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荔枝是药食兼用水果,传统中医和民间一直用其滋补身体,是广东省最主要的经济作物水果,对其农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长期以来其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不清楚,且国内荔枝发展绝大部分还限于粗放的农产品加工,对其附加价值认识不充分,严重限制了荔枝产品的开发和产业的升级。近年来国内外对荔枝的活性功能及主要功能物质研究较为活跃。本文从荔枝果皮、果核、果肉、花方面综述了荔枝的抗氧化、抗辐射和保护肝脏等主要活性,并对其酚类等主要活性物质的提取分离方法及其组成、化学结构和含量等进行了全面梳理归纳,旨在为荔枝功能食品及副产品的精深加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植物逆境胁迫耐受性启动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逆境胁迫如干旱、极端温度、损伤等非生物胁迫和病虫害等生物胁迫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及产量。逆境胁迫耐受性启动子能够接受逆境条件下的诱导信号,激活植物体内胁迫应答基因的表达,使植物感知并适应逆境。本文对逆境胁迫耐受性启动子的克隆及功能研究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主要包括抗旱、耐盐、耐高温、抗冻、耐损伤、抗病和抗虫基因启动子。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荔枝(Litchi chinensis)的原产地,种植面积和产量规模均居世界第一位,以“岭南果王”著称的中国荔枝在国际鲜果市场享有极高的声誉。荔枝蒂蛀虫(Conopomorpha sinensis)在我国广泛分布于热带南亚热带地区,是荔枝的主要害虫,其幼虫蛀食荔枝果核、果蒂,会影响果实生长发育及商品果率,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荔枝蒂蛀虫的行为隐蔽,世代重叠,难以控制。目前生产上对该虫的控制主要依靠化学防治,但长期使用化学农药容易产生污染环境、药物残留、食品安全以及虫抗药性的问题。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着重从荔枝蒂蛀虫生活习性及危害发生规律、预测预报、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及生物源农药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荔枝蒂蛀虫绿色防控研究方向及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的综合防治方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
从外观品质、内在品质、贮藏品质及加工品质等方面对荔枝品质评价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荔枝的良种选育、加工贮藏、产业优化和品质评价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荔枝古树"宋荔"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采用接头染色体步移法,分离获得LcCu/Zn-SOD3启动子片段长度为1 426bp,命名为ProLcCSD3(GenBank登录号:KF672186.1)。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启动子含有多个逆境应答元件、激素应答元件、胚乳特异表达元件,且可能受WRKY和MYB等转录因子调控。通过双酶切方法,以ProLcCSD3替换载体pCAMBIA1301上的CaMv35S启动子,构建了重组质粒p1301-proLcCSD3-GUS,并成功转化农杆菌EHA105和GV3101。注射烟草的瞬时表达分析表明,该启动子片段可以驱动下游报告基因表达。转化拟南芥分析表明,该启动子驱动的下游GUS可以在拟南芥的根、茎、叶中表达,且可响应NaCl、PEG-6000、ABA、MeJA和损伤等非生物胁迫。研究表明,荔枝古树LcCu/Zn-SOD3可能参与多种非生物胁迫应答和激素信号转导途径。  相似文献   

6.
不同管理方式下荔枝园节肢动物群落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2005年对珠海市斗门区有机荔枝园、失管荔枝园和常规荔枝园节肢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三种荔枝园的节肢动物差异较大。节肢动物科、种数以失管荔枝园(有机荔枝园(常规荔枝园。有机荔枝园、失管荔枝园和常规荔枝园害虫个体百分率分别为44.59%、40.86%和36.67%,捕食性天敌个体百分率分别为12.14%、11.02%、5.85%,寄生性天敌个体百分率分别为23.29%、9.38%、8.25%。有机管理下荔枝园节肢动物群落的变化较小,天敌尤其是捕食性天敌数量较高。常规荔枝园由于频繁地使用化学农药,控制害虫的同时也大量地杀伤天敌,特别是捕食性天敌,而且对其他类群的节肢动物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7.
木麻黄逆境生理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水分、盐分、重金属和酸雨等逆境条件对木麻黄生长发育及生理生化等方面的影响,指出木麻黄造林的主要逆境因素是水分和盐分,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汪沂 《生命世界》2001,(3):27-27
荔枝(Litch chinensis)是南方亚热带常绿果树,原产于我国,已有2000年的栽培历史,目前在我国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福建、贵州、四川、台湾等省区均有栽培。荔枝以其鲜艳的色泽,独具的芸香,特有的风味,及丰富的营养深受人们的青睐。杜甫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等千古绝句至今仍脍炙人口。但荔枝果实非常不耐贮藏,早在唐朝荔枝白居易对荔枝果实即有精辟的概括:“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日,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因此,近30—40年以来,科学工作者对荔枝贮藏保鲜的研究,从来没有…  相似文献   

9.
【目的】明确阔叶丰花草在荔枝园定植对杂草群落特征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为阔叶丰花草在果园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调查广东茂名高州荔枝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荔枝园中90个有、无阔叶丰花草样方中杂草群落组成、群落高度以及物种多样性,探究阔叶丰花草定植对荔枝园杂草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阔叶丰花草在荔枝园定植后,杂草种类减少,由对照样方的42种减少到试验样方的30种;杂草群落结构显著改变,牛筋草、白花鬼针草等恶性杂草重要值降低,薇甘菊、香附子、火炭母等杂草消失;阔叶丰花草的重要值与杂草群落高度和物种多样性指数为显著性负相关(P0.001),且均呈显著三项式回归关系。阔叶花草在荔枝园定植后可建立结构较为单一,且低矮的杂草群落。【结论】阔叶丰花草有望成为荔枝园生草的有益草种。  相似文献   

10.
为了筛选出对荔枝蝽Tessaratoma papillosa高效低毒低投入的药剂,在室内采用喷雾法初步测定了16种常用杀虫剂对荔枝蝽成虫的活性,进一步测定了辛硫磷、丁醚脲和氟啶虫胺腈等3种药剂对荔枝蝽成虫、1龄若虫和2龄若虫的室内毒力,并开展了3种杀虫剂对荔枝蝽的田间防效试验。室内毒力结果表明:甲氰菊酯、杀虫双、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哒螨灵、茚虫威、虫螨腈、多杀霉素、乙基多杀霉素、灭蝇胺、异丙威等11种药剂对荔枝蝽成虫活性较低,辛硫磷、丁醚脲和氟啶虫胺腈对荔枝蝽有较高的杀虫活性,3种药剂对成虫72 h后的LC50分别为102.32、226.88和207.59 mg/L,对1龄若虫分别为42.41、120.90和87.59 mg/L,对2龄若虫分别为62.65、180.20和148.75 mg/L。在田间防效试验中,辛硫磷对荔枝蝽成虫药后1 d的防效高达82.46%;氟啶虫胺腈对荔枝蝽成虫药后1 d防效达89.23%,药后7 d防效维持在85.03%;丁醚脲对荔枝蝽成虫的最高防效为71.63%,与高效氯氟氰菊酯的防效相当。辛硫磷、丁醚脲和氟啶虫胺腈的防效投入比分别为9.68、36.25和176.41。辛硫磷投入低、速效性好且光解快,可作为防治荔枝蝽的应急药剂使用,氟啶虫胺腈和丁醚脲防效较好,但投入高,可作为对荔枝蝽有重要潜在研究价值的药剂。  相似文献   

11.
荔枝果实采后生理及贮运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就荔枝采后生理及贮运保鲜技术研究进展进行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2.
广东省荔枝气候生态区划的灰色聚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荔枝栽培对气候生态条件的要求,采用二重灰色聚类方法,对广东省荔枝栽培的气候生态条件进行了分析和区划,其结果与全省荔枝栽培实际情况相一致.封开、广宁、清新、佛冈、龙门、紫金、五华、兴宁、梅县、大埔一线的以北区域,属广东荔枝栽培不适宜气候生态区;其以南区域,属广东荔枝栽培基本适宜气候生态区.在以南区域中,通过二重聚类,得出高州、新兴、高要、三水、从化、增城、惠阳、陆河、揭阳、潮州以北区域,以及雷州市和徐闻县,为荔枝商业性经济栽培次适宜区;其它区域为荔枝商业性经济栽培适宜区.  相似文献   

13.
海南省万宁市野生荔枝资源种群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生荔枝是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进行品种改良与创新的重要基因库,该研究通过对海南万宁自然保护区内、外野生荔枝资源进行实地调查,并用空间分布格局、种群径级结构、静态生命表、存活曲线等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以揭示野生荔枝种群在保护区内、外的分布规律及其种群动态趋势,为野生荔枝资源的保护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海南万宁自然保护区内、外野生荔枝种群均为聚集分布,且非自然保护区聚集程度比自然保护区的聚集程度更为明显。(2)径级结构分析发现,自然保护区内野生荔枝种群结构为增长型,种群生命期望值整体上基本随径级增加呈递减趋势,存活曲线呈近直线型,说明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荔枝种群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而自然保护区外的野生荔枝种群为衰退型。(3)群动态预测结果也显示,自然保护区内外的野生荔枝种群的动态变化指数(Vpi′)以及随机干扰风险极大值均趋于零,但自然保护区外的值均大于区内,说明保护区外受到的敏感性比自然保护区内更强,即保护区外野生荔枝种群的生存环境已受到严重的人为干扰威胁。研究认为,在自然保护区外,野生荔枝种群幼树的严重缺失不仅与野生荔枝种群自身的更新机制有关,更重要的是生存环境的破坏和人为砍伐导致野生荔枝种群结构发生变化,野生荔枝林面积下降。  相似文献   

14.
荔枝胚败育过程中内源激素与蛋白质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连续3年(1999-2001年)对典型的荔枝焦核品种桂味、糯米糍和大核品种黑叶、怀枝花后10-40d的幼胚和胚乳内源激素、多酚含量及蛋白质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焦核品种幼胚及胚乳中的IAA、GAs和ABA含量低于大核品种;多酚类物质含量在胚中低于大核品种,胚乳中则高于大核品种;胚和胚乳中的蛋白质含量均低于大核品种。蛋白质电泳结果显示,22.5、28.5和45kD这3类蛋白质在怀枝和黑叶的胚蛋白质代谢过程中表现出较高的稳定性,桂味和糯米糍胚蛋白质中的28.5kD蛋白质也有相似的特性。  相似文献   

15.
龙眼和荔枝卷叶蛾类种群动态及其群落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忠实  邓国荣 《昆虫知识》2006,43(3):311-315
调查结果显示,在广西南宁市和崇左市的部分龙眼和荔枝园中,危害龙眼和荔枝的卷叶蛾类有3科20种,其中龙眼园的卷叶蛾类有3科16种,荔枝园有2科17种,2类果园发生的种类有所不同。20种中,9种过去尚未见报道。龙眼园和荔枝园卷叶蛾类群落结构的均匀度指数较低,分别为0.298 2和0.406 3,说明在群落中有某种卷叶蛾的种群数量相当大,各种类数量分布不均一,有某个种群数量相当大。2类果园卷叶蛾类群落的多样性相比,荔枝园要高于龙眼园。龙眼园卷叶蛾类的优势种为三角新小卷蛾Olethreutes leucaspisMeyrick(优势度指数d=0.813 2),荔枝园分别为三角新小卷蛾(d=0.722 6)和灰白条小卷蛾Dudua aprobola(Meyrick)(d=0.102 8)。2类果园种群数量较大的种类均为三角新小卷蛾、灰白条小卷蛾和圆角卷蛾Ebodo cellerigeraMeyrick。各月份卷叶蛾类发生的总数量均以龙眼园高于荔枝园。  相似文献   

16.
The capacity of fishes to cope with environmental variation is considered to be a main determinant of their fitness and is partly determined by their stress physiology. By 2100, global ocean temperature is expected to rise by 1–4°C, with potential consequences for stress physiology. Global warming is affecting animal populations worldwide through chronic temperature increases and an increase in the frequency of extreme heatwave events. As ectotherms, fishes are expected to be particularly vulnerable to global warming. Although little information is available about the effects of global warming on stress physiology in nature, multiple studies describe the consequences of temperature increases on stress physiology in controlled laboratory conditions, providing insight into what can be expected in the wild. Chronic temperature increase constitutes a physiological load that can alter the ability of fishes to cope with additional stressors, which might compromise their fitness. In addition, rapid temperature increases are known to induce acute stress responses in fishes and might be of ecological relevance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This review summarizes knowledge about effects of temperature increases on the stress physiology of fishes and discusses these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 warming.  相似文献   

17.
氯氰菊酯在荔枝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氯氰菊酯在荔枝中的消解动力学进行了荔枝田间试验.运用气相色谱仪测定了氯氰菊酯在荔枝土壤和荔枝中的残留量.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氯氰菊酯在土壤和荔枝中消解迅速,在土壤和荔枝中的半衰期分别为8.6~9.60.0044~0.0165mg·kg-1(荔枝肉),均小于0.5mg·kg-1.  相似文献   

18.
荔枝与龙眼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荔枝和龙眼是中国著名的南亚热带果树。本文分别就荔枝、龙眼种质资源在起源与分布、分类与鉴定等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荔枝和龙眼的分类研究大体经历了3个阶段:根据形态特征进行分类、应用同工酶分析和DNA分子标记进行分类。形态特征常常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而同工酶分析可以检测到的多态性位点十分有限。应用分子标记研究荔枝、龙眼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克服了前述2种研究方法的不足。目前,荔枝和龙眼的品种选育仍然以实生选种和芽变选种为主。为了实现对荔枝、龙眼果实品质和农艺性状的改良,建议在分子水平上进一步深入地探讨荔枝、龙眼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同时通过应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提高荔枝和龙眼杂交育种的效率。  相似文献   

19.
水分胁迫下荔枝叶片过氧化物酶和IAA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适应山地栽培的抗旱性较强的东刘1号和适应河边栽培的抗旱性较弱的陈紫2年生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实生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水分胁迫下叶片细胞胞质,与(细胞)壁以离子键结合和壁以共价键结合的过氧化的酶(POD)和IAA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叶片中POD主要是以与壁以离子键结合的POD存在,占总活性的51.15%-52.15%,其次是细胞胞质POD,占44.20%-44.74%,与壁以共价键结合的POD活性最低,仅占3.44%-3.65%。与POD不同,IAA氧化酶绝大多数存在于细胞胞质中,占总活性的88.93%-89.29%,其次是少量的与壁以离子键结合的IAA氧化酶,占7.32%-7.63%,与壁以共价键结合的IAA氧化酶活性最低,仅占3.39%-3.44%;2个品种间差异不明显。水分胁迫下,叶片细胞胞质以及与壁以离子键和壁以共价键结合的POD和IAA氧化酶(比)活性均上升,抗旱笥较强的品种上升的幅度均大于抗旱性较弱的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