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近年来,据郎所(1958,1960)、陈启鎏(1962)、吴宝华(1963)等氏的报告,均证实在我国淡水鱼类的寄生虫区系组成中,单殖吸虫占着很突出的地位。单殖吸虫中又以指环虫属Dactylogyrus最丰富,并已知其中有不少种类是导致幼鱼大量死亡的病原体。因此,了解我国淡水主要养殖鱼类(青,草,鲢,鳙,鲤,鲫,鳊,鲂等)寄生指环虫的鉴别特征和方法,对鱼类单殖吸虫病的防治,具有一定的意义。故以浅知写成本文,供初学者和鱼病普查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蚓蛛属在我国只记载过一种,即始状蚓蛛Ariamnes flagellum(Doleschall),1857(苏州)。笔者于1982年6月14日在安徽黄山汤口采得一种蚓蛛,计21,经鉴定为  相似文献   
3.
外激素Pheromone这个名词,是由Karlson et Luscher于1959年首先创议采用的,它是昆虫分泌到体外的挥发性物质,是对同种昆虫的其它个体发出的化学信号,能影响它们的行为(或发育),故有人又称之为信息素。现在已经发现的昆虫外激素有性外激素、结集外激素、追踪外激素及告警外激素等等。目前应用前途较大,研究最多的是性外激素,所以本文只着重简介昆虫的性外激素。  相似文献   
4.
安徽沿江稻田蜘蛛区系及数量动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蜘蛛是水稻害虫的重要捕食性天敌,已获得国内外的公认,特别是对稻飞虱、稻叶蝉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为了逐步摸清安徽水稻害虫的天敌资源,以便有的放矢地开展生防工作,我们于1977年6月上旬至11月上旬,对安徽沿江地区稻田蜘蛛的区系及数量动态,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整理报道如下。一、沿江稻田蜘蛛区系组成及分布我们采用定点系统采集和随机采集相结合的办法,初步调查了安徽沿江三市(芜湖市、铜陵市、安庆市),十五个县(芜湖、当涂、繁昌、南陵、铜陵、贵池、青阳、东至、石台、望江、枞阳、无为、巢县、庐江、和县)的  相似文献   
5.
作者分别在安徽黄山和九华山采得一种跳蛛,经鉴定,为我国新纪录种。 弗氏巢跳蛛 Viciria vlijmi Proszynski,1977 形态:雌蛛体长9.30—11.1毫米;头胸部长4.3—4.6毫米,宽4.0—4.2毫米;腹部长5.0—6.5毫米,宽3.0—3.4毫米。眼区占头胸部1/2以下,有金属光泽。各眼周围黑色,在眼区中央有一较大的黑褐色圆斑,在后眼区内侧有一“八”字形黑斑。中窝明显,红褐色。螯肢黄褐色,前齿堤2齿,后齿堤具  相似文献   
6.
绿眼虫(Euglena viridis)取材容易,所以在一般动物学教学中,常用作鞭毛虫纲的代表类型。鞭毛和细胞核是绿眼虫的重要细胞器。前者与运动有关,后者在分裂繁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生理作用。此外,在眼虫属(Euglena)种的鉴别上、鞭毛明显的程度、细胞核的大小、形状和地位等,都是较重要的分类特征。但用眼虫一般的染色显示法,常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笔者曾用下列方法染色制片,获得了较理想的结果,现将制作过程介绍于后。 (1)取1/4指管的眼虫培养液,加过半量的波因氏(Boiun’s)固定剂(波因氏固定剂的配方如下:饱和苦味酸溶液  相似文献   
7.
沟渠豹蛛(Pardosa laura)广泛分布于南北方各省,是水稻,蔬菜,果树等植物害虫的有效天敌。主要捕食飞虱,叶蝉,稻螟虫的幼虫和成虫,以及其他的小型蛾类。三年来,在室内对其生活史进行了观察,现整理报道如下。一、年生活史自1981年3月下旬开始,每隔3天,在安徽省芜湖市郊区定期采集标本一次,当发现最早拖带卵囊的沟渠豹蛛时,连同卵囊一起采回室内,作为考查该种年生活史的观察材料。各代均以第一个卵囊作为下一代的观察对象。饲养方法为单瓶饲养法,每天饲以水和诱虫灯下捕获的水稻主要害虫,如三化螟,稻纵卷叶螟,飞虱,叶蝉等。初孵的低龄若蛛饲以人工饲料  相似文献   
8.
关于嗜眼属Philophthalmus Loss,1899吸虫,见诸文献报导者共计22种,其中包括2个未定种。除两种由人眼检得外,其余皆寄生于鸟类的眼结膜囊内。寄生鸟类的20种嗜眼吸虫中,有7种寄生于家禽,但以家鸡和家鸭的纪录较多。至于家鹅则只有Busa,V.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