫,经鉴定,均为新种,现描述于下。量度单位为毫米。  相似文献   

14.
&#  &#  &#  &#  &#  &#  &#  &#  &#  &#  &#  &# 《水生生物学报》2015,39(4):789-793
研究记述寄生于海南清澜绿短臂鱼Aprion virescens鳃上的一种分室科单殖吸虫, 短臂鱼蚌盘虫Pseudonitzschia uku Yamaguti, 1965。所获标本的形态、量度与Yamaguti(1965)的原始描述基本一致; 但南海标本的后吸器上具中央锚钩和边缘小钩等几丁质结构, 而Yamaguti的描述中无此类结构; 原始描述中阴茎表面被向后弯曲的小刺, 而南海标本阴茎表面无刺。故此对蚌盘亚科、蚌盘虫属的特征进行了补充修订。该亚科、属及种均为中国新记录。标本保存于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鱼类寄生虫学研究室。    相似文献   

15.
作者自1975年以来,陆续从鄱阳湖及赣江下游采集了一些鱼类寄生吸虫。经鉴定,独睾科(Monorchiidae Odhner,1911)中侧殖类吸虫计6种,除日本东方侧殖吸虫(Orien-totrema japonica Yamatuti,1938)、中华东方侧殖吸虫(O.siensi Want et Pan,1964)和  相似文献   

16.
鱼类复殖吸虫三新种记述冯伟,王伟俊(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武汉430072)关键词复殖吸虫新种,牛首科,同盘科,发状科,鱼类寄生吸虫作者在整理鱼类寄生复殖吸虫中,发现有3个分属于牛首科、同盘科和发状科的种类,经鉴定为新种,现分别描述如后。模式标本...  相似文献   

17.
侧殖吸虫隶于独睾科(Monorchiidae)侧殖亚科(Asymphylodorinae)侧殖属(Asymphylodora)。此类吸虫是淡水鱼体内寄生虫,主要寄生于肠道内,个别种类也寄生于肾脏内。已往的报告有二十余种,在我国发现的有:巨口侧殖吸虫(Asymphylodora macrostoma Ozakj,1925)、日本侧殖吸虫(A. iaponica Yamaguti,1938),马尔科维奇侧殖吸虫(A.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记述寄生于鮈亚科Gobioninae和鲃亚科Barbinae鱼类单殖吸虫六新种:寄生于鮈类的二种,寄生于鲃类的四种,隶属于指环虫科Dactylogyridae的二个属。模式标本保存于华南师范学院生物系。文中量度均以毫米为单位。  相似文献   

19.
无声囊泛树蛙寄生多盘虫属单殖吸虫一新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海南尖峰岭的无声囊泛树蛙Polypedates mutus膀胱内检获多盘虫属Polystoma单殖吸虫1新种,以宿主种名命名为无声囊泛树蛙多盘虫Polystoma mutus sp.nov.。新种以后吸器长相对于虫体全长较小(1.0:7.9~1.0:8.2),锚钩形态,具9根生殖棘等特征而区别于近似种。本种为海南岛多盘虫属单殖吸虫的首次报道。模式标本保存于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鱼类寄生虫学研究室。  相似文献   

20.
鱼类寄生单殖吸虫越来越多受到寄生虫学家和生态学家的关注 ,生态位分析也是生态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国外学者在这方面进行了较多的工作[5~ 8] 。近年来 ,我国单殖吸虫生态学的研究也吸引了不少科学家的兴趣[1~ 3 ,9] 。红鳍原鱼白 (Culterichthyserythropterus)是我国的一种自然经济鱼类 ,许多学者研究了不同水体红鳍原鱼白的寄生虫种类组成[4 ] 。作者现将红鳍原鱼白寄生单殖吸虫生态位分析作一报道 ,为研究寄生虫群落结构提供必要的背景参数。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来源洪湖系长江和汉江支流东荆河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