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对采自额尔齐斯河的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 Bloch)、东方欧鳊(Abramis brama orientalis Berg)、黏鲈(Gymnocephalus cernua Linnaeus)、金鳟(Oncorhynchus mykiss Walbaum)感染的三代虫(Gyrodactylus sp.)进行了研究, 通过几丁质结构的形态测量与比较, 初步鉴定寄生于银鲫的为细锚三代(G. sprostonae), 寄生东方欧鳊的为秀丽三代虫(G. elegans), 寄生黏鲈的为普氏三代虫(G. prostate), 寄生金鳟的为细鳞鲑三代虫(G. brachymystacis)。同时将测定的三代虫的ITS序列, 与GenBank上三代虫序列进行比对分析, 发现上述4种三代虫分别与细锚三代虫、秀丽三代虫、细鳞鲑三代虫、普氏三代虫的ITS同源性都在99.3%以上, 进一步验证了形态学的鉴定结果。系统发育分析显示细鳞鲑三代虫和细锚三代虫位于G. (Limnonephrotus)亚属的一枝, 秀丽三代虫和普氏三代虫位于G. (Gyrodactylus)亚属的一枝, 而此两亚属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2.
激光医学尤其是低功率激光治疗在中国已成为发展极为迅速的领域之一。低功率激光照射的光生物效应与传统中医针刺穴位经络相结合在中国低功率激光治疗中开辟了广阔的领域,並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专科如内科、皮肤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妇产科、整形外科、激光针灸及兽医学,成功地治疗了数百种疾病,效果显著。作者近10年来已成功应用激光穴位麻醉拔牙与施行面部整容小手术。1985~1990年以来开创了激光美容外科。低功率激光治疗已被证实在保证激光美容效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2009年4月到2012年7月对额尔齐斯河(中国段)高体雅罗鱼鳃部寄生的指环虫进行了取样调查,以期了解该鱼指环虫的种群生态学特点。结果表明,高体雅罗鱼共感染了三种指环虫,分别为号筒指环虫、小刺指环虫、大翼指环虫,该鱼的总感染率为28.47%,平均感染强度为7.39(1—42)。感染率、感染强度在不同体长组的宿主中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指环虫的感染率在30 cm以上的宿主中达到最大,为50%,而在L10范围内未发现感染;在不同体长组宿主中指环虫种群的分布类型主要为聚集分布,另外,根据形态学特征鉴定大翼指环虫(Dactylogyrus alatus f.major Linsyow,1878)为我国指环虫属一新记录种,论文对其主要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并绘制了特征图,同时与寄生于高体雅罗鱼鳃上的国内已记述指环虫属虫种的主要形态特征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中国部分地区猪细环病毒1型和2型的分子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环病毒(TTV)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型人畜共患DNA病毒,广泛存在于包括人类和家畜在内的多种哺乳动物中。目前我国猪群中TTV的流行病学报道较少。为研究猪细环病毒(PTTV)在我国的流行情况,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2009年我国9个省市部分发病猪场中的PTTV1和PTTV2进行检测。结果显示,191份病料中PTTV的总阳性率为77.0%(147/191),其中PTTV1的单一阳性率为68.6%(131/191),PTTV2的单一阳性率为53.9%(103/191),两基因型的共感染率为45.5%(87/191)。进一步分析发现,在不同猪场、不同年龄猪群、不同病料组织中,PTTV的感染情况均不相同。此外,对41份健康猪的血清进行检测,结果显示,PTTV总阳性率、PTTV1单一阳性率、PTTV2单一阳性率及两基因型的共感染率分别为43.9%(18/41)、36.6%(15/41)、24.4%(10/41)和12.2%(5/41)。结果提示,发病猪体内PTTV总阳性率、PTTV1单一阳性率、PTTV2单一阳性率及两基因型的共感染率均显著高于健康猪(P0.01)。PTTV在临床上是否对猪致病或与其他病原有协同作用,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文章记述了采自新疆伊犁河流域巩乃斯段的新疆裸重唇鱼(Gymnodiptychus dybowskii Kessler, 1874)和斑重唇鱼(Diptychus maculates Steindachner, 1866)鳃部寄生的指环虫属(Dactylogyrus)一新种。通过传统方法及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确定了两种宿主寄生的虫体为同一种。该虫体与同宿主寄生的Dactylogyrus driagini(Bychowsky, 1936)和寄生于伊犁裂腹鱼的Dactylogyrus longicopula(Bychowsky, 1936)略为相似, 但在交接器和后吸器形态上有较大差异: 其交接器的支持器部分, 分为上下两部分, 在连接处形成“Y”状结构, D. driagini支持器为完整一体的结构, 而D. longicopula支持器的连接处为卷曲状结构; 后吸器形态: 拟定种与D. driagini, D. longicopula后吸器均由一对中央大钩、7对边缘小钩和两联结片组成, 其中央大钩内、外突不明显, 边缘小钩明显区分钩尖、钩柄和柄轴, 钩尖和钩柄交接处无刺状突起, D. driagini中央大钩内、外突分叶很明显, 边缘小钩各部位区分不明显, 而D. longicopula的中央大钩内、外突分叶非常明显, 内突远远大于外突, 边缘小钩的钩尖和钩柄交接处有刺状突起; 腹联结片粗短, 中部呈峰状隆起, D. longicopula腹联结片两端细长, 中间呈三角状隆起。基于该指环虫18S-ITS1-5.8S rDNA的序列比对分析, 与寄生于属鱼的隐藏指环虫(Dactylogyrus cryptomeres Bychowsky, 1934)的相似性最高, 为92.0%。系统发育树也显示与D. cryptomeres聚为一支, 置信度为100/99(BI/ML), 但综合形态学特征, 宿主生境和宿主特异性等因素, 本种虫体与隐藏指环虫非同一物种。基于形态结构和分子系统发育结果表明, 该指环虫为一新种, 依据宿主特点命名为: 重唇鱼指环虫(Dactylogyrus diptychus n. sp.)。  相似文献   
6.
为对哲罗鲑(Hucho)的引种放流和土著物种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采集了数尾来源于天然水域的哲罗鲑(Hucho BHB和Hucho BEJ), 与引进的哲罗鲑(Hucho HLJ)一起进行了形态特点观察描述, 同时对COⅠ基因扩增测序并从GenBank下载哲罗鲑属COⅠ基因构建系统发育树、计算遗传距离进行分子生物学比较研究。结果显示, Hucho BEJ和Hucho HLJ形态特点相一致, Hucho BHB与其他两种来源的哲罗鲑在体色、斑点大小等均有差异。基于COⅠ基因的系统发育树显示几种不同来源的哲罗鲑均与太门哲罗鲑(H. taimen)聚为一个大的分枝, 但在这个分枝下, Hucho BEJ和Hucho HLJ与俄罗斯阿穆尔河(中国称黑龙江)的哲罗鲑聚为一枝, 而Hucho BHB单独形成一支。基于COⅠ基因的遗传矩阵显示, Hucho BEJ和Hucho HLJ与俄罗斯阿穆尔河的哲罗鲑遗传距离较近(0—0.0044), 而Hucho BHB与Hucho BEJ、Hucho HLJ及俄罗斯阿穆尔河的哲罗鲑遗传距离较远(0.0057—0.0082)。这说明Hucho BHB在形态和基因序列上与Hucho HLJ及俄罗斯阿穆尔河的哲罗鲑具有较大差异, 可能是不同的生态地理类型, Hucho BEJ和Hucho HLJ在形态和基因序列上基本一致, 我们推测Hucho BEJ是放流或养殖场逃逸的哲罗鲑。  相似文献   
7.
噬菌体展示技术及其在寄生虫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噬菌体展示技术是将外源蛋白或多肽的编码基因或DNA序列插入到噬菌体外壳蛋白结构基因的适当位置,使外源基因随外壳蛋白的表达而表达,并随噬菌体的重新组装而展示到噬菌体表面的生物技术.在研究蛋白质识别或蛋白质与核酸相互作用的生物学过程、蛋白质定向改造、研制新型多肽药物、疫苗和抗体等多领域具有重要作用.就噬菌体展示技术基本原理及特点,以及噬菌体展示技术在寄生虫研究中的应用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8.
额尔齐斯河白斑狗鱼假尾复口吸虫的分子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采自额尔齐斯河(中国段)的白斑狗鱼(Esox lucius Linnaeus)晶状体内寄生的复口吸虫(Diplostomum)进行了种类鉴定,结果显示其种类为假尾复口吸虫(D.paracaudum),为中国新记录种。通过PCR扩增待鉴定种的部分18S-ITS1-5.8S序列,测序后与GenBank中假尾复口吸虫的序列进行比对,发现其相似度达到99.6%。将该序列与7种复口吸虫的ITS1序列进行比对后构建系统进化树,进化树以单殖吸虫Gyrodactylus parvae为外类群,结果显示:待鉴定种与假尾复口吸虫(D.paracaudum)聚为一支,其支持率达到了50%以上,支持它们为同一虫种。  相似文献   
9.
cDNA文库构建和筛选是基因克隆的重要方法之一,它是目前发现新基因和研究基因功能的基本工具.从cDNA文库中可以筛选到目的基因,并直接用于该基因的表达.由于cDNA文库在基因分离和克隆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其应用也日益广泛.简要介绍自cDNA文库创建以来,发展起来的各类文库及其构建cDNA文库的方法.作者重点阐述了弓形虫、利什曼原虫、阴道毛滴虫、疟原虫等原虫cDNA文库的构建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0.
应用一步PCR法检测并鉴定马疱疹病毒1型和4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合酶链反应(PCR)可作为一种快速检测并鉴别马疱疹病毒1型(EHV-1)和马疱疹病毒4型(EHV-4)的诊断方法。PCR引物是根据编码EHV-1和EHV-4的糖蛋白B( gB)基因上的共有的核苷酸序列或型特有的核苷酸序列设计的。利用这两种病毒的型特异性混合引物,在一步PCR反应中检测并鉴别EHV-1和EHV-4,而同一疱疹病毒科的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伪狂犬病毒(PRV)、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均无特异性扩增。应用建立的PCR方法检测了普氏野马流产胎儿病科,实验结果表明,这种PCR方法是一种直接检测并鉴定EHV-1和EHV-4的快速、敏感的诊断方法,同时,它可在一步PCR反应中直接鉴别这两种病毒,可用于病料中EHV-1和EHV-4检测的初步筛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